疲劳磨损
疲劳磨损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7982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材料导报、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2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生物摩擦学与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2010全国青年摩擦学及工业应用研讨会等;疲劳磨损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繁忠、刘栋、方光荣等。
疲劳磨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982篇
占比:99.70%
总计:48125篇
疲劳磨损
-研究学者
- 孟繁忠
- 刘栋
- 方光荣
- 王超
- 闫明
- 高雪官
- 仝健民
- 佟玲
- 兰宏
- 吕晓仁
- 吴鸿雁
- 张国胜
- 徐滨士
- 朴钟宇
- 李明义
- 李长茂
- 王世杰
- 王军威
- 王海斗
- 金昌
- 陈宝庆
- 黄梅
- 丁津原
- 余洋
- 俞红峰
- 刘冬艳
- 刘卫朋
- 刘志峰
- 刘胜乾
- 刘艳国
- 刘萌萌
- 劳加斌
- 史俊丰
- 周小光
- 周长青
- 唐进元
- 姚亮
- 姜涛
- 孔运强
- 孙兆松
- 孙博
- 季介全
- 宋志琼
- 张东生
- 张会臣
- 张宁宁
- 张广明
- 张彩霞
- 张阳
- 李宗红
-
-
李海飞
-
-
摘要:
某新型掘进机掘进巷道时,其截割臂齿轮箱太阳轮限位副存在着不正常磨损现象。根据各类磨损失效的定义,结合太阳轮限位副的实际工况,判断出其磨损类型可能是表面接触疲劳磨损。为了进一步确定其磨损类型,通过计算得出太阳轮限位副接触应力,根据疲劳磨损理论,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太阳轮限位副的疲劳磨损进行研究,并且计算出了其疲劳磨损寿命。从而为解决限位板-限位销磨损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
-
周卓;
龙春光;
闵建新;
黎帅
-
-
摘要:
为改善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力学性能、自润滑性和耐磨性,以HDPE为基体,通过填充六钛酸钾晶须(PTW)、聚四氟乙烯(PTFE)和滑石粉制备一种HDPE复合材料。在MM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的摩擦因数、磨损率,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磨痕形貌,探讨HDP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规律。结果表明:载荷对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有显著影响,当载荷增大时,HDPE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率增大;低载时转速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影响不大,高载时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随转速的增大先增后降;PTW的添加增加了复合材料表面硬度,能够有效防止复合材料与对偶件产生黏着;在低速或者轻载时,HDP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犁沟磨损和疲劳磨损,载荷或转速增大后开始发生黏着磨损,载荷或转速进一步增大将产生塑性流动;高温引起的塑性流动填补了摩擦表面的微裂纹,阻止了疲劳裂纹的扩张并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减小了摩擦因数,高速低载时磨损率下降,高载低速时磨损率上升。
-
-
杜家熙;
王正;
郑淏阳;
刘刚军
-
-
摘要:
为改善蕾形密封的密封性能,考虑介质压力渗透效应,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安装工况及介质压力作用下蕾形密封的密封特性,以及运动速度、摩擦因数、几何参数对动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介质压力作用时,蕾形密封密封面接触压力主要由支撑部承担,密封圈不会被挤入密封间隙,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抗挤出特性;动密封工况下,外行程比内行程产生的接触压力更大,外行程接触压力随摩擦因数增大而增大,内行程则相反,运动速度对动密封性能影响较小。根据几何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响应面优化,在满足密封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活塞杆表面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活塞杆因表面疲劳磨损而发生密封失效的风险。
-
-
邢鹏康;
胡彬
-
-
摘要:
应用油液监测方法对齿轮箱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式测试多特征融合的特性,在充分保留原始特征集信息的条件下确定主成分,实现对齿轮箱状态直接反馈。选择贡献率作为权值,再与各主成分进行相乘并线性相加,获得加权主成分与综合特征组成的融合指标,达到对多特征信息进行加权融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主试箱开始运行时指数增长快速,形成剧烈的振动与磨损;之后运行指数表现为高位波动,在油液内形成众多大尺寸磨粒,陪试箱运行指数表现为低处持续增长,保持相对稳定,并未产生剧烈振动;之后陪试箱运行指数快速上升,振动与磨损程度快速提高。
-
-
李金年;
梁超
-
-
摘要:
飞轮反复啮合脱离过程的磨损以表面疲劳磨损为主,并伴有磨粒磨损、犁沟切削以及黏着磨损,是造成飞轮多种磨损失效机理同时存在的原因.摩擦脱碳最终导致形成龟裂,裂纹形成机理应是脱碳+热效应+磨削裂纹.飞轮抖动、换挡困难、表面沟壑、裂纹等故障均为过度摩擦所致.
-
-
-
王连兵
-
-
摘要:
农业生产环境会对农业机械造成严重的磨损,从而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引发各项生产事故.而要想有效避免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以及防止各项事件的发生,必须对农业机械设备可能出现的磨损现象或者磨损频率高的部位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磨损原因,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本文主要对农业机械磨损形式、原理与修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
孔焕平;
姜涛;
刘昌奎;
应少军;
赵凯
-
-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TB6高强钛合金在拉-扭多轴应力条件下的微动疲劳断裂机理,并结合宏微观观察、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机模拟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的耳片在拉-扭疲劳试验应力下的微动疲劳寿命差异,研究了微动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特性,揭示了耳片裂纹萌生机制.结果表明:二次挤压耳片的断口扩展区面积比例较大,说明其拉-扭疲劳扩展更为充分.经二次挤压后,耳片的拉-扭微动疲劳总寿命得到延长,且裂纹萌生寿命均占总寿命的95%以上;二次挤压后耳片的裂纹萌生驱动力较低,呈现较高的裂纹萌生抗力.各断口均起源于耳片内孔微动磨损印迹较重处,大面积连续片状的微动磨损印迹表明二次挤压后的钛合金微动疲劳敏感性大大降低.经挤压强化后,孔壁形成了较高幅值的残余压应力层和组织强化层,可以有效地抑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耳片内孔微动磨损层的形成是机械诱导机制和热诱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终磨损形式为疲劳磨损.
-
-
-
-
-
朴钟宇;
徐滨士;
王海斗;
濮春欢
- 《2010全国青年摩擦学及工业应用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了厚度对喷涂层疲劳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两种厚度的铁基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涂层内部和结合界面上的微观结构,采用球盘式疲劳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了两种涂层的疲劳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喷涂层的厚度可以避免整层分层失效的发生,并在整体上提升涂层的疲劳磨损寿命。通过有限元分析(FEM)可知,增大涂层厚度后显著降低了涂层内部由接触载荷引起的界面剪切应力,这是较厚涂层拥有更好疲劳性能的主因。
-
-
-
高玉周;
张会臣;
王亮
- 《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高速钢表面沉积TiN薄膜,研究了TiN薄膜的疲劳磨损过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分析了表面疲劳点蚀的形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较厚TiN薄膜具有较低的疲劳磨损寿命,而较薄的TiN膜层具有较高的疲劳磨损寿命.在试验的初始阶段,磨损轨迹上都出现大量显微凹坑,AFM观测分析可知显微凹坑起源于薄膜表面,呈菱形状.随试验的进行,较薄的TiN薄膜出现典型的疲劳麻坑,而较厚的TiN薄膜在薄膜与基体的界面处形成疲劳裂纹,并出现严重的剥层和断裂。
-
-
-
-
-
-
- 《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对马氏体细晶粒高强度钢的冲击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含碳量对试验合金的冲击磨损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当含碳量为0.30%时,试验合金表现出较好的抗冲击磨损耐磨性,在1J的冲击功下磨损一小时,其磨损量仅为48.1mg,而与其对磨的调质态45#钢的磨损量达到了79.5mg.此外,冲击功的提高使疲劳磨损加重,磨损量均有所增加.含碳量0.30%的试验合金在不同的冲击功下磨损量低于其他试验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