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动疲劳

微动疲劳

微动疲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1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31550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三届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学术会、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4届年会暨2016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2015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等;微动疲劳的相关文献由757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海涛、朱旻昊、温卫东等。

微动疲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1550 占比:99.26%

总计:31784篇

微动疲劳—发文趋势图

微动疲劳

-研究学者

  • 崔海涛
  • 朱旻昊
  • 温卫东
  • 彭金方
  • 刘道新
  • 蔡振兵
  • 张宏建
  • 张翼
  • 张德坤
  • 张晓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小宏; 霍军周; 孙德滨; 任蓉
    • 摘要: 工作中的两部件由于受到循环载荷作用产生微动,加上接触区边缘的高应力梯度,会导致部件接触表面损伤、产生裂纹,进而造成微动疲劳,严重降低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针对常见微动疲劳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接触区的最大接触应力,与牛津大学Hills提出的接触理论计算得到的解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法向载荷、轴向载荷对相对滑移、接触应力、等效应力、Ruiz参数κ_(2)等的影响,进而确定其对微动疲劳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微动疲劳多发生在两部件接触区的边缘,且微动疲劳问题主要与滑移幅值及接触区的状态密切相关。
    • 刘为亚; 陈一萍; 李亚波; 杨凯; 史玉杰
    • 摘要: 采用比例车轴试样进行了微动疲劳试验,试验后观察了车轴微动区的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损伤,并测量了车轮、车轴配合面磨损轮廓。试验结果表明,车轴轮座边缘微动区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车轴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内部,初始裂纹角度与车轴径向方向成29°。随着裂纹的扩展,裂纹角度逐渐减小。此后,基于测量的磨损轮廓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了微动磨损对铁路车轴微动疲劳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动磨损移除了轮座边缘材料,缓解了轮座边缘的应力集中。同时,微动磨损在微动区内部磨损/未磨损边界引入新的应力集中,促进了微动区内部的裂纹萌生。
    • 史玉杰; 杨凯; 陈一萍; 刘为亚; 李亚波; 石广寒; 鲁连涛
    • 摘要: 对比例车轴进行了微动疲劳试验,试验后对车轴轮座微动损伤进行了观察,并测量了车轴和车轮的微动磨损轮廓。此后,在考虑微动磨损的情况下,仿真研究了疲劳载荷周次对铁路车轴微动疲劳的影响。研究发现:车轴微动损伤区宽度几乎不受疲劳载荷周次的影响,而轮座边缘微动损伤随载荷周次增加而增加。低载荷周次和高载荷周次时,车轴微动区氧化物分别以黑色和红褐色为主。车轴、车轮的磨损宽度和深度随载荷周次增加而增加,这使得车轴轮座真实应力增加,最终导致车轴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萌生微动裂纹。车轴微动疲劳强度随载荷周次增加而降低,采用10^(7)周次疲劳试验获得的微动疲劳强度指导车轴设计偏于危险。
    • 朱孝录
    • 摘要: 2台分别使用了2、10 a的功率为2986 kW的减速机,先后因高速轴表面剥裂和断裂而失效。通过对其形貌观察和断口分析可知,该失效均与微动磨损、微动冲击和疲劳损伤有关,且是一种少见的轴−毂疲劳失效模式。剥裂失效的轴未断裂,而是沿轴的圆周深层疲劳剥落。断裂失效的轴,其断口具有复杂的碎裂形貌,很难对断口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轴的剥裂和断裂失效模式目前尚无理论解释。本研究将2种失效模式称之为扭转微动多冲疲劳失效,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内容,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扭转微动多冲疲劳失效的原因和失效机理,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 严小冬; 张宏建; 邢泽宇; 于子强; 崔海涛; 温卫东
    • 摘要: 为了提高涡轮榫连接结构的微动疲劳寿命,以涡轮榫连接结构上齿模拟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的特征参数开展了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对微动疲劳寿命影响最大的5个参数为设计参数。基于多学科优化平台ISIGHT集成ANSYS和MATLAB,实现了优化过程的自动化。分别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和多岛遗传算法,在满足几何约束和强度约束的条件下,完成了榫连接结构抗微动疲劳损伤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两种优化算法均能有效地延长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且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可以较少的迭代次数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 俞延庆; 周留成; 宫健恩; 方修洋; 周杰; 蔡振兵
    • 摘要: 目的提高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微动疲劳寿命。方法利用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对GH4169高温合金榫试样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并研究其微动疲劳性能。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硬度计、X射线应力分析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频疲劳试验机,对激光冲击强化前后的GH4169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硬度、残余应力、微动疲劳寿命、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硬度提高了17.3%,硬化层深度约为0.63 mm,表面残余压应力为331.5 MPa。经激光冲击强化后变形层中晶粒未发生明显细化,表明激光诱导冲击波主要引起GH4169高温合金中位错的形成而不是位错的运动。在20 kN峰值载荷下,尽管强化后的断裂机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强化后榫试样的微动疲劳寿命比未处理的试样提高了827%,裂纹从多疲劳源转变为单疲劳源,裂纹萌生位置从表面转移到距表面234μm的次表面,激光冲击强化显著提升了GH4169的萌生抗力和扩展速率,扩展区域的疲劳条带间距从未处理的0.50μm增加到了强化后的1.01μm,这可能与残余应力的突变与松弛有关。结论在激光冲击强化后获得硬化层和残余应力场共同影响下,GH4169高温合金榫试样的微动疲劳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
    • 种海浪; 王大刚; 张俊; 王博; 冯存傲; 张德坤
    • 摘要: 微动疲劳易引起钢丝表面磨损和横截面积损失,进而造成钢丝断裂失效并缩短钢丝绳使用寿命。不同微动疲劳参数(接触载荷、疲劳载荷、钢丝直径和交叉角度)引起差异的钢丝微动疲劳磨损特性,故研究微动疲劳参数对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演化规律影响至关重要。基于摩擦学理论和Marc仿真软件构建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模型,探究接触载荷、疲劳载荷、交叉角度和钢丝直径对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丝微动疲劳磨损体积主要与接触载荷和疲劳载荷有关;疲劳钢丝的磨损深度、磨损率及磨损体积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接触载荷下疲劳钢丝磨损体积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随疲劳载荷幅值的增加,疲劳钢丝的磨损深度、磨损率及磨损体积均呈增加趋势;在不同疲劳载荷范围下疲劳钢丝的磨损体积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接触载荷、疲劳载荷及钢丝间摩擦因数相同时,不同交叉角度和不同加载钢丝直径下疲劳钢丝的磨损体积相同。
    • 徐伟; 王大刚; 张俊; 冯存傲; 张德坤
    • 摘要: 钢丝微动疲劳过程中,钢丝裂纹萌生特性直接影响其裂纹扩展特性,进而制约钢丝微动疲劳寿命,因此开展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元法、摩擦学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运用Smith-Watson-Topper(SWT)多轴疲劳寿命准则建立考虑磨损的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多种不同的钢丝疲劳参数估算方法对钢丝的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探究接触载荷、疲劳载荷、交叉角度及钢丝直径等微动疲劳参数对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中值法的预测结果最接近实际值;在微动疲劳过程中,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主要与接触载荷和疲劳载荷相关。通过引入微动损伤参数建立简化的适用于钢丝绳的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通过与考虑磨损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 王一凡; 张翼; 李斌茂; 刘唱
    • 摘要: 柴油机机体材料ZL702A铝合金的微动疲劳实验中,裂纹形核于接触后缘,且在拉应力下裂纹处于闭合状态,在压应力下裂纹处于张开状态.本文针对该特殊的开闭机制采用有限元进行分析.首先利用累计耗散能的概念确定了裂纹萌生的位置,运用SWT参数法和MTS准则法模拟得到的裂纹拓展路径,与实验对比发现MTS准则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裂纹纹路径;其次运用MTS准则模拟裂纹拓展时,测量了裂纹表面的法向应力与切向应力,得出这种特殊的裂纹的开闭现象是由微动接触引起裂纹表面一侧变形造成的;最后,引入裂纹张开度参数RCOD与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对Paris公式进行修正,得出具有裂纹开闭现象的微动疲劳寿命方程,对比之下发现:不考虑裂纹开闭的疲劳寿命预测值明显高于实验值,而考虑裂纹开闭的疲劳寿命预测值则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
    • 杨启
    • 摘要: 通过对微动疲劳裂纹计算模型的分析与研究,结合Giannakopoulos理论基础和数值模拟分析,将喷丸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引入"裂纹近似模型",对喷丸强化前后微动疲劳试样裂纹萌生倾角进行解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从生长过程角度对小倾角裂纹在提升试样微动疲劳性能中的优势进行论述.结果显示,考虑残余应力影响后,Giannakopoulos理论模型在微动裂纹萌生倾角分析中具有良好适用性,同时说明了喷丸引入的表层残余应力是造成微动裂纹倾角改变的主要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