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2755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病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由4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宇、余小琴、冯亮等。

甲状腺恶性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755 占比:99.66%

总计:52934篇

甲状腺恶性肿瘤—发文趋势图

甲状腺恶性肿瘤

-研究学者

  • 王宇
  • 余小琴
  • 冯亮
  • 刘崇文
  • 刘晓丹
  • 刘滨月
  • 包圆圆
  • 向明
  • 姚壮凯
  • 姜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宇; 杨学军; 金实
    • 摘要: 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我国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85%~90%,以症状不典型、发展缓慢和预后良好为临床特征[1,2]。患者通常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及进一步穿刺活检明确临床诊断。开放性PTC根治手术会在颈部遗留永久性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观。随着内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逐渐普及,机器人在PTC微创治疗中所拥有的清晰术野、稳定操作及颈部无瘢痕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患者认可。
    • 路振凯; 房国伟; 王经武; 黄延芹
    • 摘要: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可感知并整合多种生物信号,调节细胞的生长、凋亡、自噬,参与免疫抑制以及细胞迁移,其过度表达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mTOR/p70S6K信号传导的异常表达可以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代谢,调节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现针对mTOR信号通路上与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予以探讨,并探究中医药通过该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恶性肿瘤进展的现代研究,为临床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提供新思路。
    • 惠灿灿; 孙艳; 吴庆彬; 汪艳丽; 王芬
    • 摘要: 甲状腺肉瘤样癌属未分化癌,恶性度高,预后差,在甲状腺癌中罕见,近年来少有研究报道。笔者报道1例65岁男性,双侧甲状腺质硬、Ⅲ度肿大,彩超阴性,手术探查术中冰冻阴性,最终依靠术后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肉瘤样癌伴淋巴结转移。通过这一案例可见甲状腺肉瘤样癌彩超可表现为阴性,最终诊断依靠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临床医师对可疑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需加强对本病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 席乃特; 曹明溶
    • 摘要: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极为罕见且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并且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或其他的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滤泡样癌在内的其他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关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报道也非常稀少,而且其预后通常较差,同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病例资料来扩充人们对此疾病的认知。
    • 申琪; 徐静静; 赵林玉; 张健; 张磊; 张甄
    • 摘要: 目的对按某三甲医院项目付费和单病种付费(DRG付费)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医疗费用及费用结构进行分析,为医保支付改革和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某三甲医院老年性白内障、甲状腺恶性肿瘤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个病种为研究分析对象,将3个病种按DRG付费的患者分为DRG组,按项目付费的患者分为传统组,分析3个病种2种付费方式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与医疗费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了解2种付费方式的具体情况及影响。结果老年性白内障DRG组平均费用为5987.48元,住院时间和医疗总费用均低于传统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DRG组平均费用为11972.42元,医疗总费用和住院时间高于传统组(P<0.001)。结论DRG付费方式对常见病种诊疗费用控制及提升服务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对急危重症疾病则应建立动态DRG付费标准并进行定期评估,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管。
    • 王正寨; 许洁; 杨晓晴; 徐汝中; 张珂; 郑海涛
    • 摘要: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MTC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合成和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CT)。CT是MTC的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的标志物,其对MTC的诊断、预后预测、复发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MTC均分泌CT,自1989年来,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MTC病例陆续出现,这类病例被称为降钙素阴性甲状腺髓样癌(calcitonin-negative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CNMTC)[1-2]。CNMTC更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2例CNMTC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CNMT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 廖红明; 王宇; 何本超; 颜风波
    • 摘要: 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渐进性声嘶半年,加重10 d”来我科就诊。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右侧声带固定,遂以“右侧声带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吸烟、饮酒史40余年。入院查体:颈前正中偏右侧可触及肿物,大小约4 cm×5 cm,可随吞咽活动,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欠佳。入院后行颈部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右侧甲状腺肿大,形态欠规则,团块状低密度灶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病灶范围约42 mm×38 mm×67 mm,甲状腺包膜不完整,与邻近食管界限欠清,邻近颈部、右锁骨上及上纵隔内见多发结节性,考虑甲状腺恶性肿瘤性病变,颈部、右锁骨上及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转移可能(图1)。颈部CT显示双侧Ⅱ区、Ⅲ区、Ⅳ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甲状腺彩色超声显示右侧甲状腺占位。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恶性肿瘤(类型不明)。血生化: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浓度89.74 ng/mL(↑),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37.630 mIU/L(↑)。肝、胆、脾、胰彩超均未见转移。
    • 王凌宇; 韩冷; 孟令俊; 周迪; 顾桂颖; 毕林涛
    • 摘要: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极为罕见,发病率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结外淋巴瘤的3%[1],年发病率约为2/100万[2]。由于PTL发病率极低,临床特征不明显,易误诊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该疾病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表现均具有异质性,大多数PTL是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是边缘区和滤泡性淋巴瘤[1]。
    • 姜鑫; 包圆圆; 张景斌
    • 摘要: 目的 研究并讨论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 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纯甲状腺癌患者30例设作对照组,与28例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超声、病理、临床等特点总结.结果 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观察组92.9%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5);两组肿瘤大小,观察组(1.56±0.43)cm小于对照组(1.92±0.7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0,P=0.023);两组微小癌发病率、多灶性甲状腺癌发病率,观察组46.4%、50.0%均高于对照组13.3%、20.0%(χ2=7.656、5.770,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观察组25.0%、10.7%均低于对照组50.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5、5.327,P<0.05).结论 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与单纯甲状腺癌有较大差异,分析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可以对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 姜鑫; 包圆圆; 张景斌
    • 摘要: 目的研究并讨论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纯甲状腺癌患者30例设作对照组,与28例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超声、病理、临床等特点总结。结果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观察组92.9%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5);两组肿瘤大小,观察组(1.56±0.43)cm小于对照组(1.92±0.7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0,P=0.023);两组微小癌发病率、多灶性甲状腺癌发病率,观察组46.4%、50.0%均高于对照组13.3%、20.0%(χ^(2)=7.656、5.770,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观察组25.0%、10.7%均低于对照组50.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5、5.327,P<0.05)。结论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与单纯甲状腺癌有较大差异,分析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可以对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