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专利文献4756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党史文汇、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相关文献由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小清、丁景唐、陈友雄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研究学者
- 刘小清
- 丁景唐
- 陈友雄
- 乐融
- 俞宽宏
- 刘书旺
- 司徒智
- 许仁浩
- 丁仕原
- 丁言昭
- 上官艾明
- 乐桓宇
- 于奋
- 于继增
- 任家绪
- 任钧
- 伍潇东
- 何云贵
- 何瑛
- 佟姗姗
- 农伟雄
- 冯晓蔚
- 刘加民
- 刘勇
- 刘华庭
- 刘卓
- 刘晓滇
- 刘晓虹
- 卢中岳
- 史述之
- 叶水夫
- 叶锦田
- 司徒伟智
- 吴奔星
- 吴新亚
- 周青
- 唐纯良
- 夏放
- 姚辛
- 孟凡根
- 宿登超
- 尹骐
- 巫非
- 张世民
- 张勇
- 张培胜
- 张太原
- 张宁
- 张宗高
- 张小红
-
-
朱巧云;
陈玉珊
-
-
摘要:
1935年2月18日(元宵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世家。外祖父戴贞素又名戴仙俦,在当地多所学校执教,是潮汕知名的文人和书法家。舅父戴平万(原名戴均),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委和领导人之一。母亲戴若萱是当时潮安县第四女子小学校长。父亲饶华(原名饶旭东),曾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回潮州后任潮安县《大光报》的副刊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解放后是云南省的领导人之一。
-
-
王明贵
-
-
摘要:
档案故事:这是一本红色期刊,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机关刊物。刊物以天文星辰“北斗”命名。这本革命文学刊物于1931年9月20日创刊,1932年7月被国民党查封。该刊为16开本,共出版8期7本,由上海湖风书局发行,主编为丁玲,该刊原件存世稀少,本件为影印本,馆藏于湖南省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
-
-
李棘;
谭月明
-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布局文化战略,通过建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引导成立作家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及相关组织,利用各种媒体进行革命宣传,使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此引起了文学表现内容与方法的重构、文艺创作方向的重新确认以及文学叙事方式的变更,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早期文艺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认识到了要坚持党领导文化战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引导舆论指向,为党在文化战线的领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20世纪至21世纪中国文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
俞宽宏
-
-
摘要:
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之一。他擅写新诗,是左联发起人中极少数懂德语、英语和俄语的。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秘密召开。作为最年轻的发起人之一,殷夫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既是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对他从事进步文学创作的肯定,也是组织对这位青年共产党员的信任与期许。左联成立时,殷夫虽不满20周岁,但已有参与地下斗争的经历和磨炼,思想日益成熟。
-
-
-
-
摘要:
上海市虹口区的中部,有一条闻名全国的多伦路。它两端连接着繁华的四川北路,闹中取静,各国风情的老房子林立道路两侧。91年前的3月2日,在上海的早春里有一群青年聚首在这里的一栋小楼,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们决心以笔为枪,用青春与热血为国家复兴、民族存亡奋斗。
-
-
俞宽宏
-
-
摘要:
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原名徐白,笔名有徐殷夫、白莽等,殷夫是他较为常用的笔名。他1928年加入太阳社,擅写新诗,是左联发起盟员中极少数同时懂得德语、英语和俄语的人。1930年3月2日,在文委的组织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大会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到会盟员40余位。
-
-
何瑛;
乐融
-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标志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使左翼文化辐射于中国美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新写实主义,在他悉心指导下,一大批青年木刻家迅速成长起来,创作出反映社会现实、时代特征的作品。
-
-
朱志荣
-
-
摘要:
夏衍,本名沈乃熙,中国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夏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与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夏衍先后担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1949年前,夏衍长期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几次躲过特务的追捕,成功脱险。有一次他接到通知,叫他到虬江路新雅茶室见一联络人,夏衍乘有轨电车前去赴约,车过海宁路时,夏衍忽然感觉接头地点是在租界和国民党共管的区域,国民党特务可以随时捕人,他凭着高度的敏感,没有下车。第二天证实这是特务设下的一个圈套,他逃过了一劫。
-
-
郭精奇
-
-
摘要: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上海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它所引领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纯文艺运动,更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革命战争期间,有一批富有才华的岭南潮州青年,走在时代前列来到上海投身革命,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
佟姗姗
-
-
摘要:
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上海市委宣传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戏剧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文艺创作项目1931年1月,在上海东方旅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被捕,随即从老闸巡捕房被引渡到市公安局,又被关进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个星期。在狱中,他们回忆起昔日的文学创作与生活,困苦与斗争,亲密的朋友,美好的爱情,热闹的宴会,还有春日的桃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