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灾害
瓦斯灾害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9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9878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煤、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议等;瓦斯灾害的相关文献由61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俊飞、张庆华、李明建等。
瓦斯灾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878篇
占比:98.47%
总计:20186篇
瓦斯灾害
-研究学者
- 崔俊飞
- 张庆华
- 李明建
- 赵旭生
- 刁勇
- 宁小亮
- 岳俊
- 胡千庭
- 谈国文
- 马国龙
- 和树栋
- 宋志强
- 李树刚
- 刘程
- 刘飞宇
- 唐韩英
- 康小兵
- 杨勇
- 杨艳国
- 秦洪岩
- 穆永亮
- 付华
- 孙东玲
- 李成武
- 杨欢
- 王波
- 覃木广
- 解北京
- 许模
- 邓敢博
- 高魁
- 于佳奇
- 付玉斌
- 代琦
- 何伟
- 何学秋
- 侯芳芳
- 冯玉平
- 刘健
- 刘建峰
- 刘泽功
- 刘辉
- 刘金海
- 刘黎
- 卢海峰
- 吕建光
- 吴志刚
- 吴振虎
- 吴斌
- 周业国
-
-
王恩元;
李忠辉;
李保林;
覃奔;
徐剑坤;
李楠;
夏宏宇;
张国锐;
李阳;
冯小军;
刘晓斐
-
-
摘要:
瓦斯灾害仍然是我国深部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随着采深及开采强度的加大,危险性日趋严重。瓦斯灾害影响因素及耦合关系非常复杂,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基于安全监测大数据进行瓦斯灾害和风险隐患一体化分析预警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监管和监察的迫切需求。分析了瓦斯灾害与风险隐患的大数据特征,提出了基于安全监测大数据的瓦斯灾害风险隐患识别与突出危险性预警方法,研发了煤矿瓦斯灾害风险隐患大数据监测预警云平台,实现了动态信息资源"一张图",并进行验证和应用。通过集成和挖掘分析所有相关实时数据、变化趋势及耦合关系实现了煤矿瓦斯灾害风险隐患大数据监测、自动识别、预警和结果分级推送等。
-
-
张兴兵
-
-
摘要:
在煤矿生产中,认识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十分重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的辅助系统之一,其正常运行关系着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分析矿井通风的作用,探讨了矿井通风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以为认识矿井通风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
摘要:
近日,由中煤新集公司主导,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等共同参与研发的“深部强突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为遏制煤矿重特大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促进深部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据悉,新集矿区大断层和次生断层多达千条以上。
-
-
刘程;
孙东玲;
武文宾;
李良伟;
孙中光
-
-
摘要:
为满足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及区域防突的迫切需求,推动煤矿大区域瓦斯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发展,针对传统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钻不深、抽不出、检不了”等技术难题,系统分析近年来定向钻进、地面井、分段水力压裂、深孔取样、随钻探测等技术与装备在各大矿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目前已形成了基于大区域超前随钻地质勘探及预测、大区域地面及井下瓦斯抽采、非接触式连续在线动态预测等关键技术组成的煤矿瓦斯大区域治理技术体系,为推动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的升级变革,实现不用或少用专用瓦斯治理巷道综合治理煤矿大区域瓦斯的目的奠定了基础。最后指出未来将发展核磁探测、伽马、雷达、深孔光纤等探测技术,以实现煤岩及地质异常体识别、瓦斯参数精确测定;发展地面水平井体积压裂高效开发及井上下联合增渗等技术,以提升井上下联合预抽效果;发展区域化超大流量压裂泵组或压裂工厂、连续油管压裂等技术与装备,以提升煤矿井下区域化增渗效果;发展风险信息融合感知、突出前兆特征智能识别、瓦斯超限预警等技术,以实现区域连续精准预测及智能预报警。
-
-
张浪;
姚海飞;
李伟;
杨勇;
孙喜贵;
刘彦青;
郑义
-
-
摘要:
矿井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的核心和基础,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在煤矿正常生产期间,为保证井下作业空间风量充足,防止风流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与粉尘浓度超标,避免火灾、粉尘灾害、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须对通风系统进行监测与管控。在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时.
-
-
张智臣
-
-
摘要:
煤炭是工业生产实践中重要的能源,也是焦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地位非常显著。为了满足需求,不断进行煤矿开采。瓦斯灾害是煤矿开采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灾害,影响比较显著,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做好瓦斯灾害的防治。在瓦斯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地面的钻孔抽排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文章基于瓦斯灾害防治目的,对地面钻孔抽排中的新型地面钻机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
-
-
赵学军;
高杰;
霍晓林
-
-
摘要:
万峰矿1213进风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存在瓦斯灾害,为保证巷道掘进过程中不出现瓦斯突出、瓦斯爆炸事故,采用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瓦斯抽采半径进行数值模拟运算,根据不同时间段瓦斯抽采半径,制定抽采措施,并进行效果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7天时抽采半径为2.5 m,通过瓦斯预抽可以将该煤层残余瓦斯含量降低至6.7m^(3)/t以下,K1值降低至0.36 mL/g·min以下,综合实施边掘边抽措施,巷道掘进期间回风流中最大瓦斯浓度为0.35%,未出现超限现象。
-
-
王红梅;
金珠鹏;
赵善友;
李俊志;
翟光顺;
侯沣峻
-
-
摘要:
为研究高瓦斯矿井采用高抽巷防止采空区复合灾害的发生,以山西大同塔山矿13190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手段,对13190工作面的风量分布、瓦斯治理效果和氧化带宽度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抽放速率的提高,可有效保证通风稀释瓦斯的安全性,但同时漏风量的增加使得氧化带宽度增大.通过对采空区CH4体积分数、漏风量和氧化带分布变化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合理的抽放速率为180 m3/min,并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高抽巷抽放速率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
-
曹文杰
-
-
摘要:
以原相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对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本煤层抽采、下邻近层抽采、裂隙带抽采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的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瓦斯抽采。实践表明,综合治理抽采效果良好,降低了工作面瓦斯的涌出量,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
-
翟强;
顾伟红;
赵映璎
-
-
摘要:
选取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含量、回风流平均瓦斯浓度、相对瓦斯涌出量、岩石类型、连通封闭性、深度值、隧道跨度、隧道长度、通风风速和涌水量等11项瓦斯灾害指标作为隧道施工瓦斯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各指标的等级标准.将序关系分析法(G1)和反熵权法(AEW)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确定组合权重,构建各指标的单指标测度函数,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综合测度评价向量.为了优化未确知测度置信度识别准则,引进集对分析(SPA)关联系数确定各隧道的瓦斯灾害风险等级.并对24个瓦斯隧道进行瓦斯灾害评价,并和FDA法评价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精度达到91.7%,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表明了该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可为隧道施工瓦斯灾害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
-
朱永
- 《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搞好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工作.首先要提高干部职工对瓦斯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其次要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第一,即加强矿井通风和瓦斯抽放管理;第二,即加强防火管理;第三,即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第四,即加强职工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瓦斯管理队伍.只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强瓦斯综合治理,一定能够科学、有效地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
-
胡勇;
金银财
- 《四川省2014年度煤炭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芙蓉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深、瓦斯含量高和地应力大且分布不均等因素使其成为了矿区灾害的典型代表,尤其是瓦斯灾害治理已经是矿井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此,芙蓉公司建局以来(原名为芙蓉矿务局)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治理措施的探索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区域性瓦斯灾害治理和局部防突治灾措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为芙蓉公司下辖矿井实现全国瓦斯灾害治理示范工程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它兄弟矿井的安全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
Zhang Yongjiang;
张永将
- 《川、渝、滇、黔、桂(西南五省市)煤炭学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
| 2017年
-
摘要:
由于中国煤矿瓦斯灾害严重,针对单一突出低透气性煤层,穿层钻孔预抽是解决瓦斯灾害的主要是手段之一,项目针对底板巷穿层钻孔预抽解决煤巷条带消突进行试验研究,模拟分析了穿层钻孔周边瓦斯压力随抽采时间演化规律,获得了试验煤层最佳抽采效率的关键参数,在试验矿井进行了试验考察,研究证明,穿层钻孔预抽有效解决了无保护层开采和单一煤层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煤巷条带的安全快速掘进,具有重要作用.
-
-
李青松
- 《第十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统计、分析了近十年贵州煤矿事故、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可以得出贵州煤矿安全形势整体趋于好转,但瓦斯灾害不容乐观.对贵州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煤层赋存特征、突出煤层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贵州煤矿区煤层突出危险性与区域位置、煤的变质程度、煤体物理性质等.
-
-
肖恩超;
时光;
江紫苏
- 《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南山煤矿是高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系统复杂,存在水、火、瓦斯及冲击地压等隐蔽致灾因素,矿井每年都要针对采掘区域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本文总结了南山煤矿西一区18号煤层北部零分段外块综采面的水、瓦斯灾害监测及治理,在掘送、回采西一区18号煤层北部零分段外块综采面过程中,对采面地质构造、水患及瓦斯灾害进行全方位监测,立体式整改,总结性验证,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
-
-
朱和玲
- 《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开展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增透技术以提高抽采效果,对于预防和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等瓦斯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以现场试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煤层中深孔预裂爆破卸压增透过程,分析中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对低透气性煤层的作用机理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预裂缝和微差间隔时间等参数在爆破中的导向作用与减震效应,获得了合理的爆破参数值,对煤层卸压增透具有明显作用.
-
-
李树刚;
刘超;
成小雨;
邢立杰
- 《深部煤炭开采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双鸭山矿区近年来开采深度增加,导致冲击矿压与瓦斯事故频发,对矿区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选取该矿区典型矿井集贤煤矿,通过井下和室内实验,测定了该矿西二采区一片工作面煤层和顶板的冲击倾向性及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并以此为依据,研究采用多种综合治理技术对冲击矿压及瓦斯灾害进行了防治试验,运用多种手段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西二采区一片工作面煤层为弱冲击倾向,顶板岩层为无冲击倾向,且煤层属于Ⅲ类强烈破坏煤,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瓦斯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采取卸压解危和瓦斯抽采措施后,煤层和顶板裂隙发育较好,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工作面瓦斯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抽采效果,有效遏制了冲击矿压与瓦斯事故的发生.
-
-
肖开泰
- 《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系统基于气体浓度光学分析方法理论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定律、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对煤矿火灾与瓦斯灾害超前预警、灾害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和煤矿环境气体爆炸危险性辨识,对于煤矿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杜绝次生灾害,保障煤矿工人及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
郑金龙;
蔚艳庆;
朱长安
- 《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瓦斯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大风险源,本文通过典型瓦斯隧道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归纳了影响瓦斯隧道风险的因素集,建立了瓦斯隧道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瓦斯隧道危险性指数评判瓦斯风险等级,并提出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通过典型隧道瓦斯风险等级分析实例,验证了评估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
-
郑金龙;
蔚艳庆;
朱长安
- 《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瓦斯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大风险源,本文通过典型瓦斯隧道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归纳了影响瓦斯隧道风险的因素集,建立了瓦斯隧道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瓦斯隧道危险性指数评判瓦斯风险等级,并提出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通过典型隧道瓦斯风险等级分析实例,验证了评估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