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
瓦斯治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21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8篇、会议论文311篇、专利文献40142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19种,包括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六届三次学术交流会、2011’(第二届)全国煤矿机械与救援装备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等;瓦斯治理的相关文献由4466位作者贡献,包括袁亮、张建国、林柏泉等。
瓦斯治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142篇
占比:93.07%
总计:43131篇
瓦斯治理
-研究学者
- 袁亮
- 张建国
- 林柏泉
- 李伟
- 王伟
- 杨胜强
- 王飞
- 杨威
- 于斌
- 周连春
- 张杰
- 张盼福
- 方俊
- 王刚
- 王涛
- 陈殿赋
- 刘杰
- 卞小兵
- 常宏振
- 张超
- 徐永佳
- 李杰
- 李泉新
- 李波
- 柳锋
- 王岩
- 王平虎
- 程建圣
- 苏伟伟
- 范付恒
- 陶云奇
- 黄建忠
- 黄文涛
- 于志军
- 于红
- 刘强
- 刘德成
- 吴世跃
- 吴彬
- 张帅
- 李志强
- 杨宏民
- 杨洋
- 梁道富
- 王毅
- 王胜奎
- 祁铭
- 赵少波
- 赵彦
- 赵新华
-
-
游小叶
-
-
摘要:
如今,人类的活动几乎无处不“碳”,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面临巨大挑战,地球正迎来一个碳中和的时代。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下《巴黎协定》,掀起了全球绿色低碳的转型大潮。“十四五”开局,“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目标,首次被写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
-
-
王宝贵
-
-
摘要:
为了解决马兰矿18502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高的问题,采用本煤层抽采+下邻近层抽采+大孔径顶板走向孔抽采+大直径采空区钻孔抽采+初采初放裂隙带钻孔抽采的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对工作面采取切顶卸压措施保障裂隙带钻孔初采期间抽采效果。抽采效果正常回采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74 m^(3)/min,抽采瓦斯量28.72 m^(3)/min,抽采率82.67%.其中大孔径顶板走向孔抽采量15.88 m^(3)/min,抽采量占比55.29%(相对于抽采总量,下同);大直径采空区抽采钻孔抽采量6.29 m^(3)/min,抽采量占比20.97%;底抽巷下邻近层瓦斯抽采量5.45 m^(3)/min,抽采量占比18.98%;本煤层瓦斯抽采量1 m^(3)/min.该综合治理方法有效消除了采空区瓦斯、上隅角瓦斯、底板邻近层瓦斯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的负面影响,改善了该矿安全生产作业环境。
-
-
王玉豪
-
-
摘要:
针对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大、治理难度高的问题,在瓦斯治理巷采用低位倾向顶板钻孔进行初采初放瓦斯治理。通过负压抽采裂隙带瓦斯的同时,改变了采空区瓦斯流动方向,使临近层涌出的瓦斯经抽采管路抽至地面,有效降低了采煤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初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瓦斯治理效果明显。
-
-
宋晓栋
-
-
摘要:
基于店坪煤矿206工作面回采前期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采面粉尘浓度高,导致工作面瓦斯、粉尘治理效果差、治理难度大,且无法现实集中控制而严重制约综采工作面高质量生产等技术难题,决定对店坪煤矿206工作面通风除尘、排瓦斯系统进行优化,采用一套通风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后实现了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工作面粉尘远程自动控制的目的,提高了工作面瓦斯、粉尘治理自动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及推广意义。
-
-
孙永新
-
-
摘要:
为提高“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效率、降低瓦斯治理成本,提出采用ø550 mm超大直径钻孔替代横川埋管的技术方案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针对井下超大直径钻孔技术特点及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研制了一款最大扭矩15000 N·m、最大给进力700 kN、最大行程1.3 m的ZDY15000LP型煤矿用超大直径螺旋钻进钻机,采用主机和泵站分体式布局,并创新设计了主机、泵站、机械臂、动力头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开发了ø426 mm大螺旋钻杆和ø550 mm大直径扩孔钻头,开发了基于“先导孔+二次扩孔”的超大直径钻孔成孔工艺,形成了成套的超大直径钻孔施工技术装备。在山西天地煤业有限公司王坡煤矿3307工作面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共施工大直径瓦斯抽采钻孔17个,累计进尺583 m,施工周期30 d,综合施工效率提高20%。试验结果表明:钻机输出扭矩大,整体稳定性好,能够实现跨皮带施工以及快速移位等功能,配套钻具性能可靠,钻进工艺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超大直径煤层成孔需求。研究成果为超大直径煤层钻孔施工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撑,为地质条和开采条件类似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技术经验。
-
-
李树刚;
刘李东;
赵鹏翔;
林海飞;
徐培耘;
卓日升
-
-
摘要:
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采动覆岩压实区演化综合因素影响效应,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不同采高(2,4,6 m)、不同推进速度(3,5,7 m/d)以及不同煤层倾角(0°,15°,30°)条件下的采动覆岩压实区裂隙演化规律研究,得到了压实整体形态随工作面采高、推进速度以及煤层倾角变化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着工作面采高的增大、推进速度的减小以及煤层倾角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采空区上覆岩层离煤层顶板越远,其贯通度越小,并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出现迅速减小的现象。受更高层位岩层的挤压以及两侧煤壁的支撑作用,覆岩离层率呈现两侧高于中部的"马鞍形"。构建出以覆岩贯通度突减、覆岩离层率突增以及断裂带发育高度为依据的综采工作面覆岩压实区边界判定准则,得到不同开采条件下覆岩压实区整体发育形态,进而发现采高对压实区影响主要表现在高度方面,煤层倾角对压实区宽度和对称度的影响较大,推进速度对压实区的高度与宽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结合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演化综合效应模型,并结合工程实践,有效提高了现场瓦斯治理效果,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
-
郭陇飞
-
-
摘要:
基于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时,回风隅角易出现瓦斯严重积聚现象,瓦斯治理难度大以及采空区漏风量大等技术难题,早生煤矿通过对1103工作面通风系统由原来的“U”型通风改为“U+L”型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并提出了“高中位裂隙钻孔+采空区埋管”综合瓦斯治理技术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工作面回风隅角在后期回采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
-
赵少波;
董锦洋
-
-
摘要:
为了避免寺河矿5311综采工作面初采时期瓦斯超限,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制定了通风、强制放顶、工作面尾巷钻孔、高位钻孔等一系列瓦斯防治措施。通过实践总结了高瓦斯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初采瓦斯治理的技术和经验。核心技术包括采前通风“两进一回”、初采强制放顶、工作面尾巷钻孔抽放和高位钻孔抽放。初采时期工作面配风应合理,瓦斯抽采系统的设计应完整。本次实践为初采工程安全高效推进提供技术指导。
-
-
王祝平
-
-
摘要:
瓦斯抽采是治理煤矿瓦斯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瓦斯抽采的效率和效果,需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抽采方法。介绍了瓦斯抽采方法分类及选择的原则,以A矿为例分析了瓦斯抽采方法的选择,并探讨了瓦斯抽采的效果,可以为煤矿瓦斯抽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
郭振华;
陆壮;
杨涛;
席传鹏;
权军军;
唐俊青
-
-
摘要:
选取平煤八矿己15-22080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采面应力演化特征,对瓦斯治理区域进行了分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间距丁组煤柱叠加戊组煤层开采影响下,工作面应力分布存在较大差距;应力集中现象分布于整条机巷,距机巷外口150~500 m范围内尤为严重,垂直应力最大值为27.5 MPa,增加了8 MPa;工作面靠近风巷一侧存在卸压区,最大卸压达10 MPa;应力增加使得煤体裂隙率最大降低约29%,渗透性最大降低约64%;在高应力叠加区煤层瓦斯压力梯度增大,煤体渗透率降低,突出危险性更大;相反,卸压区内煤层渗透率增加,突出危险性更小;根据工作面不同区域突出危险性的不同,将工作面分为一般突出危险区、中等突出危险区与重度突出危险区。
-
-
陈虎;
张森;
朱立成;
赵君;
郭忠凯
- 《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1312(3)工作面为谢桥矿首个大采高俯采工作面.结合工作面四邻瓦斯资料收集及相邻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针对不同标高、不同情况采取分区段瓦斯治理措施,在工作面增架联巷以南-530m块段至收作线位置试验"以钻代巷"(即施工大直径长钻孔代替顶抽巷)瓦斯治理技术.在实际回采过程中分区段瓦斯治理及"以钻代巷"工艺满足工作面高产高效的要求,"以钻代巷"工艺施工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施工周期缩减一半以上,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时间、空间上的保障,体现了技术经济一体化.
-
-
WEI Lin;
魏林;
FENG Da-Hui;
冯达晖;
XU Rui;
徐瑞;
WANG Jian-qiang;
王建强;
HE Bo-wen;
何伯稳;
ZHANG Jie;
张杰
- 《第十九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定向钻进技术具有钻孔轨迹可控的优点,本文以杨柳矿10410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施工高位定向钻孔,用于采空区瓦斯治理,通过优化钻孔布孔层位、侧钻开分支孔和钻孔注浆技术,顺利施工5个高位定向钻孔,最大钻孔深度492m.现场实践表明,定向钻进技术在施工高位定向钻孔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利用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钻孔有效孔段距离;另一方面通过侧钻开分支孔,采取大倾角穿越不稳定地层成功率较大,能有效提高钻孔成孔率.该技术可在类似矿区加以推广应用.
-
-
张杰;
王毅;
黄寒静;
王传留
- 《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解决软煤矿区顺层钻孔无法精准横穿工作面难题,首次采用软煤空气螺杆马达定向成孔技术,实现钻孔同时对工作面和待掘煤巷煤层瓦斯治理.首次开发出适合软煤定向钻进的空气螺杆马达、电磁波随钻测量、钻进工艺、筛管护孔等关键技术,并在淮南某矿开展可行性试验属国内外首次.在该煤矿井下成功施工12个孔深大于200m的软煤顺层定向长钻孔,全孔下筛管,最大孔深231m,抽采瓦斯纯量12.56万m3,其抽采效果是常规钻孔抽采量3~4倍,该技术为松软煤层瓦斯高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
-
毛薪杰;
唐道春;
汪胜
- 《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龙滩煤电公司回采工作面采用"W"形通风,首采区由于受围岩底板裂隙瓦斯涌出影响,中隅角瓦斯超限及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问题,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矿井通过上覆围岩"三带"研究,提出采取高位钻孔或高抽巷抽放采空区离层卸压裂隙区瓦斯抽采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通过在3112S工作面的研究应用,取得较好效果,解决了中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
-
周东平;
郑培琥;
谢飞;
徐涛;
何正;
周俊杰;
张尚斌
- 《川、渝、滇、黔、桂(西南五省市)煤炭学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
| 2017年
-
摘要:
基于控制水力压裂概念,研究了水力压裂控制措施.开发了用于优化煤矿井下水力压裂设计的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高承压上向孔和近水平孔的封堵方法,形成了压裂水分布范围探测技术,提出了多泵并联压裂工艺.在新元煤矿进行了控制水力压裂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压裂后压裂孔平均抽采纯量为0.414m3/min,相比普通抽采孔增幅达138倍,稳定抽采纯量平均在700m3/d以上,大幅度提高了煤层抽采效果.煤矿井下控制水力压裂是对常规水力压裂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能有效促进目标区域煤层增透、提高瓦斯治理效果.
-
-
-
WEI Jia-nan;
魏佳男
- 《中国煤炭学会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治理方法中,水力冲孔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治理瓦斯危害的技术.水力冲孔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冲孔时喷孔现象较严重,导致瓦斯容易超限;冲出的煤体不易准确测量,从而很难保证冲孔质量.本文结合井下冲孔时所用的防喷装置和量煤装置使用时所存在的不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冲孔时的安全性和量煤的准确性.
-
-
李龙国
- 《第一届煤矿智能化开采黄陵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煤炭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成熟,信息化逐渐成为一号煤矿发展的另一重点.信息化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综采面机械化设备的集中控制、带式输送机的联合运转控制、井下瓦斯及其他设备的监测监控等,尤其是煤矿瓦斯监测监控更是治理矿井瓦斯不可或缺的.在各类井下事故中,瓦斯事故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事故,所以对瓦斯的监测和监控就显得十分重要.
-
-
刘金举;
于学强;
陈足章
- 《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通过实测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分布和统计分析不同生产阶段的瓦斯涌出情况确定了采煤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涌出时空分布特征和瓦斯涌出构成,提出了顺层立体交叉钻孔和边采边抽方法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中高位穿层钻孔结合高位岩石抽采巷对采空区(邻近层)瓦斯抽采及上隅角插管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并依据不同时期瓦斯涌出规律对瓦斯抽采方式优化.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判表明,预抽钻孔抽采效果良好,采煤工作面及矿井的瓦斯抽采率达到瓦斯抽采暂行规定的要求,实现了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
-
高松
- 《中国煤炭学会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淮南矿区煤层为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原始煤层预抽困难,抽采效果差.高压水力割缝可以对钻孔周围煤体进行切割、剥离,改变煤层弹性潜能,增加钻孔周围煤体的透气性系数,提高抽采效果,实现煤巷掘进快速消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