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961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行政与法、理论观察、学术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苏省土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理性人假设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玉海、吴克明、孙琪娜等。
理性人假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9610篇
占比:99.96%
总计:259708篇
理性人假设
-研究学者
- 丁玉海
- 吴克明
- 孙琪娜
- 李英
- 杨秀萍
- 赵珂稹
- 陈印
- 陈晓玲
- 丁妍
- 付磊
- 余宝红
- 余晖
- 党国印
- 兰博宇
- 冯兴元
- 刘明1
- 刘杰
- 刘洁
- 叶航
- 吴炎芳
- 周尚君
- 周正
- 周铭慧
- 周鸿
- 唐莹
- 夏红芳
- 孟欣然
- 岳文淑
- 廖承红
- 张世兴
- 张光明
- 张军
- 张峰
- 张延
- 张春翠
- 张芝梅
- 张运书
- 彭宏伟
- 徐伟
- 徐加根
- 徐志戎
- 成谢军
- 成谢军1
- 朱成全
- 朱振超
- 李华芳1
- 李培祥
- 李小伟
- 李庆华
- 李纲要
-
-
叶航
-
-
摘要:
行为经济学家发现的众多异象直接挑战了传统经济学的公理体系,行为经济学通过构建新的理论范式来解释这些异象,从而构成了与传统经济学的竞争。新的理论体系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它既可以解释人类的理性和自利行为,也可以解释人类的非理性和非自利行为。因此,行为经济学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学,而是把传统经济学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其中,以期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地理解人类行为。
-
-
王豫刚
-
-
摘要:
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于19世纪末提出时间偏好理论,认为人由于对将来的认知能力不足,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总是偏好现在胜于将来,并通过《资本实证论》和《资本与利息》等著作完善了边际效用理论和时差利息理论开始,对人的行为和决策为何无法在时间上尺度上保持一致,就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催生了理性人假设,也催生了“有限理性”分析,更催生了行为经济学、有效市场理论、误判心理学。
-
-
颜彦
-
-
摘要:
新业态下,个体对市场需求反应更为迅速,对职业技术技能需求更为迫切。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客观分析个体、企业、院校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通过分析理性人“利己”的职业教育观探讨建立“共享式”职业教育路径,通过分析企业“自利”的职业教育观探讨建立“互利性”职业教育路径,通过分析职业院校“脱节”的职业教育观探讨建立“共荣性”职业教育路径,以新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大规模、高质量职业教育,以期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进而推动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调动全民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
-
周尚君
-
-
摘要:
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动行为促进了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的发生,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贡献了应有力量。然而,经济竞争视野下分权激励的既有解释,有意无意地以“利益-权力”的技术分析替代了“真正的社会研究”,“行动的目的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无法有效回应中国治理绩效背后独特的深层机理。
-
-
张运书;
周正
-
-
摘要:
为讨论利用土地经营权流转解决发生于各地的土地抛荒问题,文章坚持系统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发生土地抛荒问题区域内的"三农"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分别从农民的理性和农业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两个角度阐述了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理论依据,且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专门就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思路在农村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实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
-
-
王汝嘉
-
-
摘要:
基于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市场能够正确的反映一切信息,然而在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中,资产泡沫是不会出现的,而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资产泡沫,而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在股票市场投资决策中,很多投资者会过度看着自己的信息或者过度评价自身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股票价格和成交量不再一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的现象.为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信息的流动水平.
-
-
-
董可馨1
-
-
摘要:
什么是环境政治学?它是把全球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宏观认识,统筹协调,去寻找到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合理的制度安排。一个常见的,又无定论的问题:是什么使人类迥异于其他生灵?或有人信服这样的答案:人有理性。它有学术佐证,看,整座现代经济学的大厦都建基于理性人假设之上。当然,经济学范畴的“理性”,指的是利己。
-
-
吴炎芳;
岳文淑
-
-
摘要:
本文基于Z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关联交易违规案例,从“理性人”假设出发分析了其关联交易违规的内在原因,对金融租赁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作为经济主体的“理性人”会从自利出发综合考虑成本收益进行行为决策,监管制度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假设进行设计,约束“理性人”,尤其是重点责任人的行为,有效增加违法违规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监管有效性的目的.
-
-
胡卓然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以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作为基础,构建出具体的土地行政违法行为的决策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为了实现行政处罚目的,行政主体以惩罚、威慑等作为手段干预行政违法行为决策的过程;通过研究行政处罚和行政违法行为互动的过程,尝试研究最优行政处罚模式设计的问题,最后,依据上述分析的结论,对土地行政处罚种类的问题,以法经济学视角进行了探讨.
-
-
胡卓然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以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作为基础,构建出具体的土地行政违法行为的决策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为了实现行政处罚目的,行政主体以惩罚、威慑等作为手段干预行政违法行为决策的过程;通过研究行政处罚和行政违法行为互动的过程,尝试研究最优行政处罚模式设计的问题,最后,依据上述分析的结论,对土地行政处罚种类的问题,以法经济学视角进行了探讨.
-
-
胡卓然
-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以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作为基础,构建出具体的土地行政违法行为的决策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为了实现行政处罚目的,行政主体以惩罚、威慑等作为手段干预行政违法行为决策的过程;通过研究行政处罚和行政违法行为互动的过程,尝试研究最优行政处罚模式设计的问题,最后,依据上述分析的结论,对土地行政处罚种类的问题,以法经济学视角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