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杆仪
球杆仪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7669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数控机床市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4年上海“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云南省分论坛等;球杆仪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科青、王文、孙涛等。
球杆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7669篇
占比:99.97%
总计:317766篇
球杆仪
-研究学者
- 卢科青
- 王文
- 孙涛
- 陈占锋
- 杨贺
- 吴海梅
- 蒋晓耕
- 桑志谦
- 傅建中
- 姚思涵
- 徐凯
- 师汉民
- 李国龙
- 杨平
- 王传勇
- 许凯飞
- 郭宗福
- 付国强
- 彭云峰
- 时光
- 郭志光
- 陶小会
- 于慧娟
- 任工昌
- 何坤
- 冀世军
- 刘焕牢
- 姜歌东
- 张敏
- 张虎
- 张譍之
- 朱晔文
- 李喆裕
- 李斌
- 李海涛
- 李阳
- 杨建国
- 林清锋
- 林述温
- 王晓晖
- 程林
- 范宗尉
- 范晋伟
- 赵继
- 赵鼎成
- 陈吉红
- 丁启程
- 丁帅奇
- 丁杰雄
- 丁汉
-
-
钟磊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球杆仪测量五轴机床旋转轴动态反向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旋转轴和一个平行于该旋转轴轴线的直线轴进行两轴联动动态测量,测量路径是由球杆仪运动的球面和两联动轴运动的圆柱面相交得到的空间曲线,工作台侧小球设置在圆柱面切线上;通过误差敏感性分析和误差轨迹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旋转轴的动态反向误差能够达到充分敏感,并且能够适用于尺寸范围更广的旋转轴;通过在双五轴镜像铣机床上的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旋转轴的动态反向误差测量识别的有效性。利用该方法指导旋转轴的伺服调试优化,有利于提高旋转轴的动态反向精度。
-
-
李晓晓;
孙付春;
吴昊荣
-
-
摘要:
针对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机床几何误差元素时存在的设备调试复杂、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杆仪间接测量原理的立式加工中心几何误差元素辨识方法。借助螺旋理论建立立式加工中心刀具运动链末端相对于工件运动链末端的实时运动学方程,利用球杆仪实时测量空间距离,得到了几何误差元素与DBB杆长误差相关的辨识模型。考虑到辨识模型的病态程度严重、求解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进行求解。DBB辨识实验验证了各验证点最大平均偏差为1.62μm,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任工昌;
张譍之;
李海涛
-
-
摘要:
针对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数控加工中心进行线性测量成本过高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三维激光干涉球杆仪.利用激光干涉法实现距离测量,设计全新测量光路,并通过伸缩杆的被动拉伸实现跟随测量.采用双球铰运动副为激光器的空间姿态调整提供保证,并搭配激光器、镜组微调等装置实现随时对光.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并验证模型精度.建立机构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对运动空间进行仿真.通过实验验证激光光路,证明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
-
杨洪涛;
张宇;
李莉;
马群;
汪珺
-
-
摘要:
针对现有激光干涉仪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与建模,操作过程复杂、建模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球杆仪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与建模方法.利用三平面圆弧轨迹测量法和球杆仪对误差进行测量,建立了球杆仪读数与机床各平面内对应几何误差之间的辨识模型,实现了几何误差辨识,并建立了机床综合误差预测模型.同时利用激光干涉仪建立比对实验装置,测量出机床的实际几何误差.分别将利用球杆仪辨识出的几何误差数据和激光干涉仪测量的误差分别代入机床综合误差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利用两种方法建立的机床综合误差模型差别在3.0μm,可以满足机床误差补偿的要求.
-
-
何坤;
何晓虎;
徐凯;
王时龙;
廖承渝
-
-
摘要:
针对球杆仪圆测试中直线轴几何误差与球杆仪安装误差共同作用造成检测结果失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建模的球杆仪安装误差与直线轴几何误差分离方法.首先,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包含球杆仪安装误差与直线轴几何误差的杆长变化模型;其次,结合直线轴几何误差的位置相关特性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接着,通过对直线度误差缺项建模,构建了可解的杆长变化参数化模型,实现直线轴几何误差与球杆仪安装误差的分离;最后,仿真验证了分离方法的正确性,并应用于实际的圆测试中,分离了数值为4.3 mm和18.7 mm的X向和Y向安装误差,X向与Y向综合几何误差分量变化范围由30.7 mm、27.9 mm减小为13.6 mm、11.4 mm,实现了球杆仪安装误差与直线轴几何误差的有效分离.
-
-
赵宏安;
吴慧敏
-
-
摘要:
针对三轴加工中心精度测量时,现有球杆仪测量方法仅可通过两两联动分别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球杆仪结构与测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的三轴联动精度测量方法.通过推导球杆仪长度求解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机床结构和误差参数求解的数学模型,依据球杆仪测量需求及三轴加工运动特性开展轨迹规划设计,确定以空间四叶螺旋线为三轴联动测量轨迹.以某三轴加工中心为对象开展算例研究,与三轴间两两联动方法结果对比,证明此三轴联动测量方法可通过单次运动过程有效测量垂直度、比例不匹配、反向间隙及反向越冲等多项精度指标,提高三轴加工中心精度测量效率.
-
-
虞敏;
赵建华
-
-
摘要:
针对五轴机床RTCP误差检测存在检测时间长、测量精度低的情况,提出用球杆仪检测RTCP误差的方法,分析可知AC双转台RTCP误差不仅有4项位置误差,而且存在4项角度误差和初始安装误差.根据机床运动链建立AC双转台RTCP误差模型,采用基于球杆仪的检测方法,并推导RTCP误差元素求解方法.通过误差补偿试验验证了误差模型和误差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
冯一凡;
孟祥印;
翟守才;
周亮君
-
-
摘要:
为提高PM AC数控伺服系统应用在五轴机床上的动态性能和联动精度,以五轴数控磨床为例,针对其PID调节和联动精度问题,论述了快速PID整定方法和使用球杆仪对X Y轴圆弧插补运动检验方法.结果表明,PID整定方法得当,五轴磨床的动态响应性能良好;通过球杆仪分析结果,制定合理解决措施,联动精度大幅度提高.
-
-
-
魏进
-
-
摘要:
数控机床的反向间隙的检测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凯恩帝K2000MCi立式数控铣床系统为待检设备,应用Rennishaw Ballbar20在XY平面进行反向间隙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利用球杆仪进行检测,可以快速、高效的得出检测结果,指导机床维修人员调整机械安装、电气参数来减少机床反向间隙,提高机床精度。
-
-
XU Yang;
徐洋;
MAO Jian;
茅健
- 《2014年上海“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在小型精密机床的设计中,由于充分考虑了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使得热误差成为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如何快速有效的测量机床热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从而提出行而有效的热误差预测及补偿方法是目前小型精密机床加工所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逐步回归算法理论,结合球杆仪测量及MATLAB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拟合效果较好的热误差回归拟合式.以一台小型五轴精密机床加工中心为例,运用球杆仪测得较为可靠的数据后,引用逐步回归算法对热误差回归拟合式进行递推,数据在进行MATLAB软件处理后,直观剔除实验结果偏差较大的数据量,从而得到拟合效果较好的热误差回归式.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该回归拟合式既有效表达了机床工作过程中的热误差值,也为机床关键温度点的选取提供了数据支持,将13个关键温度点减少为12个,大大减少了温度数据的收集.同时此数学模型建立方法也适用于各种机床的热误差分析、补偿、检测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