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戊二烯基
环戊二烯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31425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化工科技市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合成化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会议、第十届金属有机化学讨论会等;环戊二烯基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进、周秀中、马志宏等。
环戊二烯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1425篇
占比:99.99%
总计:831513篇
环戊二烯基
-研究学者
- 林进
- 周秀中
- 马志宏
- S·米汉
- 阿巴斯·拉扎维
- 徐善生
- 马丁·亚历山大·朱伊德弗尔德
- D·D·戴沃里
- D·R·耐萨莫
- J·C·斯泰温斯
- R·K·罗森
- 朴知慧
- 李泍烈
- 郑学忠
- 都升贤
- F·J·逖莫斯
- 亚历山德拉·伯绍德
- 宋福全
- 邝代治
- B·希门茨
- F·库伯
- G·鲁格里
- H·O·戴维斯
- I·尼范特埃夫
- J·T·帕顿
- M·里德尔
- P·威廉姆斯
- P·比亚吉尼
- R·桑蒂
- T·利斯
- V·班泽
- 伊夫格尼·基里洛夫
- 尹承雄
- 朴在英
- 王佰全
- 等
- 让-弗朗科伊斯·卡彭蒂尔
- 金花圭
- 钱长涛
- 黄小荥
- A·金斯里
- C·兰斯洛特-马特拉斯
- C·迪萨拉
- M·恩德尔斯
- P·N·黑斯
- R·T·李
- R·奥德拉
- 刘晓焕
- 司志华
- 吕家鑫
-
-
-
张伟清
-
-
摘要:
日本东京大学声称已开发出基于羟基环戊二烯基(hydroxycyclopentadienyl)铱络合物的新催化剂,可从生物质生产芳烃。据称该催化剂第一个实现了只选择性裂解sp2杂化的C—O键,而不破坏木质素衍生油的芳环。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00°C、压力为101kPa的条件下,苯酚与H2反应生成的芳烃(烷基苯)产率达到了99%。
-
-
王红;
马志宏;
王娜;
郑学忠;
林进
-
-
摘要:
配体C5H5R[R=CH2Ph(1),nBu(2)]分别与Fe(CO)5,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3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H4CH2Ph)Fe(CO)(μ-CO)]2(3),[(η5-C5H4nBu)Fe(CO)(μ-CO)]2(4)和[(η5-C5H4CH2Ph)Ru(CO)(μ-CO)]2(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5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a=0.678 94(13)nm,b=1.225 8(2)nm,c=0.781 16(13)nm,α=90°,β=113.407(2)°,γ=90°,V=596.61(19)nm3,Dc=3.477g/cm3,μ=2.597mm-1,F(000)=620,Z=2,R1=0.022 6,wR2=0.059 5.CCDC:881473.
-
-
马志宏;
王娜;
郭凯明;
林进;
郑学忠
-
-
摘要:
The ligands [C5Me4HR] (R=cyclopentyl,cyclohexyl,nPr) reacted with Ru3(CO)12 in refluxing xylene to give three new substituted tetramethylcyclopentadienyl diruthenium metal carbonyl complexes [(η5-C5Me4R)Ru (CO)(μ-CO)]2 (R=cyclopentyl (1),cyclohexyl (2),nPr (3)),respectively.The three new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 and 1H NMR spectra.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lexes 1 and 2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CCDC∶ 891140,1; 837727,2.%将配体[C5Me4HR](R=cyclopentyl,cyclohexyl,nPr)分别与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3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R)Ru(CO)(μ-CO)]2(R=cyclopentyl(1),cyclohexyl(2),nPr(3).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1和2的结构.
-
-
马志宏;
郭凯明;
李素贞;
林进;
郑学忠
-
-
摘要:
将C5Me4HCH2CH3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H2CH3)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a=1.170 4(5)nm,b=1.217 9(5)nm,c=0.930 4(4)nm,α=90°,β=115.842(4)°,γ=90°,V=1.193 6(9)nm3,Dc=1.445g/cm3,μ=1.245mm-1,F(000)=542,Z=2,R1=0.024 2,wR2=0.062 0.CCDC号为839243.
-
-
-
马志宏;
刘晓焕;
李素贞;
郑学忠;
林进
-
-
摘要:
将(C5Me4H)C4H3S,(C4H3S)C(CH3)(C2H5)(C5H5)和2-CH3C4H2O(C5Me4H)分别与Mo(CO)6,Ru3(CO)12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3个新型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4H3S)Mo(CO)3]2,[(η5-C5H4)C(CH3)(C2H5)(C4H3S)Ru(CO)2]2和[(η5-C5Me4(2-CH3C4H2O))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
田利娟;
马志宏;
刘晓焕;
韩占刚;
郑学忠;
林进
-
-
摘要:
由侧链带有噻吩的环戊二烯基配体C5H5C6H10C4H3S与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1个新颖的四羰基二铁配合物[(η5-C5H4)C6H10(C4H3S)Fe(CO)2]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中有2个桥羰基和2个端羰基,Fe-Fe的键长为0.25465(10)nm.
-
-
-
马志宏;
李放;
林进
-
-
摘要:
将C5H5CR1R2CH2CH CH2[R1=R2=CH3(1);R1=CH3,R2=C3H7(2);R1=CH3,R2=C4H9(3);R1,R2=(CH2)5(4);R1=CH3,R2=C6H5(5)]与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5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H4CR1R2CH CHCH3)2Ru2(CO)4][R1=R2=CH3(6);R1=CH3,R2=C3H7(7);R1=CH3,R2=C4H9(8);R1,R2=(CH2)5(9);R1=CH3,R2=C6H5(10)].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侧链烯丙基部位的双键发生了迁移,并没有与金属配位.对烯烃异构化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
-
3. Cp<,2>LnN<,4>CPh<,2>(Cp=C<,5>H<,5>,C<,5>H<,4>Me;Ln=Y,Ho,Er,Yb)的合成及(C<,5>H<,5>)<,2>YN<,4>CPh<,2>和(C<,5>H<,4>Me)<,2>YbN<,4>CPh<,2>的晶体结构
-
-
-
-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5-0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二氧化双戊二烯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均相钼基均相催化剂存在下,过氧化氢异丙苯与双环戊二烯反应,得到物料一;步骤2、将单烯烃化合物加入所述物料一中,经反应得到物料二;步骤3、对所述物料二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二氧化双戊二烯、单环氧化合物和α,α‑二甲基苄醇;步骤4:对所述α,α‑二甲基苄醇进行转化处理。在钼基均相催化剂存在下采用二步环氧化反应,高效产生两种以上(包括两种)的环氧化产物;对得到的α,α‑二甲基苄醇可以根据市场及综合情况进行处理得到异丙苯或过氧化二异丙苯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