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发性矮小

特发性矮小

特发性矮小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894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解剖与临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年第11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2018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等;特发性矮小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玉、王伟、杨利等。

特发性矮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894 占比:98.95%

总计:12020篇

特发性矮小—发文趋势图

特发性矮小

-研究学者

  • 杨玉
  • 王伟
  • 杨利
  • 谢理玲
  • 黄慧
  • 刘静
  • 王德芬
  • 王莹
  • 罗向阳
  • 袁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琴; 晏伟钊; 熊劼; 欧阳颖
    • 摘要: 目的:比较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治疗时期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小(ISS)的疗效及药效经济学,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6至2021-6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门诊确诊并使用rhGH治疗的矮身材患儿105例,分为生长激素缺乏组(GHD)和特发性矮小(ISS)组,各组又分为3.75-6岁(n=38),7岁到青春期前(n=42)、青春期三个亚组(n=25),比较疗效及药效经济学。结果:比较rhGH治疗1年以及2年后体重(Wt)、身高(Ht)、HtSDS、△HtSDS、GV、△GV、△BA的变化情况,GHD组Wt1年(27.94±8.45)kg vs(24.51±5.94)kg、Ht(131.16±14.25)cm vs(123.57±12.55)cm、HtSDS1年(-1.42±0.55)vs(-1.54±0.56)、△HtSDS1年(0.98±0.37)vs(0.84±0.29)、GV1年(11.11±1.79)cm/y vs(9.73±1.45)cm/y、△GV1年(6.35±1.79)cm/y vs(5.03±1.46)cm/y高于ISS组,Wt、Ht、HtSDS、GV、△GV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3.75-6岁组身高每增加1 cm所需药费最少,约为(2744.87±955.67)元,7岁到青春期前组为3847.69±1610.04元,青春期组为(4268.65±1315.11)元,费用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用药6、12、18、24月身高每增加1 cm所需费用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HD组使用rhGH治疗后Ht、GV、HtSDS明显高于同时期ISS组,表明GHD组使用rhGH疗效更好;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早,身高增加1cm所需要药费越少。
    • 邵娜; 王硕; 栗瑶; 罗雪梅; 谭传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25-(OH)水平与儿童矮身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矮身材172例(男94例,女78例,8.50±3.18岁),根据病因将其分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78例及特发性矮小(ISS)组9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75例作对照(男84例,女91例,7.65±1.19岁),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矮身材的关系.结果(1)GHD组及ISS与对照组比较,年龄、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ISS组及对照组(P<0.01);ISS组不同性别儿童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1);(2)维生素D缺乏比例在GHD组(30.76%,24/78例)高于ISS组(6.38%,6/94例)(χ2=17.604,P<0.01).结论 矮身材儿童血清25-(OH)D水平降低,GHD患儿更明显.
    • 蒋乐真; 白光辉; 刘锟; 陈涛; 臧依柔; 严志汉
    • 摘要: 目的 利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者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功能的连接改变,并分析脑功能改变与激素和神经心理学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儿童内分泌科26例生长激素缺乏(GHD)患儿和44例特发性矮小(ISS)儿童.对所有儿童行3.0 T MR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序列扫描,同时行90项症状清单、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三项量表测评以评估儿童的认知、情绪,同时收集生长相关激素水平.采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得到所有受试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比较获得两组间VMHC差异脑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间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及三大临床量表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ISS组儿童相比,GHD组儿童的双侧脑岛、壳核、眶额上回的VMHC值显著降低;GHD组脑岛VMHC值与焦虑(r=0.567,P=0.003)、恐怖(r=0.416,P=0.035)评分呈正相关,与内外向评分(r=-0.397,P=0.045)则呈负相关,眶额上回的VMHC值与生长激素基础值呈负相关(r=-0.700,P=0.000).结论 GHD儿童双侧大脑半球间局部脑区的连接功能异常表明生长激素缺乏对儿童大脑网络存在重要影响,主要涉及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及执行控制网络,这可能是矮小儿童的认知及情绪改变的潜在原因.
    • 潘丹丹; 刘建华; 余瑶
    • 摘要: 目的 观察骨龄接近闭合的青春晚期特发性矮小(ISS)及偏矮儿童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疗效,为rhGH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2例青春晚期超大骨龄患儿,其中13例ISS患儿作为ISS组,9例已达遗传靶身高范围的患儿作为偏矮身高组.22例患儿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国产rhGH水剂0.20 IU/kg,同时补充钙剂及多种维生素,并予生活指导,心理支持了解注射依从性.统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时长、临床疗效、停药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患儿根据疗效、患儿及期家属意愿停药,疗程3~18月.ISS组患儿rhGH治疗最终疗程3、6、9、12、18个月例数分别为2、7、1、3、0例,偏矮身高组患儿rhGH治疗最终疗程3、6、9、12、18个月例数分别为2、4、1、1、1例,两组治疗最终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GH治疗3个月时,共有2例患儿身高增长0.05).两组患儿不同性别治疗前后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6个月监测骨龄,所有病例均进展缓慢,治疗结束时骨龄无完全闭合者.治疗有效的20例患儿(矮小12例,偏矮8例)中规范停药6例(30%);提前停药14例(70%).提前停药患方理由有:对停药时身高可接受5例;经济原因2例;认为收获过于有限4例;升学住校不方便2例;担心副作用1例.两组各有1例出现一过性空腹血糖损伤,治疗3月时出现,同步胰岛素稍高,未超过正常高限2倍.间隔4周复查,血糖及胰岛素回落至正常.结论 骨龄接近闭合的青春晚期ISS及偏矮儿童rhGH治疗均有效,治疗疗程是最终身高获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 张忠和; 王宇; 许飞飞; 林祥涛; 王锡明; 刘树伟
    • 摘要: 应用3.0TMRI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CGHD)患儿与特发性矮小(ISS)患儿大脑皮质脑沟深度与曲率的差异情况。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由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的CGHD组与ISS组患儿。选取患者首诊时所采集的颅脑三维T1WIMRI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双侧半球与全脑皮质的脑沟深度与曲率均值应用FreeSurfer软件获得。2组患儿上述测量均值的组间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获得。将同一脑区的脑沟深度与曲率测量值进行组内平均与组间相减,以分别获得每个脑区该测量值的组内均值分布图与组间差异值分布图。
    • 王宇; 刘树伟; 张忠和; 许飞飞; 林楠; 杲悦; 林祥涛; 张淑涵; 侯中煜; 于乔文; 王锡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CGHD)患儿与特发性矮小(ISS)患儿大脑皮质脑沟深度与曲率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的CGHD与ISS患儿各12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CGHD组男8例、女4例,年龄5~14岁,生长激素刺激释放试验的峰值水平<5.0 μg/L;ISS组男9例、女3例,年龄5~14岁,生长激素的峰值水平>10.0 μg/L.选取患者首诊时所采集的颅脑T1WI MRI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双侧半球与全脑皮质的脑沟深度与曲率均值应用FreeSurfer软件获得.将同一脑区的脑沟深度与曲率测量值进行组内平均与组间相减,以分别获得每个脑区该测量值的组内均值分布图与组间差异值分布图.两组患儿上述测量均值的组间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与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GHD组左、右侧半球与全脑的脑沟深度分别为(0.405±0.073) mm、(0.416±0.073) mm、(0.411±0.060) mm;左、右侧半球与全脑的曲率(×10)分别为(0.264±0.023) mm-1、(0.259±0.017) mm-1、(0.261±0.019) mm-1.ISS组左、右侧半球与全脑的脑沟深度分别为(0.493±0.069) mm、(0.502±0.062) mm、(0.497±0.057) mm;左、右侧半球与全脑的曲率(×10)分别为(0.250±0.021)mm-1、(0.247±0.025)mm-1、(0.249±0.022)mm-1.两组患儿的双侧大脑半球与全脑脑沟深度比较(F左=9.288、F右=8.874、F全=12.545)、左侧半球与全脑曲率比较(F左=4.688、F全=5.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儿脑沟深度与曲率在全脑的分布规律相似,但存在脑区间测量值大小与分布范围的差异.结论 CGHD患儿与ISS患儿大脑皮质脑沟深度与曲率的MRI测量值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运动、智力或其它相关功能发育相对落后相关.
    • 符艺影; 邢东文; 王华; 林坚; 雷智贤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矮小(ISS)儿童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生长体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ISS患儿作为ISS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儿童9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生长体格(身高、体重)、骨龄[骨龄指数(BAI)、骨龄年龄差(BAD)]、血清IGF-1水平和IGFBP-3水平,并比较生长速率<3 cm/年(32例)、≥3 cm/年(58例)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IGF-1、IGFBP-3与生长体格、骨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血清IGF-1、IGFBP-3与生长速率的关联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UC)分析血清IGF-1、IGFBP-3预测生长速率的价值.结果 ISS组儿童的身高(121.74±8.56 cm)、体重(20.52±6.13 kg)、BAI(0.78±0.09)、BAD(-2.19±0.61 yr)、IGF-1(207.86±69.55 ng/ml)、IGFBP-3(4.27±1.04μ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45.39±10.27 cm,29.44±5.17 kg,0.99±0.04,-0.06±0.02 yr,411.39±127.28 ng/ml,6.28±1.33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与身高(r=0.481)、体重(r=0.511)呈正相关,IGFBP-3与身高(r=0.437)、体重(r=0.430)呈正相关(P<0.05);治疗3、6、9个月后,增加的生长速率<3 cm/年患儿血清IGF-1(251.03±73.80 ng/ml,305.11±66.78 ng/ml,329.11±83.29 ng/ml)、IGFBP-3(4.86±0.47μg/ml,5.03±0.74μg/ml,5.23±1.12μg/ml)水平低于≥3 cm/年患儿(284.59±71.57 ng/ml,332.64±61.29 ng/ml,408.24±95.37 ng/ml)、(5.59±0.52μg/ml,6.14±0.86μg/ml,6.48±1.25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IGF-1、IGFBP-3水平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P<0.05);预测生长速率的AUC:IGF-1为0.759,IGFBP-3为0.797(P<0.05).结论 ISS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与生长体格显著相关,并能预测应用生长激素后患儿的生长速率.
    • 孟湘禄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剂量甲状腺素干预对特发性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特发性矮小患儿作为研究,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内分泌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87.5%,对照组的50.0%治疗效果与观察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T4、TSH、IGF-1、IGFBP-3等内分泌情况分别为(21.12±0.64)pmol/L、(3.97±1.08)pmol/L、(248.41±50.72)pmol/L、(3.74±0.56)pmol/L,FT4和IGF-1明显高于对照组,剩余两项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甲状腺素干预对特发性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敏感性的影响较大,能够促进患儿生长激素的增加.
    • 王仕奎; 冯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加减配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省立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IS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皮下每日注射0.15 U·kg-1,连续治疗12个月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前严格记录患儿的骨龄、身高,治疗12个月时采用三同原则(同一个人,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尺子)测量、记录两组患儿的身高、骨龄,并计算生长速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生长速率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生长速率、身高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生长速率、身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加减配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ISS,可以有效促进身高增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