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力学分析

热力学分析

热力学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0篇、会议论文391篇、专利文献200733篇;相关期刊540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精细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24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2015年(第十九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热力学分析的相关文献由4421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一太、李文超、谢英柏等。

热力学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0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391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200733 占比:99.21%

总计:202324篇

热力学分析—发文趋势图

热力学分析

-研究学者

  • 马一太
  • 李文超
  • 谢英柏
  • 徐钢
  • 杨勇平
  • 王华
  • 戎卫国
  • 张传福
  • 朱建华
  • 唐谟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子渊; 夏劲松; 李强
    • 摘要: 船品建造中常遇到一个问题:为了减轻船的重量、提高航速,主船体采用钢质结构,上层建筑采用铝质结构。主船体及上层建筑与铝合金-钛-钢复合过渡接头分别进行焊接,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极大危及了船体本身的安全。对此,文中开展了钢铝过渡接头热影响研究:首先进行了钢铝复合接头残余应力试验,然后对钢围栏型钢铝过渡接头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与温度场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并从两个焊接速度及焊接电流两个角度对钢铝过渡接头的焊接工艺进行分析。仿真结果与残余应力结果趋势吻合度较好,表明仿真方法可行,并且得到结论,即:焊接速度越快,焊接电流越小,焊接温度影响越低。
    • 刘圣春; 刘坤; 王嘉豪; 代宝民; 杨鑫; 张鹏
    • 摘要: 为了研究CO_(2)增压制冷新系统形式及能效提升,建立了常规的CO_(2)增压制冷系统和带内部热交换器的CO_(2)增压制冷系统模型,并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典型城市的全年性能分析,对系统在各个气候区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引入内部热交换器,可提高增压制冷系统在高环境温度工况下的性能,压缩机总功耗最高可降低8.73%,系统能效最高可提升6.36%,最优排气压力最高降低0.55 MPa。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的全年性能分析发现,内部热交换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COP可提升1.7%。本文为CO_(2)增压制冷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贺新; 李丞宸; 陶飞跃; 葛刚强; 王焕然
    • 摘要: 为了解决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电能输出存在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结合热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双罐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变指数提出了针对双罐式水气压缩系统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描述该系统工作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系统中加热和再热后气体温度、多变指数、循环压缩装置进气压力和循环膨胀装置排气压力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气体加热和再热后温度的升高以及多变指数的降低均会使得电—电效率和能量效率提高;在参数选取范围内,循环压缩装置进气压力应尽量小,循环膨胀装置排气压力应尽量高;综合考虑电—电效率和系统能量效率随着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系统能量效率达到46.52%时电—电效率可以达到98.57%。该研究结果可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李承诺
    • 摘要: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石灰石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降低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熟料的用量,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但近年来随着对于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案例的深入研究,碳酸盐类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应用前景不明。热力学计算模拟了石灰石粉对于水泥胶凝体系中水化产物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水泥胶凝体系中使用10%以下的石灰石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并不会增大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的风险。
    • 李丞宸; 贺新; 陶飞跃; 王焕然
    • 摘要: 提出一种压缩空气与抽水蓄能耦合的新型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空气部分(CAES)和抽水压缩空气部分(PHCA),可实现压力能的梯级利用,改善两部分的各自运行工况,具有较高的电-电转化效率,同时也为浅层废弃隧道及洞穴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针对该系统的结构特点,首先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表明:新型系统的电-电转化效率为53.82%,能量转化效率为41.06%;PHCA部分具有较高的效率,CAES部分具有较高的容量和储能密度。随后,对能量运转较为复杂的CAES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ES部分的主要输入能量来自于压缩机(76.05%),最大损失发生在高压储气空间的节流(23.33%)和蓄热器的蓄热(22.9%)过程。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两储气空间的压力差和提升再热温度均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而提升再热温度的收益最大,系统的电-电转化效率最高可达77%。
    • 左成艺; 李旭; 甘露
    • 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效、清洁、结构紧凑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发电循环技术。文章建立了超临界CO_(2)回热循环和分流再压缩循环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最低温度、最低压力、最高温度、最高压力对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循环和分流再压缩循环热效率随着最低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分流再压缩循环热效率随着最佳最低压力和最佳最高压力的升高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
    • 刘艳; 王帅; 骆有发; 刘海营; 申士富; 王金玲; 王丽
    • 摘要: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由于含有氟化物和少量氰化物被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存都对环境有很大危害。提出了铝电解槽碳质固废连续隔氧超高温氟、碳高效分离回收技术。通过TGA热重试验和热力学模拟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并利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探究焙烧前后阴极炭块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经隔氧超高温热处理后,所得的石墨碎产品中氰化物充分分解、氟化物含量仅为0.074%,石墨碎中石墨含量达到98.53%。
    • 王潘磊; 于震宇; 张津宁; 吴贞国; 郭锐; 谢华清
    • 摘要: 文章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对生物质重整气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了气化温度、CO_(2)/C和S/C等参数对生物质重整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气化温度可以增大H_(2)和CO产率、降低CH_(4)和C产率;气化剂中CO_(2)的增加可以提高CO产率、降低H_(2)/CO,H_(2)O的增加可以提高H_(2)产率、增大H_(2)/CO;通过调控CO_(2)/H_(2)O,可有效调节合成气的H_(2)/CO;当气化温度为700°C,CO_(2)/C为0.5,S/C为1.5时,H_(2)产率为1.07 m^(3)/kg,CO产率为0.56 m^(3)/kg,基本没有CH_(4)和C的生成,气化效率达到了111.88%,合成气的H_(2)/CO约为2。
    • 刘子翔; 梁佳昀; 孙京博; 龚傲; 田磊
    • 摘要: 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解决有色冶金行业产生的冶炼钙砷渣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成为彻底消除“砷害”的关键所在,对于整个冶金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铁热还原短流程直接还原钙砷渣,砷以砷单质的形式得以回收。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1050°C,还原时间为30 min,铁配入系数为1.5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脱砷效果,砷还原率可达到96.56%。所得产物和还原后渣经XRD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生成物为单质砷,纯度达到99%,反应后渣中主要成分为Ca_(2)Fe_(2)O_(5)和CaO。
    • 陈志董; 林育超; 刘铭宇; 刘佳玲; 张国强; 张锴; 杨立军
    • 摘要: 如何对污泥进行低成本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传热传质的原理建立了污泥干燥过程的热力模型;其次提出了污泥干燥过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对干燥过程所耗热量和功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污泥干燥过程与燃煤电站耦合的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发电系统耦合时,在满足换热温差的前提下,风泥比为3.32时的干燥综合能耗为最低;相比案例机组,耦合系统的供电量和供电效率有较大的提升;此外敏感性分析发现,干燥机压损比例的增加会使干燥综合能耗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考虑因掺烧污泥导致锅炉效率降低时的供电效率有一定的下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