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礁
炸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32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城市地理、交通企业管理、爆破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十四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等;炸礁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裘尧云、于春宇、刘磊等。
炸礁
-研究学者
- 裘尧云
- 于春宇
- 刘磊
- 李义彬
- 林玉葵
- 翟艳艳
- 何鹏
- 冯战
- 彭康
- 徐佐文
- 李军
- 王威
- 王秀浩
- 黎光峰
- 万俊
- 刑永辉
- 刘振嘉
- 吴义海
- 吴刚
- 周恩先
- 奚笑舟
- 姜聪宇
- 师松涛
- 张勇
- 张宏伟
- 张峻铨
- 张红
- 徐起
- 曹忠辉
- 李仕君
- 李启佳
- 李孟国
- 李文丹
- 李萌
- 杨志泉
- 沈永芳
- 潘胜平
- 潘荣伟
- 王伟
- 王新泉
- 田小春
- 贺维国
- 赵凯
- 赵海丰
- 邹永胜
- 郝卫
- 陆少锋
- 陈国勇
- 陶如豪
- 高攀
-
-
江涛;
钱黎辉;
于忠涛;
毕雪峰;
罗业辉;
王鑫;
张明
-
-
摘要:
黔江大藤峡水利枢纽下游段航道存在复杂的不良流态、海事多发、枯水期具有天然航道属性,航道尺度需要大幅度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按照航道尽量顺直、加大弯曲半径等原则布置两条航道线路。采用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分析其连续滩群复杂的碍航水流条件,得出碍航滩险整治应消除挑流点、平顺水流边线、有效增大过水断面面积的优化思路。基于初步设计方案2提出增加弯顶段半径及其上下游炸礁范围、清除左侧边滩和右侧高滩的优化方案。经物理模型和船模验证后表明:优化设计方案能有效改善流态和航行条件。
-
-
-
-
-
杨忠超;
黄秋杰
-
-
摘要:
涪陵—丰都河段内的佛面滩碍航礁石伸出江心,汛期产生强烈的横流,流态紊乱,船舶须过河上行,与下行航路交叉,威胁船舶航行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拟通过炸除佛面滩部分礁石改善通航流态,实现船舶"各自靠右,分边航行".建立佛面滩河段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多级流量的流场,确定航行条件最差的最汹流量为2.45万m3∕s;模拟计算最汹流量下8个炸深方案流场,通过比较各个炸深方案的流速、 横向流速、 流速横纵比、 航行推阻比、 单位炸深效比和流态,认为8m炸深方案最优.
-
-
-
雷雅文;
高亚军
-
-
摘要:
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回水影响,处于变动回水区的王家滩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发生了一定变化。肖家石盘边滩凸向河心,泡漩水、横流、斜流旺盛,造成船舶航行困难,成为王家滩险滩的一个通航困难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设计不同方案对其进行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或炸礁,或炸礁加潜坝处理。经过比选,认为炸礁加潜坝处理更有利于改善肖家石盘的通航水流条件。
-
-
包明金;
贺岚;
郭琦;
樊书刚;
何艳军
-
-
摘要:
明月峡长江大桥建成后,桥下左岸洪庙角礁石将影响该滩段航道尺度的进一步提高.为避免这一情况,针对其河势及滩情,考虑长江航运远期发展的需求,在原3.7 m炸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深炸除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此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并用实测水面线和流速分布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验证较好、 可正确模拟该滩段实际水流运动.方案实施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及沿程流速变化均小于0.01 m/s;沿程比降没有明显变化,仅在炸礁区域上游水面略有下降,最大约0.01 m;炸礁区流场改善明显,流向与航槽夹角显著减小,改善了船舶的航行条件.
-
-
粟莉
-
-
摘要:
在航道维护和整治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生态环境,特别是炸礁、航道疏浚、船舶污染等对人类和渔业资源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航道疏浚、炸礁、船舶污染等方面对渔业养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促进了渔业养殖的发展.
-
-
邓冬
-
-
摘要:
某水工项目港池疏浚工程是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进度及质量对后期通航安全核查等开港相关许可手续的办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该项目港池疏浚工程实际施工工期比计划工期延误较长,其中所受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经过分析得出前期地勘不够准确,EPC总承包商对进度和质量的过程控制不到位,自然环境的影响,机具组织等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以后从事相关工程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