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
潘岳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1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环境保护管理、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文史知识、文教资料、创新科技等;
潘岳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高胜利、潘岳、陈会丽等。
潘岳
-研究学者
- 高胜利
- 潘岳
- 陈会丽
- 李晓风
- 王丽芬
- 谢丹
- 清风慕竹
- 陈磊
- 顾农
- 孙展
- 王德华
- 王德宜
- 胡旭
- 马德
- 丁婧
- 万慧倩
- 丛炜莉
- 冀秀美
- 刘其荣
- 刘志毅
- 刘莉莉
- 刚惠姣
- 吴志菲
- 吴林
- 周文俊
- 周晓琳
- 周维佳
- 喻晓玲
- 姜剑云
- 宁晓兰
- 宋洋
- 巨正兴
- 张彦群
- 张春艳
- 张永刚
- 徐钦瑶
- 李德超
- 李琦
- 李锦龙
- 杨倩
- 林宗毛
- 林海
- 梁雅阁
- 王建柱
- 祖言
- 章敬平
- 蒋艳南
- 袁小云
- 西隐
- 赵爽
-
-
李晓风
-
-
摘要:
《登虎牢山赋》《沧海赋》《射雉赋》和《吊孟尝君文》是潘岳早期的四篇作品,这四篇作品虽然没有他后期的作品那么有名气,但却自然天成,意趣盎然,超凡脱俗,表现出极高的文采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是西晋文坛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少年纯美的情感、高洁的志向、意气风发的情怀更是令人向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
石建杭(摄影)
-
-
摘要:
8月24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到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国民族报社调研,了解四家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工作情况,与干部职工进行交流。
-
-
陈燕
-
-
摘要:
《文选》在诗和赋部分开创性设立哀伤类目,收诗十三首、赋七篇,历来得到学界广泛研究。《文选·序》较为系统地说明了《文选》选录作品的标准和范围,但对于具体类目作品的选录标准却没有提及。本文以《文选》哀伤类作品数量最多者潘岳的诗赋为例,从内容、风格、文学观念、艺术成就等方面,探讨萧统《文选》哀伤类作品的选录标准。
-
-
郭慧莹
-
-
摘要:
“潘才如江”是钟嵘《诗品》对潘岳诗歌的经典评价,这一评价也适用于《西征赋》。结合《西征赋》看,“潘才如江”首指天分极高,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水,学力深湛;亦指文章内容详实,情韵丰富而深厚;还指语言浅近,文风明净畅达。分析《西征赋》不仅有助于丰富“潘才如江”的内涵,也可更全面地了解潘岳的文风。
-
-
夏培贤
-
-
摘要:
有人认为潘岳的《闲居赋》是"文不如其人",是虚情矫饰之作,本文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事实上《闲居赋》中勾勒的闲居之景只是潘岳的心灵慰藉,并不完全真实,赋中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全是闲居隐逸之情,更多的是对官场的眷恋,其情感大体真实,我们不应对此进行过多的抨击.
-
-
周文俊
-
-
摘要:
《閑居賦》是西晉著名文士潘岳的賦作名篇。作者在該賦小序自敍入仕以來官歷,云:“僕少竊鄉曲之譽,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魯武公其人也,舉秀才爲郎。逮事世祖武皇帝,爲河陽、懷令,尚書郎,廷尉平。今天子諒闇之際,領太傅主簿,府主誅,除名爲民。俄而復官,除長安令,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進階,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職,遷者三而已矣。”
-
-
周文俊
-
-
摘要:
細究文意,潘岳概述進階、免、除名、不拜職、遷五種情形,是爲回顧“八徙官”歷任結局,當中并未涉及官任緣始。如《晉書·潘岳傳》載“調補尚書度支郎,遷廷尉評,以公事免”,尚書郎之任結局是遷廷尉評(平),因此對應“遷”;廷尉評任上以公事免,此結局對應“免”。
-
-
邓苗苗(文/整理)
-
-
摘要:
“家风”一词,最早是与潘岳,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潘安,联系在一起的。《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文学家夏侯湛作《周诗》,潘岳看后觉得此诗不仅温雅,还见“孝悌之性”,深受启发,遂作《家风诗》。后来,北周的庾信说,“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但实际早在“家风”一词出现前,人们就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着一个家族的文化道德氛围,起到约束规范家族成员行为的作用。
-
-
-
袁小云
-
-
摘要:
潘陆优劣之争由来已久,钟嵘在《诗品》中推崇陆机为"太康之英",认为陆机无论是从诗歌创作渊源上看,还是从诗歌创作才能上看都优于潘岳,"潘才如江,陆才如海".钟嵘如此标举陆机,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自身的诗论倾向息息相关.钟嵘的论断暂时平息了潘陆优劣的长期论争,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