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温带森林

温带森林

温带森林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691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五届海峡两岸遥感遥测会议、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温带森林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传宽、王兴昌、庞勇等。

温带森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1.4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691 占比:98.51%

总计:7807篇

温带森林—发文趋势图

温带森林

-研究学者

  • 王传宽
  • 王兴昌
  • 庞勇
  • 李增元
  • 于贵瑞
  • 国庆喜
  • 张海燕
  • 朴正吉
  • 杨金艳
  • 王春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可佳; 何念鹏; 侯继华
    • 摘要: 比叶面积(SLA)能够反映植物自身生长对策、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对可利用资源的分配策略,对植物的生境适应状况和群落的自然演替程度也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深入了解温带森林植物SLA随空间变化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跨越1200 km选取中国东北部12个典型温带森林(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温带红松针阔混交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栎林),通过对样地内物种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分析了植物SLA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温带森林植物SLA范围为2.02-99.65 m^(2)/kg(均值为34.18 m^(2)/kg),其中乔木SLA范围为2.02-58.74 m^(2)/kg(均值为21.32 m^(2)/kg),灌木SLA范围为2.88-99.65 m^(2)/kg(均值为31.60 m^(2)/kg),草本SLA范围为4.66-98.53 m^(2)/kg(均值为38.75 m^(2)/kg)。SLA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温带红松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栎林>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SLA受到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其中随着年均降水、土壤碳氮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着年均温度、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碳氮比的增加显著降低。以上结果揭示了温带森林SLA的空间变异规律,可以为将来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下植物功能性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朱光前; 申伟
    • 摘要: 1世界木材资源世界森林分布大体可分为3大类:热带森林,主要由阔叶树种构成,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间的热带地区;北寒带森林,主要是针叶林,大多分布于北纬60°以北;温带森林,位于热带森林和北寒带森林之间地区(也包括南纬度地区),针阔叶林均有,温带森林大部分分布在欧洲中西部、北美、亚洲东部和俄罗斯南部等地区.
    • 李瑞; 冯继广; 朱彪
    • 摘要: 选取黑龙江五营温带森林和福建武夷山亚热带森林两个站点,通过120天室内培养实验,探讨氮磷(NH_(4)NO_(3)和NaH_(2)PO_(4))添加对两种森林表层土壤(0~20 cm)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通过降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碳氮比来降低亚热带森林的土壤碳矿化,但对温带森林的土壤碳矿化没有显著影响;磷添加对两种森林的土壤碳矿化均没有显著影响。磷添加显著地增加温带森林的土壤净氮矿化,氮添加显著地降低温带森林的土壤净氮矿化,氮添加和磷添加均对亚热带森林的土壤净氮矿化没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可能由于养分可利用性和土壤性质的区别,温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矿化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存在区别。
    • 沈戈弋; 柴美琪; 吴博文
    •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越来越高,在这个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紧要关头,森林在植物光合固碳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中国温带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因此作为我国研究森林固碳的重要对象。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利用公式GPP = −(Fc − Re)拆分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两种不同通量,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其变化特征,从而得出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交换量(Fc)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可得知Fc日平均尺度与月尺度基本保持一致。日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在日间由于光合作用多表现为碳汇,夜晚因呼吸作用表现为碳源;月尺度上,Fc的季节尺度变化总体呈负值,则表示除了程度区分之外所有月份都处于吸收CO2,及碳汇的状态;提取环境因子数据与Re、GPP做相关性分析,检测相关性是否显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及土壤温度为主要相关因子,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007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处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状态。
    • 朴正吉; 朴龙国(摄影)
    •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长白山温带森林以猫科和犬科为主的大中型食肉动物不断减少,逐渐退出了顶级捕食者的行列,取而代之的是体型较小的鼬科动物。作为一类食肉动物,鼬科动物在森林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却鲜有人关注。本文作者为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原所长,常年在野外观测鼬科动物,为我们讲述它们的生存现状。
    • 苏一横
    • 摘要: 每当谈到“侏罗纪公园”,人们就会想到恐龙。“侏罗纪公园”早已成为史前世界中恐龙栖息地的代名词。在人们的想象中,“侏罗纪公园”可以是一处水草丰美的热带草原,可以是一片灌木丛生的温带森林,甚至也可以是一块温暖潮湿的沼泽地。很少有人会将它“安排”在寒冷荒凉、气候极端的极地。
    • 孙鸾(文/图)
    • 摘要: 你所不知道的“灰太狼”狼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是野生犬科动物中最著名也是体型最大i的一种。雄狼的体型要大于雌狼,栖息在沙漠和热带地区的狼体型最小,温带森林中的狼体型中等,越往北边狼的体型越大。自然中的犬科动物都比狼体型小,也没有狼,更不是狼的对手,要说老虎是猫科动物中的大王,那狼就是犬科动物中的老大!
    • 朱教君; 徐爽; 张金鑫; 郑晓; 宋立宁; 周新华; 高添; 于立忠; 于丰源; 杨凯; 卢德亮; 闫巧玲; 孙一荣; 刘利芳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与功能优化是森林生态与管理的核心研究主题.然而,受技术与理论限制,复杂地形下森林三维精细结构监测能力不足、功能估测精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人类社会对其服务功能的迫切需求对上述研究主题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于2019年在典型独立小流域内建成了观测塔群(3座观测塔)、水文站网、长期固定样地群,辅以综合数据中心;打造以激光雷达为主要森林结构监测、以涡动通量系统和水文站网为主要功能监测手段的"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监测研究平台"(以下简称"科尔塔群").科尔塔群集成了观测塔群-水文站网-长期固定样地群,构成以遥感技术-涡度相关法-测树学法-森林信息学法为主要手段的协同、跨学科观测体系,具有多方法、多尺度、多要素的核心特征,可开展多类相关研究以满足国家需求、探索国际前沿.基于上述优势,科尔塔群可准确获取森林三维结构,以全息新视角探索森林生态学规律,发展复杂地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和其他痕量气体通量观测新理论与方法,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等循环过程与响应,阐明森林水文过程及调控机制,为森林结构调控与功能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使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广泛且可持续的生态服务.
    • 刘辉; 牟长城; 吴彬; 张悦; 井立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东北温带8种森林类型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年贡献率及增温潜势的规律,以期揭示森林类型变化对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温带帽儿山2种人工林(红松人工林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龄均51年)、5种天然次生林(硬阔林、白桦林、山杨林、杂木林和蒙古栎林,林龄均为61 ~ 67年)和原始针阔混交林(林龄150年)非生长季土壤CO2、CH4和N2O通量及相关环境因子(0~ 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处土壤温度T5及积雪厚度),采用单因素和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α=0.05),利用多元逐步回归从各月平均气体通量的可能影响因子(0~ 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处土壤温度T5及积雪厚度)中筛选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帽儿山8种温带林型的非生长季土壤CO2通量(15.97~57.86 mg·m-2h-1)表现为2种人工林和4种次生林(蒙古栎林除外)显著高于原始林107.5% ~ 147.1%和135.3% ~ 262.3% (P<0.05);非生长季CH4通量(-69.74~-9.13μg·m-2h-1)表现为3种次生林(硬阔林、山杨林和杂木林)显著高于原始林152.8%~174.6% (P<0.05),2种人工林却低于原始林52.0% ~ 64.1%(P>0.05);非生长季N2O通量(7.68~40.55 μg·m-2h-1)表现为2种人工林和3种次生林(硬阔林、山杨林和杂木林)显著高于原始林114.2% ~286.6%和116.3%~192.0% (P<0.05);非生长季土壤CO2排放通量表现为原始林主要受T5及0~ 40 cm土层土壤pH值、含水率及硝态氮含量影响,人工林主要受T5和积雪厚度影响,次生林主要受T5和0~ 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CH4吸收表现为原始林仅受T5影响,人工林受积雪厚度影响,次生林受T5和0~ 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N2O排放表现为原始林仅受积雪厚度影响,人工林与次生林主要受积雪厚度及0~ 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和含水率影响;与原始林相比,人工林和次生林使非生长季土壤CH4吸收的年贡献率(12.3%~30.2%)减少2.8% ~ 10.0%(山杨林除外),而使CO2和N2O排放的年贡献率(4.8%~ 12.5%和7.0% ~ 63.6%)增加了3.1% ~7.7%或3.0% ~ 56.6%;与原始林相比,人工林和次生林使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增温潜势(71.16~250.64g CO2·m-2)显著提高130% ~190%和120%~250% (P<0.05).[结论]温带原始红松林被皆伐后形成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恢复至51~67年时,早期的人为干扰对其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未得到彻底消除;人工林和次生林CO2、N2O通量较原始林均显著提高,次生林CH4通量显著提高,人工林却显著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