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清凉山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专利文献139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五台山研究、佛教文化、党史天地等;
清凉山的相关文献由172位作者贡献,包括肖雨、王光荣、刘言等。
清凉山
-研究学者
- 肖雨
- 王光荣
- 刘言
- 崔正森
- 席慕蓉1
- 王太生
- 高士奇
- 黎昂
- 黎辛
- 丁济沧
- 严中
- 严梓尘
- 中国作家网
- 亢立国
- 仕谦
- 任祚旺(绘图)
- 何禹珩
- 余玮
- 余瑶(指导)
- 余章斌
- 允翀
- 兴明
- 凯亚
- 刘克东
- 刘妮
- 刘威
- 刘宗群
- 刘少群
- 刘昊
- 刘淑滨
- 刘璐
- 南人
- 吴学萍
- 吴文焘
- 吴玲
- 吴祥忠
- 吴福林
- 周久发
- 唐兆民
- 喜闻
- 喻静
- 姜明广
- 孙修身
- 孙友田
- 孙彬妹
- 孙武
- 孙皓程1
- 宁夫
- 安彪
- 宋国刚
-
-
张晓军
-
-
摘要:
合上段治东同志写的这本《清凉山驻村笔记》,眼前蓦然出现这样的图景:薄雾缠绕的清凉山下,若隐若现的残雪恬静地躺在裸露的土地怀中,简陋的村部,院中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成为点缀这幅冬日田园水墨画的动点;屋内,炉火正旺,治东就着滚烫的茶水,吃着刚刚烤热的油饼,咂摸着30多年前同样的早饭时光,俨然一位农人,与老乡品着罐罐茶,聊着家常往事。
-
-
高祥生
-
-
摘要:
引言狭义上的清凉山,即清凉山公园范围内的清凉山,而非指"南到新街口,北至鬼脸城,东到广州路,西至长江边"的广义上的清凉山,本文所述的清凉山即狭义上的清凉山。无论从学识还是从阅历上讲,我都没有能力说清楚清凉山文化的历史和诸多景区。因此,我仅限自己熟悉的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修建的崇正书院和兴建的李剑晨艺术馆谈自己的认识。
-
-
孙武;
穆小军;
高博;
任祚旺(绘图);
李新民(绘图)
-
-
摘要:
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为配合西安清凉山(YT4-22~52号宗地)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联合组队,对清凉山墓地进行抢救式考古发掘,清理唐、宋墓葬共68座,出土各类器物180件(组)。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唐、宋时期的墓葬形制及随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
-
李巍;
李小强(指导)
-
-
摘要:
天气晴朗r阳光明媚,我和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清凉山公园春游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很兴奋,老师们正在忙碌地安排车次。同学们按照指定的安排,有序地上车。就座后,李老师说:“这次春游可真热闹呀,差不多有400名同学参加了,人可真多。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每辆车除去司机和老师,最多能坐30人,那么这次春游需要多少辆车呢?”
-
-
席慕蓉
-
-
摘要:
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山上竟然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山很高,很清凉,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虽然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18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湿润和清凉的云雾、一样的满山盛开的百合花;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错过的美丽重新相遇?
-
-
严梓尘;
余瑶(指导)
-
-
摘要:
伴着蒙蒙细雨,我和同学们来到清凉山公园鉴赏我们江苏的著名特产—雨花石。以前我在展览馆看过一些稀有奇特的雨花石,而今天眼前全是一些卖石头的地摊,我立马心里凉了半截,心想:一般地摊卖的都是些拿不上台面的小玩意儿,这里能找到什么奇珍异石?待我走近仔细一看,完全震惊了。
-
-
陈希学
-
-
摘要:
背景资料:清凉山万佛洞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又称万佛寺,是陕北四大石窟之一。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27日,中央印刷厂印刷车间设在清凉山上,这里被称为红色延安的“新闻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清凉山东侧是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所在。万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厂、纸币厂、卫生所和新华书店等革命文物旧址。
-
-
澄澄(文/图)
-
-
摘要:
若说起南京的书院,崇正·书院与惜阴书院必定是难以绕过的存在。前者坐落在南京清凉山东麓的半山坡上,后者毗邻清凉山。二者交相呼应,可谓映照着清凉山的一对“书院双子星”。崇正书院诞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书院依清凉山东面的山势走向,分为三进,一殿与二殿由两边回廊相连接,廊壁墙上的花窗群,仿佛时时刻刻交换着山中静谧之气和书院人文之气的“人造气孔”,东侧廊壁嵌有两块石碑。
-
-
萧翔宇;
苏靖童;
韩菲
-
-
摘要:
《延安颂》有这样一句歌词:“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也是很多人对延安的第一印象。但实际上,延安有“三山二水”,分别是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延河、南川河。延安城区正是以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为基点,沿着河谷分别向北、向东、向南延展。
-
-
刘璐
-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大本营,清凉山也由此扛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大旗,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基地,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和抗战进步信息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精神食粮生产基地,为了纪念和展示这段睁嵘岁月,座落于清凉山南麓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应运而生,而我也有幸成为延安新闻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