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囊肿

淋巴囊肿

淋巴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041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社区医师、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武警部队第七届放射专业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等;淋巴囊肿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战文斌、绳秀珍、程顺峰等。

淋巴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7 占比:3.9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041 占比:95.98%

总计:5252篇

淋巴囊肿—发文趋势图

淋巴囊肿

-研究学者

  • 战文斌
  • 绳秀珍
  • 程顺峰
  • 孙修勤
  • 张进兴
  • 曲凌云
  • 岳志芹
  • 张健
  • 徐晓丽
  • 朱来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睿勰; 王泽华
    • 摘要: 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方式。系统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有助于改善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是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PLND与多种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关,如血管、神经、输尿管、肠管损伤、输尿管阴道瘘、淋巴囊肿和下肢淋巴水肿等。本文概述了各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危险因素。
    • 郭曲; 毛玉荣; 林亚英; 熊畅; 董若凡; 张振宇; 庄永菊; 许希中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盆腔淋巴结切除方式联合盆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下肢淋巴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Ⅰb~Ⅱa期(术前)宫颈癌患者,均行经腹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将患者分为四组观察组1(保留髂外末端淋巴结)、对照组1(系统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组2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保留髂外末端淋巴结、对照组2(PA-MSHA+系统盆腔淋巴清扫术)。分别比较四组术后1~7天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7天拔管率;术后4周、8周行超声或CT检查,评价盆腔淋巴囊肿及下肢淋巴水肿形成情况。结果除术后第一天外,各观察组术后第2~7天盆腔引流量明显减少,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后7天拔管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下肢淋巴水肿形成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髂外末端淋巴结联合盆腔内注射PA-MSHA,可明显减少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引流量,并缩短置管时间,还可减少盆腔淋巴囊肿及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 谢佳翊; 沈雪
    • 摘要: 1病例资料病例1,24岁,因“下腹胀痛1月余,发现盆腔包块3天”入院。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右附件区可及约15 cm×12 cm×12 cm大小质中包块,边界清,活动欠佳,无压痛,左侧未触及明显异常。查甲胎蛋白(AFP)>2000.00 ng/mL,CA 125144.2 u/mL。盆腔磁共振成像(MRI):①左侧附件区巨大占位,考虑为囊腺癌可能性大。②盆腔及腹腔腔内少量积液信号。2020年7月7日行经腹探查+右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 周文婧; 纪新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以用于指导淋巴囊肿的防治。方法:选取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的1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结果:淋巴囊肿发生率为2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囊肿的发生与淋巴结切除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腹部手术史、大网膜切除、术中出血量具有相关性(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范围、血清白蛋白水平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切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范围、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 李光骁; 周丽玲; 陈永发
    •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2015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淋巴囊肿的24例患者。在确诊囊肿形成后随访其淋巴囊肿情况,分析年龄、手术耗时、囊肿数目、分期、病理类型、分化、囊肿部位及囊肿大小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中,好转13例,稳定9例,恶化2例;合并感染2例,均为辅助放疗后的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分化及囊肿部位与淋巴囊肿预后、合并感染感染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200 min、多个囊肿及囊肿大小≥5 cm均是影响淋巴囊肿预后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个囊肿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时长、囊肿个数及囊肿大小密切相关,且囊肿较多患者合并感染的风险更大,还需要充分重视辅助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蒋枝伶; 施贵宁; 高小清; 曾萍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为术后预防淋巴囊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8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行机器人腹腔镜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术后发生淋巴囊肿75例(淋巴囊肿组),未发生淋巴囊肿163例(非淋巴囊肿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为31.5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FIGO分期、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化疗和(或)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GO分期、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EC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有效评估术后淋巴囊肿的风险。
    • 吴文亮; 张奎美; 滕绍玲
    •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超声指导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介入疗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为72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研究观察的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保守组和超声组,保守组实行保守治疗方案,超声组则实行超声指导的介入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肿瘤直径消减状况.结果 超声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直径消减良好率,与保守组相比较更为良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超声指导介入疗法,不良情况更少,肿瘤直径消减更为明显.
    • 冯云; 张军维; 贺选
    • 摘要: 目的 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伴发淋巴囊肿是否会影响辅助放疗盆腔淋巴引流区亚临床靶区(CTV)的勾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性盆腔淋巴清扫术后伴高危因素行辅助放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包括或不包括淋巴囊肿重新勾画淋巴引流区并分别命名为CTVcyst和CTV.结果 本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为45.45%(25/55),淋巴囊肿体积7.86~511.84 cc.共发现36个淋巴囊肿,其中,16个淋巴囊肿位于左侧盆壁,20个淋巴囊肿位于右侧盆壁;髂外腹股沟处63.89%(23/36),其次是髂内盆腔侧壁25.00%(9/36)、腰大肌旁11.11%(4/36).髂外腹股沟左、右两侧淋巴囊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174,P=0.238>0.05);髂内盆腔侧壁左、右两侧淋巴囊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0.05).单发淋巴囊肿患者占比60.00%(15/25),多发淋巴囊肿患者占比40.00%(10/25).CTVcyst与CTV体积分别为(629.98±80.30)、(560.99±125.80)cc,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20,P=0.000).22个未包括在靶区内照射的淋巴囊肿因散射线照射剂量覆盖,术后3、6个月复查均可见明显消退,无1例发生症状性淋巴囊肿需要进一步处置.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后伴淋巴囊肿需辅助放疗者,位于靶区外的邻近淋巴囊肿体积所受的散射线剂量足以有效对其控制,无需刻意勾画淋巴囊肿体积于照射野内.
    • 谢进林; 陈南辉
    • 摘要: 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定义不明确,治疗方案多样而效果不确切,相关研究较少,无相关诊疗指南.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淋巴漏和淋巴囊肿发生机制包括淋巴液漏出和渗出;高危因素有高龄、开放手术和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等;大部分患者通过营养管理、经皮导管硬化治疗等保守治疗可治愈;预防措施以封闭淋巴管及残端为主.
    • 朱丽君; 曾宇晖; 黄晓娟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芒硝外敷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于淋巴结切除术后出现淋巴囊肿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单盲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单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黄芒硝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淋巴结切除术后常发生淋巴囊肿并发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可有效消除患处疼痛,预防感染,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