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度
浑浊度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34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预防医学、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二〇〇七年上海公共卫生国际研讨会、第一届环境遥感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全国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等;浑浊度的相关文献由843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姚灵、张道德等。
浑浊度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姚灵
- 张道德
- 王欣欣
- 周国柱
- 杨光友
- 卢剑钢
- 季国良
- 左富强
- 徐亮
- 管亚云
- 贺光群
- 邱武锋
- 陈晓东
- M·E·戈德布拉特
- 丁震
- 乔治·A·诺曼
- 于洋
- 于红玲
- 亚诺什·绍尼
- 付伟乘
- 何兴道
- 佩尔-埃里克·佩尔斯
- 侍开轩
- 关俊贤
- 冯佳文
- 冯庆山
- 刘大禾
- 刘宏达
- 刘寰
- 刘建伟
- 刘志滨
- 刘晔
- 刘楠
- 刘玉春
- 单飞飞
- 卡尔斯滕·戈茨
- 卢巍
- 叶润来
- 吉学农
- 吉里什·皮穆普特卡
- 吕建成
- 吴少平
- 吴汪青
- 周富彪
- 周明乐
- 周箭
- 夏贤冲
- 孙丽晶
- 孙亚楠
-
-
董野;
叶旭阳;
周少清;
刘伟;
郭晓鸣
-
-
摘要:
深圳市某水厂絮凝工艺反应效果不佳,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提高絮凝反应效果,该水厂采用水力旋流型网格对絮凝池进行改造,通过更换絮凝池装置和改变过水流道,使水流在流道中产生高频谱涡旋,增加悬浮物互相碰撞的机会。运行效果表明,改造后絮凝反应混合条件明显改善,速度梯度G由40.246 s^(-1)升至52.346 s^(-1)。沉淀池出水浑浊度降低,由改造前的0.88 NTU降至0.71 NTU,平均出水浑浊度降低19.32%。絮凝剂投加量由改造前的2.30 mg/L降至2.16 mg/L,药剂单耗下降6.09%,按照理论处理水量估算,全年絮凝剂药剂费用由228 176.1元/a降至214 287.1元/a。以上结果表明,采用水力旋流型网格对絮凝池进行改造可实现水质提升和药剂单耗降低,是水厂絮凝池改造中具备可行性和经济性的改造方案。
-
-
施凯;
程志强;
彭秀华;
陈志伟;
闵奇;
童雨泰
-
-
摘要:
苏州市明确提出于2035年实现全域高品质供水。某供水企业考虑辖区供水实际情况,划定吴中东太湖片区作为高品质供水示范区建设试点,并以其中的临湖镇作为启动区先行建设。在综合考虑临湖启动区供水管道实际情况以及示范区建设周期、建设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前期决定先采用冰浆清洗技术清洗启动区内市政供水管道和小区埋地管道,并以此探讨了通过管道清洗实现高品质供水的可行性。在清洗部分供水管道后,对管网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清洗后管网水的浑浊度平均值明显降低,仅有3个检测点的管网水浑浊度在0.3 NTU以上(0.32、0.33、0.37 NTU),管网水质明显改善。因此,选择正确的供水管道清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高品质供水。
-
-
陈虹;
李婷;
林春敬;
张亮;
陈海松
-
-
摘要:
深圳原特区外村镇级水厂因建设年代早,多为镇政府自建且建设标准低,滤池普遍仅采用水冲洗,且存在水洗强度不够、反冲洗配水不均匀等问题,导致滤池滤料堵塞严重,过滤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总结应对滤池滤料堵塞问题的经验,通过提高滤池反冲洗频次、弱酸搓洗滤砂、强化曝气冲洗等措施,降低滤池运行负荷,避免因滤料堵塞问题带来的水质风险,保障出水水质。
-
-
陈虹;
张亮;
林春敬;
陈海松
-
-
摘要:
受地理环境影响,深圳东部地区水库原水呈低浊特征,常规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后因缺少聚核,絮凝沉降效果不佳,易导致仅有常规工艺的水厂出水浑浊度及余铝超标,造成供水安全潜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深圳A水厂采用优化排泥水回收比例、辅助投加石灰、适度提高排泥频次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混凝效果,提升了出水水质。长期实践结果表明,在原水平均浑浊度为1.57 NTU,通过回收排泥水将原水浑浊度提高至10 NTU左右,并联合投加5.0~6.0 mg/L PAC和3.0 mg/L石灰时,可使出厂水和管网末梢铝浓度分别降低48.9%和43.1%;浑浊度分别降低10.7%和85.4%,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上述结果表明,A水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切实可行,可有效解决出厂水水质中余铝及浑浊度偏高问题,避免出水水质铝超标风险,可为存在同类问题的水厂提供技术借鉴。
-
-
罗勇;
彭锦玉;
刘伟刚;
张欢;
孙文祥
-
-
摘要:
为探究预氧化对排泥水处理的影响,确定最佳排泥水处理工艺,文中针对水厂合建式收集的排泥水,开展了自然沉降、混凝沉淀、预氧化-混凝沉淀这3种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O_(3)或NaClO预氧化后,工艺对排泥水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当O_(3)投加量为3 mg/L或NaClO投加量为2.5 mg/L时,控制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30 mg/L,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出水浑浊度可降至不高于3 NTU,COD_(Mn)不高于2.5 mg/L,且铁、锰、微生物等指标均优于回用标准,证明工艺可满足排泥水处理要求。
-
-
魏琪;
刘保超
-
-
摘要:
为提高滤池出水水质和处理能力,提高自动化运行水平,苏北某水厂对普通快滤池进行了改造,将单水冲改为气水反冲洗,配水系统由滤砖更换为长柄滤头,并将滤料、承托层、排水槽进行更换。在超负荷运行的前提下,文中针对滤池改造前存在问题、改造内容和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出水水质显著改善,滤后水浑浊度从0.70~0.90 NTU降至0.20 NTU,有效地缓解了后续深度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文中还详述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
-
杨玉婷;
陈周杰
-
-
摘要:
对不同浊度的样品进行摇匀后取样、静置60 min取样、2000 r/min离心2 min取样、4000 r/min离心2 min取样。经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值,由于同一水样有不同的取样方式,水样的浑浊度不同,需适当做浊度补偿。结果显示:在前处理(消解)过程中,水样中的颗粒物会溶出总磷,导致总磷值偏高,影响总磷的测定。所以选择合适的取样方式对水质总磷的测定很重要。
-
-
司徒菲;
胡新立;
黄智;
宋子明;
王浩然
-
-
摘要:
桂林市某水厂二期工程设计总规模为40万m^(3)/d,近期规模为20万m^(3)/d,采用江河水和水库水双水源。设计近期出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其中浑浊度要求在0.50 NTU以下,远期出厂水质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要求。为灵活应对两个不同水源浑浊度变化大、高藻、可能出现微污染的原水水质特点,该厂采用了“预沉池+高效沉淀池+高速滤池”的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同时,厂区预留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用地,以满足将来更高品质供水要求。实际运行一年结果标明,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出厂水浑浊度控制在0.15 NTU以下,实现了优质供水,提升了供水安全可靠性。
-
-
袁红彬;
薛石龙;
黄耀彬;
张诗琦;
周密;
文玉坤
-
-
摘要:
针对安徽省某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硬度高,不利于后续工艺“UF-NF-RO”运维,也不适用于锅炉给水,本研究采用一体化水平管水质软化装置对其进行水质软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试阶段,石灰为500 mg/L、聚合氯化铝(PAC)为50 mg/L及聚丙烯酰胺(PAM)为5 mg/L条件下,水质软化可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利用一体化水平管水质软化中试装置进行水质软化,在运行的6个阶段(共38个周期)内,水中浑浊度、总硬度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0.75%、45.57%,出水平均pH值为10.05。
-
-
薛喜东;
邵天宝;
李露;
冯涛
-
-
摘要:
以厂区预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为原水,基于“混凝沉淀+袋式过滤+超滤+两级反渗透”工艺,设计了一套产水量为20 m^(3)/h的再生水回用系统。从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电控设计、平面布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结合试运行数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成本核算,对设备运行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设备整体运行稳定,二级反渗透产水电导率低于5.0μS/cm,综合运行成本为2.21元/m^(3)(以产水计),系统水利用率为73%。该工程对于同类工程的设计及运行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
-
-
邓颂霖;
郭朝阳;
杜兴强;
樊铭哲
- 《全国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浑浊度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推算含沙量的方法.通过在枝城水文站2012-2014年连续3年的实时泥沙监测研究,发现粒径大小是其主要限制因素,当D50小于0.014mm时测验效果较好;同时,因2010-2014年7-9月D50月际最大偏差不超过0.009mm(8月),月际间变幅较小,故枝城站含沙量与浊度关系具有多年稳定的特性,可采用多年综合线实现泥沙实时监测.另外,当含沙量在0.01~0.2kg/m3时,垂线浊度换算成含沙量跟称重法获得的含沙量最接近.本研究为相应河段泥沙快速监测、泥沙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
刘淮玉;
吴建华;
姚宗蓓;
葛振涛;
劳宝法;
潘文洸;
蒋峰;
汤永申;
王亚君
- 《二〇〇七年上海公共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卢湾区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自来水管网对自来水的影响。rn 方法:收集2004~2005年卢湾区水样常规监测资料,设置不同监测点,于2006~2007年进行出厂水、主管网水与居民用水比较;对卢湾区200个管网水作基线调查,分别检测晨起第一瓶水、连续放水五分钟后盛接的第二瓶水、在用水高峰时期(九点)的第三瓶水的浑浊度。rn 结果:2004~2005年卢湾区监测点的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浑浊度和耗氧量超标;2006~2007年设点调查显示南市水厂出厂水和主管网水、居民用水的浑浊度有统计学差异(t=-4.170,P=0.001,t=-4.944,P=0.000),南市水厂出厂水和主管网水、居民用水的铁浓度有统计学差异(t=-2.346,P=0.047,t=-3.182,P=0.0005);管网水在不同社区、不同时段三瓶水的浑浊度有显著性差异(F=66.029,P=0.000);家中水管(t=6.044,P=0.000)和小区水管(t=3.769,P=0.000)为塑料管晨起水浑浊度低于铁管;不同社区3瓶水浑浊度有明显差异。rn 结论:自来水从南市水厂流到居民用水点的过程中,浑浊度及铁增加,但9点以后采样时并不超标,说明9点后主管网对水有影响,但不大;200户居民饮用水调查显示不同社区和三个不同时段管网水的浑浊度不同,水质与水管材料有关;与不同社区水管状况有关。
-
-
Chen Yu;
陈彧;
Yu Huan;
喻欢;
Cheng Shu-jun;
程树军;
Tan Wei-jun;
谈伟君;
Qin Yao;
秦瑶
- 《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
-
摘要:
为了优化替代眼刺激动物试验的牛角膜浑浊及渗透实验(BCOP)方法,提高其适用范围和预测性,本研究选取新鲜牛眼角膜,直接暴露液体化学受试物作用10min,后孵育2h和荧光素钠处理90min,浊度仪检测角膜浑浊度和酶标仪检测荧光素钠渗透性,同时将角膜常规固定和制备组织学切片,观察组织学病理变化并评分,基于上述3个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将角膜浑浊度和渗透性2个定量指标,与角膜上皮组织、基质组织和内皮细胞的组织学变化评分进行组合,可对轻微刺激到中等刺激的范围进行准确细分.研究表明,结合组织学观察的优化BCOP方法可提高其预测性,适用于眼刺激机制研究和产品评估.
-
-
Yin Yichen;
殷一辰
- 《第四届新形势下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论坛》
-
摘要:
本文针对上海青草沙水库2013年-2015年的典型嗅味物质(2-MIB、Geosmin)进行调查研究,为以后水库水质预警和水处理工艺改进提供数据和资料。结果表明,2-MIB是主要的致嗅物质,2013年-2015年2-MIB和(Geosmin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MIB和Geosmin随采样点位、季节温度和水的浊度波动明显,2013年7月2-MIB含量最高,为48.68ng/L,上游水闸采样点因水的浑浊度较高而嗅味物质含量最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