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悬浮物浓度

悬浮物浓度

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8170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湖泊科学、海洋与湖沼、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2014年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河道治理、水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等;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义志、宁更新、张军等。

悬浮物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81707 占比:99.99%

总计:981812篇

悬浮物浓度—发文趋势图

悬浮物浓度

-研究学者

  • 冯义志
  • 宁更新
  • 张军
  • 李云梅
  • 余承烈
  • 孙德勇
  • 季飞
  • 张又
  • 朱宏政
  • 朱金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鄢碧鹏; 柳自强; 王磊; 贝超其
    • 摘要: 为提高蠡湖水体透明度,无锡市拟将太湖水处理后对蠡湖进行生态补水。利用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通过建立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关系,模拟不同补水工况下蠡湖悬浮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预测生态补水对蠡湖透明度的改善效果。分别对不同进水流量(7.5、15.0、22.5 m^(3)/s)、出水点(梅梁湖泵站与曹王泾泵站)流量分配比例(1.0∶1.0、1.5∶1.0、2.0∶1.0)下的补水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水流量下,分配比例为1.5∶1.0时效果最佳,此时全湖悬浮物平均浓度下降较快,在此分配比例下若达到相同透明度0.71 m,进水流量7.5、15.0、22.5 m^(3)/s工况下分别需要补水27、13、9 d;如果在蠡湖A区(退渔还湖区)建设挡水墙,可以大幅提升补水效果,缩短补水时长,平均透明度可提高至1 m左右,研究结果为确定补水工程建设规模和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
    • 李良
    • 摘要: 采油厂每年产生大量返排液,没有合适的后续处理设施,临时堆存方式已不符合油田发展要求,尤其是三元注入井洗井液、作业返排液、压裂处理液的处理工艺十分匮乏,成为生产难题。目前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而电催化氧化+气浮技术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电极排布方式等对气浮池出水进行处理,同时还具备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废水深度处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技术优势。现场试验表明,应用电催化氧化+气浮工艺,可使三元废液处理含油浓度、悬浮物浓度均低于20 mg/L,同时硫酸盐还原菌浓度小于100 mL-1,充分满足油田污水回注要求,对油田开展三元开采后的废液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 殷子瑶; 李俊生; 范海生; 高敏; 谢娅
    • 摘要: 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是水质调查中的基本参量,也是评价水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大范围、较快速、低成本地实现主要水质参数的反演,但是对于水质复杂多变且水域面积较小的内陆水体来说,目前常用的卫星不能满足水质参数的反演需要.珠海一号卫星星座是由珠海欧比特宇航公司发射的新型高光谱卫星星座,具有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具有重要潜力;然而目前对于运用珠海一号数据进行内陆水体水质参数遥感监测的适用性有待研究,需要开展星地同步实验检验其应用效果.以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作为遥感数据源,以于桥水库为研究区,利用与卫星同步的水面实测数据,使用经验回归的方法分别构建了悬浮物和透明度的反演模型,并开展了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模型精度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于桥水库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反演模型最佳波段组合分别为Rrs(684)/Rrs(540)和Rrs(656)/Rrs(556),模型反演相对误差分别为8.6% 和11.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 mg·L-1和18.2 cm.利用建模公式得到了2018年11月22日于桥水库的水质参数分布图,发现于桥水库的悬浮物浓度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而水体透明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应该主要是因为于桥水库北部水较浅南部水较深,水越深底泥越不容易再悬浮导致的.基于星地同步实验的于桥水库水质参数反演建模和检验结果初步说明了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在定量反演内陆水体水质参数方面具有潜力,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星地同步实验进一步完善预处理和反演模型.
    • 李飞; 陈海杰; 刘峰均; 谷小兵; 车广民; 白玉勇; 杨林军
    • 摘要: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利用热烟气蒸发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开展了不同悬浮物(SS)含量的脱硫废水原水以及经浓缩的高盐废水的蒸发实验,采用可视化手段观察了脱硫废水在干燥塔内的蒸发特性,考察了脱硫废水喷雾蒸发过程中停留时间、进口烟气温度、气液比对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喷雾蒸发工艺对高盐、高SS含量等复杂脱硫废水组分具有较佳的适应性;脱硫废水从旋转雾化器喷出后迅速蒸发,主蒸发区在雾化盘下方0.75~1.00m区域内;随后是蒸发析出的未干盐分及未完全蒸发的废水液滴进一步蒸干至含水率低于2%;烟气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停留时间需要维持在20 s以上才能保证塔出口灰分含水率低于2%;入口烟气温度越高,其塔底及塔出口的灰分含水率越低,在气液比为12 000m3/m3(标准状态)的废水工况下,入口烟温为280 °C时已经难以保证废水液滴良好蒸发;在入口烟气温度为340 °C、气液比大于10000 m3/m3(标准状态)时,塔底灰分含水率小于2%,蒸发效果良好.
    • 李燕; 顾圣海
    • 摘要: 湖泊水体内的悬浮物浓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悬浮物浓度则受到湖底沉积物的悬浮沉降过程影响.本次试验测量风速影响下淡水湖泊中的切应力以及湍流动能等参数的变化,并建立风速与悬浮物浓度、切应力、湍流动能的拟合曲线,计算得到底泥起悬时的临界风速值为4.5 m/s,影响沉积物悬浮的切应力主要为波切应力,湍流动能与切应力和悬浮物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可为淡水湖泊水质治理提供参考.
    • 应晗婷; 夏凯
    • 摘要: 悬浮物浓度和浊度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多旋翼无人机携带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光谱影像,并结合实测悬浮物浓度和浊度,建立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反演模型,获取2019和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东湖的悬浮物浓度和浊度分布,并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以及其内在原因.从年际变化可以看出,悬浮物浓度和浊度变化不大,水质状况保持良好.从空间分布上来说,受施工建设、人为活动以及植物种植的影响,空间分布状况有所改变.基于此,使用无人机携带多光谱相机获取图像进行小型水域的长期水质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反馈水质状况,保护生态环境.
    • 敖瑞贵; 闫晓惠; 许士国
    • 摘要: 当前的无人机多光谱测量技术一般难以提供大面积水域的完整正射影像,因此其应用主要限制在小微水域的水质探测中.为突破该限制,文章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点云数据与MGGP人工智能算法的水质探测方法.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拍摄多光谱影像并得到悬浮物浓度点云数据,分别采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和MGGP人工智能算法预测验证点的悬浮物浓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但MGGP方法可将传统空间插值法的均方根差值降低约30%,具有可行性,有望拓展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
    • 摘要: 南湖是浙江五大名湖之一,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几百年前,这里菱叶荷花,绿漫波光,碧开天影。一年前,这里碧水难现。南湖蓄水量约为180万m^(3),在不考虑降雨和蒸发条件下,湖体换水周期基本为2~3天左右,主要为河流属性,水系交汇复杂。南湖水质还具有以总磷超标为主导,湖体悬浮物浓度高、透明度低、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特点。
    • 林聪泳; 陈沈良; 李鹏; 姬泓宇; 凡姚申; 禹定峰
    • 摘要: 近岸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分布与扩散对水体生态环境、海岸地貌演变、水产养殖以及海岸工程等有重要影响.由于刁口河流路的改道,黄河三角洲北部成为强烈侵蚀岸段,揭示该区域的悬浮物浓度变化特征和规律是防护工程安全维护的基础.利用经良好检验的模型反演近岸海域悬浮物浓度,Landsat-8和Sentinel-2卫星影像反演结果的交叉验证表明,基于两种传感器反演的悬浮物浓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两种卫星数据可以结合使用.研究区近岸海域悬浮物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和春季悬浮物浓度较高,夏季较低,秋季是悬浮物浓度从低向高转换的季节.冬、春季该区域风浪较大,在波浪掀沙和潮流输沙的联合作用下,底床泥沙强烈再悬浮,是形成悬浮物的主要来源,丁坝群的修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悬浮物的时空分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