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大小
粒径大小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819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中国储运、海洋科学、煤炭学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5全国非银盐成像材料及光刻胶发展论坛、2014年全国无机硅化物行业年会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等;粒径大小的相关文献由51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义仙、余新安、侯广利等。
粒径大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190篇
占比:99.39%
总计:18302篇
粒径大小
-研究学者
- 任义仙
- 余新安
- 侯广利
- 冯国瑞
- 刘志超
- 刘恩龙
- 刘玉萍
- 刘长海
- 叶波
- 吕红敏
- 吴华英
- 吴海斌
- 周国伟
- 唐元勋
- 姜海纳
- 孔祥冬
- 孟淑媛
- 宋诚
- 崔家庆
- 崔红标
- 康付如
- 张兴茂
- 张合杰
- 张志海
- 张集发
- 彭建雄
- 徐乐华
- 朱家璧
- 朱立军
- 李世超
- 李宁
- 李帅
- 李振
- 李艳
- 李雪莹
- 李龙珠
- 杨昆
- 梁彭花
- 梁炯丰
- 欧全宏
- 汤俊琪
- 满石清
- 王世颖
- 王文昌
- 瞿鼎
- 石俊生
- 程小苏
- 翁焕新
- 肖旸
- 胡开新
-
-
张萌;
刘馨;
孙鹏;
鄂闯;
左雨凝;
林心童
-
-
摘要:
气溶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可能携带的病毒将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本文综述了气溶胶颗粒物在不同通风方式、不同换气次数、不同粒径以及不同颗粒源位置下的运动规律和传播特性。研究发现,增加换气次数对减少室内气溶胶浓度、降低人体暴露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粒径大小对室内颗粒物运动距离影响显著;对于置换通风,当颗粒源处于较低位置时,置换通风容易将颗粒物携带到高处从而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混合通风,颗粒源位置变化对呼吸区浓度影响较小;对于地板通风,颗粒物位置变化对分区浓度分布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探索气溶胶颗粒物在室内的运动和传播,为降低疾病传染的概率提供参考依据。
-
-
曾远文
-
-
摘要:
以实验室制备的土壤样本和室内高光谱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重采样、数学变换等预处理,探讨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特性,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在不同的土壤粒径水平及不同的光谱变换形式下,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0.25 mm粒径水平下以反射率的对数的一阶微分处理之后的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最优。
-
-
邵宇辰;
穆宏磊;
陈杭君;
殷军艺;
房祥军;
吴伟杰;
刘瑞玲;
韩延超;
郜海燕
-
-
摘要:
根据健康成人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EPI)人群的肠道条件,设置不同的胆盐浓度、肠道pH和胰脂酶浓度,分析加工山核桃基质降解率(matrix degradation rate,MDI)、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总酚和抗氧化活性,探究不同肠道条件和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影响最显著,小颗粒加工山核桃MDI、抗氧化活性以及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均高于大颗粒加工山核桃。pH和胆盐浓度与脂肪消化和抗氧化活性相关,pH 7,胆盐浓度为10 mmol·L^(-1)时,脂肪消化效果更好;胰脂酶浓度越高,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越高。因此,EPI人群可适量摄入补充益生元、胰酶制剂,提高对山核桃制品营养素消化利用率。
-
-
买尔旦·阿不都卡德;
阿丽亚·拜都热拉;
孙桂丽;
董中凯
-
-
摘要:
以叶城县城郊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3种林带结构防护林不同风面风速、土壤风蚀量及理化性质的变化和防风、防风蚀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防护林疏透度不同林带防风及防土壤风蚀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紧密结构林带因林分枝叶从上到下都很稠密,风从林带上方越过,林带背风面形成一个静风区或弱风区,风速恢复的快,防护距离比较短,故不宜用作种植农作物。集沙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空旷沙地单位面积集沙量30 cm高处最多,100 cm高处集沙量最少;林带对沙子有一定的拦截作用,到林带背风面集沙仪器30 cm高集沙量减少75.27%。土壤风蚀与土壤含水率、粒径大小呈正相关,粒径大、含水率高的林带结构背风面土壤不易发生风蚀事件,单位面积风蚀量随含水量的增高而减少。
-
-
杨维武;
张倩;
刘海峰;
陶仁光
-
-
摘要:
为探讨高温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解决中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沙漠砂混凝土(desert sand con-crete,DSC)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建模,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大小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的破坏相继发生于界面相、界面相周边砂浆及外围砂浆,混凝土最终沿近对角线方向发生斜向破坏;随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最大;相对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沙漠砂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
李瑞飘;
王稚英;
冯松
-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粒径大小的脱矿人牙骨基质材料对兔颅骨垂直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兔颅骨制备3个9 mm环形裂隙并在其上方固定钛容器,容器内随机植入以下3组:A组脱矿人牙骨基质(0.25~0.5 mm);B组脱矿人牙骨基质(0.5~1 mm);C组空白对照组。植入后12周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CBCT结果显示A,B,C三组有明显新骨生成,新骨自基底骨垂直向上生长,脱矿人牙骨基质与兔颅骨结合稳定,垂直骨高度维持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脱矿人牙骨基质和骨组织界面出现不同程度血管化及新生骨。A,B两组新骨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粒径大小对于垂直骨增量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影响,不同粒径大小的脱矿人牙骨基质在垂直骨增量手术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
-
-
王英梅;
董世强;
展静;
吴青柏;
张鹏
-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本文采用粒径分别为0.075~0.5mm、0.5~1mm、1~2mm和2~3mm的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在初始压力7.0MPa、温度0.5°C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形成实验并进行取样观察、分层分解,得出不同粒径大小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增大,石英砂砂体中的水合物形成量和初始水合物形成速率在逐渐减小;在粒径为0.075~0.5mm、1~2mm和2~3mm石英砂中,充气过程中水合物便开始形成,且并未出现明显的水合物大量形成阶段,而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体系中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形成的阶段;通过计算发现,0.5~1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大,为0.47mol,2~3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小,仅为0.05mol;在这4种粒径的石英砂体表面的甲烷水合物主要以分散状均匀分布于颗粒之间或胶结成块,但这一观察结果与通过分解的方法所得到的石英砂上部水合物形成量大于下部的结果存在差异;重复实验也发现,仅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顶部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富集的现象,因此推断认为在一定粒径的介质体系同时上部存在较大空隙时,水合物有可能会在空隙中大量富集存在.这一实验结果对自然环境中水合物的赋存区域及形态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张村;
赵毅鑫;
屠世浩;
郝宪杰;
郝定溢;
刘金保;
任赵鹏
-
-
摘要:
煤矿采空区垮落带一般由破碎煤岩体组成,在垮落带压实过程中,破碎煤岩体的破碎特征直接影响着垮落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孔隙渗流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破碎煤样压实过程中的破碎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曲率半径与接触应力的颗粒材料屈服准则,进行了不同粒径破碎煤样的实验室压实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颗粒破碎准则表明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参数为接触颗粒尺寸和接触颗粒的材料参数。得出垮落带相同压实应力条件下,破碎煤岩体尺寸越大,破碎煤岩体之间的接触应力越小。在实验颗粒粒径范围内,加载至相同应力状态下,颗粒粒径越大越不容易破碎,根据加载前后的级配数计算获得的破碎率越小。进而提出颗粒配位数(颗粒接触数)是加载过程中粒径对破碎率影响的主要原因。拥有较少配位数的小颗粒在传递相同应力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偏应力进而导致相对于多配位数颗粒更容易破碎。加载过程中的量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初始粒径颗粒全部破碎时,3种粒径颗粒(10,15以及20 mm)中数量大于100子颗粒的占比分别为6.7%,24.6%,31.5%。随着破碎煤样的加载,不同粒径煤样最大颗粒对应的配位数不断增加,使得破碎煤样能够承受的应力远超过其自身强度。在颗粒配位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破碎煤样基本不再破碎,颗粒配位数基本保持不变。综合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破碎煤样颗粒尺寸对破碎特征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接触应力与配位数。在加载初期,破碎煤样配位数相差较小,破碎煤样尺寸越大,模型相同加载应力状态下的颗粒接触应力越小。在加载后期,大颗粒粒径的配位数要大于小粒径颗粒,使其更不容易破碎。
-
-
李焕应
-
-
摘要:
本文以杨树皮为原料,研究不同粒径大小及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对树皮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0d的堆置,各处理容重增到0.4g/cm3以上,总孔隙度大于60%,水气比高于初始值.杨树皮在堆腐过程中,pH及EC值呈升高趋势,各处理堆腐物最终偏碱性;粗粒径杨树皮(0.5cm≤粒径≤2cm)腐熟后的EC值在0.51~0.54ms/cm间,而细粒径(粒径<0.5cm)的EC值略偏低;粗粒径杨树皮的T值[(终点C/N)/(初始C/N)]均小于0.7,而细粒径的T值大于0.7.综合分析,粗粒径杨树皮的腐熟效果优于细粒径杨树皮,而微生物菌剂添加剂量(0.3%、0.5%、1%)对杨树皮的腐熟无显著影响.
-
-
郭钟群;
金解放;
赵奎;
王晓军;
秦艳华
-
-
摘要:
利用自制毛细试验装置,以寻乌某矿的离子型稀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不同浓度溶浸液,对4组不同粒径的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结果表明,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趋势一致,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再趋于稳定;土样粒径和溶浸液浓度对毛细上升有影响;当土样粒径不同时,硫酸铵溶液浓度对毛细上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粒径越大,影响越小;溶质势对毛细现象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随土柱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毛细渗透系数随土样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指数关系.
-
-
张斯宇;
吴昌永;
周岳溪;
何绪文;
王雅宁
-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以石化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和粒径分布、Zeta电位、三维荧光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废水中生物絮体对臭氧催化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s浓度的增加,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逐渐增加.当进水ss浓度为0m∥L时,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为1.16gCOD/g03,而当进水ss浓度约30mg/L时,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增加到1.66gCOD/g03,消耗臭氧量增加了近30%.在臭氧的分散作用下,絮体粒径呈现减小趋势.Zeta电位的变化与粒径大小呈现负相关,且EPS的含量对Zeta电位有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先与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反应,然后再与有机絮体发生反应.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对不同臭氧投量下DOM、LB-EPS和TB-EPS的变化分析发现臭氧与水中右机物和絮体反应次序依次为DOM、LB-EPS和TB-EPS.
-
-
邓颂霖;
郭朝阳;
杜兴强;
樊铭哲
- 《全国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浑浊度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推算含沙量的方法.通过在枝城水文站2012-2014年连续3年的实时泥沙监测研究,发现粒径大小是其主要限制因素,当D50小于0.014mm时测验效果较好;同时,因2010-2014年7-9月D50月际最大偏差不超过0.009mm(8月),月际间变幅较小,故枝城站含沙量与浊度关系具有多年稳定的特性,可采用多年综合线实现泥沙实时监测.另外,当含沙量在0.01~0.2kg/m3时,垂线浊度换算成含沙量跟称重法获得的含沙量最接近.本研究为相应河段泥沙快速监测、泥沙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
TAN Yunzhi;
谈云志;
QIAN Fanghong;
钱芳红;
PENG Fan;
彭帆;
SUN Wenjing;
孙文静;
MING Huajun;
明华军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
-
TAN Yunzhi;
谈云志;
QIAN Fanghong;
钱芳红;
PENG Fan;
彭帆;
SUN Wenjing;
孙文静;
MING Huajun;
明华军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
-
TAN Yunzhi;
谈云志;
QIAN Fanghong;
钱芳红;
PENG Fan;
彭帆;
SUN Wenjing;
孙文静;
MING Huajun;
明华军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
-
TAN Yunzhi;
谈云志;
QIAN Fanghong;
钱芳红;
PENG Fan;
彭帆;
SUN Wenjing;
孙文静;
MING Huajun;
明华军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
-
TAN Yunzhi;
谈云志;
QIAN Fanghong;
钱芳红;
PENG Fan;
彭帆;
SUN Wenjing;
孙文静;
MING Huajun;
明华军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
-
Wu You;
吴优
- 《2018第五届钛产业前沿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调研了钛粉制备的技术,并分别对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雾化法和氢化法这四大类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形成商业化生产钛粉的工艺并不多,只有氢化脱氢法、Armstrong法、雾化法,而电解法的规模很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他诸多的方法都还处于研究试验中,还未能形成商业化生产,需要进一步试验完善.每种工艺都有自身特点,但朝着低成本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目前,钛粉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制备技术问题:1)碳、氢、氧、氮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这些元素主要是在钛粉制备过程中混入到粉末中;2)钛粉粒径较大、粉末尺寸粒度分布比较分散及颗粒形状控制困难.
-
-
Wu You;
吴优
- 《2018第五届钛产业前沿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调研了钛粉制备的技术,并分别对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雾化法和氢化法这四大类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形成商业化生产钛粉的工艺并不多,只有氢化脱氢法、Armstrong法、雾化法,而电解法的规模很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他诸多的方法都还处于研究试验中,还未能形成商业化生产,需要进一步试验完善.每种工艺都有自身特点,但朝着低成本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目前,钛粉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制备技术问题:1)碳、氢、氧、氮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这些元素主要是在钛粉制备过程中混入到粉末中;2)钛粉粒径较大、粉末尺寸粒度分布比较分散及颗粒形状控制困难.
-
-
Wu You;
吴优
- 《2018第五届钛产业前沿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调研了钛粉制备的技术,并分别对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雾化法和氢化法这四大类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形成商业化生产钛粉的工艺并不多,只有氢化脱氢法、Armstrong法、雾化法,而电解法的规模很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他诸多的方法都还处于研究试验中,还未能形成商业化生产,需要进一步试验完善.每种工艺都有自身特点,但朝着低成本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目前,钛粉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制备技术问题:1)碳、氢、氧、氮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这些元素主要是在钛粉制备过程中混入到粉末中;2)钛粉粒径较大、粉末尺寸粒度分布比较分散及颗粒形状控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