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江汉盆地

江汉盆地

江汉盆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44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地球学报、地质力学学报、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江汉盆地的相关文献由55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世强、江继纲、漆智先等。

江汉盆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44.05%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3.51%

专利文献>

论文:344 占比:52.44%

总计:656篇

江汉盆地—发文趋势图

江汉盆地

-研究学者

  • 吴世强
  • 江继纲
  • 漆智先
  • 陈波
  • 陈素
  • 卢明国
  • 李志明
  • 王必金
  • 张永生
  • 李长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旭; 吴中海; 赵希涛; 张洋; 陈济鑫; 刘海金
    • 摘要: 江汉盆地位于扬子板块北部,是长江演化研究的关键地区。锆石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U-Pb年龄谱对比被广泛用于物源示踪研究,但在江汉盆地还未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别对江汉盆地12条流入河流进行了922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结合多维判别图(MDS)和已报道的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探讨江汉盆地主要流入河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异同性,结果表明长江、沮漳河和清江的碎屑锆石U-Pb峰值年龄组成存在差异;作为江汉盆地输沙量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汉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存在明显不同;大别山的河流同时与汉江和长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存在差异;发源于幕府山的陆水和汨罗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与长江和湘江的不同;武陵山的清江、澧水和沅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与湘江、资江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区域性物源区对这些河流碎屑物质组成的影响。因而,利用江汉盆地周缘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存在的差异,将其用于江汉盆地盆山耦合和大河演化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韶华; 聂惠; 马胜钟; 丁一; 李浩; 梁文华
    • 摘要: 中国陆相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页岩油作为国家油气资源接替的新阵地,加强陆相盐湖盆地盐间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可为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为此,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页岩油为例,突出烃源层系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有效性与创新性,优选出以TSM盆地模拟法为主,辅以体积法、热解参数法及资源丰度类比法的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页岩油资源潜力及有利分布区。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13个单韵律层、1个复韵律层,预测地质资源量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26×10^(8) t,其中潜3^(4)-10韵律层资源量最大;平面上,预测潜江凹陷中北部是潜江组页岩油勘探有利区,其中,Ⅰ类地质资源量2.43×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0.38×10^(8) t,Ⅱ类地质资源量5.57×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0.88×10^(8) t。
    • 余小灿; 刘成林; 王春连; 徐海明; 赵艳军; 黄华; 李瑞琴
    • 摘要: 古近纪时期,华南江汉盆地的潜江凹陷和江陵凹陷发育盐湖,沉积了巨厚的蒸发岩,并形成和储藏了富锂、钾、铷、铯、溴、碘等元素的卤水资源,这些元素含量达到工业品位或综合利用品位;富锂卤水属于深层地下卤水型锂矿资源,镁锂比值低,是非常优质的锂资源。本文总结了江汉盆地大地构造特征、火成岩及古气候背景,论述了古盐湖沉积岩相特征、富锂卤水水化学、分布及储层特征、卤水中锂的来源与富集机理、卤水型锂矿成矿模式以及富锂卤水勘查与开采技术进展,提出了卤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江汉盆地富锂卤水成因包括:古盐湖锂可能主要来自高温水岩反应产生的富锂热液流体的补给;在干旱的气候下,古湖水不断蒸发浓缩,导致卤水中锂浓缩富集;在盐湖演化末期,逐渐埋藏的盐类晶间富锂卤水被转移至裂隙、砂岩及玄武岩储层中储集;在较高的地热背景值下,埋藏卤水与储层岩石可能发生水岩反应,进一步促进了卤水中锂的富集。江汉盆地深层卤水初步勘查显示,氯化锂资源量已达到大型工业规模,展示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此外,卤水锂开采技术已基本形成,建议进一步加强富锂卤水的绿色开发技术研究,制定相关勘查开发规范。
    • 陈振
    • 摘要: 根据江汉盆地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近5年来的测井遇卡情况及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分析。在研究以往遇卡原因及处理措施基础上,按工程表现将将遇卡分为8类,其原因概括为地质、钻井液、工程及测井因素等4个方面,进而有针对性地形成目前江汉地区遇卡问题的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可供现场快速识别遇卡异常现象及其安全高效处理。
    • 刘爱武; 唐大卿; 郭丽彬; 文辉; 唐文旭; 邹帅
    • 摘要: 潜北断裂带对沉积充填和油气差异富集具有控制作用,断裂带不同段的结构、构造差异性显著。早期关于潜北断裂带的地质认识及构造样式的解剖精度已不能满足当前精细化油气勘探的需求。因此,为了精细解析潜北断裂带的分段差异性及其成因演化,根据断层类型、几何学特征及成因演化,将潜北断裂带自西向东依次划分为6段,即新农段、钟市段、蚌湖段、潭口南段、潭口北段和三合场段。潜北断裂带不同段构造特征差异明显:新农段发育断阶构造和复合地堑;钟市段发育“荆沙红墙”和复杂断块;蚌湖段构造相对简单,发育同向断阶;潭口南段发育“座椅状”主断裂和复杂断块;潭口北段发育“躺椅状”主断裂和复杂断块;三合场段发育平缓斜坡及断阶、地堑—地垒构造。潜北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受潜北地区多期、多方向不同性质区域应力所控制,且“荆沙红墙”、盐岩层、深部岩浆活动及先存构造等对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也具有影响。断裂活动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即断陷期(沙市组—潜四下段沉积期)、断拗期(潜四上段—荆河镇组沉积期)、构造反转期(荆河镇组沉积末期—广华寺组沉积前)和拗陷及改造定型期(广华寺组—平原组沉积期)。该研究成果可为系统认识潜北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机制及油气勘探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关贤安
    • 摘要: 江汉油田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1957年,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乘飞机视察潜江以西的江汉盆地,揭开了在江汉平原进行石油勘探的序幕。此后石油部和地质部的勘探工作者通过区域综合勘探和小型勘探会战,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到1965年7月打出第一口油井,历时8年时间。1969年到1972年,江汉平原迎来超过12万人参与的石油大会战,经过近3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江汉地区的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小油井到遍地开花,一座石油之城拔地而起,江汉油田自此诞生。
    • 程洁
    • 摘要: 依据粒度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中发现了湖泊风暴沉积的证据,其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分为凝聚层段(凝聚粒序层)、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波纹状交错层理段和具水平层理泥岩段等5段,各段形成于不同沉积背景。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发育典型的湖泊风暴沉积,这一认识为滩坝砂体沉积的成因提供了新线索。
    • 郭威
    • 摘要: 新沟嘴组油藏是江汉盆地第二大含油层系,资源量丰富。但其低孔低渗的油藏特征,导致开发手段有限,开发效果偏差。利用油藏工程与数学统计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开发中存在的潜力点进行分析,挖潜老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全支撑压裂工艺技术,形成了一种适合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在高含水开发阶段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 程洁
    • 摘要: 依据粒度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中发现了湖泊风暴沉积的证据,其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分为凝聚层段(凝聚粒序层)、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波纹状交错层理段和具水平层理泥岩段等5段,各段形成于不同沉积背景.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发育典型的湖泊风暴沉积,这一认识为滩坝砂体沉积的成因提供了新线索.
    • 郭威
    • 摘要: 新沟嘴组油藏是江汉盆地第二大含油层系,资源量丰富.但其低孔低渗的油藏特征,导致开发手段有限,开发效果偏差.利用油藏工程与数学统计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开发中存在的潜力点进行分析,挖潜老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全支撑压裂工艺技术,形成了一种适合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在高含水开发阶段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