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肥后移

氮肥后移

氮肥后移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27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种业导刊、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等;氮肥后移的相关文献由4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元英、张秀芝、彭显龙等。

氮肥后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7.7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527 占比:92.21%

总计:1656篇

氮肥后移—发文趋势图

氮肥后移

-研究学者

  • 刘元英
  • 张秀芝
  • 彭显龙
  • 柴强
  • 胡发龙
  • 赵财
  • 丁树文
  • 于爱忠
  • 付立东
  • 任武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风燕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飞速推进,农业耕地的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再加上种植行业在结构方面的转型调整,用于种植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果树等的耕地面积日益增长,而小麦种植面积则存在很显著的下降。在此种植背景下,提高小麦的单产量,进而保证总产量,是应对目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增强粮食安全的必须途径。黄淮麦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约44%,为全国提供了约60%的小麦供应,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单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长远意义。氮肥后移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令冬小麦实现高产至超高产的突破性发展。本文围绕冬小麦超高产种植过程中氮肥后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
    • 代健敏; 何庆雨; 谢玲; 窦巧巧; 张巨松
    • 摘要: 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为探究氮肥后移对花铃期水分亏缺棉花产量的补偿效应,以新路早4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定2个花铃期滴灌量:常规灌溉量2410 m^(3)·hm(−2)(W1)为对照、亏缺灌溉量1668 m^(3)·hm(−2)(W2);副区为3种花铃期施肥比例:N1(花期肥:铃期肥为3:3)、N2(花期肥:铃期肥为2:4)、N3(花期肥:铃期肥为4:2)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相同氮肥条件下,水分亏缺较正常灌溉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2)根据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出现时间、干物质进入快速积累期时间拐点(t1)均有所提前、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Δt)有所延长,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占比显著降低;(3)水分亏缺处理的单株铃数、单铃重较正常灌溉平均降低了11.7%,45.6%,籽棉产量平均降低了17.3%,耗水量、氮肥偏生产力平均降低了35.49%、15.97%,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了16.77%。与正常灌溉相比,花铃期水分亏缺条件下,氮肥后移(N2)较N1、N3处理的棉花LAI、Pn都有所增加,且表现为:N2>N1>N3;(4)氮肥后移(N2)处理下的干物质累积量、Δt、Vm表现最优,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特征值(GT)最为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移率最高,为68.25%;(5)与N1和N3处理相比,氮肥后移(N2)处理的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分别增加了10.40%、16.02%和8.41%、11.61%,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7.32%,13.88%,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N2>N1>N3。综上所述,氮肥后移通过提高棉花花期LAI及Pn、减缓盛铃后期的LAI和Pn的下降幅度,增加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了生殖器官所占比例,调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以减轻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
    • 姚瑞; 赵凯能; 谢畅; 宋海玲; 徐爽; 于海秋; 张正; 王婧; 蒋春姬; 赵姝丽; 王晓光
    • 摘要: 本研究以农花5号为试材,在施氮肥总量一致的条件下,设3个不同施用时期处理:基施氮肥135 kg·hm^(-2)(T1)、基施氮肥67.5 kg·hm^(-2)+苗期追肥67.5 kg·hm^(-2)(T2)、基施氮肥45 kg·hm^(-2)+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分别追肥45 kg·hm^(-2)(T3)、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研究氮肥后移对花生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积累量与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时期处理下,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活性和含量的高低因施氮时期的不同发生变化。T3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生育后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花生生育后期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根系和荚果氮素积累量以T3处理最高,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亦以T3处理最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T3处理产量最高,为5361.11 kg·hm^(-2),比CK、T1和T2处理分别增产20.79%、3.27%和5.66%。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T3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花生的单株果重和饱果率的提高。
    • 赵国庆
    • 摘要: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套创新技术,主要包括春季追肥时期后移、底肥比例减少、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由60%~70%减少到50%,追肥比例由30%~40%增加到50%;将追肥时间后移,一般后移至拔节期。
    • 罗颖菡; 马均; 李波; 孙永健; 郭长春; 邢梦文; 李飞杰; 刘芳艳; 杨志远; 徐富贤
    • 摘要: 以低垩白高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和高垩白低食味品种F优498为材料,在施氮量15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5∶3∶2、3∶3∶4、3∶1∶6,分别记为N1、N2 N3)和不施氮(N0)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 表明,品种、氮肥运筹对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及食味值均存在显著影响.参试2个品种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均以N2处理最高,实现了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宜香优2115不同粒位的垩白性状、提高相应粒位食味值;而F优498的食味值以N1处理为宜,可改善其不同粒位稻米品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强势粒低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低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低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而食味值则强势粒高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高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高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r=-0.706*~-0.937**),降低稻米垩白是提高食味品质的主要途径.
    • 隋阳辉; 王大为; 王延波
    • 摘要: 科学的氮肥后移是有效减少氮肥投入的前提.本试验以国审玉米品种辽单575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减少氮量下不同施氮模式(T1:25%基肥+75%大喇叭口肥;T2:30%底肥+50%拔节肥+20%开花肥;T3:1/3底肥+1/3拔节肥+1/3开花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减氮后移处理N180 T2显著提高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与常规施氮水平N225相比,减氮N180有利于提高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与传统施氮模式(N225 T1)相比,氮肥后移且减少氮肥投入N180 T2能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7.43%和14.94%.综上所述,氮肥后移模式为30%底肥+50%拔节肥+20%开花肥时,可以减少氮量到180 kg/hm2.
    • 摘要: 藁城区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中,依托6个生产管理模式加一个深加工产业集群的"6+1"模式,加快粮食作物品种调优步伐,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专用小麦,稳步推进全区强筋麦产业高质量发展。6个生产管理模式即一个统一品种:目前,藁城区农科所共培育出8901、2018等8个强筋麦品种,其中藁优2018是藁城区强筋小麦种植优势区的主打品种,整个示范区基本上都种这一品种。一个统一的生产模式:项目示范区形成了强筋节水品种+播前播后两次镇压+等行全密种植+不浇越冬水+测土配方施肥+推迟春一水氮肥后移+灌浆期节水灌溉+全程绿色防控节本高效技术体系。
    • 摘要: 根据中、强筋小麦产量结构特征、生长发育特性与群体质量要求,合理调整氮肥运筹比例,氮肥后移,氮肥的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即基肥占施氮总量的50%左右;壮蘖肥(3~5叶期前后施用,促平衡、促低位分蘖生长)占10%左右,淮南地区和淮北晚播小麦如果苗期长势平衡可以不施,淮北适期播种小麦应施用。
    • 高林雪
    • 摘要: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水肥管理费时费工、利用率低是当前山东粮食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山东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两熟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团队以设施轻简化和水肥高效利用为核心,通过小麦玉米田间水肥一体化管网布局优化,测土定肥、小麦氮肥后移、玉米基肥减施后移等与作物需求匹配的水肥精量调控措施研究,构建了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建立了相应技术规程,同时配套研发出铺管和收管等滴灌轻简化设备,实现了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和小麦、玉米两熟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
    • 段小丽; 张富林; 倪承凡; 吴茂前; 范先鹏; 熊桂云
    •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设置4个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0∶0(T1),4∶3∶3(T2),2∶3∶5(T3),0∶3∶7(T4),研究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的处理相比,将前期氮肥的30%甚至50%后移到穗肥施用,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氮肥后移70%至穗肥会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田面水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浓度在每次施肥后1天达到峰值,铵态氮(NH4+-N)浓度在基肥和分蘖肥后1天达到峰值,穗肥后3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与不施氮肥处理相当。整个基肥期、分蘖肥后20天内和穗肥后9天内是防止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期。施尿素后,DTN是田面水氮素的主要部分,DTN以无机氮(IN)为主,而NH4^+-N在IN中所占比例达64.0%以上。比较水稻生育过程中氮素流失风险期内的TN、DTN和NH4+-N三氮浓度,相比T1,T2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2.9%,1.6%,3.1%,T3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15.5%,14.7%,22.3%,T4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16.1%,22.9%,34.1%,结合产量,确定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2∶3∶5的氮肥后移措施能够在保证水稻产量不下降的同时,有效降低稻田氮素的流失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