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间武术

民间武术

民间武术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中国史、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97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武当、搏击·武术科学、当代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长寿养生文化学术研讨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等;民间武术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永辉、林伯原、方斌等。

民间武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17.6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397 占比:82.22%

总计:1699篇

民间武术—发文趋势图

民间武术

-研究学者

  • 陈永辉
  • 林伯原
  • 方斌
  • 朱毅然
  • 王震
  • 郭学松
  • 陈萍
  • 李树琦
  • 黄宗峰
  • 龚建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胜太
    • 摘要: 河北沧州一带,古属燕齐,民风素以淳厚、勤劳、刚直、勇敢、慷慨悲歌、尚义任侠著称于世,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已声扬海外。
    • 谭华
    • 摘要: 我与《民间武术与社区发展:一个北侗“功夫村庄”的体育民族志研究》一书的作者张忠杰相识多年。记得在2015年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期间,张忠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苗族武术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开展刚起步,当时我们讨论研究了一些搜集武术史料的思路,建议他不仅要在正史和档案馆藏中去寻找史料,也要在一些文集、野史中寻找史料,更要到田野中去采集口述史料,而采集口述史则正是体育人类学研究的一项专长和优势。2017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体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张忠杰也参加了此次大会。
    • 殷献锦; 张勇
    • 摘要: 为了解决民间武术技术标准制定过程的标准化定位与方法的问题,依据标准化理论对民间武术技术标准化现存问题与模块化技术标准构建展开思考。研究发现,现今民间武术技术标准化面临武术多元发展带来的标准化指向不明、技术标准只限于流派内部而无法跨流派交流、师父解读技术标准的个性化差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具有模块化特征的民间武术技术标准:以主谓宾组成的四字动作名称标准;以开始、过程、结束三段式动作表述结构;以运动训练科学方法来统一训练内容;以高、中、低三阶分层制定技术评价指标,有望促进民间武术技术的推广效果和深度交流。
    • 董世龙; 刘昀
    • 摘要: 文章以全民健身视阈下玉林上水浸社十八路庄武术训练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玉林上水浸社存胜堂十八路庄调查其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手段,以期改进十八路庄武术训练体系,使十八路庄武术在全民健身中发光发热,为十八路庄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十八路庄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 侯胜川
    • 摘要: 作为民间“头人”制度的一种反映,武术社会中常用掌门人一词来表述武术门派中的现实权威,并且基本确立了血缘传承、弟子传承和权力技术综合考量三种传承路径。通过口述史法、现场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一个民间武术门派的掌门人选举、权威构建、日常运作的考察发现,掌门人在传统日趋式微的今天,具有凝聚集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人们通过现代选举制度、科层权威和传统权威来再造掌门人的现实权威;当代民间武术门派的发展必须经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同时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法理型掌门人在应对传统权威中的“种姓”制度时不得不做出“禅让”的妥协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 李云凤
    • 摘要: 精武体育会是最成功的民间武术组织,在中华武术的历史长河中辉煌长达百年之久。在精武体育会的大力推广下,民间武术组织从开始的师徒制、家族内传、门派林立,发展到逐渐公开化、大众化。本文以精武体育会武术为研究对象,对精武体育会武术发展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探讨其对当代民间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 王天翔; 王毅
    • 摘要: 民间武术当下遭遇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抵牾的缩影.基于对山东省3个民间武术拳种传承活动的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民间武术传承特征有三:(1)将武术信仰与传承责任置于首位;(2)竞赛的"礼物化"等变通行为充斥传承过程;(3)始终保持与政治话语的一致.传承的问题在于:(1)个人地位较低,整体提升困难;(2)坚持情怀持守,置身市场之外;(3)陷于人情关系,传承名实分离.民间武术传承无法摆脱传统,通过提升民间武术(人)的社会地位、以政策执行透明化规制权力、使传承行为遵循市场规律,可有效应对时变以化解传承危机.
    • 李杨
    • 摘要: 武德是武者行事的道德标准,具有引导和规范武者行为的作用.研究阐释了武德标准及其文化成因,有助于大众理解民间武者行为方式的正当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发现武德体现在五个方面:(1)弟子在行为上要谨遵师命;(2)坚持不懈地提升技艺;(3)不夸大自身的求真之德;(4)比试切磋中的守约之德;(5)相互"捧场"之德等.支撑武德的传统文化因素包括:(1)中华传统的"孝"文化;(2)"勇者不惧"的价值理念;(3)"知行合一"的务实追求;(4)从他者视角出发的"移情思维";(5)人情社会中的"面子文化".民间武德维持了民间武术的秩序,促进了社会稳定,它适于民间武术群体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不同范围的武术群体应依据中华美德和自身现实情况,构建与时俱进的崭新的武德体系.
    • 邓雷
    • 摘要: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对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进行全面的梳理,认为:(1)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在技术上逐渐拉开距离,技术上的疏离造成武术发展面临诸多问题;(2)作为竞技武术基础的民间武术,应当与竞技武术融合发展.提出:竞技武术应当降低技术难度,加入部分民间武术的内容以获得未来的协同发展.
    • 邓雷
    • 摘要: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对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进行全面的梳理,认为:(1)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在技术上逐渐拉开距离,技术上的疏离造成武术发展面临诸多问题;(2)作为竞技武术基础的民间武术,应当与竞技武术融合发展。提出:竞技武术应当降低技术难度,加入部分民间武术的内容以获得未来的协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