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厦门海沧
  • 出版时间: 2018-03

主办单位: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会议文集: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夯土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材料,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尚待挖掘的潜能,优势与劣势均较为突出.在回顾国内外夯土建造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生土特性和教学条件,围绕设计结合建造的建筑教学理念,研究开展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的夯土建造课程教学.从课程选题、教学设置、组织实施和评价观测等方面介绍分析如何通过设计与建造的相互反馈和协同推动建造教学的组织,以期为国内同类型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教学模式.
  • 摘要:漳州九湖田中央村的陈氏家族是陈太傅派下的守祖村社之一,地处九龙江西溪南岸圆山东岭脚下的肥沃漳州平原.在家族传承发展中,陈氏家族紧依其地理地势发展经济,从两朝的糖廍经营到现代水仙花产业,都显示出其家族繁衍变迁发展的生命力.
  • 摘要: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提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任务和措施,如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传统体育,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就必然性而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是落实大政方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保持文化多样的本质需求,也是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是不是等同于“古为今用”?笔者认为并不一定。历经传承保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能只是简单地带入当下的生产和生活,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在辩证扬弃中实现继承创新,深挖其内涵,提取其精华,寻找与当今时代的契合点,使两者无缝对接。从而通过创新和融合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当下的生产生活中。
  • 摘要:族谱是以血缘为脉络的宗族世系之书,它有敬祖先、睦宗族、遵伦理、厚风俗等作用.闽台族谱诸多存在同宗同源记载,是体现两岸亲缘关系的重要凭证.闽台族谱对接是践行“两岸一家亲”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两岸族谱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以便更广泛更深入进行闽台族谱对接;以族谱对接为媒促成更多两岸青年联姻,使两岸人民的血肉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各种形式的两岸姓氏宗亲会交流、学术论坛交流等活动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 摘要: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地区.闽南文化正成为两岸人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两岸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传承漳州闽南文化对弘扬闽南文化精神、加快漳州经济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力图分析漳州闽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闽南文化精品创作、深化闽南文化渗透教育、挖掘闽南特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闽南文化品牌、积极推进闽南文化创新及大力培养闽南文化人才等保护传承的措施.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闽南地域三个主要地级市漳州、泉州、厦门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有利条件、开发现状及问题,探索研究闽南特色文化街区如何恰当的开发现有的环境与保护人文资源的应用性建议及“一区三城”改造建设对策,使之形成国际性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为其他文化街区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深入查找分析当前传统文化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林语堂文化为例,提出整合传播手段、以产业融合促进多元化发展、以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塑造品牌的对策措施,意图为闽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借鉴.
  • 摘要:厦门与金门的民间信仰和宗亲关系十分密切,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这些丰富资源,加强民间往来,促进两门及厦台之间的各项交流合作,发挥厦门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和做台湾人民工作先行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加以探讨的重要问题.现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分析、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 摘要: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演员在表演中模仿木偶的动作,形成特色行当“傀儡丑”.本文从木偶的形制和表演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了从悬丝傀儡到“提线傀儡丑”,从掌中木偶到“掌中傀儡丑”,高甲戏丑角演员如何在表演的肢体语汇上创造性的转化与表现,形成“傀儡丑”独特的表演形态和美学风格.
  • 摘要:新世纪以来闽南文化的回顾给予最重要的启示:顺应天时,问题导向,走历史要走的路,和人民一起前进,为国家贡献智慧,从边缘走向舞台的焦点.从回顾引入前瞻,世界的潮流将引领新时代闽南文化学术研究的四个走向:1、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推动中国地方学、区域文化学的兴盛,将成为新时代闽南文化研究的重要走向.2、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构建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闽南文化有历史和现实的优势,需要理论的总结和引领.3、世界走向海洋和湾区建设的潮流,提出厦漳泉同城化共建闽南金三角湾区城市群的课题.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闽南文化有先期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总结,启示今天.中国的潮流将推动新时代闽南文化研究三个走向:5、争取两岸和平统一,闽南文化大有文章可做.6、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世界潮流,闽南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摆在面前的紧迫课题.7、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闽南学有无尽的问题与天地.
  • 摘要:泉州学是闽南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泉州学”就是研究泉州的一门学问。“泉州学”作为一门“研究泉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以泉州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为基础,并且凌驾于文史研究之上,探究泉州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人文及其发展规律。
  • 摘要: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新世纪闽台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今后展望》这个选题发言.这个题目涉及到闽南文化、台湾文化、闽台文化、中华文化、闽南史、台湾史、闽台关系、两岸关系等多个内容,相互有交叉.闽台文化交流涉及多个学科,具有门类多、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学术研究涵盖宽泛,时间跨度大,地域广.我所经眼的论文、书籍未必全面,所列研究成果或书目难免挂一漏万,综合归纳分析未必准确,分析思考未必深入,论述中主要是个人感受和看法,有些观点是在综合过程中归纳引用的.本文选题有两大核心词“新世纪”与“闽台文化”,“新世纪”主要是指进入21世纪(2000-至今):“闽台文化”是本文所述的主要内容,闽南与台湾同属一个分区文化圈,即闽南区域文化,或称之为闽台区域文化。无论是福建沿海区域,还是台湾区域,基本上是由闽南区域文化派生出来的。更为具体来讲,主要是探讨闽台区域文化在学术方面的进展、交流与合作。闽台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又常新的学术热点,梳理新世纪以来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及学术研究的现状、进展,及时反映闽南文化研究的最新动向,是一项着眼长远,重要而又繁杂的基础性工作,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闽南方言是汉语的一个重要方言.它孕育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已走向成熟定型的阶段.就历史而论,从孕育形成至今,闽南方言大约只有两千来年的历史,但就其音系的结构与词语的特点而言,它确实现代汉语诸方言中音系结构最复杂,保留古语最多,所以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的一个汉语方言.早在宋元时期,由于泉州港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闽南地区的百姓就开始走出闽南地区这个小圈子而向海外移民,放眼世界.至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闽南地区更是成批量地向省内外甚至走出国门向海外移民.这些移民也把所在地的闽南方言及其文化带到外地落户生根,所以,在汉语诸方言中,闽南方言也是流播到外地外国最多的一个汉语方言.流播海外的闽南方言,以东南亚为最多,现在已遍布全球.有人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在六千万以上,比闽南方言发祥地的福建闽南地区还要多得多.
  • 摘要:民间信仰文化源于乡土社会,是区域族群的心灵家园,具有鲜明的草根性.本文通过对闽南民间信仰特别是清水祖师信仰的探索,提出“精神原型”的概念;并指出这种“精神原型”是由中华文化大传统和小传统长期糅合形成的,不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吸引力、塑造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原动力、联结力、整合力,姑且称之为“信仰键”.利用“信仰键”的各种作用力,通过文化阐释、平台搭建、正能量传播,可为海上丝路建设提供多种资源,助力民心相通,推动海丝沿线文化互信空间的形成.
  • 摘要:近期将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的《地方学研究》第一辑,收录有关中国地方学、北京学、上海学、晋学、桂学、内蒙古学、台湾学、广州学、杭州学、敦煌学、西夏学、西域学、伊犁学、闽南学、泉州学、扬州学、大冶学、鄂尔多斯学以及敕勒川文化、西口文化、巴山文化、汉水文化、元上都历史文化、察哈尔文化、内蒙古鄂伦春民族文化、内蒙古俄罗斯民族文化、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赤峰企业文化、北宸智库、草野思想库等30个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43篇文章.这是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并具体主持、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以及相关团体共同合作开展“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基础上完成的成果,也是中国地方学研究部分团体第一次“集体亮相”.由此,能够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看到各个地方学研究的个性特色与普遍原理,以及各个地方学广泛交流、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我们理解地方文化研究以及构建系统性地方学的一些共性。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是一个系统、开放、动态发展的有机生命体,而各地文化的系统、开放、动态发展形成更大系统性的有机生命体。闽南文化、鄂尔多斯文化以及北京文化、上海文化、内蒙古文化、台湾文化等等子系统,都是以当地的方式展现中华文化大系统的核心精神。中华文化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即中华文化有相同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在本体论层次上客观存在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自然法则及其能量,它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系统、开放、动态发展的有机生命体。地方学要在更大的系统内研究当文化的内结构、外结构以及其间的关系和规律。
  • 摘要:今天,地处祖国南端的闽南文化与位于祖国北部的草原文化,在厦门这个美丽的城市终于牵手了.近年来,闽南文化的研究催生了厦门学、泉州学、漳州学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学;从今后,草原文化也必将孕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蒙古学.内蒙古学的构建,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先行经验,其中,厦门学、泉州学、漳州学等闽南文化的研究实践,闽南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地域与人文的结合是基本前提。从地域说,闽南文化发生在闽南(福建南部)地区;从人文说,闽南文化是闽南人经过一代代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地域与人文的结合,使其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人文性格,她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草原文化,为北方草原上诞生并在草原上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从地域说,内蒙古草原文化涵盖由呼伦贝尔草原到阿拉善草原的整个内蒙古地区;从人文说,内蒙古草原文化是草原文化主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地域与人文的结合,正如研究者所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三大主源”,她是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 摘要:“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支系,与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的互动与发展,建构了岭南文化百花园.相对而言,广府文化对于岭南文化奠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近代民主革命策源、改革开放前沿等历史进程所发挥的作用,较之于客家、潮汕文化乃是基于主导地位的文化.这是由她秉赋的开先性、融汇性和辐射性的文化特质所使然.本文从“要义”的视角切入,旨在阐释广府文化的三个概念:广府文化(以语言维系)是跨越广府地域的文化,广府文化不能等同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影响超越本土与国界.
  • 摘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学术体系支撑;学术的理念必须由学科来体现.人是学科培养的.学科的核心是体系:概念、结构、方法、标准.一百年来,按西方学科标准分类对国学、戏曲、中医等中国文化的“三家分晋”,肢解了中国学术体系.必须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文化体系出发,推动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探索与建构,重建中国学科的概念体系和标准体系.地方学、区域文化学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突破口.
  • 摘要:具有海洋性本质特征的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延伸,其重商务实的生计传统,冒险开拓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和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不仅对闽南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还将进一步对当前推进闽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姑嫂塔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因其背靠泉州湾,面对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独特作用,所以又叫“关锁塔”.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泉州湾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通过海路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姑嫂塔也成为了海上行船的重要航标,与六胜塔、永宁镇镇海石、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以及唐代与台湾鹿港对渡的林銮古渡等石狮名胜古迹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也是闽南侨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 摘要:闽学乃朱熹发展道南之学(洛学)而集大成者,对闽南乃至台湾地区产生深远影响.闽南文化则具有较为鲜明的二元性,其中,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作为此二元性中的根源性一元,全面参与闽南区域、闽南族群的生活世界,从而呈现出闽南方言与“乡关母语”、闽南民间信仰与“千秋不忘”、闽南宗族文化与“水源木本之念”等多彩事象.闽学与闽南文化存在交融互涉之关系,朱熹、陈淳对闽南民间信仰有所批评与建构,《家礼》则对后世的宗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柯氏后人在对先贤柯国材的纪念中,融入了对闽学核心价值的认同,并将之与宗族文化有机结合,向呈现出闽学与闽南文化相融合的可能.在包括闽学与闽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涵养之中,求大同、存小异,真正实现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亦当为闽南文化研究学者所努力追求之目标.
  • 摘要:平和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与一代旷儒王阳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可以说,王阳明是“平和之父”.本文通过挖掘整理王阳明在平和在平和留下的历史印记、文化遗产、贡献影响,找到了阳明平和地域文化的根源与形成的背景,阐述了阳明平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平和是王阳明立功的第一站”“平和是阳明心学的传播地”“平和是王阳明因地名县的实践地”.通过构建阳明平和地域文化,进一步理清平和建县以来的发展脉络,丰富平和县的文化底蕴,打造文人文化品牌,提高平和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为建设“文化旅游名县”提供文化支撑.
  • 摘要:唐朝元和十一年(816年),九江郡湓浦口,秋月皎洁,芦草翻舞,不时有鸥鸦呱鸣掠过,司马白居易送客行至江畔.这个夜里,落寞的六品官员听着船上歌妓弹奏琵琶曲,被她的身世所吸引,感慨唏嘘于她沦落天涯“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命运,顿时心有戚戚焉,写下至今传唱不衰的诗篇《琵琶行》.1105年后,这部吟咏女性遍尝坎坷、叹惋命运弄人的名篇,在民国现代文学家许地山创作的一部小说里奏响回音,这部小说的篇名就叫做《商人妇》。
  • 摘要: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福建最早的侨批信局发源地和侨批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本文根据民间存留的侨批实物以及侨史文献资料,通过调查晋江侨批信局及其业务经营,梳理出较具代表性的侨批信局实物,分析其身上所体现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信用文化,并加以阐述说明.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下南洋、过番片”历史久远,有“十户人家九户侨”之称.历史上晋江对外交往频繁,因位处东南沿海,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带动了晋江人大量移居海外.早期晋江侨民出洋旅外多属分散和零散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解除华工出国禁令,时晋江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晋江华侨的落脚地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其中以菲律宾为最多.
  • 摘要:从地方学研究领域的角度看,除所涵盖的领域广泛以外,所表现出的与邻近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引人重视.往往这些差异,就成为地方学研究所涉及、触探的敏感点和切入点.“厦门学”所涉及的领域应该会是十分广泛的.这是因为厦门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埠于东南沿海,在漳泉两地人文因素极度融合中,突现出了军事、经济和政治诸因素聚合.因应当时大时代、大环境的推波助澜,汲取了原有较大区域诸多因素的内应动力,厦门终于形成小区域而且略带强势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厦门话的形成,终于较为合理地融合了漳泉闽南话(俗称:漳泉滥),形成了语音、词汇系统完整的厦门话,而且在不长的时间推移中,厦门话尤其是语音系统成为闽南话语音系统中的代表音,成为闽南方言区人们语言交际的“通用语”.
  • 摘要:基于闽南文化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及闽南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我校在实施“优秀闽南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过程中,将项目试点工作与硕士学位点及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从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构建科学合理的闽南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编写出版闽南文化特色教材;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与肯定.
  • 摘要:漳州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在文化生态保护的视域下更好地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子桥社武术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揭示了武术文化与寺庙文化的“文化共生”关系,同时体现了“开放”与“融合”对于民间武术在社会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考察,可以为漳州民间武术文化生态保护的进行提供事实依据,从而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与措施.
  • 摘要:漳州拥有数量众多的涉台文物,其中,市辖中心城区的芗城有汪春源故居、许南英旧宅(许地山故居)、简大狮蒙难处、林文察故居遗址、蔡谦吉旧宅等,探讨漳州涉台人物及其文化空间重塑与活化再利用之可行性,并提出街区博物馆或带状式文化聚落之规划刍议,可提供有志从事相关文化空间工作者,多一些可能性思维,同时尝试提供公部门在规划与拟订空间改造政策时参考,以符合历史意义及现实需要,更加紧密地彰显“两岸一家亲”核心思想,发挥关键性的政策作用.
  • 摘要:缘起台湾被台湾学者称为“闽南社会”,闽南语族在人口、政治、经济等方面占优势地位,闽南文化、中华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但是也看到政治领导人言行的影响力,看到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这种自上而下的“去中国化”、“去中华化”文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冲击.在当前局势下,曾被民进党“借壳上市”、尚未被“污名化”、融于台湾民众生活的活态的闽南文化在维护“一个中国”、建设“两岸一家亲”的独特作用更为凸显.
  • 摘要:天地会,又名五龙会、三点会、三合会,其内部统称为洪门,后分支派有:哥老会、兄弟会、红钱会、黑钱会、洪莲会、小刀会、小儿会、白扇会等.二百年来,中外学者一直注意对它进行研究,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果性进展,然发源问题,尤其是天地会创始人、创立时间、地点及立会方式等问题,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学者们争论不休,难以定论,至今仍保留不同看法.天地会的研究成为一件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成了史学家的一个重大独特课题.台湾学者陆宝千在其《论晚清两广天地会政权》一书指出,“天地会起于何时,源于何地,创于何人,皆聚讼已久.由于所传文件多廋词隐语,且又互相歧异,故上述诸问题恐永远无法解决.”天地会发源问题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难的历史谜案之一”.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包括民间信仰研究在内的闽台区域研究重新兴起.30多年来,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各学科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在先进与时贤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他们探寻新范式的学术自觉.闽台民间信仰是汪毅夫教授所重视的学术选题,其范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发掘闽台民间信仰的特征,提出理论创见.首先,提出了民间信仰“双翼结构”理论;其次,对制度化的宗教与世俗化的民间信仰二者关系进行了阐释.二、运用多学科视角研究闽台民间信仰.首先,精于考证;其次,重视田野调查;第三,注意边缘史料.三、重视学术研究的现实关照,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关于辩证看待民间信仰的有害与有益因素;其次,关于民间信仰和政治权力的关系问题;第三,关于闽台两地民间信仰交流的问题.
  • 摘要:1952年至1954年,全国举行各种戏剧会演,所展现的优秀传统剧目与现代戏,使政府、文艺界等各方面对民族戏曲文化遗产认识有所变化.会演前把戏曲艺术视为封建文化或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的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会演后对戏曲艺术“民主性的精华”才有比较充分的肯定,提出向民族戏曲艺术“学习”的号召,强调对民族戏曲艺术优秀遗产的继承.评论界充分肯定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上的审慎态度与剧目所体现的思想与表演艺术的魅力,采用现实主义与人民性的理论,对戏曲艺术做出了新的评估,强调戏曲优秀传统剧目的“真实性”,包括历史的或现实的,内容的或形式的,剧目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人民性”理论成为评估戏曲艺术的原则,成为指导戏曲改革的理论依据.对高甲戏而言,人民性特别体现在剧目中.
  • 摘要:2017年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上,一曲《南音随想》惊艳了世界,中国“音乐活化石”、昔日“御前清曲”南音再显非凡,此次演唱的是一曲极富文化内涵的古谱名篇《百鸟归巢》,声声唱彻古今心;同台献艺的70后、80后、90后南音乐人都是厦门市南乐团的专业演职人员,功底非凡.但是,南音这一千年古乐能成为海内外闽南人世代传唱的乡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的极富特色的乡土文化,靠的就不仅仅是一两个专业乐团,而是影响力更为广泛、群众基础更为深厚的遍布海内外的各民间南音社团了,其保护与传承,民间力量不容忽视,传统文化融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亦契合当前社会环境.愚以厦门南音保护传承情况为例对此进行阐述.
  • 摘要:有道是“闽南文化是一个大圆,圆的半径就是闽南方言”.然而当在讨论闽南的时候,究竟在讨论闽南的什么?或许“”(本身就值得反思的陈述主体)关于“闽南”(可供追溯却尚待辨识的被述对象)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颇具深意的话语建构,一种意味深长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总是关联于特定历史境遇中的话语装置.“闽南”这一符码,看似自然,其实不然.实而言之,当在各种场合顺水行舟地高谈所谓闽南经验的时候,可曾想到“”口中的“闽南”,不仅意指历史版图抑或现实地理中的“闽南”,而且指涉经由古今海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空间.姑且不论“闽南”这一名词所呈现的能指与所指滑动游移的张力结构,而只是在告别繁华旧梦、重启海上新梦的当下时刻,“宅兹闽南”的似乎不难发现,“在地闽南”(“本土”)与“海外闽南”(“新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意义上的多重镜像关系.
  • 摘要:唐代陆羽著《茶经》三卷,自号“茶山御史”.陆羽在世,“时号'茶仙'”,后世被尊为“茶圣”,“祀为茶神”②.但是号称天下茶都第一镇的安溪感德却别居一格,独尊南宋诗人谢枋得为茶王公.笔者试图探寻其中奥妙,略作考辨,侧陈刍议,聊备一说.一相传宋德祜元年(1275年),谢枋得抗元兵败入闽,他隐姓埋名,转徙山间10多年,从武夷山一直来到戴云山深处的安溪感德,参道讲学,一时弟子云集.感德本是一个荒僻之地,山高水寒,田稻薄收,百姓生活十分清苦.谢枋得细察当地水土,鼓励民众开垦荒山,广植茶树.谢枋得对茶情有独钟,在他创作的诗歌里,就有不少关于闽茶的描写.他不仅精于品茶,而且深通茶性.
  • 摘要:最近看了佳宏伟、张颂爽的文章《厦门妈祖信仰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发觉文中对厦门岛上妈祖信仰发展的历程的把握与叙事有些问题,特加以勘误与补偿,以使厦门岛上妈祖信仰的发展历程的表述更接近历史事实.该文对厦门岛上妈祖信仰的起始是这样表述的,其云:“岛内妈祖信仰应该最迟不会晚于14世纪中叶,最早建立的庙宇可能是位于东澳的妈祖宫.具体是那一年由谁建立?目前所掌握资料很难断定,其中为莆田人黄公度于1149年(宋绍兴十九年)前后倡建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资料佐证.岛外妈祖信仰,目前所掌握资料显示,大约北宋皇祜年间已经由林氏族人将这一信仰带至同安县东市一带,南宋绍兴十八年筑南门铜鱼,即以妈祖为守护神,若以此计算,妈祖在岛外传播距今近860年的历史.”①换言之,该文认为厦门岛内出现妈祖信仰不会晚于14世纪中叶,最早的妈祖庙是何厝东澳的妈祖宫,但东澳妈祖宫自我建构的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是由莆田人黄公度南巡时倡建的说法有问题;而且该文认为岛外最早有妈祖信仰是在宋代皇祜年间(1049-1053年),到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同安城南门城楼上就建有妈祖庙.
  •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信仰,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开漳圣王信仰是福建五大民间信仰之一,不但为中国历代执政者所需要,也被海内外广大普通百姓所认可.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随父陈政南下开疆拓土,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东南边陲,创立光辉灿烂的开漳文化,奠定了闽南文化的基础,从而赢得了民众崇尚和景仰.民众感其恩德,将其供奉为神灵,历经唐、五代、宋、明、清等朝代,朝廷对陈元光功绩及个人追赠褒封众多,其庙祀大都称“威惠庙”.陈元光从功臣到神祗的文化嬗变,融入漳州民众深厚的民族感情,折射出民众对建漳有功的英雄的缅怀,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祖先开疆拓土的创业精神.开漳圣王文化信仰根植于闽南丰厚文化沃土,已成为一种道德文化和民族遗产.
  • 摘要:“王爷”是一种神明种类的统称,主要流传于闽南地.明代以来,民间信仰中的王爷被赋予“代天巡守”的职能,负有查察四方、赏罚分明、驱疫送瘟、消灾赐福、保境安民的责任.随着闽南人移居马来西亚,王爷信仰也传播到那里.
  • 摘要:中国古无烟草,烟草作为一种外来作物,从遥远的南半球——南美洲,来到北半球的菲律宾吕宋岛,又辗转反侧地到达中国安家落户,最终发展成为农作物大家庭中的大族,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贸业的影响可以说是至深致远的.本文拟从漳州地方志史和田野调查入手,阐述烟草的引入后,对闽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摘要: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历史长河冲刷洗礼的沉淀.有的如历千年的砂石而至今不改:如食京元、如舁神、如鬼神崇拜.有的历数百年而不改:如普渡、如天公生.有的就像每年洪水过后的淤泥,不断冲洗和覆盖,但已变得面目全非:如重阳节、中秋节.有的如河流改道,原有沉积物消失的无影无踪:如嚼槟榔、系香包、包阳布.漳州民俗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由多民族和与海内外交流形成的悠久历史的地域性文化.本文重点讲明以前的葬俗、婚俗和习俗的嚼槟榔、弊鬓、包阳布、土楼等.
  • 摘要:清水祖师是闽南民间三大神祗之一.依据第一手文献,本文首先阐明清水祖师身前是位高僧,对其信仰是佛教信仰.接着,本文阐述圆寂后,在庶民崇拜情结、造神冲动下,其被塑造成民间宗教的一位感通天地、祈无不应的神灵.最后,本文揭示由于生存压力,闽南庶民在崇拜情节的发酵下,将清水祖师推向神坛,从而清水祖师之信仰从佛教信仰蜕变为民间信仰.
  • 摘要:“海滨邹鲁”是泉州文化的集体记忆,也是泉州的文化高地,更是泉州文化的灵魂.“海滨邹鲁”的文化特质,保存朱子过化的文化印记,承载泉州风骨的文化自信,彰显笃实力行的文化定力,塑造了泉州人“以子弟知读书为荣”、“以礼法为拘,气节为重”的群体气质.重塑“海滨邹鲁”的集体记忆,才能寻找到泉州古城复兴的源头活水,才能在新的文化高度延续泉州文化的血脉.
  • 摘要:本文以明清时期长泰县为例,探讨明清时期内陆与海洋世界的经济互动.长泰为闽南内陆县,通过龙津江水运、林墩上白盘岭、枋洋墟到上宁隘两条陆路通道进入厦门沿海等处与海洋世界相连.从海洋世界输入烟草、棉花、甘薯、花生、荷兰豆等农作物,丰富了长泰人民的经济生活.长泰也向海洋世界输出优良的烟丝产品及改良的农作物品种.无疑,明清以来的全球化贸易浪潮,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港口,而是到了内陆地区.因此在探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时,不能只局限于沿海地域,而是应该扩展到内陆区域.
  • 摘要:台湾原住民族神话与闽南民间神话都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共同的神话类型,又在神话叙述的细节及其蕴含的意义、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台湾原住民族神话具有苍凉、奇幻多姿的特征,闽南民间神话比较质朴;闽南民间神话展现了人类探索世界、征服世界的情感、愿望,也具有闽南文化特色.台湾原住民族神话体现出弥足珍贵的生态观,体现了它与天地万物更深的契合关系.
  • 摘要:明清时期的漳州海商是厦门湾海商的典型代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就是厦门湾海商.海商是一个与时间(历史)、地点(海域)和生产方式(海上贸易)相关联的概念,并非简单的陆域概念(尽管它与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明中叶至清初的漳州月港,一度是中外海商活动的最重要的外贸港口.漳州海商较之其他地域的海商有点其显著的特点,对漳泉地域的人文精神产生了及其深刻久远的影响.
  • 摘要:唐代主祀陈元光的威惠庙、陈政墓和陈元光墓等史迹不仅是闽南文化之根系和灵魂,也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笔者拟对相关史迹史事再次进行探析,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朴逆迷离、悠久灿烂的开漳历史文化,形成自觉保护开发开漳文物古迹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 摘要:《东西洋考》的口述史料来源,目前学术界未有具体实例的发现.张燮的姻亲情况,陈庆元在《张燮年表》中仅记述了其子女名讳、生卒年情况,但是并未记载其婚配情况.基于张燮及其《东西洋考》的地位,对其口述史料来源的考辨,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月港时代海洋群体信仰中心的学术研究尚属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将通过文集、碑铭、地方志的搜集与整理,采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借鉴陈庆元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探索史料背后的故事为目的,揭示闽南历史名人在海洋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为目标,围绕张燮的交往,对其姻友戴熠与戴城父子、林秉汉在海洋历史文化的作为,与史料来源地的海洋历史文化展开论述。
  • 摘要:闽南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区.历史上闽南烧造的陶瓷器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除供应本地市场需求之外,自唐五代、宋元及至明清时期,随着海外交通和海洋贸易的兴盛,还大批量地作为外销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等海外市场,并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宋元以来,依托泉州港、漳州月港、厦门港,闽南外销瓷大量销往海外.东南亚即是闽南陶瓷重要的销售市场,也是转口贸易集散地,因此,其社会生活深受闽南外销瓷及其所代表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影响.
  • 摘要:泉州招庆寺,是唐末、五代时期泉州的一座重要的佛教寺院,也是福建乃至中国南方一座重要的禅宗寺院.招庆寺曾经兴盛一时,复又沉寂了近千年.1912年,日本学者关野贞、小野玄妙等对韩国庆尚南道陕川郡伽耶山海印寺所藏高丽版《大藏经》(雕刻于高丽高宗三十二年,即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的版本进行调查,从其藏外版的补版中发现了《祖堂集》二十卷的完整复刻版木板,这部泉州招庆寺僧静、筠二禅师编撰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的珍贵古籍得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再次印证泉州曾经有一座重要的南禅佛寺——招庆寺.
  • 摘要:位于闽粤交界处的闽南古镇梅岭港自古以来就是海中重要交通要道,宋元时期,梅岭港既是古代两大国际贸易港——泉州、广州通往海外的中继站,也是漳州府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明初,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闽粤海商不得不选择在“官司远隔,威令不到”的非官港的梅岭港进行贸易活动.“先是发舶在南诏之梅岭,后以盗贼梗阻,改道月港”.因此,梅岭港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漳州地方志史和田野调查入手,阐述月港兴起前后梅岭的海丝渊源.
  • 摘要:社会进步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表达个人心声内心思想的解码符号.陈元光借助唐朝文明成果用语言方式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使闽南人对开漳圣王以神敬之,可说得上有开漳圣王庙就有闽南方言的传播和使用.
  • 摘要:周有孔丘,宋出朱熹.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孔子和朱子是两位伟大的文化圣人.朱熹是一位博学多著的学者,其理学包含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宗教和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体系,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泉州文庙明伦堂立柱联云:“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对联中的“圣域”,指的是古代圣贤集聚、儒家文化深具底蕴的地方;“理学”指宋代理学,特别是以朱熹的思想学说为代表的“程朱理学”,“石井”是古代泉州南面的石井镇,即如今的安海镇。“海滨”泛指当时的泉州,泉州临海,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邹鲁分别是孔子、孟子的故乡,用以指代儒家的思想文化;“桐城”即“刺桐城”,为古时泉州的别称;“诗书弦诵”说的是儒家的诗书礼乐。这对对联,描述了泉州理学的渊源,及泉州文化的繁荣。
  • 摘要:民风民俗是文化的载体.闽南地区的民间风俗反映着闽南人民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等,闽南人都十分强调认宗认谱,结社建馆;通过修族谱、建祠堂等来凝聚家族血缘关系,记忆祖地,追溯历史,建立浓厚的乡土观念.其中无处不体现“重乡崇祖”的文化精髓.本文从衣、食、住、行、语五个方面进行论证.
  •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华安)土楼”——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和“最宜居的土楼”东阳楼组成.二宜楼建筑风格独特,壁画保存面积约600平方米,在中国民居中是绝无仅有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珍贵的壁画遗存.中国晚清和民国初期壁画数量较少,且大多数为民间工匠涂鸦之笔,艺术价值不高.二宜楼发现的壁画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画家功底不凡,堪称晚清和民国时期绘画珍品,填补了这一时期壁画艺术的空白.另外,绝大部分壁画均有作者和绘制年代落款,为研究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翔实的佐证.福建省三千多座土楼中唯独二宜楼有如此华丽的壁画装饰,二宜楼保存的壁画数量之多是福建土楼中的又一个土楼之最。
  • 摘要:文庙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经典符号,文庙是承载核心价值观的代表性建筑类型.历史上,祭孔与修建文庙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重大的文教工程,成为府、县礼乐教化的重心.福建主流文化乃是中原文化的特征,福建文庙是福建古代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与思想呈现.福建文庙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具有多元文化现象,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本文通过对泉州地区相关文庙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探析了其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提出国家立文庙以培养人才和主教化,文庙是当地儒家文化的教育中心;并阐析了文庙与政权、神权和宗法制度的依存关系,从中透视了福建文庙与儒家文化的“多元”文化特征.
  • 摘要:曹学佺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和三十一年(1603)两次闽南行,一路游览黄蘖山、九鲤湖、清源山、洛阳桥、天柱山、虎渡桥、芝山等名胜古迹,分别结集《海色篇》和《天柱篇》.前人称曹学佺真好山水,“今代文章伯,前代山水仙”.曹学佺旅游理论其中一条就是反对“贵远贱近”,重视本地之游,两次闽南行是他旅游理论的重要实践,而且收获颇丰.曹学佺另一旅游理论是出游必须有好的游伴,其第二次出游,与徐(渤)、林古度同行,一路酬倡,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作的热情.曹学佺以他郡诗人的身份游泉、漳,纪游作得比本地诗人还好,一方面固然是其诗歌修养较他人好,另一方面源于目光比较敏锐,有新鲜感,本地诗人可能司空见惯,少了一点灵感.这个问题,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将来或可进一步研究.
  • 摘要:位于在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镇流传村的天一总局,由宛南楼、北楼和陶园3座主要建筑组成,是中西合璧、四合院式“南洋”风格楼房建筑.这一历史建筑,既是侨乡历史的见证,也是考证中国邮政金融和华侨发展史的产物.它见证了天一批馆的辉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邮局.本文对这一历史建筑进行了全面描述,并对其历史沿革、价值意义作了初步探讨,对于研究中国邮政史、金融史、华侨史、建筑史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摘要:在近代闽南文化史上,唯独有一个人显得与众不同,他是清末的举人,他参加了1895年的三千举子在北京进行了公车上书;他为清末维新变法散尽家财,他首创新加坡为“星洲”的别号;他被康有为和张叔耐誉为“南国(侨)诗宗”.他怀抱文化自信,走向南洋,建树了一座不朽的诗坛.他是闽南人的骄傲,但是在国内、在闽南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对于年青一代更觉陌生.近日他的家乡厦门市海沧区(古漳州海澄县三都)的有识之士提出,要从他的生平取材,拍摄一部大型的文化纪录片.本论文作者多年来深入其故里,了解其生平,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以此探究他的生平与成就,并借本次研讨会进行交流探讨.
  • 摘要:吴鲁(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福建晋江二十九都钱头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顺天府乡试中举,十六年庚寅(1890年)恩科状元,诰封资政大夫,历任陕西典试、安徽学政、代办江南乡试监临、云南主考(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云南学政、吉林提学使、学部候补丞参、图书馆总校等,曾经七次执掌教育与考试事务而被誉为“七掌文衡”,清末教育家、书法家、爱国诗人,福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与开闽甲第进士、晋江池店潘湖村人欧阳詹首尾呼应,实属晋江乃至福建科举史上的佳话.“吴鲁好大字”与“吴鲁中状元——成钱头”的闽南俗语歇后语在泉州民间久传不衰;吴鲁记录八国联军侵华的史诗式诗歌集——《百哀诗》,有人认为可异代媲美诗圣杜甫的“诗史”;还有他与著名的“岳飞砚”的夙缘,让人至今传颂.
  • 摘要:陈姓为舜帝后裔.约在东晋时期,陈姓迁入金门;宋朝以后又陆续有迁徙入金门者,陈姓遂成为金门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金门陈氏可以细分为十数派.陈氏在金门以阳翟陈人数最多(包括其分支),科举功名也最显赫.金门宗祠165座,陈氏宗族独占25座;金门宋明陈氏墓庐,保存较为完好,举世少见.宗祠和先世墓庐,都是维系宗族的纽带,也是后世子孙追思先人、尽其孝道的重要场所.金门自北宋初年陈纲中进士之后,历代科名不衰,还出过许多诗人.金门陈氏不仅注意培养自己的子弟,像明代陈西楼先生还努力培养其外孙许獬;许獬成了万历辛丑科会元,其外祖陈西楼先生功不可没.
  • 摘要: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具有明显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源自其学问的多源,王学即为其渊源之一.考诸文献可知,虽然闽南是朱子的过化之地,王学在闽南的传播较他处阻碍为大,但王学在闽南并非湮没无闻,而是广为传播.王学在闽南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王守仁在闽地从事军事活动时的讲学、闽地学人的外出游学、王学门人在闽地的游宦与谪戍等途径进行的.王学在闽南的传播,对于晚明闽地士人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道周朱陆互济、朱王调和学术思想的形成正与这一学术环境息息相关.对黄道周学术思想的渊源进行考辨,不仅有助于推动黄道周研究的深入,而且这一个案研究对于揭示闽南文化的特点与成因亦具有启发意义.
  • 摘要:林偕春为明朝闽南漳州乡贤,一生气节高尚,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且不畏权贵,又长于文章,文集传世.故去后,百姓为其立祀建庙,尊其为“林太史公”,后又进一步将其神化主管文运的“林太师公”,其过程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和闽南地方文化相互作用下,也有地方民众、缙绅和官府士大夫多方推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林太史公”这一民间信仰也承担着教化、维系、认识、娱乐等文化内涵及社会功用.随着当地民众的迁移,“林太史公”信仰也传播及漳属他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成为两岸三地、东南亚华人华侨之间相关交流联系的重要精神纽带.
  • 摘要:长期以来区域社会研究中,宗族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探讨宗族,绕不开记述他的发展.在闽南山区,则由于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多样,很多宗族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发展的,他们在不断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与其他临近的宗族产生多重互动的,并最终划定自己的活动空间.本文拟就以华安大地村来探讨.大地村位于华安县仙都镇东北部,四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平原,为典型的闽南山区聚落,由彭城刘氏与乐安蒋氏组成的复姓村落.
  • 摘要:晚清光、宣以来,涌现一群才情杰出的旧体诗人,世称“同光体”诗人,其重要领袖人物在民国间逐渐离世,而瓣香同光体诗歌创作旨趣的诗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存,其影响可谓深远.同光体的存在,已成学术界的认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按之同光体的诗歌创作宗尚和旨趣,其实在同光体之前数十年间,清代诗歌创作就已然是宋调的天下.本书先对道光间宗室诗人爱新觉罗·奕誌的诗歌创作活动进行研究,从奕誌生活的年代向后延伸,截取到同光体重要诗人郑孝胥(1860-1938)创作其名作《赏雨茅屋得茅字》之诗1时,即道光二十三年以后到光绪八年前(1843-1882),中间长达四十年的宋诗运动,称之为同光体之前的宋诗运动.限制在闽籍诗人内部,考察道光以后,从张际亮到林直(1827-1871,今存世18412年前至1871年诗作)、杨浚(1830-1893,今存杨浚诗从1847年始至1890)的诗歌创作中的类似同光体的诗歌创作现象.
  • 摘要: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密切.在道教的影响下,明清以降民间社会产生了不少妈祖信仰的经文和仪式.妈祖经文主要应用于妈祖信仰仪式之中,有宣传妈祖信仰与道教的一面,又有强烈的社会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不同道派形塑下的妈祖信仰仪式有着迥异的内容和特征:与道教正一派相结合的妈祖信仰仪式具有道教醮仪的一般结构和因素;与道教闾山派相融合的妈祖信仰仪式则呈现出较强烈的民间信仰色彩和戏剧性的特征.
  • 摘要:原生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是华夏教化斯文的主要塑造来源.这些文化因素又以闽南文化的区域民间形式和仪俗之态,经明清闽南文化区域移民携至南洋,从而经历本地适应并生长成新形态,就地革新并塑造着当地华人社会及其主要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