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积分
比例积分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959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泰山学院学报、自动化仪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球智能工业创新大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GIIC2018)——2018智能无人系统大会、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等;比例积分的相关文献由52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党生、孙文焕、张云祥等。
比例积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959篇
占比:99.46%
总计:18056篇
比例积分
-研究学者
- 周党生
- 孙文焕
- 张云祥
- 晋玉强
- 李恒
- 陈育良
- 雷军委
- 何敏
- 张卫东
- 张忠斌
- 张敬坤
- 张波
- 李克成
- 李静
- 武昕
- 王佳佳
- 王军政
- 王瑞奇
- 甄少伟
- 田光建
- 罗萍
- 陈思远
- 顾诞英
- 马培蓓
- 鲍立威
- 黄虎
- 季振东
- 赵志宏
- G.马斯明
- J·M·施力克
- L.拉比斯特
- M·P·加里
- P.沙萨德
- P.蒂斯兰德
- 丁新旗
- 丁稳房
- 丁维明
- 于翔
- 井伟灿
- 代学武
- 任齐民
- 伍致荣
- 何峪嵩
- 全相军
- 具俊谟
- 冯帆
- 凤勇
- 刘军
- 刘小祥
- 刘楠
-
-
吴继锋;
何晨;
李应良
-
-
摘要:
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迅速提升,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作为能有效治理电网谐波的装置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论文提出比例积分控制策略的PI控制器的复合电流环控制器结构设计,对性能进行分析,在Matlab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同时也充分展示了系统具有良好的谐波补偿性能。
-
-
-
李建霖;
吴亚杰;
郭科
-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国产芯片实现全数字锁相环的新方法。在该方法实现的全数字锁相环中,芯片内置的 ERPU 算法核替代了传统的一些数字环路滤波控制方法,节约了数字控制中对主控芯片的资源。通过线性近似的方法,本文推导了锁相环系统的原理,基于理论分析,采用高阶控制算法模块 ERPU 替代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器、二阶广义积分控制器。在不损失控制精度的情况下,锁相环的跟踪响应速度和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并且此方法耗时较少,在实际产品的数字控制中更加容易实现。最终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此锁相环的可行性,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机调速系统、有源滤波器、逆变器等领域。
-
-
宋卫军
-
-
摘要:
不锈钢冷轧产线运行时,带钢板形缺陷、设备安装、运行状态不佳及日常维护调整不佳、操作不正确,都会导致带钢运行时在生产线上偏移中心,发生跑偏故障。带钢跑偏会造成带钢边部划伤、降低成材率,影响连续退火机组稳定运行,甚至发生断带。因此,需配置纠偏控制系统来保证钢带准确位置,才能提高生产线运行稳定性。为消除带钢跑偏现象及满足现场生产需要,通过分析总结带钢跑偏原因,及时发现、解决导致钢带跑偏原因,在机组设计及运行期间合理选用及维护,以保证产线稳定运行。
-
-
胡春龙
-
-
摘要:
为了解决电网功率补偿过程网侧电流冲击大、自适应能力弱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静止无功发生器为研究对象,在电压外环控制上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PI)与传统PI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在直流误差限值以上采用模糊自适应PI调节器,利用其强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快速减小电压误差从而稳定网侧电流;在误差限值以下采用传统PI降低电压静差,同时在无功电流检测内环引入了前馈解耦策略,实现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小网侧电流冲击,提升电压的抗扰性和电流跟随性,系统动静态性能良好。该研究对于模糊控制在三电平电力电能变换及电能质量治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
步东伟
-
-
摘要:
针对现有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特点,此处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补偿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的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该SVG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硬件主控结构,利用DSP的快速处理能力和FPGA并行输出能力,结合此处给出的电网无功电流的计算方法,可以快速采集电网电流,并计算出电网所需要的无功电流,同时给出三相电网所需要的无功电流指令信号,通过控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开通和关断,配合连接电抗器,完成对电网的无功电流补偿,此处给出了基于比例积分(PI)算法的直流侧电压稳定方法,以及基于矢量分析法的无功电流计算方法,并根据极寒地区气候特点,选择了可用于极寒气候条件下的器件,使得相应设备也能在极寒气候条件下运行.
-
-
国敬;
范涛;
温旭辉;
李勇
-
-
摘要:
此处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平方项差值作为外环比例积分(PI)控制器输入的稳压控制策略,并给出了随电机参数、控制器参数及转速变化的电压环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发电系统在300~3800 r·min-1宽转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压跟随性能和负载变化的鲁棒性,实现了高性能稳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何金成;
李华俊;
王海兵
-
-
摘要:
通过对300MVA脉冲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和电气特性的分析,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和铭牌数据对整个机组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等效计算,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大功率异步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调节转速环和电流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改善电流、转矩波形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机组的启动及运行要求.
-
-
董海涛;
伍兴;
肖铭辰
-
-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采用∑-△采样法引入延迟导致电流响应存在较大超调、系统动态性能差的问题,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基础上,分析并配置Sinc3滤波器获取高精度反馈电流,并在原有比例积分(PI)控制研究基础上,分析电流采样及占空比更新方式产生的环路延迟对带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PI控制环路结构及硬件实现时序的方法.该方法考虑PI算法特性及Sinc3滤波解调特点,通过设计抽取率不同的双采样通道,结合即时采样即时更新策略,设计电流环时序图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电流环控制结构能在不改变开关频率的前提下拓展带宽3倍以上,大幅提升交流伺服系统控制性能,满足高性能应用场合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