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环
电流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55910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管道技术与设备、自动化仪表、电源技术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扩大会议暨2015第三十届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暨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2013中国·西安微特电机及驱动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电流环的相关文献由172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昌、张兴、杨淑英等。
电流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5910篇
占比:99.85%
总计:256300篇
电流环
-研究学者
- 陈建昌
- 张兴
- 杨淑英
- 王奇帅
- 谢震
- 鲍殿生
- 马铭遥
- 李彩侠
- 高强
- 徐殿国
- 刘恒坤
- 刘洋
- 吴昊
- 李屹坤
- 梁汝锦
- 黄丽萍
- 于贇
- 冯治富
- 刘文会
- 吴波
- 孙鹏
- 宋战锋
- 左攀
- 常文森
- 张伟鹏
- 张艳
- 李云钢
- 李叶松
- 李杰
- 查晓明
- 滕延平
- 潘志锋
- 王子江
- 王孝洪
- 王艳艳
- 瞿鹏
- 钟磊
- 魏延培
- 魏莎莎
- 黄国超
- 黄宴委
- 黄文新
- 丁信忠
- 严彩忠
- 乔汉青
- 侯江涛
- 刘喆怡
- 刘存良
- 刘春来
- 刘雨桐
-
-
张立文;
郭同健;
付云博;
曹策
-
-
摘要:
无霍尔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寿命长、安装简单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军工航天等众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流环是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关键的一环,对于维持恒定力矩输出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设计出动态和稳态性能好、带宽高的数字电流环是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重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无霍尔无刷直流电机电流环控制系统,重点解决无霍尔无刷直流电机电流环设计中的电角度精确标定、电流环建模与参数设计、系统软硬件实现等内容,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
段超;
刘亚静;
孙章军;
任武;
李琳;
刘乐
-
-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系统中存在着齿槽转矩、逆变器电压死区和传感器检测误差等非理想因素,在电流环中引入了电流谐波,造成电机转矩脉动。本文构造了电流环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来抑制电流谐波;分析了LESO和整个电流环的稳定性,给出了电流环参数整定的依据;随后对采用LESO的电流环与采用传统PI控制器的电流环的谐波抑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采用LESO的电流环可以较好的抑制电流谐波,进而抑制了电机转矩脉动。
-
-
-
何鹏;
朱宇洁
-
-
摘要:
为解决脉冲电流测量系统中所用电流环满量程校准的需求,该文基于感应电流叠加原理设计实现一种瞬态电流倍增器,利用镜像交叠扣合的两块PCB形成螺旋缠绕闭合回路,使得通过套接在其内部的电流环中的感应电流得到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重复性较好的小幅度过阻尼振荡电流作为输入信号,经倍增后所获感应电流波形特征能够保持高度一致,峰值最高可达20 kA,重复性优于1%,有效避免满量程校准电流环转换系数时对激励源的要求,可用于实现对电流环转换系数在整个电流测量范围内的满量程校准。
-
-
刘昭翼
-
-
摘要: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列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列车车载网络故障数据的总量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整车系统数据流处理和记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CRH2型动车组网络数据流现状,提出一种数据处理和发送的优化方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扩充了车地通信信息的传输总量,规范了数据排序规则,显著提升了通信时序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为列车网络控制软件数据处理规范化设计提供参考。
-
-
周力;
周龙;
王欣;
谢成龙;
安群涛
-
-
摘要:
碳化硅(SiC)材料新一代宽禁带(WBG)功率器件具有阻断电压高、通态电阻低、开关损耗小、耐高温等优异的性能,在电机驱动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将SiC MOSFET应用于燃油泵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降低系统散热体积,提高功率密度。为提高电流环动态响应,通过优化电流采样时刻对电流环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获得了良好的性能,并扩宽了电流环带宽。
-
-
远方;
李东;
单新文;
黄超智
-
-
摘要:
为解决微电网母线电量过度损耗的问题,实现电压传输信号的合理分布,提出基于功率分层的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自动化控制方法。根据功率分层标准,实施对电流环的解耦处理,推导部分微电源约束条件,确定微电源V/f估值参量的具体数值,实现基于功率分层的微电网母线电压估算。建立微电网配电模型,分析电压功率谱的波动特性,按照电压信号赋值结果,求解自动化校正系数,实现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自动化控制方法的设计。对比实验结果:功率分层算法作用下,微电网母线电量损耗数值得到较好控制,解决了电量信号的过度损耗问题,能够实现对电压传输信号的合理分布。
-
-
韩有贺;
金琳;
赵千
-
-
摘要:
主要介绍日立传动设备采用的间接矢量控制方式,简要说明控制原理和控制方程,并根据电机静态电路,对间接矢量控制方式下的等效电路进行论述,推导出电压计算公式,建立电机控制模型,同时对控制系统中速度环、电流环的PI参数进行整定。PI参数整定方法能够满足现场调试和维护需要,控制精度符合控制要求。
-
-
熊辉;
林宇;
张雁伟;
李锐华;
舒骏逸;
阎歆婕;
冯建伟
-
-
摘要:
小型化和高动态是红外成像稳定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转动惯量小,传统的PI型电流环控制难以克服反电动势的斜坡干扰,将降低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的动态响应.同时,高动态的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技术另一难点是平衡动态性和抗扰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预测控制和扩张状态观测的复合电流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小转动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的动态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流控制方法将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电流环的调节时间缩短1/3,对速度响应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都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
-
-
王勃;
王天擎;
于泳;
罗成;
徐殿国
-
-
摘要:
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提升感应电机电流环鲁棒性,然而传统滑模控制存在严重的抖振问题,虽然通过引入趋近律能有效降低系统抖振,但仍无法实现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感应电机非线性积分滑模电流控制器,在削弱系统抖振的同时,实现了定子电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首先,设计非线性积分滑模面,有效避免了传统积分滑模面中初始误差大而导致的积分饱和问题.其次,通过将滑模面的信息引入幂次趋近律,实现控制器对系统状态的自适应收敛,有效地削弱了系统抖振.最后,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
-
LI Haoyuan;
李浩源;
ZHANG Xing;
张兴;
YANG Shuying;
杨淑英;
MA Mingyao;
马铭遥;
LI Fei;
李飞;
LI Erlei;
李二磊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参数变化和数字控制延时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分析和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因此提出基于离散域的可视化方法.首先,采用D分割法获得PMSM电流环的稳定域,同时考虑采样、计算延时和PWM延时.然后分别分析转速、电感、电阻、直流母线和开关频率对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稳定域面积(SA)作为稳定性衡量指标.进一步地,采用可视化方法设计PI参数.采用幅值-相位裕度测试器得到期望裕度域,同时在考虑多个参数变化的基础上得到PI参数稳定域.然后,绘制带宽的三维图,得到PI参数优选域.最后,从优选域中可以得到最优的PI参数值.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
-
-
-
刘小强;
任元斌;
邢军智;
寿少峻;
谭明栋
- 《陕西省兵工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定性分析了微型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阐述了在控制方法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电流环基础上借鉴了自抗扰控制思想,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未知扰动进行估计,采用非线性PID串联经典控制校正环节对系统进行校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微型光电稳定平台上器件尺寸受限带来的部分非线性问题,从实际控制结果来看,该方法对微型光电稳定平台取得较好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