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固定
椎弓根钉固定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43307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现代诊断与治疗、脊柱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第一次全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年会、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等;椎弓根钉固定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洪顺、徐皓、朱宇等。
椎弓根钉固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3307篇
占比:99.98%
总计:443396篇
椎弓根钉固定
-研究学者
- 马洪顺
- 徐皓
- 朱宇
- 朴成东
- 来秋山
- 杨惠林
- 陈建梅
- 陈清汉
- 丛伟
- 乔申卫
- 冯松林
- 刘色荣
- 华俊
- 姜宇
- 孙永明
- 张延哲
- 张强
- 张承齐
- 曾立峰
- 曾荣
- 朱国兴
- 李军
- 李华道
- 李江利
- 李金泉
- 林颢
- 王志荣
- 王猛
- 王登峰
- 王自立
- 纪玉清
- 罗宗平
- 胡樵
- 董晓光
- 董谢平
- 邵佳
- 郭少波
- 陈思圆
- 陈雷
- 魏劲松
- 魏波
- 龚冰南
- ABUMI Kuniyoshi
- AKIRA
- HAKU
- IWASAKI
- MIYAUCHI
- MOTOKI
- ODA
- OKUDA
-
-
于凌佳;
孟海;
杨雍;
谢学虎;
张国强;
李想;
费琦
-
-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入新技术,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1例48岁男性外伤致椎体压缩骨折(L 2)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术中三维扫描定位的"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精准"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主要包括4个步骤:①患者手术台上俯卧位,采用C型臂X线机环形扫描采集数据;②机器人操作平台规划椎弓根螺钉(利用采集椎体三维数据信息,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拟椎弓根钉置入位置、角度及方向);③椎弓根导针置入并验证(按照手术中规划进行椎弓根导针置入、术中X线透视,确认导针进针点及方向);④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导针位置满意后将椎弓根螺钉依次置入,并最后验证),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术后影像检查X线透视及CT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手术共耗时160 min,术中进行1次C型臂X线机环扫、9次X线透视;出血量约为20 ml,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术后X线检查及CT提示: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结论 国产"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椎弓根钉置入是一种新的精准、微创的手术方案.
-
-
莫杨波
-
-
摘要:
目的 探究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2019年2月~2019年11月,共选取本科室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 结果 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8.48% ;治疗后前壁高度压缩率、后壁高度压缩率、Cobb角度、VAS评分明显小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中进行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置入椎体成形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多项椎体数值改善效果显著,可良好的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
-
-
张承齐
-
-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单侧椎弓根螺钉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8.2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2周,3个月和1年通过X光片,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对43例患者进行了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15.2个月。VAS评分:术前(8.4+1.3),术后2周,3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为(1.21+0.41),(1.11+0.32)和(1.09+0.29),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JOA评分:术前(16.19+2.70),术后2周,3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为(22.74+2.19),(24.30+1.49)和(27.74+1.22),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情况下,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之一就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临床研究则明显特点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创伤也明显的减少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性。
-
-
张承齐
-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单侧椎弓根螺钉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8.2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2周,3个月和1年通过X光片,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对43例患者进行了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15.2个月.VAS评分:术前(8.4+1.3),术后2周,3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为(1.21+0.41),(1.11+0.32)和(1.09+0.29),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JOA评分:术前(16.19+2.70),术后2周,3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为(22.74+2.19),(24.30+1.49)和(27.74+1.22),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情况下,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之一就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临床研究则明显特点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创伤也明显的减少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性.
-
-
-
谈俊亚
-
-
摘要:
目的:探究骨水泥强化对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腰椎椎弓根钉固定的疗效,提供临床指导。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实验组(25例,在腰椎椎弓根钉固定中应用骨水泥强化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后凸角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0.54±0.32)分]、后凸角[(10.32±8.26)°]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相比对照组(25.00%)明显更低,P <0.05。结论:在腰椎椎弓根钉固定中应用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切实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
甘霖;
姜宇;
黄蓉
-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bone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were enrolled,32 cases of pedicle screw fixation without bone implant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in group A,46 cases of pedicle screw fixation with Bone implant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in group B.The imaging findings after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moval and internal fix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9 patients with poor outcome were evaluated in group A,including 2 cases of nonunion of fracture.After removing internal fixation,3 ca-ses of vertebral height loss occurred,9 cases of refractory low back pain, non-performing rate of 28.2%.The patients of group B were all bone healing,and after removing internal fixation,without vertebral height loss and refractory low back pai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bone implant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increases the bone mass of the vertebral vertebrae,and could restore the bearing of the spine to the maximum extent.%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后是否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8例,其中A组椎弓根钉固定后未行经椎弓根植骨32例,B组行经椎弓根植骨46例,比较术前、术后、取出内固定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均获1~2年的随访,通过复查X线、MRI等检查,发现 A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9例(28.15%),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内固定取出后发生椎体高度丢失3例,取出内固定后发生顽固性腰痛9;B 组患者均骨性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无椎体高度丢失及顽固性腰痛的发生(P=0.00).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后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传统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相比,增加了伤椎的骨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的承重能力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顽固性腰痛的发生.
-
-
杜朝阳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并知情同意.68例患者均择期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68例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且能自理生活,均未出现脊柱侧弯、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CT、X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矢状位生理曲度.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
金卫东;
王自立;
朱禧
- 《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病椎间短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骶椎结核稳定性重建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适应证及疗效。方法:106例腰骶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先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同期或二期进行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其中病椎间短椎弓根钉固定组54例,选用长20-35mm的短椎弓根钉置于病椎椎弓根。如其中病椎之一剩余骨质小于1/3,而另一病椎剩余骨质大于1/3时,则可行短钉、常规螺钉固定。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常规椎弓根螺钉置于正常椎骨中,固定范围跨越病椎上、下各一个正常间隙。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58.09±17.01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病灶治愈、植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3-5个月86例(81.13%)CT重建片示植骨块与椎体上下均骨性融合,随访时植骨均愈合。植骨平均愈合时间,短钉组4.35±1.04月,短节段组4.47±1.10月,Cobb角矫正度及丢失率两组分别为14.47±3.76°,7.22%和16.20±2.70°,6.37%,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椎间短椎弓根钉固定、矫形术在腰、骶椎结核中具有仅固定、融合病变节段,保留了相邻正常脊柱的运动单元,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好。
-
-
-
赵庆华;
贾连顺
- 《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
| 2007年
-
摘要:
目的: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分别结合侧后方融合(PL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rn 方法:本组应用Monarch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14例患者实施Monarch内固定+侧后方植骨融合(PLF);16例患者行Monarch内固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进行术前术后功能、症状评分。rn 结果:30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25和1.64;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8.6%,术后恢复至17.5%。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18和1.39;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4.2%,术后恢复至20.3%。rn 结论: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应用Monarch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可以获得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的稳定性方面,PLIF优于PLF,但临床结果尚无明显差异(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