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松浦镜鲤

松浦镜鲤

松浦镜鲤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7681篇;相关期刊29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中国饲料、河北渔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高端养鱼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等;松浦镜鲤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奇友、王常安、李晋南等。

松浦镜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681 占比:99.93%

总计:107757篇

松浦镜鲤—发文趋势图

松浦镜鲤

-研究学者

  • 徐奇友
  • 王常安
  • 李晋南
  • 罗亮
  • 赵志刚
  • 石连玉
  • 卢彤岩
  • 王荻
  • 王连生
  • 李池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美彦; 杨星; 张效平; 赵凤; 李建光; 商宝娣
    • 摘要: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生物絮团系统中池塘不同养殖比例对主养鱼松浦镜鲤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物絮团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在池塘生物絮团系统中设置3种不同养殖比例,即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照80∶20、75∶25、70∶30投放鱼苗,养殖190 d时比较不同养殖比例浦镜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不同养殖比例间松浦镜鲤肌肉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前肠和后肠的消化酶活性不同养殖比例间差异不显著,均以75∶25的较高;中肠的消化酶活性中,75∶25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70∶30,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肝脏抗氧化指标中,丙二醛含量75∶25显著高于70∶30(P<0.05),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以75∶25的最高。血清生化指标除75∶2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0∶30和80∶20外(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絮团系统中,松浦镜鲤与其他鱼类按照75∶25投放时的蛋白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高于其他处理。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75∶25的投放比例较适宜松浦镜鲤生长。
    • 范泽; 李晋南; 张圆圆; 吴迪; 王连生
    • 摘要: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3%、6%、9%、12%、15%、18%)对大规格松浦镜鲤越冬前后生长、体成分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前期进行完大规格松浦镜鲤对饲料脂肪适宜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后,在每一个网箱中保留规格齐整,质量为(609.70±49.93)g的20尾大规格鲤鱼进行越冬试验,共18个网箱(2.0 m×2.0 m×2.0 m),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4月28日。越冬期间水温3~8°C。结果表明:6%脂肪组的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3%组及18%组(P0.05)。越冬后,18%脂肪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3%、6%和12%脂肪组(P0.05),以6%脂肪组为最低。6%脂肪组越冬后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5%组和18%组,且其下降率为最低,显著低于3%组和18%组(P<0.05)。3%脂肪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组和9%组的肌肉粗脂肪下降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越冬后18%脂肪组的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15%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其下降比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组肌肉水分含量为最高,显著高于6%组(P<0.05),且其水分增加比亦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脂肪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均以6%组为最高,其中脂肪酸合成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3%、15%及18%组(P<0.05)。脂肪分解相关的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的基因表达量3%组和6%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越冬试验发现,6%脂肪组能够使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降低比最小化,在越冬后保持了较高的肌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使鱼体自身内源脂肪合成能力增强而分解能力减弱,更利于维持体质,便于越冬后机体代谢能力的恢复。
    • 杨帆
    • 摘要: 松浦镜鲤和草鱼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通过定期采集池塘的水质样品,对其中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等水质因子浓度测定比对,探究2种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VIKOR方法对2个池塘的水质进行比较。
    • 李晋南; 王常安; 张圆圆; 吴迪; 范泽; 王连生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淀粉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L.)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6.84±0.02)g的松浦镜鲤36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实验饲料分为5组,分别在45%水平的高淀粉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0.6%、1.2%、1.8%、2.4%的精氨酸,实验周期为8周,进行肠道消化酶和形态的测定.[结果]前、中、后肠的淀粉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2.4%精氨酸组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中、后肠蛋白酶活性随精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1.8%和2.4%精氨酸组的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4%精氨酸组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淀粉饲料中添加Arg显著影响了肠道皱襞高度,但对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2.4%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8%精氨酸组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1.8%和2.4%组肠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精氨酸组肠长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前、中、后肠肠绒毛密度没有显著差异,且排列较整齐.[结论]高淀粉饲料中添加1.8%~2.4%精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改善了松浦镜鲤的肠道形态结构.
    • 袁志琼
    • 摘要: 对松浦镜鲤的养殖通过不同养殖池塘试验从经济效益、商品鱼质量、饲料投入及鱼病防治等比较,结果表明:1号塘养殖模式较为合理,2号塘在养殖搭配上不合理,混入建鲤养殖,造成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状况.
    • 李晋南; 张圆圆; 范泽; 吴迪; 王连生
    • 摘要: 在水温(23±1)°C下,将360尾初始体质量为(6.84±0.02)g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饲养在200 L控温循环水族箱中,饲喂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含蛋白32.24%)、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含6.12%)、用甘氨酸调节氮平衡的等氮等能饲料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A0)、0.6%(A 0.6)、1.2%(A1.2)、1.8%(A1.8)和2.4%(A2.4),探讨饲料精氨酸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精氨酸各组松浦镜鲤的特定增长率(SGR)和末体质量(FBW)显著高于对照组;A1.2组和A1.8组肠体指数显著高于A0组(P<0.05),A1.8和A2.4组的肠长指数显著高于A0组(P<0.05);A2.4组松浦镜鲤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0、A0.6和A1.2组(P<0.05),A1.8和A2.4组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0组(P<0.05);A1.8和A2.4组前肠和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A0组(P<0.05).A1.8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0组(P<0.05);A1.2组前肠和中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A0组(P<0.05);A2.4组前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2.4组后肠和A1.8组中肠T-AOC显著高于A0组(P<0.05);A2.4组前肠和中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1.8和A2.4组前肠和后肠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4组中肠GSH含量显著高于A0、A0.6和A1.2组(P<0.05).A2.4组前肠和中肠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后肠NOS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精氨酸显著增加了前肠皱襞高度(P<0.05),A1.8组和A2.4组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A0组(P<0.05);A1.8和A2.4组的中肠绒毛宽度显著高于A0组(P<0.05).A1.2组中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1.8组后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A0组(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1.8%~2.4%的精氨酸可以提高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松浦镜鲤的肠道发育.
    • 范泽; 吴迪; 李晨辉; 张圆圆; 李晋南; 王连生
    • 摘要: 研究不同饲料蛋白水平(24%、26%、28%、30%、32%、34%)对大规格松浦镜鲤越冬前后生长、体成分、抗氧化及蛋白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前期进行完大规格松浦镜鲤对饲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后,在每个网箱中保留规格齐整,质量为(694.55±64.72)g的20尾大规格鲤鱼进行越冬试验,共18个网箱(2.0 m×2.0 m×2.0 m),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4月28日.越冬期间水温3~8°C.结果表明,26%蛋白组的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下降比显著低于24%、32%、34%蛋白组(P0.05).26%蛋白组越冬后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4%蛋白组,且其下降比显著低于24%蛋白组(P<0.05).24%组和32%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26%组(P<0.05),32%组肌肉水分增加比显著高于26%和34%组(P<0.05).26%蛋白组鲤鱼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30%蛋白组(P<0.05),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24%蛋白组(P<0.05).34%蛋白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6%蛋白组的越冬后肌肉雷帕霉素受体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24%、34%蛋白组(P<0.05).26%蛋白组的肌肉4E结合蛋白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6%蛋白组的肌肉S6K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B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除24%蛋白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越冬试验发现,26%蛋白组鲤鱼越冬效果最佳,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下降比均为最低,鱼体能够储存更多的蛋白质,使机体获得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拥有较强的自身内源蛋白质合成能力.
    • 李正旭
    • 摘要: 松浦镜鲤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质细腻厚实、起捕率高等优点,因此目前养殖松浦镜鲤的人们正逐步增多,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疾病防治是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仅就养殖试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病害情况,怎样进行疾病防治,作简要汇总如下,仅供参考。
    • 胡雪松; 李池陶; 贾智英; 葛彦龙; 石连玉
    • 摘要: 在越冬前(145 d)、越冬后(332 d)和越冬后2个月(392d),对同池、同条件养殖的36个家系(1287尾)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L.的体质量(body weight,BW)和越冬体质量损失率(overwintering weight loss rate,WLR)性状进行比较,以筛选生长性能优良的家系.结果 显示,在3个检测时段,松浦镜鲤的BW和WLR的总体家系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家系BW和WLR的最小二乘均值多重比较显示,BW145表现优良的家系为F36、F25、F31、F32和F34,BW332表现优良的家系为F36、F16、F25、F30、F31、F32和F34,BW392表现优良的家系为F36、F16、F30和F21;WLR表现优良的家系为F16、F30和F21.上述结果表明,各家系在3个检测时段生长表现并不完全一致,仅凭越冬前后的体质量性状进行选择可能会遗漏后期生长表现优良的个体;WLR适于作为越冬后生长潜力的评价指标,但最好与越冬后体质量性状相结合进行综合选择.
    • 白海锋; 李引娣; 王丰; 张星朗; 袁永锋
    • 摘要: 2017年7月1日—9月13日,在水深1.5 m、面积667 m2主养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套养长丰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精养池塘中,设长250 cm、宽100 cm的生态浮床,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的覆盖率分别为15%、20%、25%和30%,探讨不同覆盖率下水蕹菜对精养鱼池氮、磷吸收的效果.75d的养殖和氮磷含量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池塘与对照池塘(覆盖率0%)间水中氮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四种覆盖率浮床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5.02%、53.47%、59.17%和69.84%,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8.48%、55.93%、64.91%和76.67%,水体氮磷去除率与覆盖率呈正相关.生态浮床覆盖率在20%~30%时,氮磷去除效果较好,考虑生产成本,水蕹菜覆盖率以25%为宜.该研究结果可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控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