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
机能学实验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5048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科教导刊、卫生职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等;机能学实验的相关文献由724位作者贡献,包括童学红、崔茜、侯晓莉等。
机能学实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048篇
占比:99.80%
总计:135325篇
机能学实验
-研究学者
- 童学红
- 崔茜
- 侯晓莉
- 刘爱东
- 郝刚
- 陈博
- 安英
- 徐博
- 沈楠
- 王世全
- 王俊亚
- 王建刚
- 赵丽晶
- 郑倩
- 陈雪
- 李莹
- 王冬梅
- 蒋杨
- 陈晓青
- 陈远寿
- 马小茹
- 马思明
- 任启伟
- 何康
- 余春燕
- 冯晓娟
- 冯有辉
- 刘华
- 千智斌
- 唐钒
- 姬明丽
- 孙玉锦
- 席晅
- 张冬梅
- 张可为
- 朱健平
- 李利生
- 李慧
- 李晓芳
- 李淑元
- 杜克莘
- 杨东旭
- 杨敏
- 梁翠茵
- 王姝
- 王岩梅
- 王新芳
- 王芳芳
- 王颖
- 相霞
-
-
刘行海;
郑倩
-
-
摘要: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生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本文通过分析机能学实验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探索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平时成绩考核方案、用好第二实践课堂,旨在使机能学实验教学真正起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取得了提升教师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双赢效果。
-
-
丁海虎;
陶明飞;
倪虹;
王元元;
葛荣靖
-
-
摘要:
探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在医学机能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以本学期2019级临床医学两个带教班级为研究对象,在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中使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以采用班级为实验组,未采用班级为对照组,比较两个班学生测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测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98.000±4.549)与对照组成绩(88.807±9.4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表示采用极域软件教学能更有助于学习,75.86%的学生更倾向使用该软件。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在医学机能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课堂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
秦从军;
张可为;
王颖;
余春燕
-
-
摘要:
目的为解决“三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分开教学存在的仪器设备、实验耗材、实验动物资源浪费和重复采购问题,对其进行整合,建设综合性机能学实验室。方法将传统的“三理”实验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课程中抽出来,整合成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机能学实验。结果将“三理”实验整合成综合性机能学实验不仅解决了资源浪费和重复采购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生理功能—病理模型—药物干预”医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思维。结论将“三理”实验整合成综合性机能学实验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
-
孙岑岑;
梅汝焕;
高铃铃;
方瑜;
厉旭云;
顾一峰
-
-
摘要:
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障实验教学工作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实验教学需做好由线下转为线上的准备。文章探索目标教学指导下的高质量教学设计,通过虚拟仿真、翻转课堂讨论、直播实验操作及线上实时答疑的全覆盖教学模式,全方位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技能、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在管控期间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
-
任如钰;
易婷;
张丽静;
廖诗平;
郑焱江;
植茂辉;
孙玉锦;
王玉芳
-
-
摘要: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研究机体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性科学。在以动物为主的实验中,实验结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根据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构建“机能学实验结果分析思路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启发科研探索性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逐步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为今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
-
梁岚
-
-
摘要:
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虽因实验设备、条件、经费等存在多因素限制,但在新医科背景下,我们进行机能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以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为指导,构建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探索将基础实验教学、临床实践及课程思政有机整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可行、有效。
-
-
杨煜;
康劲松;
刘海岩;
李天舒;
李金成;
吕文伟;
李洪岩
-
-
摘要:
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持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是高校肩负的责任使命。在《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1],把医学教育摆在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突显出强化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医药研发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培养具有科研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机能学实验是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课程有机整合而成,主要研究生物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目前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实验教学课程[2]。由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加深了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避免了课程重复设置造成的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现状与建设“双一流”之间存在的最大差距是没有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全球发展的视野下,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培养。此外,机能学实验只注重功能性指标的检测,而忽视了基因指标的变化及形态学指标的变化,难以深刻地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
-
罗布占堆
-
-
摘要:
当前国内医学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怎样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机能学实验是一门融合了药理学、生理学与药理生理学等学科实验的主要学科,该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尤其是实验设计环节。本文主要就机能学实验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指出了通过机能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对策与建议。
-
-
-
李曹龙;
张柯柯;
王娜;
信小兵;
刘展
-
-
摘要:
目的:对机能学实验进行全过程量化考核,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方法:选择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考核对象,学生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全过程考核.结果 参与考核的同学及格率90.32%,平均成绩86.18+4.35分,P<0.05差异显著.调查问卷回收率98.3%,其中97.7%学生认同所构建考核体系,考核通过率和平均成绩均高于传统考核方法对照组.结论:构建全过程的考核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医学生临床实践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