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木丹颗粒

木丹颗粒

木丹颗粒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0951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医药指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暨第一届国际脑心同治高峰论坛、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防治高峰论坛 等;木丹颗粒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世家、姚伟洁、李莹莹等。

木丹颗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0951 占比:99.88%

总计:141120篇

木丹颗粒—发文趋势图

木丹颗粒

-研究学者

  • 于世家
  • 姚伟洁
  • 李莹莹
  • 李都
  • 王丽
  • 王镁
  • 齐月
  • 何芳
  • 侯红斌
  • 俎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符芳盈; 陈玲; 翁育才; 陈金逸
    • 摘要: 目的研究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和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治疗),各49例。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阻力指数(RI)、血流流速、搏动指数(PI)]、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木丹颗粒和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炎症反应和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可靠。
    • 郑子恢; 潘慧杰; 张丹静; 张亚同; 张碧华; 李琼; 金鹏飞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甲钴胺片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3月发表的甲钴胺片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研究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片联合木丹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钴胺片治疗),中文数据库限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文数据库不做期刊限制。选取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1438例患者,研究组745例,对照组6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患者在总有效率(OR=3.31,95%CI=2.41~4.55,P<0.00001)、显效率(OR=2.23,95%CI=1.72~2.90,P<0.0000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D=2.91,95%CI=2.22~3.59,P<0.00001)、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D=4.94,95%CI=2.84~7.03,P<0.00001)、胫前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D=2.87,95%CI=2.22~3.52,P<0.00001)、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MD=3.95,95%CI=3.42~4.48,P<0.00001)、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MD=5.11,95%CI=1.84~8.38,P=0.002)和胫前神经感觉传导速度(MD=4.81,95%CI=3.89~5.73,P<0.00001)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14~0.83,P=0.02)。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甲钴胺片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较单纯使用甲钴胺片有显著优势。因选取的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今后更多高质量RCT进行验证。
    • 杜阳; 于清源; 任钧国
    • 摘要: 目的 基于病证结合的原则,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木丹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从SymMap数据库中收集气虚血瘀证11个中医症状相应的现代医学症状(MM Symptom)名称,采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11个中医症状和DPN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取蛋白互作信息,DAVID 6.8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随后基于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标的结合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坐骨神经组织中IL-6、ERK1/2、P38MAPK、PI3K以及AKT蛋白的表达,验证网络药理学对分子机制的预测。结果 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证DPN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PPI网络显示核心靶点有AKT1、ALB、IL-6、MAPK1等,“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图显示木丹颗粒主要通过作用于AKT1(PI3K/AKT)、MAPK1(ERK1/2)、BCL-2(P38)、Bax(P38)、IL-6等靶点,调控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DPN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证实,木丹颗粒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中ALB和MAPK1与活性成分的结合活性最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丹颗粒可以显著下调DPN小鼠坐骨神经组织中IL-6、ERK1/2、P38MAPK的表达(P<0.01),显著上调PI3K、AKT的表达(P<0.01)。结论 木丹颗粒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关键靶点及多种作用途径治疗气虚血瘀证DPN,主要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P38 MAPK和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等。
    • 张勇; 杜娟
    • 摘要: 目的 探究木丹颗粒联合白虎汤加味对2型糖尿病心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DCAN)泌汗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DCAN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木丹颗粒与白虎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甘油三酯(Triglyce 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中医症状积分,泌汗功能[双手电化学皮肤电导率(Hands electrochemistry skin conductivity, HESC)、双足电化学皮肤电导率(Feets electrochemistry skin conductivity, FESC)]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AN患者予以木丹颗粒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在降低血脂、血糖,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泌汗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 尚靖智; 王菲; 刘淑妍; 魏元庆; 权元鼎
    • 摘要: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木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β_(2)-M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血β_(2)-MG、尿β_(2)-MG、TC、TG、FP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AER、血β_(2)-MG、尿β_(2)-MG、TC、TG和FP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明显,药物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好。
    • 余玲; 张薇; 付文涛
    • 摘要: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86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速度(MCV)、血糖水平、总症状评分(TSS)、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MC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水平、T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DPN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神经传到速度,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余金莲; 钟秋润; 余雨枫; 陈诗嘉; 李紫荆; 李静; 陈思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公开发表的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146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且两者联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田甜; 陈镜楼; 黄徐英; 林智娟; 宋慧晶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测定木丹颗粒中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四氢非洲防己碱、四氢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C;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检测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四氢非洲防己碱、四氢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和254 nm(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以延胡索乙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含有量。结果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四氢非洲防己碱、四氢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分别在4.91~98.20,3.57~71.40,1.03~20.60,2.39~47.80,1.62~32.40,1.79~35.80,1.06~21.20,0.58~11.60,1.86~37.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01%(0.73%)、99.17%(0.59%)、97.93%(0.78%)、98.81%(0.98%)、98.78%(0.43%)、97.74%(0.60%)、96.99%(0.62%)、96.96%(0.46%)和99.28%(0.37%),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木丹颗粒中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四氢非洲防己碱、四氢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
    • 柴静芳
    • 摘要: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保肾通络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木丹颗粒联合保肾通络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血管活性因子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保肾通络方辅治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
    • 周楠; 王娜; 张媛媛; 曹力仁; 樊景春; 梁建庆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期间关于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RCT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RCTs,共9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采用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DPN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34,95%CI(1.18,1.52),P0.05];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D=-5.68,95%CI(-8.52,-2.84),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受纳入文献质量、数量的限制,该研究所得结论尚需谨慎对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