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
新词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66篇;相关期刊789种,包括黄金时代、中国企业家、江淮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YWCL 2010)、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HNC与语言学研讨会等;新词的相关文献由176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昊、朱频频、崔军民等。
新词
-研究学者
- 张昊
- 朱频频
- 崔军民
- 乐伟国
- 罗玲(整理)
- 刘春阳
- 王卿
- 周炜
- 谢瑜
- 龚才春
- 丰雨薇
- 佚名
- 佟子健
- 史树敏
- 史立华
- 史胜清
- 周新宇
- 庞琳
- 张旭
- 施丽华
- 李雄
- 林俊杰
- 毛文吉
- 牟小峰
- 王磊
- 王雲路
- 王静
- 郭奇
- 高永伟
- 黄河燕
- 黄玉兰
- 严馨
- 余正涛
- 刘凡平
- 刘群
- 刘辉
- 吴泽球
- 宋孝廷
- 崔世起
- 康潮明
- 张扬
- 曹小云
- 杨小平
- 沃国强
- 沈振雷
- 洪旭东
- 熊晓君
- 王治江
- 王洁
- 甘涛
-
-
-
-
摘要:
西部金融中心、“轨道上的都市区”“两新一重”、国际消费载体提质、“双减”、长租房市场……这些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新词、暖心词引人关注,每一个词语,都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描绘着美好明天。
-
-
-
-
摘要:
现在,我们总是把非常要好的朋友称作“死党”。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词早在古代就有,你可能会不信,你多半会说:这肯定是个新词!因为在古人眼中,“死”是一个不吉利的字眼,应该忌讳才是,怎么可能会这么称呼呢?
-
-
张明辉;
王昕昱
-
-
摘要:
"C位"一词最初出现于2010年,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成为使用群体较为广泛、常见的一个词。从产生至今,其经历了从电竞行业用语到舞台娱乐行业用语,再到日常语言的过程,成为具有三个义位的多义词,其演变是人类认知机制中隐喻机制和联想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C位"的演变路径和演变机制,能为探究现代汉语新词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提供一些证据。
-
-
刘善涛;
张瑜
-
-
摘要: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也是汉语词汇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历史时期,同时还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时期。本文以时间为轴,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代表成果,对该时期新词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总结研究特点,肯定研究成绩,以期为民国时期汉语语文辞书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
-
李玲;
王彬聪
-
-
摘要:
新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而新词的学习是二语习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英语学习者非常重要的参考工具书,英汉学习词典应当及时收录已被大众普遍认可并广泛使用的英语新词,并提供丰富准确的使用信息。文章将介绍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在辅助英汉学习词典进行新词收录和释义方面的积极作用,COCA语料库的词频统计数据及搭配信息都能为汉英学习词典收录和释义新词提供有效参考。
-
-
王昕昱;
张明辉
-
-
摘要:
“弧”及其衍生形式“弧人精”的产生,是范畴隐喻驱动语法化及认知空间概念整合的结果,其流行反映了我国当今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变革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词(语)的研究应更多地站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社会认知现象,从而更好地揭示社会生活现象,更好地指导汉语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
盛凤;
金星
-
-
摘要:
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又称单纯性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发展性儿童语言障碍等。国外幼儿园SLI的发生率为7%~8%[1];2013年姚晓菊对国内普通幼儿园3~6岁儿童抽样调查中发现SLI的平均发生率为2.1%[2]。SLI儿童常常存在各种各样的语言问题,其中,新词习得困难是其突出特征之一。
-
-
苏佳;
涂双滨
-
-
摘要:
汉语新词是衡量某一段历史时期语言特点的重要标准。新时代语境中的汉语新词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独具中国特色文化内涵,通过词义、语体、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运作,精准地反映了我国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新时代语境中的新词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现实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新时代语境中的汉语新词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性;新词形成一股深刻而持久的社会动员力量,凝聚民心,并最终促成坚实的汉语凝聚力。
-
-
褚一格
-
-
摘要:
当今非洲葡语文坛的重要作家米亚·科托把自身对莫桑比克本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了数量颇丰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科托和本地人的亲身经历。他习惯把口头文化传统融于文学写作,用想象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聚焦非洲传统泛灵论信仰、殖民主义、内战创伤、女性权益和历史钩沉,彰显出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照。同时,他的作品颠覆文学本体,以糅杂的文体和“再创造”的词语重构了对莫桑比克魔幻现实的言说方式,让小说的语言富有诗意的美感,不仅承袭了非洲的古老智慧和传统,还实现了对口述技巧的创造性转化。作为当今非洲文学的中流砥柱,科托无疑是非洲葡语作家从“边缘的边缘”迈向“世界文学中心”的标杆。
-
-
孙晔;
王琴
-
-
摘要:
以"小+N"指人结构新词语的出现为例,主要从使用情况、结构特点和流行原因三个方面,考察"小+N"作指人结构使用的新趋势,认为"小"具有词缀化倾向,N也在逐渐泛化,整个结构正由短语向词演变."小+N"作指人结构的流行,来自于该结构可以对称谓系统进行增补、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且符合语言的经济性.
-
-
-
-
孙雄勇
- 《第二届HNC与语言学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HNC的句类分析处理句子的基本策略是:"中间切入,先上后下"。概括为三个环节:语义块感知,句类假设检验,语义块构成分析。HNC的分词处理则贯穿在这三个环节当中。本文分别从伪词和新词两方面介绍HNC的处理方法。对伪词的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了讨论,对于新词,本文从以下的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介绍了HNC理论下对于解决分词以及新词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