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收缩率
断面收缩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07113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机械工程材料、包钢科技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2014年第三届线棒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等;断面收缩率的相关文献由52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正寰、陈登福、杨文等。
断面收缩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113篇
占比:99.85%
总计:107276篇
断面收缩率
-研究学者
- 胡正寰
- 陈登福
- 杨文
- 杨翠苹
- 佟振峰
- 刘晋平
- 周建男
- 姜世全
- 宁广胜
- 张茂龙
- 张长义
- 汪丽丽
- 王宝雨
- 田守豹
- 袁长波
- 郑振华
- 钟巍华
- 丁一明
- 付振宇
- 任国松
- 冯振山
- 刘宇
- 刘崇
- 刘政军
- 刘晶
- 刘江成
- 刘纲
- 刘青
- 单瑞来
- 吴坚
- 吴宗双
- 周克民
- 周钰桐
- 姚宏越
- 宋立伟
- 屈佳兴
- 峰公雄
- 廖明
- 张全刚
- 张利君
- 张剑
- 张哲
- 张康生
- 张泽宇
- 张磊
- 彭天兰
- 徐明娇
- 房晓勇
- 李义祥
- 李亚林
-
-
董庆;
阮士朋;
李敏锐
-
-
摘要:
协议要求SCM435钢热轧盘条奥氏体晶粒度≥7级以及断面收缩率≥35%。试验结果表明,原始工艺条件下,Φ12 mm SCM435钢盘条混晶组织沿着线材的表层分布,从表面到深度0.5mm区域为混晶区,奥氏体晶粒度为4级(25%)+7.5级(75%);其余心部区域晶粒度7.5级。显微组织中马氏体(M)比例高,断面收缩率低。通过混晶组织产生原因的分析,采取将精轧温度由935°C降至850°C、吐丝温度由900°C降至850°C等措施,使Φ12 mm SCM435钢热轧盘条晶粒度由7.5级升至8.5级,盘条表层混晶组织消失;同时降低了显微组织中M比例,断面收缩率均值由35%提升到40%。
-
-
杨怡姣;
彭毅;
李艳萍
-
-
摘要:
针对目前SWRH82B热轧盘条断面收缩率偏低问题,通过断口形貌、金相检验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SWRH82B高碳钢热轧盘条断面收缩率偏低的试样出现无缩口形貌,呈现解理型脆断;心部出现恶性网状渗碳体组织。对心部网状渗碳体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生产实践中消除盘条心部网状渗碳体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
邓军伟;
徐俊峰;
姜增强;
王磊;
戴学忠
-
-
摘要:
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胀断MC11H连杆横向断面收缩率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连杆锻造过程中,锻件大头、小头端心部和横截面1/2半径处的金属沿锻件宽度方向向四周流动,导致连杆大头端分布着短条状MnS夹杂物,从而使MC11H连杆的横向断面收缩率降低。
-
-
赵祥峰;
胡明;
王立洲;
金武俊
-
-
摘要:
采用60 t BOF-LF-150 mm×150 mm连铸线材轧制工艺,通过优化转炉冶炼工艺,控制精炼渣碱度2~4,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15~30°C,控制精轧温度880±20°C等工艺措施,生产出了平均抗拉强度1009 MPa,断面收缩率41.8%,脱碳层<0.10 mm的Φ10.0 mm 65Mn盘条,盘条各项性能均满足用户的需求。
-
-
李世伟;
袁清;
彭其春;
肖爱达;
徐光;
薛正良
-
-
摘要:
本文基于工业化应用角度设计了一种Al、Mn含量较低的低密度钢,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高温热塑性进行研究,并采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拉断后钢样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在760~820°C出现了塑性低谷区,断面收缩率均小于80%,790°C拉伸时钢样的断面收缩率达到极小值,仅为54.45%,故实际生产中,实验钢种应避免在该温度范围进行连铸压下或热轧。在850~1200°C温度范围,实验钢种的热塑性能较好,断面收缩率均大于86%。另外,实验钢种的抗拉强度随着热拉伸温度的上升而下降,760°C时其抗拉强度最大为175 MPa。
-
-
李祥龙;
陈远生;
鲁金龙;
罗淋淋
-
-
摘要:
为支撑SY740非调钢连铸和轧制工艺制定及优化,预防和控制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形成,提高和改善铸坯质量,助力产品研发及生产,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试验研究SY740非调钢高温塑性。通过控制拉伸温度及应变速率,测定了该钢种不同温度的强度极限、断面收缩率,得出塑性变化特征,并绘制SY740非调钢高温塑性曲线。结果表明,SY740钢在650~900°C温度时,断面收缩率低于50,塑性较差,在950~1150°C温度时,断面收缩率大于60,塑性较好。试验研究成果对控制连铸拉坯过程矫直阶段温度预防连铸坯表面裂纹出现,提供了支撑。
-
-
王哨兵;
孙文强;
王曼;
周珠;
张燕燕
-
-
摘要:
利用Gleeble试验机研究S32750双相钢(/%:0.20C,25.50Cr,7.05Ni,3.50Mo,0.28N)区铸态和固溶态柱状晶和等轴晶区在1000-1200°C的热塑性,表明得出该钢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在1100-1150°C最佳。通过电镜分析,在1000-1050°CS32750钢呈脆性断裂,在1050-1150°C呈塑性断裂,在1150-1200°C为沿晶断裂。S32750钢1000-1050°C时裂纹沿相界,1150-1200°C时裂纹沿晶界。综合热模拟试验,确定S32750钢的最佳热塑性温度为1150-1200°C。
-
-
陈子望;
陈建豪
-
-
摘要:
GB/T 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修改采用ISO 6892-1:201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已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其中断面收缩率的测定方法值得商榷。本文详细分析了拉伸试验试样断后面积的测量方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
-
-
摘要: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含质量分数1.8%铜和1.0%镍的X65级低碳低镍含铜管线钢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不同温度(850~1 300°C)下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含铜管线钢的抗拉强度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在850°C拉伸时抗拉强度达到105 MPa,而在1 300°C时的抗拉强度降至约30 MPa;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含铜管线钢的断面收缩率整体呈增大趋势,当试验温度高于1 050°C时,断面收缩率均在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高温塑性,850~1 000°C区间断面收缩率在60%左右,应避免在850~1 000°C区间对该管线钢进行大变形量变形;在试验温度高于1 050°C时,含铜管线钢高温塑性的提高与动态再结晶有关;在连铸温度范围(1 100~1 250°C),含铜管线钢具备优异的高温塑性,可以保证连铸坯的冶金质量。
-
-
尚巍巍;
支旭波;
王兴;
成泽强;
金培元;
陈宗乐;
房金乐
-
-
摘要:
介绍电弧焊用焊条钢H08A的试制过程。通过对钢水脱氧工艺的研究,解决了连铸坯严重的皮下气泡,同时保证钢水良好浇铸性;采用低温吐丝轧制工艺,提高断面收缩率,降低表面氧化铁皮含量,改善了生产过程吐丝乱圈。
-
-
CHEN Yao;
陈耀;
WANG Wei-ling;
王卫领;
ZHANG Shou-wei;
张守伟;
GAO Fu-bin;
高福斌;
LUO Sen;
罗森;
ZHU Miao-yong;
朱苗勇
- 《第一届河钢东大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开展了邯钢Q460C板坯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实验,获得了其在600~1380°C条件下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面收缩率.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0.001s-1条件下,随着温度从600°C升至1100°C,Q460C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118MPa、125.11MPa和250.06MPa快速降至15.7MPa、18.93MPa和21.4MPa.同时,在1380°C条件下,Q460C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4.83MPa和13.59MPa.另外,由断面收缩率结果,可知Q460C的第三脆性温度区间为750~880°C.随应变速率的提高,Q460C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提高,低温脆性区间前移150°C.
-
-
张俊东
- 《2017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当前市场发展需求,通过选用超细晶粒度及超薄脱碳层的55SiCr,中15唧弹簧钢盘条,对中12.6mm钢丝高频淬火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最终获得了完全淬透的良好组织性能的钢丝,抗拉强度2010MPa,断面收缩率48%.通过夹送张力试验获得了控制最小线径偏差的方法,通过原料检试验控制了表面质量.该钢丝具有重量轻、良好的耐疲劳性能、抗震性能,已经在一汽大众及广州神龙等高档轿车中得到应用,而且得到好评.
-
-
-
-
SHI Chao;
史超
- 《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30MnSi线材又叫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其主要用途是用来做建筑管桩骨架钢结构,具有很大的市场,现我厂生产的PC棒30MnSi质量合格,但因市场竞争激烈,需降低合金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北营轧钢厂第三高速线材生产线通过控制轧制工艺,力求在不改变化学成份的前提下提升盘条的力学性能,以求降低合金成本,最终将盘条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提高30MPa以上,同时保证了50%以上的断面收缩率.该钢种的试轧工艺促进了工艺技术进步,为降低合金Mn含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
-
-
齐保;
蒋显全;
王金伟
- 《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借助拉伸试验、OM、SEM等手段,研究Hazelett生产线制备的5052铝合金厚板坯在拉伸温度为常温、-100°C和-150°C时,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试验温度为-100°C和-150°C时,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与室温(175Mpa,18%,15%)相比都有提高,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0Mpa和38Mpa,延伸率分别提高21%、23%和20%、21%,说明该材料随试验温度的降低综合性能明显提高.对材料断口形貌观察发现,随温度的降低材料断口由抛物线形剪切韧窝变为圆形韧窝,撕裂棱变规则,且断口残留第二相减少,说明在低温环境下材料组织均匀性改善,有利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的提高.
-
-
邢献强;
菅军伟
- 《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对Φ5.5mm60Si2MnA热轧线材轴向纵剖面金相组织的检测和11道拉拔至Φ1.67mm钢丝性能的检测,发现只要60Si2MnA热轧线材的金相组织中不出现微区突变,在组织变化较为平缓过渡的情况下,即使存在较大的组织偏析,在大压缩率拉拔时也不会出现断丝;铁素体含量较高,组织偏析较为严重的60Si2MnA热轧线材抗拉强度较低,在同等拉拔压缩率下抗拉强度较低;总压缩率小于85%时,60Si2nA热轧线材原始强度较高,其拉拔钢丝的断面收缩率较高;总压缩率大于85%时,原始强度较高,其拉拔钢丝的断面收缩率反而较低;总压缩率小于75%时,60Si2MnA热轧线材原始强度较高,其拉拔钢丝的扭转值较低;总压缩率大于75%时,原始强度较高,其拉拔钢丝的扭转值反而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