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脉延续

文脉延续

文脉延续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81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城市地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城市建设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4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等;文脉延续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燕玲、张邹、朱丽娜等。

文脉延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31.6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3.91%

专利文献>

论文:181 占比:64.41%

总计:281篇

文脉延续—发文趋势图

文脉延续

-研究学者

  • 张燕玲
  • 张邹
  • 朱丽娜
  • 杨梦冰
  • 汪民
  • 赵晓龙
  • 邱景
  • 邵龙
  • 丁乙
  • 丁倩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子坚; 杨睿琪; 陈坚
    • 摘要: 城市的现代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承载历史记忆的传统建筑或被废弃,或成为破败杂乱的典型,城市记忆也随之不断丢失。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承载,在历史和日常生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关联作用,对其进行保护尤为重要。文章以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改造项目为例,引入城市记忆的理论,总结记忆要素的类型,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记忆再现的方法与具体手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历史街区保护及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 田琦; 孙婧
    • 摘要: 文章针对近年来中国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中"撤点并校"政策下出现大量废弃、闲置的乡村小学空间的现状,基于乡村小学具备良好改造条件的普遍特征,展开对闲置空间活化与再利用模式的探讨.期望在承载了中国历史与变迁的乡村,通过梳理场地文脉、乡愁记忆和闲置村小之间的纽带关系,在传承之上进行具有当代性的转译与诠释,在活化中通过合理的功能置换,在设计中融合新与旧,营造自然环境、传统意境与当代语言三者间的关系,勾勒出一幅乡村文脉延续与空间有机更新相交相融的图景,并为类似具备活化条件的闲置乡村小学的改造思路提供些许参考.
    • 冯正功; 陈婷; 黄琳; 王恒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过程的思考和总结,探讨了延续式设计思维在校园规划中的实践方式。首先,通过中西语境下校园规划模式的对比,反思我国大学概念的由来;其次,在回顾近代以来高等教育机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金陵大学旧址)的校园空间结构演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以教会大学为基础的历史性校园规划结构的成因与演变;最后,通过设计方案对历史文脉的思考,对场地回应方式的推敲,以及对未来教学模式的考量,探索历史性大学异地新校园规划在满足教学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承续人文价值的一种设计思路。
    • 张芳; 赵致远
    • 摘要: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镇化的重心从速度转向深度;不少城市产业发展进入“退二进三”“退二优三”阶段。产业升级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涉及土地性质调整、空间整合、场所营造等多项城市议题,关乎城市文脉传承与未来走向。城市工业遗存作为城市的有机构成,其场地、建筑、道路、设备、植被等均能唤起人们对过往的怀念,其记忆营造对城市文脉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重庆鹅岭二厂的改造实践,立足地域特色形成一系列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策略,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种空间中工业记忆的挖掘与重释。改造以记忆营造为导向,形成生态性景观构建、工业元素的延续拓展、生活空间秩序性营造、功能置换与文化再生等可持续性更新路径,对城市工业遗存的更新改造具有启发意义。
    • 史纪
    • 摘要: 城市是融合物质空间、功能秩序和多元经济社会活动的复杂巨系统,自城市诞生之日起即面临物质基础的衰退和更迭,城市机能的落后与重塑,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需求变化,城市更新就如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突破60%,已经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的城市化后半程,城市的存量治理与更新问题将超过增量建设问题,成为城市规划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顺应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准确研判城市发展形势,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 洪振宁
    • 摘要: 回顾温州地域性学派与学风构建和发展的历程,可从文化血脉尤其是学术命脉中,窥探温州学术的主要特点。永嘉学派,以经世致用为基本特色,学人的治学则以治经尤其以《三礼》《春秋》为重点,地域学风注重求实开新,以布衣著述为突出现象,“联袂成帷”为主要运作方式,诸多方面不断融合互动,逐渐生成这个地区的地域性学术文化传统。数百年中地域学派的学术品格与地方特色在温州不断延续,形成了地方的“思想气候”与“文化土壤”。这在瑞安的表现尤为突出,至清代,瑞安学人有《礼记集解》与《周礼正义》两部巨著,均收入“十三经清人注疏”书系,又收入《儒藏·精华编》。
    • 何志伟; 胡文荟; 侯帅
    • 摘要: 文脉延续注重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整体性与适应性,是当下建筑设计实践中比较认可的一种模式,城市肌理是文脉延续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文章首先对文脉延续进行解读,阐述显隐性文脉延续的多个要素及城市肌理要素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现状特征剖析,系统地提炼出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城市肌理,包括街巷格局肌理及居住院落肌理,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当地的文脉延续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 谭志宁; 唐斌; 易思远; 王正刚
    •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园博园的规划设计对贺州市城市形象的提升、空间结构的优化、文化品牌的建设以及地区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文脉延续视角对贺州园博园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包括在选址分析、难点剖析的基础上,从主题演绎、规划策略、设计构思等3个方面对园博园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从规划方案、景观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园博园的总体规划及结构布局思路,基于栖山之城组团、岭南之乡组团、乐水之都组团,主场馆建筑设计、长寿阁建筑设计等组团和要素的深入剖析,对园博园在展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文脉延续理念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外,还对如何破解后园博时代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文化建筑、生态景观结合休闲旅游共同促进园博园后续利用的发展策略.
    • 金继国
    • 摘要: 我国城市化发展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增量发展的模式之后,进入了存量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基于实际成功案例的研究成果,从社会认同性、建造适应性、文化延续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建筑盘活再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在存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建筑盘活再生工作提供参考。
    • 王沛萌
    • 摘要: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有着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的村镇也在模式化的开发运营中丧失了文化丰富性与独特性.本文借助研学旅游的快速发展,分析古镇研学的可行性和面临的主要难点,完善古镇研学项目不足,评估古镇文化的现状和价值,将古镇文化重新匹配成为新的旅游资源,通过古镇研学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文章以滑县道口古镇为例,提出基于文化适配性下古镇研学的具体措施,以期对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