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4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第4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第4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5-05-16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第4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京津冀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解析京津冀作为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未来中国的走势的一个判断.在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方式从粗放型无序增长向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向新增长点转变.因此,需要大力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有前提是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文明贯穿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要有底线思维,区域确定发展的综合承载力,要有规模的控制,要以水定人,空间上有所约束,确定空间的开发边界,分析京津冀地区对生态承载力。规划从问题角度来讲,要以参与全球竞争为目标,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建立对城市职能体系,空间结构区域一体化新的思考。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出发,北京是一个功能复合的首都,要认识我国国情和客观规律,作为区域层面整体的布局,不应该把所有的功能集中在北京,可以依托现有交通条件进行一定区域层面的扩展。对于区域的经济空间和实体空间的结构要有新认识,建立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一是构建京津冀整体的城镇体系,环首都地区的规划。依托京津冀北地区最高的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线网密度,交通城际轨道网密度,统筹发展布局;二是构建整个京津冀地区显山露水品质优良的生态网络,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轨道引领,绿色高效,产城融合,创新驱动,京畿特色,多元活力,设施均好,覆盖城乡,共建共享,协调集约。
  • 摘要:日本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对公众的规划参与是非常重视的.利用虚拟现实和云技术手段向用户展示规划成果,这是目前应用的最多,也是规划设计人员作为重视的设计表现层面为了能够使公众在规划参与过程中的提议更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法规要求,需要将规划、建筑法规在公众中予以普及和推广.大数据与三维技术结合,也可以为规划设计带来新的思维。在广场、公共用地、购物行为或者是防灾设计中,大数据能够反映一定的问题,起到较大的作用。在涉谷区步行桥的设计中,首先将交通流量数据导入到软件系统,通过分析人车关系,对不同时间段进行步行桥人流量的进行数据模拟,评价步行桥改造方案的实施效果。期冀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分析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建立从政策制定到规划设计各个层面的整合化服务平台,更智慧的进行规划,使规划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 摘要:"多规合一"是在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矛盾基础上,针对城市空间管控中的实际问题,基于底线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解决空间中发展和保护问题的手段."多规合一"的发展和创新将是适应新常态要求,提升空间管控水平和规划体制创新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月12-13日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城市生态红线."在县市通过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这为新常态下,如何提高城市空间管控水平指出了方向.
  • 摘要:浦东在开发开放的20多年里,常住人口规模从145.55万人发展到383.32万人,吸引了大量上海市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在这人口迅猛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现象和问题,值得中国其他新城新区借鉴和参考(本文中所有的浦东新区均指在2009年与原南汇区合并前的浦东新区范畴).详细分析了户籍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分布差异和不同族群、省市的人口分布分异。对浦东新区规划人口进行了预测。
  • 摘要:大数据思维的乡村规划即是利用大数据思维的目标决策、数据价值与高效利用特征,对乡村规划的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迅速挖掘具有数据价值并应用于相关规划策略。其核心与重点是:乡村规划的数据价值挖掘。根据乡村规划数据特点,进行乡村规划数据价值挖掘应遵循如下原则:统筹规划系统数据、强化地方特征数据、重点关注方向数据。以环梵净山地区乡村为例进行了大数据思维的乡村规划数据价值挖掘与应用研究。
  • 摘要:武汉明确提出武汉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为此,武汉市提出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设四大板块.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大光谷";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车都";依托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国际机场建设"大临空";依托武汉新港、武汉化工城建设"大临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武汉经开区正处于园区建设的成熟期和区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发区面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构建产业链群、提升产业质量、强化品牌地位、完善城市功能等多维度发展任务。按照“轴向拓展、组团布局,沌常一体、军纱同城”的发展思路.总体形成“一心四片两轴多廊”的空间结构。
  • 摘要:"京津冀"都市圈为我国三大都市圈之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所遇矛盾较为突出,如区域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弱、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大、行政分割、环境污染严重等.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必然涉及的内容是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重构。当前京津冀城市群可分为四级,一级城市为北京,二级城市为天津,三级城市为石家庄和唐山,四级为其他城市。但北京的产业疏散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将对既有城市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如廊坊、保定两城市将可能因与北京的地缘优势实现地位提升,而唐山则可能因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而重要性下降。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唐山转型压力增加,鱼需“向轻、向高”转型,以实现产业多元化和就业结构多元化。但近5年来,唐山多元化进程缓慢。在此背景下,京津冀一体化在“强力推进”后,北京将传统“重、低产业”向外转,在区域竞争和政策压力下,唐山大规模地承接部分“重、低”类产业,使其“内生转型”战略延缓,未来转型之路更为曲折。京津冀一体化实践不能仅仅考虑转移与空间重组的问题,更要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北京经济、人才、技术实力强,应在区域重工业的“净化、高端化”等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承担区域责任(产业转移后的“跨界责任”)。
  • 摘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民经济、社会等的发展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具体到城乡规划的编制与管理行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经济周期,新的增长模式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本文指出城镇化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分析了传统聚落的意义与走向。把聚落空间组织与城镇化空间组织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都江堰聚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是在结合土地征收现实与城市建设时序所作的规划探索。
  • 摘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浙江传统出口加工型经济遭遇严重瓶颈.在此背景下,浙江省设立了14个产业大平台(产业集聚区),作为浙江省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为前一阶段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笔者结合近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新一轮战略规划的实践,对新常态下东部地区大型产业平台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创新驱动下的发展定位转型、多规衔接下的底线思维控制、要素集聚下的内生功能培育、依托现有城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希望对新常态下上述产业平台的发展与规划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摘要:"三规合一"内涵是空间协调,表层上是解决规划在空间上打架,规划落实不下去的尴尬状况.实则本质是解决空间上权利冲突,利益分配的深层次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空间协调背后的利益矛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所以目前三规合一工作,从各省市的实践来看,主要分三个层面的具体操作.第一层面是简单的概念衔接,借助某个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融合其他空间规划的空间要求,以实现操作层面不冲突的问题.第二层面是系统的技术融合,在梳理各个规划的体系和技术内容基础上、明确各类规划管控的基础,制定一个共同准则.如广州市.第三层面是体制协调与创新,通过对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的转变和调整,变更规划的实施主体,进而形成体制融合的工作方式。例如广东云浮。于洪区本次"三规合一"工作的内容是三个层面都有渗透,并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组织此项规划编制工作。工作之初,明确面向实施,成果可直接运用,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实践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摘要:工业4.0发展脉络近年来,全球制造业回流效应明显增强: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日韩新也陆续提出"新兴工业化"举措,全球制造业领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大国崛起",我国的新兴工业化战略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定位为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新城区,中国新型工业化对接工业4.0的先锋引领区。借鉴了国际化合作园区发展趋势和对接工业4.0的要求,提出了”簇群城市、产城融合、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工业用地比例控制在30%,引入教育研发、生产性服务功能。规划整合了发改委、招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对外经贸局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控制增量、挖掘存量,面向实施,对接招商,实现了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与空间平台,有效指导了规划与招商工作的开展,探索从多规并行到多规合一。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工作基本职能仍然是”空间布局”,但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空间部署和建设安排,物质空间规划已经开始向综合发展规划演进,规划的”基本职能”和“衍生职能”需要平衡对待。
  •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空间增量为主导的规划模式和实践难以应对新的发展要求.以紧凑、集约为特征的存量规划是塑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种有效模式,是为解决城市问题和制定管理政策的基础.本文重点探讨以存量挖潜为主导的空间规划,是如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容量、如何优化和调整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分配、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中的利益主体及如何指引规划落实等复杂问题,研究将"规土融合"理念从宏观上的两规衔接拓展到实施层面的融合,借助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手段,积极探讨尝试评价与规划一体化编制模式,以真正希望实现城市土地集约、空间高效、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天津工业遗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结合管理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工业遗产的规划管理需要紧密围绕”由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三个核心命题进行展开,结合城市管理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管理权限,解决“由谁管”的问题;通过明确保护规划、开发策划中的管理重点,解决“管什么”的问题;通过细化管理审批环节,解决“怎么管”的问题。针对天津工业遗产的管理建议建立协作式管理框架、认定标准突出天津工业文脉特点、建立分层次编制管理思路,突出协同性管理特色、增加针对性管理审批环节,突出可操作性。
  • 摘要:集体记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这种群体可以是某个民族、某种宗教,也可以是城市的居民."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而城市,就是"社会建构"过程的场所和结果.不同群体的集体记忆在城市空间中发生,受城市空间的影响;同时,居民对集体记忆的需求也影响城市空间的建设与更新. 1950年11月,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邀请上海建筑师、工程师联合顾问事务所的建筑师赵深先生做了石河子第一版总体规划—(新疆省石河子新城计划,1951》,将石河子作为22兵团指挥机关的驻地和兵团发展基地,在石河子地方建立一座一万多人的农业城市。方案采用了方格路网和放射性道路相结合的结构,轴线和广场占据了主要的空间位置。后来新城规划渐渐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的需求,虽然经过几次修编,但是石河子的城市空间却留下了贯穿城市六十多年建设过程的军垦精神—严谨、高效、开拓、执行、奉献。由于当时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先进,绿化先行,现在石河子的城市绿化特色突出,城市时常“见绿不见城”,因此石河子也获得了“戈壁明珠”的美誉。设计之初,规划就对石河子为什么给人以如此特别的印象展开了讨论。总结下来,城市格局大气、秩序井然、尺度丰富、空间大开大合,采用棋盘式路网,中轴突出,以大尺度的街道和高密度的绿化为特色。城市建设大气、注重文脉的延续、在城市空间中体现人文关怀。
  • 摘要:本文介绍了由青年规划研究者组成的"城市历史景观研究小组"2013年依照《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进行的安徽宣城核心区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研究项目.经过2年的跟踪,总结出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探索和发现。因此,针对宣城的历史格局,研究首先制定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及景观环境扩容区的空间层级体系,通过概念城市设计对城市历史景观和文化价值要素进行空间整合再设计的方式实现城市历史景观的空间重构。研究还探索性的将城市文化产业结合进整体的发展策略当中。通过对《宣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解读,将文化基础行业、支柱行业、新型行业当中可以与历史景观资源形成良胜互动的文化教育、会展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创意设计研发等产业空间结合历史景观空间进行总体布局,实现提升资源—产业耦合的动态发展机制,最终形成三核、四带、五区的文化产业布局结构。
  • 摘要:江桥镇,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周边外环边缘,是沪宁城市走廊的节点城镇.镇域面积42.38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26万.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状发展,江桥的传统区位优势在下降,又受到中心城城区拓展,尤其是虹桥商务区等功能板块影响,城镇面临转型发展.笔者认为所谓的城镇特色塑造,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空间研究方式。从区域和历史的维度,修复和提升城镇自有的独特空间要素,以此系统性地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首要,是改善江桥城镇与水的关系,提升区域整体的自然生态效应。其次,完善滨水空间,系统性修复城镇破碎的公共空间体系,改善城市品质。再次,以重塑吴淞江公园为契机,挖掘历史内涵,注入人文要素,构建文化、景观标志性空间。
  • 摘要:旧常态的种种因素驱动下,既怕"冻结式"保护,更怕"终结式"开发,甚至陷入"城市建设新就是好"的误区……又或者秉持盲目否定一切的态度,对于城市建设中曾经的失误,急于抹平.其实如果不阻碍迫在眉睫的发展,不妨以之为戒,承认和矫正错误远比掩盖或一笔磨平来的更有意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正是伴随着坎坷成长起来,正是这些弯路才让人们看清城市的特质所在.新常态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变动规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生命运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强烈影响,在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性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不仅止于固有形制和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沿袭。从城市规划思想出发,推动民族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焕发青春是极其重要性的。民族文化的创新是实现保护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是建立于保护基础之上的广义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陈代谢”过程,是提高城市活力、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区分民族文化所要维系传承和更新创新演绎的常态与新常态,运用不同发展模式区别对待传承与发展,保障民族文化的保守性(自我性)和开放性并举。采取“原生境的聚落+生态博物馆+相邻区域博览文化创新型主题公园”模式,避免单一的就地展示型民族村落的孤立性。在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运用空间信息传达,不止局限于对建筑表皮信息和平面图案的运用,而应以叙事、联想类比、隐喻修辞等方法贯穿规划主题中来诠释民族文化。
  • 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国家的发展模式也转入了精细化发展时期,城市因此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与不可预见性问题,以往常规性的规划已不能解决.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城市问题?本文提出"适应性规划"这一概念.通过多种手段研究现状,发现问题,有目的性的解决"新常态"的一种规划方法.莎车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老城,由维、汉、回、塔吉克、乌孜别克、哈萨克等十二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85.8%,而应其生活方式、习惯、社会构成等方面均与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有很大差别。由于莎车老城的特殊性,无法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其好坏、无法预测规划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适应性规划”的规划手法,以应对与解决莎车老城的不确定性与不可估性问题。 街巷空间的整理—不破坏旧城肌理,优化路网结构,治理公共环境,疏通消防通道,治理街巷路面、建筑立面、公共空间品质。梳理可以利用的用地,补充真正有需求的公共设施。
  • 摘要:大尺度滨水空间连续性难,规划设计区域面积大,多跨越几个行政区;功能定位不宜,基地环境复杂、多变;实施过程易变规划落实时间跨度大;规划设计目标要体现城市历史人文印记,利于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在都市区新的发展框架下,构建南京城市发展新格局;形成环绕主城的人文绿色长廊,成为市民和游客"慢生活、深呼吸"的重要场所.
  • 摘要:休闲步行需求的产生和步行规划设计的兴起舒适的日常休闲步行环境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步行环境改善措施是最有效的呢?这就需要理解行人休闲步行环境偏好,辨识行人关注的环境要素,估计这些要素的相对影响力.步行环境偏好研究主要有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和GPS工具等手段直接对步行环境的感知情况进行口述或打分,方法较为成熟,但评价结果较为主观;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步行环境选择行为调查,利用行人价值判断评价步行环境,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总的来说,既有研究的成果主要为步行环境偏好特征,缺乏规划层面的应用;因此,参照国外的研究方法,在我国进行实证研究并在规划层面进行应用.本研究的规划应用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对于休闲步行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使用GIS将SP法得到的步行环境各要素偏好权重和实地调查获得的各要素量化评价结果在路段上使用离散选择模型估算,得到研究区域内各路段的步行环境效用,即步行环境的整体评价。 第二,应用是针对改善措施效果的评价。本着环境提升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有限考虑效用提升最大的出行环境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此外,还可以估计两个以上改善措施的累计改善效果,并进行比较。总的来说,面对出于追求品质生活产生的休闲步行需求的新常态,传统的步行环境规划设计策略不符合精细化规划管理要求,不能量化改善措施的有效性,这时候就需要新的规划应对—利用叙述性偏好法量化步行环境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 摘要:广州杨箕村案例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拆迁;签约户与钉子户的群体事件;法律判决未能执行.深圳城市更新案例城市更新实施率极低;立项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列入城市更新单元第一批计划的8个旧住宅小区改造项目,因少数业主反对导致项目全部停滞,无一成功实施改造.广州在自主改造土地协议出让,补办征收手续、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等方面实现了政策性突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等法规。政府以“积极不干预”的原则,仅充当规划引导、规划审批和政策支持的角色,以鼓励和吸引市场投资。减步法与“20-15”原则。
  • 摘要:40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一些认识理念需要慢慢到位,方式方法需要逐步完善,也出现了一些阶段性或局部性的问题.比如,在旧城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等领域,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忽视原住民利益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旧城更新、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践与研究进展,大致形成了“理论标准化——视角多样化——矛盾协调化——保护人性化——模式特色化”的“五化”思路与体系。通过SNA分析工具,可以构建出历史街区的社会网络模型,并在历史街区的分区分级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建筑分类分级保护等方面提供一些客观依据,为历史街区在进行物质环境保护更新的同时注重社会网络关系的保护建设。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思考也同样适用于具有显性或隐性网络结构特征的城镇其他物质要素,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传统城市更新中存在单一目标导向下的更新缺乏战略认识与整体统筹、大规模拆建无法解决城市发展内在功能性与结构性等问题.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空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依托土地的“二次开发”来满足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转型的要求,通过精明更新、效益更新、和谐更新、品质更新、重点更新、务实更新六大更新策略,龙华新区从“速度模式”换档至“质量模式”,加快转型升级的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建设产业强区、宜居新城、人文家园、幸福龙华。力争成为珠三角重要枢纽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人文休闲区、城市建设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区。
  • 摘要:祖庙东华里片区,处于佛山老城的核心位置,用地规模约为87公顷.片区内有22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祖庙和东华里两处国家级历史文物.片区内保存下来的明清历史建筑与街巷、民居群在佛山是首屈一指的,祖庙、东华里建筑群更是岭南建筑的典范.面对地铁、商业、旅游等多种发展动力条件,破除冻结式保护,促进地区功能环境提升成为重要的议题,如何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是本次规划的关键所在.融合岭南民俗文化、禅城时代特色和现代商业文明,辐射珠三角,影响华南地区的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街区,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以祖庙东华里为公共生活核心,形成西商东居的总体格局。街区核心保留传统生活空间,围绕祖庙、东华里历史建筑群打造佛山历史文化博物馆,地铁沿线发展现代城市功能。
  • 摘要: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外南关正街西侧,总占地面积约57.9公顷,地块的现状容积率为3.2 ,建筑密度为52.4%,现状居民约5.1万余人。2003年9月30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32号文”)正式发布,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地处金水区庙李镇的西史赵村,打响了郑州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枪,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破冰。郑州每一个阶段的城中村改造,在抬高容积率,构建出彩的城市形象的同时,背后都存在驱逐低收入居民的现象。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忽略造成新的城中村的涌现。城中村改造应以改善村内的村民,尤其是庞大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间接地为周边市民提供健康的社会气氛。实行“原位改造”,尤其对位于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应通过改变其物质空间模式,最终构建保证“城中村”村民及集体物业收益来源的空间系统,其关键是继续让其发挥为低收入流动人口提供住房的功能。在资金来源方面,应放弃“补偿”这种运作模式,因为原位改造仅仅是物质空间的调整,不改变其出租屋和集体物业经济,政府只是担当管理者的角色,既不谋其区位,也不谋其利益,因而“补偿”是不必要的。
  • 摘要:绅士化(Gentrification)由英国社会学家Glass在1963年提出,是指在城市更新中出现的,一个旧区从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后地价及租金上升,引致较高收入人士迁入,并取代原有低收入者.显著特征是对现有旧房屋的修缮和城市中产阶级及以上阶层对低收入阶层的取代,也是阶级差异与社会不平等在居住空间上的体现.随着我国城市日趋有限的增量空间供给,政府和开发商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向了城市存量空间,因而也掀起了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旧城更新改造,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结果应该是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三赢局面,而绅士化在环境、社会与经济的三维关系中体现出冲突性,其中社会阶层冲突最为明显。绅士化是否能够成为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我们应积极探索将参与绅士化运动的低收入居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规划对策,将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住区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讲述了社区更新从鞍山四村的生活经历谈起,描述了笔者每天都要经过的街道和路过的服务设施.小区在抚顺路,基本上位于鞍山四村的中部,在抚顺路和鞍山路的交汇处是水果店、便利店以及社区活动中心,沿着鞍山路有幼儿园、农贸市场和超市,靠近彰武路有药店和邮局,公交车站和地铁站.这些都是上班路上随手拍摄的,在这十分钟的路程里,几乎可以路过《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所有有配套设施类型.以笔者在鞍山四村社区居住半年多的时间来说,在这里生活是一个不错的体验.2003-2008年期间 ,鞍山四村更新改造工作由_卜海市及杨浦区两级政府共同负责,分3期先后改造房l38栋,1998户居民受益。具体工作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平改坡”工程,将二屋顶改建为坡屋顶,以改善长期困扰居民的屋面渗漏问题;“成套改造”工程,改变建筑结构变厨、卫合用为每户独用使住宅成套,并扩大住宅套内面积:“住区整治改善”工程,改善住区的绿化环境、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等。基于对理想社区多样化需求的预期,微小型、定制化的社区更新,是未来我国城市更新的一个发展趋势。公众参与的社区更新能够实现改善城市空间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共同价值观和营建精神家园。
  • 摘要:资本驱/推动下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逻辑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城市更新都是在资本驱动或推动下完成的.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更新规划,实质是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的工具.其中博弈的重点是开发强度的控制和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由于强调空间利益的再分配,博弈的结果,也就是城市更新规划的表现形式,往往最终落脚于蓝图式的空间方案.笔者认为,基于私人投资引导的城市更新规划在缺少重大投资驱/推动情况下,值得被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这种缺少重大资本(项目)推动的城市更新对规划带来的现实压力相对较小,反而可能成为规划师实现规划理想的有利机会。但追求理想的并不意味着对当前主流的投资驱动、推动下的利益博弈式规划的摒弃。事实上,利益博弈式规划在有资金支撑的前提下,能够更有效率地实现空间利益再分配,也是长期以来中国效率的特色所在。未来的中国城市更新需要上述两种规划模式的共同助力。
  • 摘要:"大数据"成为当下城市规划的热点,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大数据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领域的成功应用,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令规划师受到鼓舞和启发;二是城市规划传统上由于不怎么依赖数据,常被诟病为太软、不实、不科学,大数据无疑能够补上这块短板.但正因为多数规划师很少用数据做规划,对数据的特性、于城市规划的作用缺少经验,对规划行业前景的危机感,更加剧了这股规划大数据热潮的跟风、非理性成分.大数据对于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必要的,但远非充分条件.理性地认识大数据对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可以从规划的工作内容来看.对城市发展趋势的预估则建立在前两个步骤之上,目标是解决问题。数据导向,而非问题导向也是当前规划大数据实践的一大问题。可能是长期以来的“数据饥饿”导致研究者拿来就用,却疏于对研究问题和意义的填密思考。“问题-方法-数据-规律-规划”才是有效率的规划研究方式;开始就想好研究结果的规划应用出口,才能实现“精确打击”。数据不在大小,关键是适用,在何种程度上反映研究的问题、概念,符合科学的采样实践,都要首先判断清楚;研究者需要对数据缺陷带来的后果进行估计和阐明。通过如此的实践,可以逐步建立一套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发展状态指标体系,来统筹大数据资源的储备和开发。
  • 摘要:"众规"是什么?如同"众筹","众规"就是邀请众人规划,而不同于的是"众筹"是筹集资金,"众规"是筹集智慧,以及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意见表达.为了使城市规划更多地体现和满足公众意愿,提高规划编制的公众性、社会性,促进规划工作的开放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国首先研究提出"众规"概念,并以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为核心,建立了"众规武汉"工作平台,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平台基于"众筹"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搭建一个由社会大众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大众规划平台,实现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的透明化、可参与化.“众规”的对象为两个:一是面向普通大众,主要筹集民意。通过平台,筹集公众、利益相关人员等,汇集形成“众意”;二是面向专业人士,主要筹集智慧。通过平台,筹集策划、营销、设计、建设、环境等各与规划行业相关的专业人士,汇集形成“众智”。
  • 摘要: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是城市进行城乡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然而,总体规划因为从编制到获批的时间较长,与城市当下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总规涉及城市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内容,在协调中往往存在一些未尽事宜.因此总体规划在编制完成之时,就是城市各相关部门、各专业规划、各项目安排陷入混战之始.如何使用好总体规划,如何将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管理和实施的过程中予以层层落实,既是对政府管理协调水平的考验,也对总规编制人员对未来总规使用中的情况预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总体规划编制时间较长,时效性不足;作为法定成果,措辞拘谨,机动性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使用手册”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充完善。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式管理在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往往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因此强调精细化管理的在地思考就显得非常必要。规划编制的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是在管理实施中好不好用则更加重要。
  • 摘要:规划的困境现状发展与人口预测的差距:现状人口远超总体规划预测人口总量;中心城人均建设用地比当年倒退.规划的出路国家提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新一轮总体规划对城市人口既要有积极调控人口的综合性政策,也要汲取前车之鉴,需要突出弹性的城市应对思路,这才将是上海应对充满变数的人口增长的唯一出路.要把握严控与发展的关系、总量与结构的关系、静态与动态的关系三个关键问题。2040年人口发展基本趋势为3000万,基本接近土地可承载的极限规模。面临增速趋缓、高龄少子化、结构多元化三大结构发展趋势。
  • 摘要:对于技术到底能如何改变城市,可以先回顾一下城市发展的历史,18世纪后半段,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中叶的伦敦,终日笼罩在工业和生活燃煤产生的雾霾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城市问题.于是霍华德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之后忍无可忍,1898年发表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但他想象的这种模式其实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更早产生,一方面,19世纪早期发明了铁路,这时在英国已经很发达,另外一个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就是19世纪末,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成熟,城市的能源可以和城市分离,这样田园城市才能是干净漂亮而不是烟囱林立的.所以说新技术对城市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笔者制作的北京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村落两个APP的界面,共同的功能是,打分和报警,像大众点评一样,使用者可以评价城市空间或者文化遗产的质量,看到文物遭遇破坏,或者使用不当,可以用手机拍照,上传通知管理者。而看不见的问题,就需要用到数据分析。当然这些数据有传统的统计,也有的来自互联网和物联网,总之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数据,总以拿不到数据为由拒绝数据,不如想办法用好已有的数据。因为,无论政府数据还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得到这些数据的一个前提是,你能用这些数据创造更大的价值。还有个办法,就是自己去采集数据。上面提到了自己制作APP,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亲自提供互联网服务并获取数据;为了监测和分析精细化的室外环境数据,在学习用Ardunio平台设计可以无线上传环境数据的集成传感器,自己搭建物联网。
  • 摘要:小汽车(机动化)和自行车(非机动化)在空间上矛盾日益凸显.高密度、高强度、高机动化城市,自行车该何去何从?深圳作为全国第二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在自行车发展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行动.随着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机动化出行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客观上导致汽车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在道路空间范围内的矛盾不断凸现.另一方面,政府"以车为本"的管理思路和交通规划行业"重机轻非"的规划手段不能有效保障自行车交通的骑行空间,导致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深圳人口密度高、机动化水平高、轨道交通发达、空间资源紧缺等城市发展特点,确定自行车交通作为深圳市中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与公交协调发展;作为延伸轨道交通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空间布局包括宏观层面的以差异化发展理念为指导的自行车交通分区分级体系,以及微观层面的以道路横断面为主要重构手段的道路空间资源重新分配。提出全市自行车规划设计导则,并将主要成果纳入深圳城市规划标准条文,从机制方面保证自行车交通发展的规划基础。
  • 摘要:新常态下,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面对很多突发的灾害,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显得愈发重要.对于特大城市来说,中心城区与郊区、近郊区与远郊区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空间特征和经济属性.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编制涉及主体多、编制层次性复杂;同时特殊要求多、区域标准差异大的特点.本次论文通过对金山区、嘉定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分析和梳理,对灾害类型和疏散原则、区域协调安置操作方法、场地型与场所型安置比例、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协调以及规划建设标准的层次性控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从而使规划编制可实施、可管理、可延续.
  • 摘要:2014年2月,上海市政府《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上海"努力建设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通过科学的评判方法认识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现状,明确发展短板,对于明晰远景发展思路,引导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在国际上定期发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功能特征一典型评价指标”的思路与对标城市进行比较评价。
  • 摘要:过去的20年,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各地"摊大饼"趋势明显.近年国家相关会议要求,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城镇建设用地,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考虑到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特殊性,划定以各类新区与建成区拓展用地的规划拼合图为基底,采取“倒推法”为总体思路: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吸引力梯度、城市最大规模预测、空间形态控制、“两规”建设用地图斑对比等方法层层削减规划用地基底,最终划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刚性开发边界和弹性开发边界,并进而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对策。
  • 摘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论述,此后"新常态"成为观察和解析中国发展的"新视角".在此发展背景下,需要认识新常态,深入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要从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强化规划管控三个方面进行深化,而城市规划的"新应对"应与这三个层面进行对接。从规划理念角度,要重新认识城市设计的属性与内涵;从规划程序角度,要重新明确城市设计事权;从规划管控角度,完善城市设计实务。在实践中,城市设计控制往往采用规定性和绩效性导则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控制元素。由于设计控制往往涉及到难以度量的品质特征,所以普遍认为尽可能多地采用绩效性设计导则,确保达到设计控制目标但不限制具体手段,但一些地区特征明显的(如历史保护地区的文脉特征),表明采取规定性设计导则,也是必要的、合理的和可行的。可将现有的城市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城市一般地区,管理语境是效率导向,设计控制需要确保底线的价值取向,是以管制型为主的设计管理方式;第二种是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要以效果导向为管理语境,要追求满意、满足理想期望的价值取向,确保城市建设的品质,设计管理方式需要以沟通型为主导,提供公众参与,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规模、速度的春天也许已经过去,但质量、效率的春天随之到来。未来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会纳入更多的风格和元素,规划要追求品质,做精品,这是新常态的新应对。
  • 摘要:日本都市再开发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城市更新手法开始从大规模开发向渐进式转变;第二个阶段,出现了"高密度旧城区的小规模渐进性街区更新"的探索;第三个阶段,日本正式引入公众参与,将政府、公众、开发商都可以提案的"三方一会制"作为再开发制度之一.国内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需要根据更多案例试点的经验,来共同完善法律法规。既成街区的城市更新,需要优化地方规划审批程序及操作层面的细则。城市更新一个是利益相关者博弈、协作、推进,并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设计是空间规划设计的前提。城市更新需要建立推进项目顺利进程的组织,需要新的规划技术的支持,需要制定或者完善城市更新的制度、法规、技术条例,以及原有归置的缓和条件和审理程序。除此之外,城市更新还需要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从“短、平、快”向“长期化、持续化、渐进性”转变;规划内容从“空间规划技术”向“程序、组织等系统设计”转变;工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从“绚烂的效果图”向“关系图、流程图”转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乡土爱、生活爱、街区爱、城市爱。对这里的每条巷子,一砖一瓦,和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爱。
  • 摘要: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的要求.按此要求,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促省内各个城市在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时,要对城市开发边界进行研究,并把这部分内容写入总规中.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已有40多个城市划定了开发边界.对应于城市开发边界的不同认识,国内外已有研究中定量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理念及方式主要有“有机生长理念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反规划理念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内外结合综合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三大类。综合借鉴已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确定四川省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步骤主要包括控制底线、初始生成、确定规模、评估调整几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后,应采取终极建设用地规模和城市开发边界线双重控制的模式。在生态承载力没有明显提高,特别是短板要素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时,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得突破终极建设用地规模,而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得突破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开发边界的范围、面积和管控要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中以专章进行表述并明确为强制性规定,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同上报,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划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原则上不得更改。因国家和省重大政策变化、上位规划重大调整、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确需修改的,应编制专项评估报告并报城市总体规划原审批机关批准。
  • 摘要:曾经,这里是"村城".在昆明主城建成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遍布着336个城中村,常住人口达76万,城中村居住用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市政府决定把"村城"变"春城".2008年起,在7年的昆明城中村拆迁改造史,涉及常住人口7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共110万人左右;拆除的建(构)筑物已经达3482.7万平方米.一刀切的城中村改造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城中村改造给昆明带来全新面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对区位交通较好的城中村可以采取转为城市社区的整治方式,避免推倒重建,应对村内破旧厂房、影响规划系统性的原村民私宅用地进行拆除重建,置换成城市建设用地,使该地块增值:全面增值社区内集体与个人物业资产。改造后的商业办公物业统一管理经营,使村民从房东变为股东,彻底融入规范化的现代城市经济运作方式作。城中村的功能多样,形式灵活,包容力强,成本低廉,它现在是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中村不应被消灭,而应在其居民自愿和自助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增强、适度调整”;积极探索有效的城中村更新模式,避免推倒重建的野蛮改造模式。总之,应使其“有序存在”,少用或慎用“城中村改造”这类方式。
  • 摘要:2014年2月16日在英国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出现了一篇题为"中国出现淘宝村"(中译)的报道,"淘宝村"作为一个新名词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而在2015年2月9日的广州日报的头版又出现了一篇题为"淘宝村OUT了,广州淘宝镇最多"的报道,"淘宝镇"由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两篇报道同时指出,淘宝村和淘宝镇作为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已经深刻影响了传统城乡关系.由此本文尝试探讨三个问题:其一,信息化如何改变了传统农村?其二,传统城乡关系是否发生改变?其三,城乡空间结构是否相应变化?信息化带来的技术变革首先深刻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进而重塑了传统的城乡空间组织结构。在分散与集聚两种空间力量的相互博弈、相互叠加之下,形成了新型的城乡关系。 “淘宝村”作为新的空间节点,未来将成为自下而上重构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组织的重要支点,而城乡空间组织的重构必然引起规划的转型和变革。
  • 摘要:贵州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与丘陵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是典型的"山地省".同时,它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图1).同时,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分布有诸多丰富多彩的山地聚落,它们植根当地,适应自然,巧妙地解决了人在山地严苛的生存压力之下的聚居问题,并且发育出各具特色的民族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石头寨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经过形成初期的探索与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山一水一田一林一村”基本空间格局,这也构成了当地民众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的”和”常态的”空间保障,凝聚了珍贵的“生态文明”智慧。村民非理性的建设突破原有聚落空间格局,山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资源受到较大影响,而聚落的人居环境水平并未得到较大提升。这并非山村发展的常态。在对石头寨进行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以上对山村“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思考,建立旧村复兴、改善民生、提升人居的目标,从山地聚落整体”山一水一林一田一村”空间格局出发,采取“控制、改善、整治、活化”等手段,希望构建山村人居空间发展的新常态。同时,规划设计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与诸多利益相关方密切、全程地沟通,并注重协调各方利益平衡;同时,人居整体营建还具有规划、建筑、景观等多学科融汇的特点;这对从事村序营建工作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 摘要:201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新常态下的"三农"问题,在"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层面,提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等四个方面的课题.面对巨量的农村基建资金需求,未来我国显然已经不可能再单一地依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PPP模式将是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新常态。为了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当前政府部门需要转变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决策制度,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选择;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监督与资金管理。通过政府的主动作为,打造良好的投融资平台和市场环境,盘活社会存量资金,投入到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缩小城乡差别,真正地使人民受益,维持社会稳定。
  • 摘要:201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最前沿,深切感受到新常态对城市运行的影响,在整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2015年上海主动提出取消经济增长目标,集中力量"深化改革,创新转型".在城市债务总量受限、环境资源条件受限、建设规模受限、外来人口和低端就业负效应增大的背景下,城市只有通过改革和转型,才能在经济减速增长的同时保证高质增长,以寻求城市平衡、可持续发展.对于城乡规划来说,新常态意味着不会再有高投资和政府主导的扩张建设,规划面对的是一个存量时代的来临,存量调整将成为主旋律.按照国土部、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的要求,上海近期启动了"三线"划示的工作,"三线"包含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线"的划示恰逢上海的规划转型,如何通过"三线"更好的体现存量规划特点,如何应对调整期"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引领布局"的需求,对上海"三线"划示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上海的三线划示是在顺应新常态的背景下进行的,体现了规划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的思路。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品质提升的需求下,三线是否能发挥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机制创新和体制保障,这也有待决策者给予更大的决心和坚持。
  • 摘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以往规模扩张式的发展已难以为继,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开发区是过去30年来我国城市土地增长的重要区域,也即将或已面临转型要求,因此其规划方法也应逐步从增量型向存量型规划转变,在规划编制思路及技术方法上寻求创新与突破.以苏州工业园区CBD南北两侧的工业区更新为例,探索转型时期存量型规划的理念与实施路径。规划采用小范围内产居平衡的模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并结合轨道站点周边布局人流大量聚集的各级中心、就业空间和高密度居住区,实现公交与用地发展一体化,促进集约发展,优化整体空间结构。
  • 摘要:首先回顾了广州2000、2007、2012年历次战略规划,三次战略规划的编制与内涵的调整,都与当时的形势与政策紧密相关。“十字方针”基本引领了广州当前的空间发展格局。新时期广州空间发展战略应站在全球与地区层面思考广州的战略地位与城市区位。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商贸之都是新时期的城市定位。基于原”十字方针”,探寻新时期广州城市空间拓展新引擎。一个全球职能战略支点、两大国际级职能战略节点、两大区域级职能战略节点、两条城市战略廊道是新时期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框架构想。
  •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的确立,城乡规划再次转型也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对在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发展应当通过城市间的区域统筹、市域内的城乡统筹、以及空间规划资源的整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社会经济转型期面向空间矛盾的区域空间规划途径的转变,并以无锡市城乡规划与发展为例.在基于区域发展目标的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从江苏省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来看,无锡在“三圈五轴”的总体格局中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在基于综合统筹的城市功能布局利用的新模式方面:无锡大力推进城乡功能性载体建设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构,无锡围绕建设“五大中心”、打造“五大名城”的发展目标,整合各类空间资源,规划大力推进了“五城”、“五园”、“五区”、 ”五街”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功能性载体建设规划的编制。在基于区域协作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公共服务延伸,全面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力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在基于区域生态安全的无锡市生态安全格局方面:积极推进了城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加强了”绿色无锡”建设。
  • 摘要:未来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将因生活环境品质而见高下.从深圳速度走向深圳质量,意味着深圳正在重新思考自身的城市定位,即从工业化注重生产的城市向人性化注重生活的城市转变.《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目的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突破口,采用针灸式疗法,营造一个个有意思、有生命的城市独特地点,形成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的公共空间环境,通过"点"的力量,创造有活力有趣味的深圳.《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获得了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2013-2014年实施方案——趣城·盐田》是《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的实施计划。项目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为“趣城深圳”盐田篇项目总设计师。通过深入调研,三次工作坊、若干次交流会等,充分发掘盐田区优势和特点,系统性地提出契合盐田区实际的可实施性项目,力争将盐田区打造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区。形成了艺术装置、小品构筑、景观场所三大类计划,共50个小项目。
  • 摘要:随着当前国家对三大城市群地区"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发展思路的确立,存量土地再开发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深圳市作为存量土地开发的先行者,开展了大量的城市更新实践.但由于传统城市设计体系与方法难以应对更新规划的形势需要,从而引发了城市功能、空间形象与公共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在“增量转存量”的新常态下,深圳城市更新的经验与教训在全国意义上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笋岗一清水河项目为例,对存量规划下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存量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相关研究的重视。
  • 摘要:当代城市设计在城市空间公共领域形塑过程的管理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的复杂性又使其内在机制往往难以把握.由于城市设计管理实践与其结果直接相关联,因而它往往被寄予厚望尽可能解决各类空间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阻力重重.在管理技术上希望通过不断扩展管理对象来解决问题,然而很多要素无法得到管控,随之而来是期望通过不断加强管制力度来执行,但强制性管制需符合行政规范要求,因而展开的讨论转向更上层的管理制度建立,实质目的是期望使强制行为合法化.所有的讨论都集中在"怎么做"的问题上,然而并未对复杂的过程厘清行动的思路.通过相关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和比较,城市设计管理过程的管理方式、价值取向和管理语境之间具有关联性。城市设计的管制型和沟通型管理方式所具有的管理职能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两者各有所长,如何运用则取决于具体的城市设计过程中特定的市场语境、社会语境和政策语境对价值取向的择取。
  • 摘要:为给舟山特色风情小镇的发展模式提供可借鉴蓝本,舟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欧洲7个久负盛名、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研究,试图通过对欧洲风情小镇真正内涵(而非外在表现形式)的借鉴(借),提出打造舟山风情小镇的规划目标(愿)及在目标指导下形成的规划路线(术),并以嵊泗"离岛微城慢生活"为案例(例)来具体阐述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规划深层挖掘了嵊泗特性,营造其独有风情、与时俱进地利用现状资源,适时创新,营造嵊泗综合魅力、确定精准的功能定位,保证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基于功能定位下的空间梳理,保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播共同价值理念,营造全民建设氛围。
  • 摘要: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语境下,规划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与挑战.城市由外延发展转向向内生长,新开发项目减少、城市更新项目增多、精细化改造设计成为常态,所以规划应根据项目不同的现状、运行机制、社会结构等,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并以生态、经济、可操作性等为导向的"低冲击规划原则",特别是现状建成区,应最大限度的减小规划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城市综合承受力.本次研究对象为已建成的上海市金山区枫径镇枫阳路街道空间,希望通过分析枫阳路建成后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改造设计,浅谈“新常态”下街道空间的价值再生。
  • 摘要:中国用30年走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城市化道路,快速城镇化让人们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交通堵塞、污染、慢性病、社会交往丧失……种种城市健康问题成了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新常态下,以人为本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以人为本、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已经形成共识.对规划师来讲,怎样在规划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非常著名的人的五个需求的层次理论,他讲到人的第一个层面、最基础的需求,是人的健康.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要保持健康,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健康空间环境作保障.健康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要转变城市设计理念,从人的健康需求角度出发,从过度关注物质空间到重视人、关注入的健康转变,把促进人们积极的行为方式作为空间创作的源泉、依据与目标,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趋于健康化。通过优化局地微气候提高环境舒适度、植入慢行便利设施引导康体活动、提供多元公共空间促进公众交往等设计策略来促进城市健康。
  • 摘要:新时期我国已进入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城市空间的存量优化主要以城市建成区为主要目标,以城市建成区的空间环境改善及百姓日常生活品质提高为工作重点.研究微型公共空间布局与高密度城市存量空间优化息息相关,由于高密度城市建成区难以有大片的公共空间用地,多为小型用地,用地格局也较为碎片化,因此"微型公共空间"是为了应对现状建成区空间格局而不得不提的概念.
  • 摘要:花桥国际商务城地处江苏省与上海市的交界处,是昆山乃至江苏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与"中转站".经过近十年的高标准建设,花桥推动了昆山服务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构筑了以服务外包为主的核心产业体系,已成长为与上海虹桥、深圳前海、大连软件园比肩的国际知名现代服务业园区.但是,为实现发展业绩,占用了较高的公共财政资源、消耗和投入了大量的土地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即使综合发展绩效正在逐步显现,但是各种疑问与焦虑仍然困扰着花桥发展的决策者、谏言者和实施者.因此,为研究"花桥模式"是否可持续、可推广,开展了"花桥国际商务城规划检讨"工作.本文以公共政策为出发点,审视花桥发展的价值观、目标和政策手段的逻辑性和经济性,以空间调控为落脚点,分析规模比例、布局结构、开发强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摘要:一般史迹型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概述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中,中小城市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次研究的对象集中在一般史迹型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上.同时,老城区又是文化特征明显、控规问题相对复杂、实施性较强的区域,所以本次的研究对象最终确定为:一般史迹型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下文简称为一般中小名城.本文对于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控规现状特征的研究所采用的框架,主要是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控规编制框架及论文《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对于控规研究体系的框架,将两个框架相互融合,从而得到对于现状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控规的研究框架。
  • 摘要:2012年深圳市进入以存量用地开发为主的时期.为加快存量用地开发,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技术规定,建立完善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降低存量用地改造的交易成本,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深圳城市更新盘活了大量存量用地,但是也存在一些制度安排的短板。完善城市更新制度建议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的审查评估工作,改进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城市更新中的容积率管理,建立容积率调整规则、健全地价规则,建立城市更新项目的增值收益测算机制。
  • 摘要:陕西省富平县莲湖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防御型古村,地处关中东北部渭北黄土台塬地带,富平县中心城区西侧边缘区,在新一轮的县城总体规划中,已纳入到城市规划区范围.由于特殊的城一村关系加之独一无二的斩城格局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次研究通过外源因素诸如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政策支持等媒介的激活,将村庄原有的内在演化规律与外在干预方式结合,以最小的修复技术运用在保护方法当中,把握好底线和弹性,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 摘要:新常态下,城市面临许多新问题.以毒地、雾霾为代表的城市非传统安全问题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2014年的财经杂志发表的"毒地潜伏"文章中,报道了大量"有毒"的工厂旧址土地未经修复就被开发为居住区,导致人们中毒生病的事件.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北京、武汉、成都等中国大城市近几年搬迁工厂留下的土地,有至少1/5是存在重污染的.毒地的污染,具有非常强的滞后性、隐蔽性,治理往往要经过5年、10年,甚至几十年.超长期的修复时间,要求对待毒地的规划要区别于其他土地.毒地必须经过完整修复或者搁置,这是一个国际共识。不过各国国情不同,毒地治理方法也相异。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与英国。目前,我国土壤安全研究刚刚起步,各项毒地清洁技术正在定点实践。可是,毒地问题之难,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是无法解决的。笔者大胆提出以公共安全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从土地性质层面入手。将毒地修复期纳入非建设用地等过渡性土地利用性质,通过法定规划的约束,为毒地赢得自主修复和符合程序的技术修复的时间,规范目前毒地开发的乱象。希望通过规划指引,给城市一个安全、放心、清洁、健康的未来。
  • 摘要:当前,深圳市已进入以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为主的新阶段.与新增建设相比,存量用地在权利义务、收益分配、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且利益关系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再以新增建设用地管理模式来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着眼于国有建成区土地二次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深圳兴起,目前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实际上,深圳尚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原农村集体组织手上,是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在重头戏.因此,借鉴城市更新的做法,探索一条针对于原农村集体土地的二次开发的新路子,是近期工作的重点.深圳市已基本实现建设用地法定图则全渡盖,土地整备单元规划的编制条件是“当土地整备单元项目的留用地位于图则未覆盖地区或留用地规划条件需对法定图则强制性内容作出调整时需编制土地整备单元规划”。为体现“保障公共利益,面向规划实施”,土地整备单元规划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多方参与、利益平衡、面向实施”的原则。其别于传统空间规划的内容,土地整备单元规划首先应确定整备的目标和策略,然后根据相关土地政策和空间规划,在协商基础上,在空间上明确政府储备用地和原权益主体留用地,即土地划分。在明确土地划分内容之后,以“两层次范围、三大类用地”为基本内容框架构建土地整备单元规划内容。“两层次范围”包括留用地范围和整备总体控制范围;“三大类用地”包括留用地,留用地范围外移交政府储备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及政府发展用地。
  • 摘要:城市旧住区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历史年代,住宅建筑、公共配套设施和住区外部环境需要更新改造的住区.在城市旧住区改造的种种矛盾之中,人地矛盾的问题尤为突出.2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现状认知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外南关正街西侧,总占地面积约57.9公顷,地块的现状容积率为3.2,建筑密度为52.4%,现状居民约5.1万余人.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仅是众多旧住区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剖析其人地矛盾的成因,以人地矛盾问题为切入点凸显规划实施和建设管理在更新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为后期城市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启示和思考。最后,笔者就城市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提出些许建议和思考: 从整体控制、合理规划的角度,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妥善解决土地权属问题,高效集约地发挥土地效能,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梳理用地内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组织公共交通,为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对于改造后的旧住区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保障居住生活的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的居住安全。对于改造过程中居民安置问题应当慎重考虑,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数量,避免人口的二次激增。
  • 摘要:棕地的产生是缘于城市外围扩展和城市内部重构共同作用的形态变化,城市空间的变化主要源于退"二"进"三"的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城市空间的扩张,挑战了城市中的传统工业区,产生一系列工业衰退、功能置换、空间更新的问题.随着盘活存量用地举措的提出,对城市棕地改造的关注日益凸显.
  • 摘要:城市是有生命的,古朴的民居、幽深的古巷、老字号店铺、小贩的叫卖声……这些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老城区的保护与复兴更多的还是基于建筑、规划空间领域理解,基于保护老城区有经济回报。老城区最终的存在意义还是在于文化。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文化研究的思维方式:借鉴生态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城市文化,就是把城市文化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去研究和探寻其内在规律性。
  • 摘要:新数据环境下的规划与设计强调空间干预中所涉及的阐释(discourse)、内容传播(story-telling)以及社会主体的复杂性(complexity of social agents).Massey Malpas:"城市的复杂性"并不是一种对城市空间的补充的概念化的解释;而是一种对于空间的修辞以及想象.因为它"城市的复杂性"真实地形成了空间政策与设计的核心.新数据环境可以让规划设计考虑一些原来没有考虑的问题. 数据增强设计(DAD)是以定量城市分析为驱动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建模、预测等手段,为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提供调研、分析、方案设计、评价、追踪等支持工具,以数据实证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并激发规划设计人员的创造力(下页简附DAD与传统规划设计的多方面对比)。DAD利用简单直接的方法,充分利用传统数据和新数据,强化规划设计中方案生成或评估的某个环节,易于推广到大量场地,同时兼顾场地的独特性。
  • 摘要:上世纪末,上海市政府开始重视市中心人口过多和交通拥挤问题,当时一系列人口疏解政策出台,其中主要包括这几项:严格限制市中心的居住用地出让和住宅建设;对市中心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把旧区居民拆离市中心;在近远郊各处兴建大型居住社区,以承接新增人口与市中心迁出人口;在郊区建设独立新城,增加就业岗位.在全市人口高速增长近30%的压力下(2000-2010年),在城市近郊及新城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市中心(除浦东外的内环线以内区域)人口数量总体均出现了下降.市场规律和国际城市经验都表明: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将不可避免地仍会保持其市中心就业岗位的高速增长和持续集中。即使是被学界认可新城战略成功的东京,过去十几年中的岗位空间集聚度仍在不断加强,岗位总体仍呈空间极化趋势。上海如依然严守人口疏解政策,严格控制市中心人口,使郊区(包括新城)人口不断增长,不会得到传说中的“田园城市”。只会得到一个通勤距离越来越长的城市:一个综合交通不堪重负的城市;一个无论你修多少地铁到郊区早高峰时永远都是一边挤不上一边是空车厢的城市。一个越来越拥堵的城市。因此大城市疏解人口能缓解拥堵吗,不,人口疏解,让城市更拥堵。
  • 摘要:对于填海造地规划管控的制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其中的首要,也是前提性研究,就是对填海造地规模的合理确定及管控.本文通过背景、政策、方法的总结,分析和构建填海造地规模需求、供给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综合平衡,建立规模评定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定量的方程关系,构建填海造地规模评定应用系统。
  •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到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现实问题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当地政府总是过度要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就是能立马变现的金子,在控规编制中过度追求积率.容积率越高每亩产生的经济价值越高.这样的后果是同一区域,控规人口规模远远大于总规人口规模.这样就会出现一个个空城鬼城,资源极度浪费.是新型城镇化严格杜绝禁止的.科学合理确定总规中的人均用地指标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能在源头上为城市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避免资源浪费。符合川东各县城发展实际的人均用地指标如下:人均建设用地指标:85平方米/人甚至更低一些的取值;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最好不突破25平方米/人,更不应大于30平方米/人;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做下限规定。
  • 摘要:政界、规划界、学术界对新常态下城乡规划转型的方向和要求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转型的实施路径、技术方法和配套制度设计.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挖潜等全球共性问题,产能过剩、三农问题、半城镇化、乡村病等中国特性问题,交织在新常态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使得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不是局部的个别问题,而是全局的系统问题,具体而言,是城乡生态系统演进的整体结构调整问题.城乡规划转型最关键的理念方法创新是“人口-用地-设施”单向线性分析模式的打破以及适应新常态的新模式的建立。本文从总体规划的视角,给出了三大要素的解析内容、四大关系的量化处理和操作步骤、四大链网的提出、构建方法及融合思路,为时空链网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提供可操作的指引。
  • 摘要:纵观城市科学的发展历史,从对城市现象的记载、描述,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再到对城市事物之间的关系描述,最后发展到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城市,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在这样的发展规律下,"城市模型"(Urban Model)在城市科学中逐渐成为重要分支.城市模型是在对城市系统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现象与过程的抽象数学表达,是理解城市空间现象变化、对城市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城市政策的执行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城市规划逐渐由过去二三十年的“大拆大建”向精细化“新常态”转型的背景下,城市模型研究也在逐渐兴起。为使国内学界更好地了解城市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笔者于2013年12月采访了城市模型领域重要学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高级空间分析中心主任麦克·巴蒂( Michael Batty )。访谈主要涉及半世纪以来城市模型研究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城市模型的发展趋势,希望引发国内学界的关注与进一步研究。
  • 摘要:国内大城市普遍受困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都也是其中的典型.2014年9月,成都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07万辆,仅次于北京排在全国第二,中心城区超过120万辆.成都市中心城内的主要道路大部分已按规划形成,交通拥堵形势日益严峻,未来城市增长带来的交通增量必须依靠公共交通解决.另一方面,城市需要转型,改变以往单中心的发展格局,也需要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的支撑. 多网融合在“落地”层面的核心是公交枢纽。本文构建了四级公共交通枢纽体系,在都市区范围内布局580个公共交通枢纽,明确了各级枢纽的衔接要点与配置要求,实现各公共交通方式间的无缝衔接。
  • 摘要:城市中比比皆是的人行天桥,是城市为行人安全、方便行走时的"人性化"设计,而在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下,掩盖了一个更加"不人性"化的设计——现有道路设计的首要理念是方便机动车的快速、方便行驶,在这种道路设计的本质就是建立于不低碳的元素之上,又如何在这一"不低碳"的框架内做到"低碳"?讲到交通,讲到用地,就不得不谈到“职住平衡”。基本上关于"职住平衡"的研究,都是试图实现在空间上的平衡,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于居住的选择更加市场化,要实现某一空间范围内居住一工作的平衡仅存在于理论上。本文重构道路系统、建立以自行车快速路网为导向发展(ATOD)的全新空间布局模式—"低碳细胞单元"。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打破原有城市发展沿道路发展的模式,形成围绕站点的集聚发展,和“点一点”的快速连接,对城市中观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组。
  • 摘要:"规划先导,助推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西咸新区国际文化教育园区总体规划》为例,从背景、理念、方法、建议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基于"海绵城市(LID)"理念的城市用地布局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对西咸新区未来建设海绵城市在规划角度提出思考和实施建议,探讨建设"人文-自然和谐共生之城"中国海绵城市发展新模式。
  • 摘要:目前交通模型、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等自成系统,相互之间独立,系统间互动困难,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城市规划师和交通规划师又因为数据的格式要求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应用系统,数据之间也不能直接沟通.因此,开发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快速简便、即时反馈的交通评价系统,整合城市规划和交通评价的数据格式,建立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相互之间畅通的信息流动,对于完善和改进当前的交通评价和规划技术手段极其必要.信息平台是一个数据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将所有需要共享的城市规划数据转换成符合交通分析要求的数据格式,储存在平台的通用数据库里。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快速交通评价,重点是在一个平台之上打通全套交通分析处理流程,亮点是平台中的多种信息、图形整合和数据可视化,核心技术是构建适合城市规划和交通评价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基于数据库的各种专业应用模块,以及集成外部专业应用软件系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