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监测
效果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36853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中国保健、上海预防医学、实用医技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0学术年会等;效果监测的相关文献由11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颖、乔因利、余清顺等。
效果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6853篇
占比:99.92%
总计:337136篇
效果监测
-研究学者
- 王颖
- 乔因利
- 余清顺
- 侯铎
- 单治钢
- 吕晓迎
- 周平乐
- 孙淼军
- 张智
- 徐学勇
- 扈俊颖
- 施太和
- 昝辉
- 曾德智
- 木仁
- 李娜
- 李存刚
- 毕银丽
- 汪明元
- 王久儒
- 王卫
- 王志功
- 王海峰
- 王维东
- 王芳
- 窦雪锋
- 钟雨师
- 隋本健
- 韩宝福
- 黄宗浩
- 黄永虎
- 丁勇
- 丁浩
- 丘敏
- 于晓倩
- 于晓敏
- 任亮
- 何大明
- 何林云
- 何玥儿
- 余红兵
- 冯志斌
- 凌涛
- 刘书良
- 刘亚玲
- 刘宇航
- 刘宏杰
- 刘德安
- 刘德红
- 刘德荣
-
-
李水云
-
-
摘要:
为体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科学的数据教育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章丘区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基地项目,建设了深松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对比田,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对比试验及效果监测,对小麦、玉米两种作物整个生育期数据进行了全面监测,取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试验监测目的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常规理化性状测定数据、作物生育期监测数据、测产数据等,进行比对,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
-
-
-
李顺榕;
温文勤
-
-
摘要:
校本研修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上阵地、主渠道,具有全员化、基础性、实践性、需求性的特点。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开展校本研修,但在有些学校,教师,特别是教研组长和教学教研管理者,对校本研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推进校本研修的路径、策略、方法缺少创新.对研修活动的反思、评价及效果监测等缺乏系统的、精细的、深入的思考,从而导致校本研修方向不明、方式单一、方法陈旧、实效不高等问题。
-
-
杜勇
-
-
摘要:
为了解决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冒顶、底鼓等支护失效问题,以袁店一井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失修岩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高强锚注综合控制系统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典型岩巷高强锚注综合控制技术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强力锚固约束支护技术方案以及锚注一体化补强支护技术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具体“高强锚注”主动支护技术方案,并且在103大巷进行现场试验。后续监测表明支护效果良好,切实解决深部大规模复杂构造区岩巷长期稳定性控制难题。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
-
-
-
摘要:
近日,国网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员工在“数智锦囊”系统中监测到220 kV黄水断面运行数据,对相关工业用户开展需求侧管控。为做好今夏需求侧管控工作,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开发了“数智锦囊”综合数据应用平台,对500 kV及以下各级断面的供电设备与155万用户约10亿条数据按照不同逻辑重构、归纳、运算,实现“断面、线、台、户”一体化精准监控。“数智锦囊”的推广使用,有效解决了分类负荷预测不深入、可控负荷资源检索高度依靠人工、客户执行效果监测不够直观等问题,工作质效显着提升。
-
-
赖锦培;
张文华;
程强;
廖俊程
-
-
摘要: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急广播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应急广播效果监测部分尚在制定中,应急广播效果监测系统则基本属于空白。要保障应急广播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播发效果监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国家应急广播技术系统总体框架,开发了一款兼容ONVIF协议的网络拾音器,并设计了满足监测监管要求的应急广播播发效果监测系统,为应急广播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
陈峰
-
-
摘要:
根据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浙江省正在积极推进本省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省级应急广播预警信息发布及效果监测平台的技术研究思路与应用,实现国家、省应急广播信息快速、准确接收与下达及应急广播发布效果评估和分析,对省级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
-
张庆国
-
-
摘要:
为解决山西三元煤业沿空4306回风巷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煤柱受力分析得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水力压裂实施方案,并且在相邻的4302工作面回风巷实施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结果表明:注水压力最大值约为30 MPa,最小值约为22 MPa,每个钻孔每个压裂位置的平均注水时间均约为18 min,每个压裂位置的注水量约为1 m3;水力压裂影响范围在7.0~10.0 m;水力压裂后,部分钻孔中致裂段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宏观轴向及径向裂缝.现场工程的成功应用表明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巷道的应力环境,增强围岩稳定程度.
-
-
徐志远
-
-
摘要:
由于大型断层区域岩层破碎,整体稳定性较差,巷道掘进通过大型断层过程中,支护难度极大.为解决该问题,以崔家沟煤矿2309回风巷道掘进通过F19断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注浆技术对断层区域进行预先加固,采用锚杆+U型钢支护,支护完成后对支护区域顶板进行180 d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和未实施注浆加固的2311运输巷道相比,深部最大位移量降低了60%,浅部位移量降低了70%,加固区域巷道整体性良好,未出现巷道下沉和大面积垮落现象.
-
-
延进霞
-
-
摘要: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都是出现在微生物病变体方面,因此,对于微生物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极为严格,餐(饮)具的消毒效果对灭活大肠菌群有着直接影响,进而保证人们的饮食健康安全,这也变成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何采用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制定安全而可靠的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用快速纸片法对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并使用常规发酵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等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快速纸片法总符合率达95.78%,可以作为常规发酵法代替检测方法,对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有效检测.
-
-
方玉萍
- 《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热力灭菌中运用最普遍、灭菌效果最为理想的灭菌方法,其灭菌原理是通过高温蒸汽的穿透完成的,能杀灭所有微生物,灭菌彻底.尤其是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更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后物品干燥、对物品的损伤小、灭菌介质(蒸汽)安全、灭菌温度高,灭菌效果可靠等优点,被各级医院广泛使用.灭菌效果监测是评价其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灭菌方法是否合理、灭菌效果是否达到标准的唯一手段.
-
-
-
刘军;
费春楠;
沈芃;
邱立军;
纪学悦;
刘贺
-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0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部分科室空气的动态监测,观察其医疗活动开展时的空气细菌总数。方法:选取空气消毒设施开启半小时后,随机抽取时间进行监测。结果:随机监测22间次,共6间次超过GB15982-1995中对静态标准下的要求。结论:医疗机构安装有空气消毒机的场所应加强对机器的管理,按照消毒空间体积选取功率合适的机器,合理控制人流量、加强消毒前的通风及定期擦拭桌面、地面等来控制空气中细菌总数。
-
-
-
-
伏洋;
李凤霞;
肖建设;
钱拴;
校瑞香发;
苏文将;
刘宝康
- 《第二届全国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技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利用EOS/MODIS卫星资料配合16个地面校验点实测数据,对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将草地卫星观测植被指数与言牧牧草产量分级标准建立对应统计关系,以不同等级草地植被指数的变化来分析牧草生产力变化特征.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的监测结果均表明,近年来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在三江琢地区暖湿化气候背景下,以及在该区域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下,草地牧草产量、牧草生产力结构、草地覆盖度、牧草高度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趋势,草地生态系统在多年持续退化后呈现恢复迹象。
-
-
董维宁;
王金睿;
王方
- 《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外科洗手和消毒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的手消毒不能采用通常的灭菌方法,只能通过清洗去污,以及借助化学消毒剂去除参加手术人员手和臂皮肤上的暂住菌,以减少这些部位的常驻菌至最低限度或达到几乎无菌,并维持较长时间的抑菌作用.因此,选择一种高效、安全、快捷能持续杀菌并对皮肤刺激小的洗手方法,是提高消毒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率的重要保证.4%"爱护佳"洗手液是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皮肤消毒剂,但在实际使用的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本研究针对其是否需要配合0.5%"爱护佳"快速无水消毒洗手液一起使用,才能增强其消毒效果,延长抑菌作用时间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通过对两种手部皮肤消毒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和比较,进行细菌学培养检验,明确4%"爱护佳"皮肤消毒剂实用消毒效果,以及对手术成本的增加具有实际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