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面注浆

地面注浆

地面注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0148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建井技术、煤矿安全、煤矿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煤炭地质钻探研讨会等;地面注浆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桦、余大有、姚直书等。

地面注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0148 占比:99.83%

总计:50235篇

地面注浆—发文趋势图

地面注浆

-研究学者

  • 程桦
  • 余大有
  • 姚直书
  • 孙家应
  • 彭世龙
  • 李超
  • 刘治成
  • 古文哲
  • 宋天奇
  • 张新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王飞
    • 摘要: 联络通道作为相邻区间的疏散通道,有时兼做废水泵房,施工方法有注浆法+矿山法、冷冻法+矿山法及新兴的盾构法,采用冷冻法+矿山法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时,有时会遇到地下动水,地下动水会严重影响冻结效果,进而造成进度延误、成本增加,严重时引起安全事故。该文结合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梁厝站~下洋站区间冷冻法联络通道进行地面注浆改良地层后达到冷冻效果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其方法、原理。
    • 刘孝孔; 绪瑞华; 赵艳鹏; 程桦; 彭世龙; 周均民
    • 摘要: 为解决厚松散层既有立井井筒地面注浆加固技术难题,以山东巨野矿区郭屯煤矿厚松散层偏斜井筒地面注浆治理为工程背景,针对井筒偏斜特征,采用现场钻孔压水试验与地面高压注浆试验方法,分析不同注浆深度与注浆层段受注点试压水与注浆表头最大压力比值,获得了受注点注浆压力与该点静水压力比值,并得到了厚松散层主含水层的可注性及其注浆技术参数,最终确定了厚松散层偏斜井筒地面注浆治理方案设计原则与施工方案;研发了单井多层段注浆新型套管,形成了“注-泄”联合间歇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注浆压力达到静水压力的2.0~2.5倍时,水泥浆可顺利注入;②松散层深度越深,地层的单位吸浆量越小,同一注浆段,在相同压力情况下,压水流量是注浆量的2倍;③按注浆试验确定的设计注浆量与实际注浆量误差在27%以内,随着注浆孔的注浆,其邻近泄压孔出现孔管口出水、孔管口内返浆和串浆等现象,实现了泄压目的,且对邻近既有井筒受力变形影响较小;④注浆后,主、副、风井井筒表土段井壁淋水明显减小,且有回正的趋势。研究成果在郭屯煤矿厚松散层偏斜井筒地面高压注浆治理工程得到了成功应用。
    • 徐志远
    • 摘要: 顶板破碎煤层巷道支护难度大,传统的进行井下顶板加固措施工程量大,周期长,须和掘进工作进行交叉作业,弊端较多。为解决以上问题,现采用地面注浆技术加固顶板,从地面施工钻孔至2411工作面上部破碎岩层中,运用地面高压泵进行注浆,注浆压力13MPa,注浆完毕后进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离层仪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深部最大位移量130mm,浅部最大位移量68mm,巷道围岩未出现较大变形。地面注浆技术有效控制了破碎煤层顶板巷道支护苦难的问题。
    • 李存禄; 余大有; 翁洪周; 绪瑞华; 姚直书; 彭世龙; 张亮亮
    • 摘要: 为确定深厚松散层地面高压注浆参数,以郭屯煤矿立井井筒穿越松散层为背景,采用钻孔压水试验与地面高压注浆试验,根据试验监测数据得到地层透水率和单位吸水量与深度、注浆压力的变化关系;根据各层位受注点注浆压力与静水比值和压水流量与注浆流量比值确定了注浆压力、注浆量的大小;并评价了风检3孔注浆效果.结果表明:井筒穿越深厚松散地层透水率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各注浆层位单位吸水量与受注点压力近似呈线性增长关系;深厚松散层地面高压注浆压力为2.0~2.5倍静水压力时,水泥浆可顺利注入拟加固地层;各注浆层位压水试验和注浆试验受注点压力相同时,注浆流量是压水流量的一半;地面高压注浆试验中各层压力注浆对井筒影响较小.
    • 余岩; 王传兵; 徐燕飞; 袁本庆
    • 摘要: 松散含水层薄基岩采场易出现压架、出水事故,为保证薄基岩采场安全回采,针对顾北煤矿1512(3)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力学实验、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薄基岩采场风化带地面预注浆加固前后顶板结构、岩芯力学特性、回采矿压显现规律,并分析注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风化带地面注浆有效扩散范围可达15m以上,注浆后风化带岩石胶结性、致密性、隔水性、稳定性增强,岩芯平均抗剪强度提高了40.6%,整体承载能力明显提升,配合高工作阻力的液压支架,实现了安全回采.
    • 白文斌
    • 摘要: 以宁武煤田北辛窑矿南翼大巷底板突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了矿井突水水源及突水机理.结果表明,2次突水的动态过程相似,最大涌水量和稳定涌水量具有可比性,确定为突水水源为奥灰水.同时选用井下千米定向钻探结合地面注浆治理技术方案,对突水水源进行封堵,实现了超前预注浆掩护巷道掘进.
    • 徐志远
    • 摘要: 由于大型断层区域岩层破碎,整体稳定性较差,巷道掘进通过大型断层过程中,支护难度极大.为解决该问题,以崔家沟煤矿2309回风巷道掘进通过F19断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注浆技术对断层区域进行预先加固,采用锚杆+U型钢支护,支护完成后对支护区域顶板进行180 d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和未实施注浆加固的2311运输巷道相比,深部最大位移量降低了60%,浅部位移量降低了70%,加固区域巷道整体性良好,未出现巷道下沉和大面积垮落现象.
    • 张晓科
    • 摘要: 为实现木瓜矿10号煤的安全回采,该矿开展了近距离自燃煤层群采空区治理的研究.结合10-102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地面注浆防灭火技术.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了钻孔间距为10 ~ 15 m,共布置3排42个钻孔.采用的注浆材料为黄泥浆材料,计算了材料用量.监测表明,采空区CO气体稳定在0.0008%左右,温度在30°C以下,采空区无自然发火现象.
    • 李迎春
    • 摘要: 某区间右线盾构接收施工中,发生洞门底部漏沙、地面裂缝和沉降事故。采用洞内注浆、地面注浆、封闭交通等处理措施成功处置。事故原因主要是盾构端头加固体分二次加固,分次加固体之间存在施工缝,临近混凝土雨污水管管节脱开,管内雨污水渗漏所致。通过事故案例得出类似工程盾构端头加固长度应包裹盾构机+2环管片宽度,接收端10环管片采用多孔管片,洞门端墙预留应急注浆孔。临近雨污水管线视频质量检测,必要时在盾构接收期间做封堵,提高应对风险的处置能力。
    • 孟祥帅; 鲁海峰; 年宾; 于玉
    • 摘要: 为解决垮落带直覆下煤层破碎顶板加固问题,以许疃煤矿722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地面注浆加固方案,从浆液选择、地面钻探技术、注浆工艺和注浆效果评价4个方面研究其施工工艺.通过设计浆液静置试验、浆液析水试验和浆液配比试验确定了水灰比1:1、固相比2:8的水泥-粉煤灰浆液配比方案;在钻探技术上设计了二开结构钻孔和二次掘进方案保证了成孔质量,使浆液顺利到达目的层;通过地面钻探、井下物探和井下回采实揭72煤层顶板验证了注浆效果.经过地面注浆加固,72煤层顶板强度和完整性得到了显著加强,解决了7228工作面里段回采所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实现了7228工作面煤层的高效回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