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
手卫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6篇、会议论文96篇、专利文献704472篇;相关期刊466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护理学会2012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手卫生的相关文献由58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六亿、张静、吴安华等。
手卫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4472篇
占比:99.61%
总计:707254篇
手卫生
-研究学者
- 李六亿
- 张静
- 吴安华
- 李娟
- 杨怀
- 李卫光
- 武迎宏
- 章凤祥
- 丁丽丽
- 侯铁英
- 刘敏
- 刘晖
- 张玲
- 贾会学
- 何文英
- 张丽
- 张卫红
- 张敏
- 徐敏
- 李洁
- 杨芸
- 熊薇
- 王玉芳
- 王颖
- 胡必杰
- 谭莉
- 贾建侠
- 赵秀莉
- 赵艳春
- 邢娟
- 付菊芳
- 刘云红
- 刘冰
- 刘运喜
- 张丽娜
- 张秀月
- 张莉
- 曾智勇
- 朱爱萍
- 李静
- 王哲敏
- 王惠芳
- 王玲
- 王芳
- 谭玲
- 陈敏
- 顾美红
- 马红秋
- 万红
- 任一斌
-
-
骆玲飞;
刘继倩;
宋驰萍;
王宙云;
王小光
-
-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并做好托幼机构内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结合的方法,对2016—2020年闵行区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016—2020年共监测托幼机构累计524家次,所有检测项目均合格有403家,合格率为76.91%,5年间的合格率分别为65.38%、79.09%、78.23%、78.50、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5)。公办托幼机构总体消毒合格率(79.02%)高于民办托幼机构(7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5)。2016—2020年共采集样品14 617件,合格14 408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8.57%,5年间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7.76%、98.73%、98.66%、98.74、9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7,P<0.05);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分别为98.79%、99.43%、98.67%、97.63%和95.46%,不同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7,P<0.05)。结论 闵行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整体状况良好,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项目合格率相对较低,影响了托幼机构总体合格率。应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上岗培训,提升技能,确保消毒效果,保障学龄前儿童群体健康。
-
-
蒋美娜;
郎毅平;
吴静;
姚惠萍;
蒋怡;
高惠惠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监测系统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在职医护人员116例,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为基线阶段(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为干预阶段(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手卫生调查方法和工具统计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组采用信息化系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两组间手卫生依从性、每床日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ICU内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89.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床曰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标本送检次数分别为1,398次与1,525次,观察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三四代头孢菌素)、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4.5%)、医院感染率(3.8%)及医院感染例次率(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13.3%)、医院感染率(10.9%)及医院感染例次率(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能够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
韩成义;
寇牧笛;
蒋雪松;
宋清;
孟新
-
-
摘要:
目的了解患者及陪护的手卫生执行现状,为手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4月,自行设计住院患者手卫生问卷,随机选取某省级综合中医院患者及陪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手卫生时机的洗手频率。结果患者及陪护的手卫生执行率为94.40%;其中吃饭前手卫生和上完厕所后执行率最高,分别为96.76%和96.72%;打喷嚏/揩鼻涕后最低为90.05%。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总体执行情况较好,但打喷嚏/揩鼻涕后和吃药前稍低,应健全和完善手卫生管理,提升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执行率水平。
-
-
陈妹;
李永莲;
张梅;
赖孟
-
-
摘要:
目的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某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34名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对比活动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活动前,前后差异对比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能够明显提高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
-
-
张渲怡
-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职的工作人员为干预前组(未实施手卫生护理干预),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职的工作人员为干预后组(加强手卫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六步洗手法、速干手消毒剂执行情况,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手卫生依从性评分及手卫生效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干预后六步洗手法、速干手消毒剂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及手卫生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六步洗手法合格率为70.2%,速干手消毒合格率为81.1%,干预后六步洗手法合格率为97.7%,速干手消毒合格率为98.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认知不足、洗手设备欠缺、皮肤损伤和工作量大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认识、完善工作规章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手消毒设施是实施干预的重要措施,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依从性。
-
-
万昕瑞;
倪琪琦;
沈娇妮;
吴佳;
郦杭婷;
何桂娟
-
-
摘要: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对留守儿童开展手卫生干预,以期提高留守儿童的洗手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打造健康校园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9—12月安徽省某乡村小学留守儿童60人,按照分层便利抽样法,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各20人。采用基于“云课堂”的手卫生知识宣教、基于“云家访”和“云结友”的手卫生信念改变与基于“云反馈”的手卫生行为改变,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卫生相关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低年级和中年级留守儿童手卫生各项得分均低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P理论的手卫生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
-
李红;
朱慧;
陈少云;
陈美娟;
唐晓莹;
李莹莹
-
-
摘要:
目的: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在药剂科和院感科双重监管下的医院感染监测成效。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PIVAS 2019年1月至6月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包括沉降菌监测、物体表面监测以及手监测。结果:沉降菌方面大部分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除2019年6月两个调配间的沉降菌检测结果均严重超标;物体表面方面全部符合要求;手监测方面指套检测全部合格,抽取的共计18人次的手卫生检测结果中有4人次发生超标,不合格率为22.2%。结论: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指导下,本院PIVAS 2019上半年度环境质量控制总体水平还不错。采取PIVAS院感质控员进行定期监测,院感科定期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共同查找原因,进行PDCA,能实现PIVAS功能的最大化。
-
-
陈俐志;
刘莹;
杜彪
-
-
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含乙醇手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含乙醇手消毒剂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从有效成分和剂型两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含乙醇手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包括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三氯羟基二苯醚、苄索氯铵、苯扎溴铵、正丙醇、异丙醇、过氧化氢等,剂型主要有凝胶、泡沫和液体。结论含乙醇的体积分数及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可根据不同环境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其剂型的多样性使携带方便,可延缓乙醇的挥发,发挥协同消毒作用。
-
-
祝菁
-
-
摘要:
目的:探究免洗手消毒液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某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对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三种免洗手消毒液的手卫生效果和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手卫生效果方面,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的菌落数均减少,且和手卫生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菌落数少于免洗手消毒液手消毒后手部菌落数。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可以显著减少手部菌落数,满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且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
郑之国;
赵男兵;
王甜;
郝冲;
孙闪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手卫生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所5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前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设为干预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以及依从性。结果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从56.0%提高到90.0%,手卫生知识掌握度从72.0%提高到96.0%,手卫生执行率从70.0%提高到92.0%,七步洗手法正确率从76.0%提高到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手卫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
-
-
-
武艳华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描述手术室后勤师傅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方法:选择手术室10名后勤师傅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表,调查员直接观察法收集对象手卫生行为相关情况,针对研究对象存在不规范的洗手行为,分析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 结果:后勤师傅手卫生依从性均比较低,尤其保洁师傅最差. 结论:手术室后勤师傅手卫生依从性差、正确率低,不仅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欠缺,也与科室的监管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后勤师傅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其洗手意识,增加相应洗手设施配备,并将手卫生依从性纳入到奖惩里.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后勤师傅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避免了除医务人员外,经手传播细菌导致医院感染的另一个传播途径.
-
-
王丽娜;
吴玉燕;
张博;
田宝娟;
冯小云;
文淑会;
王平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总结对策.方法:采用隐蔽式观察法调查神经外科ICU53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总结影响神经外科ICU医务人员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对策.结果:神经外科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8.5%,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认知不足、工作繁忙、消毒剂对手刺激强、监督力度不够等.结论:神经外科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亟待提高,科室应加强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用多种干预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
-
Zhang Haojun;
张浩军;
胡兰文;
Hu Lanwen;
Cai Ling;
蔡玲;
Yang Yahong;
杨亚红;
Zhang Yinghua;
张映华;
Zhou Yao;
周垚;
Zhang Xiaohong;
张肖红;
叶中辉;
Ye Zhonghui;
Wang Junling;
王俊玲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2016)联合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手卫生现状,发现手卫生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相关制度,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甘肃省131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制度制定和手卫生落实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结果:被调查医疗机构均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仍有3所医院(占2.29%)未制定手卫生相关制度.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数量仍显不足,均未配备干手设施;其中三级医院2所(占1.53%),二级医院14所(占10.69%)共16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合格,主要表现是未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或未配备洗手液,三级医院与二级之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126所(占96.18%)医疗机构中粘贴了六步洗手法,41所(占31.30%)粘贴了手卫生指征,粘贴手卫生指征的三级医疗机构比例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卫生依从性52.38%,正确性100%;其中三级机构依从性高于二级机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手卫生相关制度并基本落实了手卫生工作,但手卫生依从性非常低,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
-
-
RAO Siyou;
饶思友;
Den Qong;
邓琼;
Zhou Yun;
周芸;
CAO Xianwei;
曹先伟;
YU Qi;
余奇;
XU Zheng;
徐珍;
TANG Shuqing;
唐素琴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2016)联合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手套外表消毒与戴手套消毒的效果差异,为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在采血室进行采血操作的护士896人次,实验组544人次,对照组352人次.对不同病人连续进行采血前用速干手消毒液3M以六步洗手法对手套外表进行消毒处理,进行连续采血操作1小时后采用同样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比较. 结果:共采集标本896个,实验组合格480个,不合格64个,合格率为88.23%;对照组合格322个,不合格30个,合格率为91.48%,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在进行采血操作时手套外表消毒与不戴手套直接手部消毒后菌落数的比较,发现戴手套进行手消毒的效果与不带手套消毒效果相同.
-
-
王明利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2016)联合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2015年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15年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237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1例,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1%.感染部位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占64.52%、泌尿道占9.68%、表浅切口和胃肠道,各占6.4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43%,治疗用药占75.23%,预防用药占14.68%,治疗+预防用药占10.09%.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需重点监控,应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等防控措施.
-
-
TAN Li;
谭莉;
LAI Xiao-quan;
赖晓全;
TAN Kun;
谭昆;
XU min;
徐敏;
XIONG Wei;
熊薇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2016)联合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ATP荧光检测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现场监测的效果. 方法:采用生物荧光检测仪,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及清洁工具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以及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总共检测1294份标本,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7.53%(287/425)、55.43%(306/552)和69.09%(219/317);检测的相对光单位值(RLU)中位数分别为20.00,85.00,和35.00;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检测合格率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分别从54.35%提高至76.42%,50.30%提高至64.80%,60.26%提高至79.52%,经趋势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TP荧光检测法作为清洁效果评价的手段,用于现场督导可以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度的持续质量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