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卫生

手卫生

手卫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6篇、会议论文96篇、专利文献704472篇;相关期刊466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护理学会2012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手卫生的相关文献由58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六亿、张静、吴安华等。

手卫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6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9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04472 占比:99.61%

总计:707254篇

手卫生—发文趋势图

手卫生

-研究学者

  • 李六亿
  • 张静
  • 吴安华
  • 李娟
  • 杨怀
  • 李卫光
  • 武迎宏
  • 章凤祥
  • 丁丽丽
  • 侯铁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骆玲飞; 刘继倩; 宋驰萍; 王宙云; 王小光
    •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并做好托幼机构内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结合的方法,对2016—2020年闵行区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016—2020年共监测托幼机构累计524家次,所有检测项目均合格有403家,合格率为76.91%,5年间的合格率分别为65.38%、79.09%、78.23%、78.50、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5)。公办托幼机构总体消毒合格率(79.02%)高于民办托幼机构(7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5)。2016—2020年共采集样品14 617件,合格14 408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8.57%,5年间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7.76%、98.73%、98.66%、98.74、9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7,P<0.05);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分别为98.79%、99.43%、98.67%、97.63%和95.46%,不同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7,P<0.05)。结论 闵行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整体状况良好,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项目合格率相对较低,影响了托幼机构总体合格率。应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上岗培训,提升技能,确保消毒效果,保障学龄前儿童群体健康。
    • 蒋美娜; 郎毅平; 吴静; 姚惠萍; 蒋怡; 高惠惠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监测系统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在职医护人员116例,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为基线阶段(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为干预阶段(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手卫生调查方法和工具统计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组采用信息化系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两组间手卫生依从性、每床日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ICU内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89.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床曰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标本送检次数分别为1,398次与1,525次,观察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三四代头孢菌素)、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4.5%)、医院感染率(3.8%)及医院感染例次率(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13.3%)、医院感染率(10.9%)及医院感染例次率(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能够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韩成义; 寇牧笛; 蒋雪松; 宋清; 孟新
    • 摘要: 目的了解患者及陪护的手卫生执行现状,为手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4月,自行设计住院患者手卫生问卷,随机选取某省级综合中医院患者及陪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手卫生时机的洗手频率。结果患者及陪护的手卫生执行率为94.40%;其中吃饭前手卫生和上完厕所后执行率最高,分别为96.76%和96.72%;打喷嚏/揩鼻涕后最低为90.05%。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总体执行情况较好,但打喷嚏/揩鼻涕后和吃药前稍低,应健全和完善手卫生管理,提升患者及陪护手卫生执行率水平。
    • 陈妹; 李永莲; 张梅; 赖孟
    • 摘要: 目的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某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34名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对比活动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活动前,前后差异对比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联合视频监控能够明显提高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
    • 张渲怡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职的工作人员为干预前组(未实施手卫生护理干预),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职的工作人员为干预后组(加强手卫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六步洗手法、速干手消毒剂执行情况,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手卫生依从性评分及手卫生效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干预后六步洗手法、速干手消毒剂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及手卫生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六步洗手法合格率为70.2%,速干手消毒合格率为81.1%,干预后六步洗手法合格率为97.7%,速干手消毒合格率为98.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认知不足、洗手设备欠缺、皮肤损伤和工作量大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认识、完善工作规章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手消毒设施是实施干预的重要措施,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依从性。
    • 万昕瑞; 倪琪琦; 沈娇妮; 吴佳; 郦杭婷; 何桂娟
    • 摘要: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对留守儿童开展手卫生干预,以期提高留守儿童的洗手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打造健康校园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9—12月安徽省某乡村小学留守儿童60人,按照分层便利抽样法,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各20人。采用基于“云课堂”的手卫生知识宣教、基于“云家访”和“云结友”的手卫生信念改变与基于“云反馈”的手卫生行为改变,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卫生相关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低年级和中年级留守儿童手卫生各项得分均低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P理论的手卫生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 李红; 朱慧; 陈少云; 陈美娟; 唐晓莹; 李莹莹
    • 摘要: 目的: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在药剂科和院感科双重监管下的医院感染监测成效。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PIVAS 2019年1月至6月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包括沉降菌监测、物体表面监测以及手监测。结果:沉降菌方面大部分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除2019年6月两个调配间的沉降菌检测结果均严重超标;物体表面方面全部符合要求;手监测方面指套检测全部合格,抽取的共计18人次的手卫生检测结果中有4人次发生超标,不合格率为22.2%。结论: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指导下,本院PIVAS 2019上半年度环境质量控制总体水平还不错。采取PIVAS院感质控员进行定期监测,院感科定期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共同查找原因,进行PDCA,能实现PIVAS功能的最大化。
    • 陈俐志; 刘莹; 杜彪
    • 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含乙醇手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含乙醇手消毒剂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从有效成分和剂型两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含乙醇手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包括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三氯羟基二苯醚、苄索氯铵、苯扎溴铵、正丙醇、异丙醇、过氧化氢等,剂型主要有凝胶、泡沫和液体。结论含乙醇的体积分数及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可根据不同环境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其剂型的多样性使携带方便,可延缓乙醇的挥发,发挥协同消毒作用。
    • 祝菁
    • 摘要: 目的:探究免洗手消毒液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某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对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三种免洗手消毒液的手卫生效果和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手卫生效果方面,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的菌落数均减少,且和手卫生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菌落数少于免洗手消毒液手消毒后手部菌落数。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可以显著减少手部菌落数,满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且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郑之国; 赵男兵; 王甜; 郝冲; 孙闪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手卫生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所5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前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设为干预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以及依从性。结果实施手卫生管理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从56.0%提高到90.0%,手卫生知识掌握度从72.0%提高到96.0%,手卫生执行率从70.0%提高到92.0%,七步洗手法正确率从76.0%提高到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手卫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