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
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

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2-11

主办单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提高居民对烟草危害的意识,避免二手烟在公共场所中造成对不吸烟人群的巨大伤害,保护居民健康。方法:动员部门、落实责任,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单位自管与社会监督、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控烟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控烟技能、介绍戒烟技巧等能力建设,注重无烟日、讲座与咨询、大众媒体等宣传,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导。结果:80%以上的医疗机构达到了无烟医疗机构创建标准,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中吸烟现象明显减少,二手烟行为受到大家的共同抵制。结论:控烟作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个涉及面板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建立控烟管理机制,强调细化和落实部门责任,并加大力度开展烟草能力建设、大众宣传和技术督导,控烟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 摘要:目的:通过“无烟单位”的创建活动,评价宜都市在2011年创建“无烟单位”活动中控烟和戒烟效果。方法:对全市申报“无烟单位”的10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逐一进行考核评估。对照标准,采取暗访、听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在申报的109家单位中,有104家考核为合格;在登记的1036个吸烟者中,有582人戒烟。结论“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对控烟和戒烟效果令人满意。
  • 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要求,中国已于2011年1月9日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中国医院协会、中国控烟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合力,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无烟医院工作。医院作为项目单位之一,建立无烟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控烟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做到了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建立网络,营造氛围;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优质服务;加强管理,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 摘要:香港控烟法例《吸烟(公众卫生)条例》(第371章)于2007年1月将法定禁止吸烟区范围扩展至更多的公众场所。此修订促使更多吸烟者下决心戒烟,小区的戒烟支持服务需求也因此相应地显著增加。而单一的戒烟专项计划往往一旦营运资金到期就停止运作。为了克服这一状况,「基督教联合那打素社康服务」-一所扎根香港和提供全方位基层健康服务的非牟利机构,将一个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资助的二年戒烟项目「无烟俱乐部」融入「小区健康服务计划」中,使其能与日常的社康服务一起恒常运作。rn 无烟俱乐部项目创建了无烟及戒烟支持的氛围,提升了戒烟辅导人员技能,将戒烟项目重新定位于健康服务中,强化了小区戒烟推广活动。通过宣传和接纳吸烟者参与戒烟计划,探讨戒烟历程和成功率,分析非专业义工、戒烟辅导员工作,「无烟俱乐部」博客建设,小区网络建设,项目成本等问题,提出了项目局限和不足。
  • 摘要:本文计划借助12320卫生热线的系统平台和其国家宣传窗口的角色,将戒烟热线服务推广到中个省市地区,为有意愿戒烟的人提供咨询和鼓励,帮助其战胜烟瘾,成功戒烟。为协助建立戒询服务平台,首先需要掌握12320卫生热线咨询者吸烟相关。为此,选择在北京市和南京市12320,于2011年7~9月开展了12320卫生热线咨询者吸烟情况与戒烟需求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现有戒烟服务的可及性差,烟民潜在的戒烟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戒烟热线服务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控烟手段之一,利用12320卫生热线开通戒烟热线服务可以使现有戒烟资源有效利用。
  • 摘要:目的:评价简短戒烟干预技术在北京市各级综合医院门诊应用的效果。方法:方便抽取北京市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各1家,采用电话调查形式,在门诊后1周内,对现在吸烟患者进行访问,了解简短戒烟干预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门诊后1周内成功随访了278名现在吸烟患者中的122人,成功随访率43.9%。成功随访者中14.8%的现在吸烟患者因1次简短戒烟干预发生戒烟意愿的正向改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3.551,P<0.001)。其中,三级医院的此种改变有统计学意义(Z=3.035,P=0.002),一级医院(Z=1.394,P=0.163)和二级医院(Z=1.633,P=0.102)此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有戒烟服务需求的门诊患者简短戒烟干预前后戒烟意愿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Z=3.420,P=0.001);无戒烟服务需求者,戒烟意愿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317)。结论:综合医院门诊应用简短戒烟干预技术有效果,且三级医院干预效果更好。对有戒烟服务需求的门诊患者实施简短戒烟干预,效果更好。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30%的癌症都跟吸烟有关,但吸烟是可被改变的危险因子,因此戒烟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如何协助吸烟民众戒烟一直是医疗人员与政府努力的目标。而吸烟常常需要藉由医疗的协助才能有好的成效。但是,戒烟者往往还需要在有一些冲击时才会想要戒烟,如生病住院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吸烟会影响住院期间疾病治疗,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治疗等。若住院原因与吸烟所造成疾病有关,更可增加戒烟动机;而且医院全面禁止吸烟,禁烟范围甚至延伸至医院四周,吸烟者被迫需配合禁烟,所以临床医疗人员应将住院当作一个促使病人停止吸烟的好时机。成大医院配合国民健康局「二代戒烟」计划,增加住院个案戒烟的服务,而研拟出「住院戒烟照会流程及传呼提醒系统」,让门诊戒烟个案不因住院而中断,也让住院者戒烟早一点起步,从住院配合医院的禁止吸烟政策,开始戒烟计划。
  • 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内地戒烟热线呼叫者的特征。rn 方法:中国内地全国戒烟热线提供免费戒烟咨询服务,研究对象是从2009年12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戒烟热线的8260名呼叫者,主要分析完成客户类型和性别填写的1049名呼叫者的特征。应用列联表描述吸烟者基本、电话咨询内容和呼叫者的地区分布,折线图描述每月呼入电话数量的变化趋势。rn 结果:1049名呼叫者,60.7%是吸烟者;73.2%是男性。记录咨询内容的937名呼叫者,58.1%询问戒烟方法,20.9%咨询药物疗法。来自中国31个省市的908名呼叫者,北京最多(29.5%),其次是广东省(14.8%).每月呼入电话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每年5月数量骤升。rn 结论:中国内地戒烟热线大多数呼叫者咨询戒烟信息,且呼叫者数量不断增加。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与心理疏导结合戒烟疗法的临床疗效总结。方法:900例吸烟成瘾患者的戒烟过程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中100例以心理干预单一意志戒烟法,另800例采用以中药穴位贴敷为主结合心理疏导的综合戒烟法。结果:中药穴位贴敷与心理疏导结合戒烟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心理性干预意志戒烟法;通过综合疗法戒烟过程中,病人的戒断综合征基本没有或很轻;综合疗法治疗时间短、疗效佳且不易复吸。结论:中药穴位贴敷与心理疏导结合戒烟疗法疗效佳,疗程短,尼克丁依赖消失,不再复吸。
  • 摘要:笔者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和所见所闻,介绍了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分析了长期吸烟对呼吸系统的破坏,提出吸烟能诱发肺癌和其他多种肿瘤,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认为被动吸烟的危害和后果同样严重。要改变错误观念,戒除吸烟陋习,并且戒烟越早,效果越好。
  • 摘要:背景:在中国,吸低焦油香烟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国烟草总公司承诺低焦油香烟比普通香烟更安全。方法:在上海共招募543名男性吸烟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吸焦油含量不同的香烟(15mg普通香烟;10~13mg低焦油香烟;<10mg低焦油香烟),入选者需完成一份与吸烟习惯有关的问卷,同时提供一份尿液标本以检测尼古丁的代谢产物可替宁和反-3-羟基可替宁。另外,随机抽取了177份尿液标本并检测其中致癌物质PAHs以及烟草中特有的NNK、NNAL和NNAL-葡糖苷酸含量。由于浓缩和稀释尿液可能导致上述检测物变性,通过肌酸酐对最终结果进行标准化。结果:低焦油烟吸烟者的吸烟量比普通烟吸烟者的吸烟量较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低焦油烟吸烟者尿液中的可替宁、反-3-羟基可替宁及PAHs浓度与普通烟吸烟者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低焦油量烟吸烟者尿液中NNHL浓度却高于高焦油量烟吸烟者。结论:中国“低焦油香烟”并没有使其尼古丁和致癌物质含量降低,所以,低焦油香烟并不能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中国烟草总公司所承诺的“低焦油香烟比普通香烟更安全”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所颁布的全球控烟协定。
  • 摘要:目标:本文将验证中国烟草业的“中草药卷烟比普通卷烟危害小”的声明的正确性。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横断面调查。来自国内一个城市的135名中草药卷烟吸烟者和143名普通卷烟吸烟者完成了关于吸烟行为的问卷调查并且进行了尿样采集,对尿样中的以下烟草烟雾成分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可替宁和反-3'-羟基可替宁、多环芳烃的代谢物(1-羟基芘、萘酚、羟基芴、羟基菲)和烟草特有亚硝胺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butanol (NNAL)和NNAL葡萄糖醛酸。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检测只在随机选择的47名中草药卷烟吸烟者和51名普通卷烟吸烟者中进行。为了避免尿液浓度的影响,检测结果进行了肌酐校正。结果:对于健康的担忧是吸烟者从普通卷烟转吸至中草药卷烟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吸至中草药卷烟后,吸烟者反映其吸烟量有所增加。中草药卷烟吸烟者和普通卷烟吸烟者尿液中四种检测物(可替宁、反-3'-羟基可替宁、总NNAL、总多环芳烃)的水平没有差别(P=0.169,P=0.146,P=0.171,P=0.554)。总NNAL和总多环芳烃的含量都与可替宁和反-3'-羟基可替宁显著相关(四组相关性的P值都小于0.001).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吸烟者从中草药卷烟吸入的致癌物质并不比从普通卷烟吸入的少,公众需要知晓这个事实,中国烟草业应该避免将中草药卷烟宣传为低害产品,进而误导公众。
  • 摘要:2012年1月1日,澳门实施新控烟法,为配合澳门新控烟法的实施,澳门卫生局联合多个民间团体推动澳门的控烟工作,成立了控烟大联盟,成立预防及控制吸烟办公室,提供戒烟咨询门诊服务,调升烟草税1.5被,规范了烟草包装。但是,澳门的控烟工作仍然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例如,目前允许在机场及公园等禁烟区域中设立吸烟区,这样无疑仍然会影响非吸烟者的健康;因此,应该争取全面取消吸烟区,同时,继续扩大禁烟的室内外范围,达到真正的‘无烟新澳门’。此外,推动娱乐场禁烟的工作亦为未来的重点努力方向。
  • 摘要:控烟的国际呼声和国内诉求不断高涨,但控烟工作却步履艰难,进展缓慢。究其根本,不难发现烟草公司在其中采取着各种手段,全力阻挠和干扰着国家实施有力的控烟政策。相比世界其他大型烟草公司,中国烟草业因其特殊的背景和地位,表现出极其强劲的势力。笔者认为,中国烟草业干扰控制这是其性质决定的,是由政府机构为其后盾的,是全方位多手段,是与控烟非政府组织的正面较量与博弈。笔者提出,烟草业利用变相广告、促销和赞助,促进烟草消费;在烟草税和价格上大作文章;制造骗局,蒙蔽消费者。中国烟草业干扰控烟,是毋庸置疑的,呼吁政府全方位履行控烟承诺,调整中国控烟履约机制,修改相关法律,出台国家烟草控制规划,积极引导烟草业转产。
  • 摘要:为有效遏制烟草流行,WHO制定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各国控烟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更好的履行公约,大部分公约缔约方制定了国家或地区烟草控制规划并有效有效实施,降低了人群吸烟率、减少了因烟草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保护了人民的健康。中国目前尚未制定国家控烟规划,控烟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导致控烟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印度、挪威等六个国家的烟草控制规划制定和实施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中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 摘要:健康权是人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未成年人健康权优先于吸烟自由,因此国家有义务以立法方式加强未成年人的烟害防制。中国关于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禁限规范位阶较低、缺失较多,应借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立法经验予以改革。除学校等公共场所外,中国立法应当将未成年人的家庭纳入禁烟场所。中国立法应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并对其未尽教育、制止义务的父母予以劝诫或行政处罚。
  • 摘要:董氏基金会为华人地区最早全心投入推动烟害防制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烟害防制的社会倡议,政策推动、媒体传播、教育倡导、鼓励戒烟及国际合作等议题,并促成相关法案之立法、修订与执行之监督。rn 近三十年烟害防制的实际经验,董氏基金会发展出六大营销策略:(1)善用名人代言、请托媒体公益协助;(2)勇于国际联结,积极相互交流;(3)取得产官学界支持,推展社会倡议及法案政策;(4)搜集各国烟害防制信息转换并跟进;(5)设置「华文戒烟网」、举办「戒烟就赢」比赛;(6)维护民众免于烟害,提供申诉及解决烟害的重要管道。rn 透过多样化的烟害防制营销策略,持续专业深耕、坚持公益原则、强化沟通方式、珍惜有限资源等,将台湾烟害防制向前推进。
  • 摘要:在中国,约两千万农民生产了占全球总产量最大份额的烟草。种植替代作物所获得的利润能够超过种植烟草所获利润。充分展现这一点有助于劝服在云南大面积种植烟草的农户停止种植烟草。在玉溪市,来自玉溪农业局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合作人发起了一项烟草替代作物种植项目。三个试验点共有458户农户志愿参与了这个全新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合作模型中。该项目成功地为农户指出了一条参与合作种植烟草替代作物的道路,并由此提高农民年收入每公顷21%到110%不等。
  •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世卫)于1992年世界无烟日以「无烟工作间」作主题,促请全球积极为员工提供无烟清新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同时帮助减低营运成本,无论对雇主、雇员或顾客都达至三赢局面。有见及比委员会自1992年已筹划活动以推广无烟工作间,举行无烟OL大搜查、工作间不吸烟日/月及制作以宣扬二手烟祸害的控烟短片,提高市民对于二手烟的关注及讨论。2004年进一步开拓与企业合作,表扬支持控烟的企业。无烟工作间的法例在2007年全面实施,委员会在2011年再次表扬,更多企业在提升公司利润及市场占有率之时,仍不忘关怀员工健康,以鼓励及协助员工戒烟,为员工建构健康清新的工作环境。展望未来,委员会深明企业于鼓励员工戒烟有很正面的推动效用,未来将继续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巩固其于推动无烟运动中的角色,令无烟香港再次向前迈进一大步。
  • 摘要:香港自从制定吸烟有关条例后,整体吸烟人数,由1982年的23.3%下降至2010年的11.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控烟的战线将随着公众禁烟范围扩大而伸延至不受法例保障的私人住宅,与烟民同住者有机会更长时间地吸入二手烟。如果父母吸烟,不但威胁子女的健康,亦增加子女以后吸烟的机会。幸而,父母戒烟能有效防止子女步其后尘。换句话说,青少年是在家中推行无烟文化的关键,因为大部分父母会因子女健康而支持无烟生活。要建立稳固的无烟家庭,教育及宣传实在不容忽视。rn 「生活教育活动计划」(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 LEAP)在正规课程外为学校提供一套国际认可的健康及药物教育课程。课程主要根据Dusenbury and Falc。提出的预防药物滥用课程的有效元素而编制,透过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青少年讲解正确的药物知识及提升社交沟通技巧,从而预防包括烟草在内的药物滥用。研究指出,要有效预防包含烟草在内的药物滥用,教育应从幼开始,配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所以,LEAP的小学课程涵盖身体知识、食物营养、药物知识及社交技巧,切合不同年级的课程纲要。课程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导师带领,并由学校老师利用LEAP提供的资源光盘及学生工作纸作预习或跟进(下文提及的「课程」均包括以上两项活动)。持久有效的控烟教育需要社会全面参与,以学校课程为基础,再配合家长、传媒等持久有效的控烟教育需要社会全面参与,以学校课程为基础,再配合家长、传媒等等之协助。LEAP正可以提供渠道,透过与学校合作的控烟教育课程,一方面防止青少年吸烟,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在家中推动无烟文化,双管齐下,减低吸烟人数,因而促成了这一次香港政府卫生署控烟办公室(控烟办)与LEAP为期两年的合作。控烟办赞助香港部分小五学生参加「课程」及其延伸活动(「计划」,旨在增加学生)对烟草及相关信息的认识,提升他们对推动无烟环境的意识;并以此作为试点,了解透过学生接触其家长,推动无烟环境的可行性。
  • 摘要:本文从控烟倡导促动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入手,探讨控烟倡导促动课程在改变公共卫生学生控烟行为、态度、兴趣、自我效能等方面的效果,探索先进的控烟主体培养模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控烟理论,积累经验,服务于中国的控烟事业。
  • 摘要: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己由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病,这是因为广泛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吸烟就是其中之一。拓宽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己,服务大众,造福社会。这样才能更具说服力的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戒烟,才能达到使吸烟人群戒除烟瘾的预期目的。可通过讲座、咨询及宣传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渗透性的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健康行为指导,深入浅出的进行科普宣传,定期发放宣传资料给吸烟者及家庭,提高吸烟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吸烟者自愿放弃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还可在戒烟门诊的治疗服务中,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出健康教育处方,给吸烟者在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指导,使其了解戒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治疗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预防疾病的服务过程中,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使人们知道吸烟可以引起哪些疾病,哪些疾病可以采取何种方法和措施来防止发生。这样不但使预防服务易于开展,而且能使预防效果明显提高,以达到根除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尼古丁依赖程度(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Brinkman index,BI)与颈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8月~2011年8月,选取全国20个省46家医院体检门诊就诊的4130名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尼古丁依赖程度和颈总动脉弹性数据。根据有无合并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或/和高脂血症,将研究对象分成健康吸烟组和吸烟伴合并症组。尼古丁依赖程度通过尼古丁依赖评分量表(FTND,Fagerstrǒ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吸烟强度指数、晨起第一支烟时间三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估颈总动脉弹性的指标,包括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根据尼古丁依赖程度,继续将研究对象分组,并设健康不吸烟者为对照组,以比较不同尼古丁依赖程度组间的颈总动脉弹性。结果:在健康吸烟者中,随着尼古丁依赖程度增加,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的僵硬度、弹性模量、膨大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呈增加趋势,而左右颈总动脉的顺应性则为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吸烟伴合并症者中,不同尼古丁依赖程度组的颈总动脉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摘要:戒烟对减少中国中老年人群死亡的健康效应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影响尚缺乏前瞻性研究证据,且有“中老年人戒烟影响健康”、“老年人戒烟可致早死”等谬误。本研究旨在一个随访33年的队列人群中探讨戒烟与主要烟草相关疾病死亡的关系。研究表明,吸烟可增加中老年人烟草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而戒烟(即使50岁以后开始戒烟)则可明显降低其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应在中老年人群中强调中年戒烟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环境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Brinkman index,BI)与颈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8月-2011年8月,选取全国20个省46家医院体检门诊就诊的2,781名健康吸烟者(由国人吸烟人群动脉弹性研究多中心协作项目组收集)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吸烟指数和颈总动脉弹性数据。吸烟指数为每日吸烟支数与吸烟年数的乘积。颈总动脉弹性则通过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1)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五个数值反映。根据吸烟指数,将研究对象分成0<BI≤200(A1组),200<BI≤400(A2组)和BI>400(A3组)三组,并设健康不吸烟者为对照组,以比较不同吸烟指数组间的颈总动脉弹性。结果:在健康吸烟者中,随吸烟指数增加,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的僵硬度、弹性模量、膨大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呈增加趋势,而左右颈总动脉的顺应性则为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摘要:目的:评价《公共卫生学生控烟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方法:用Spearman-Brown公式计算问卷的折半信度,用Cronbach'sα系数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条目与其所属领域的相关性来评价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结构效度。结果:折半信度系数为0.895,对控烟相关措施的态度、对控烟相关活动的意向以及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及做法三个维度以及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21、0.820、0.635,0.828。内容效度中,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06~0.847,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15~0.683。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29%,56.25%的条目提取公因子后的共同度超过0.50。结论:《公共卫生学生控烟调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于对公共卫生学生控烟相关行为及态度的调查。
  •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社区居民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流行特点,为本地区采取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本市两个社区116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总吸烟率为33.9%,标化吸烟率32.8%,男性吸烟率59.3%,女性吸烟率为3.4%;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有差别(p<0.5);有规律吸烟年龄为21.1±4.2岁,平均吸烟年限为19.6±11.3年,日平均吸烟量为11.3±8.5支;人群戒烟意向率为45.8%,戒烟尝试率为40.5%;人群被动吸烟率为61.8%,男性为64.6%,女性为54.5%。结论:本地区烟草控制仍面临巨大挑战。为降低慢病发病率,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应提高社区健康教育覆盖面,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干预。
  • 摘要:目的:为了解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现状及戒烟情况,为长春市制定控烟策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长春市五个区抽取1510名政府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率为20.4%,低于2002年的调查结果35.8%。64.9%的吸烟者有戒烟的想法,有53.5%的吸烟者认为其考虑戒烟的原因是为孩子树立榜样,有46.1%的吸烟者认为6个月内实施戒烟行动益处非常多。结论: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率较低希望戒烟者比例较高,有助于加快长春市控烟履约进程。本中心将依据调查结果,积极制定公务员控烟干预策略和措施,加快长春市创建无烟城市步伐。
  • 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市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控烟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无烟城市建设进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从长春市5所中学中抽取1369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中学生吸烟率为14.4%,男生吸烟率为19.9%,女生吸烟率为7.4%,男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父母的吸烟情况对中学生是否吸烟具有显著影响;好朋友的吸烟情况对中学生是否吸烟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控烟干预要关注家庭环境、朋辈群体及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作用,针对重点人群,在家庭、学校及中学生群体中共同开展控烟教育工作。
  • 摘要:目的:了解唐山市公务人员吸烟行为和对控烟的认知,为选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制定控烟相关法律提供依据。方法:整体抽样和问卷调查,选取唐山市19家机关178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务人员吸烟率为28.3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4%和1.85%;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为53.9%;吸烟集中的场所是办公室、卫生间;有83.5%的调查对象支持出台严格的控烟政策法规;对烟草危害的认知较低。结论:公务人员吸烟率较高,有采取干预措施的必要性。有意戒烟者为控烟工作的可塑对象,改变他们的吸烟行为可起到社会示范作用。办公室、卫生间等区域为控烟的关注点。应加大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出台严格的控烟法律是可行的。
  • 摘要: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逐步实施,中国已形成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控烟局面。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控烟策略,积极宣传普及控烟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社会理念,同时倡导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控烟政策,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媒体倡导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民间控烟机构——云南超轶健康咨询中心为例,探讨媒体倡导的有效策略,分享媒体倡导所产生的效果,并对接下来开拓更为开阔的倡导空间进行探讨。
  • 摘要:研究旨在于探讨吸烟者藉由烟盒或电视媒体管道,而得知戒烟专线服务中心电话(以下简称专线)之讯息是否有样本的区隔性,以作为未来媒体营销之参考。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之间主动来电之吸烟者,且具备下列两项特性(1)自述由单一媒体得知专线讯息者以及(2)提供个人背景变项及吸烟情况变项者,共计3,608人。以逻辑斯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检视个人背景变项与吸烟情况变项是否为从不同媒体管道知悉戒烟专线讯息的重要因子。结果显示,不同吸烟族群的确因不同媒体管道知悉专线,年龄31岁以下者主要是藉由烟盒得知专线,而32岁以上者则是藉由电视媒体得知专线,另外,由烟盒或电视媒体知悉专线之族群在学历、职业以及烟量亦有显著差异性存在。
  • 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江苏省内报纸和互联网刊登烟草控制相关信息情况,探讨媒体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作用。方法:借助专业剪报机构收集并筛选江苏省报纸及互联网刊登的烟草控制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内共收集到江苏省内70家媒体报道的烟草控制相关信息266条,主要来源于《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知名媒体,信息发布主要集中在5、6月份,超过75%的信息主题为无烟环境,50%以上为正面报道。结论:媒体是公共卫生机构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卫生机构人员应及时跟踪媒体动向,掌握媒体报道,充分利用媒体进行控烟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促进公众健康。
  • 摘要:烟草使用是当今世界八大死因中六个死因的危险因素。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适用范围扩展至澳门,推动澳门控烟法律的修订及控烟执法等工作的全面开展。澳门特别行政区第5/2011号法律《预防及控制吸烟制度》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特区政府以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方式为策略,从多方面着手开展及推动烟草控制的工作,包括:立法、监测、宣传教育、推广戒烟、提高烟草税、执法等。《新控烟法》生效实施后,得到全澳居民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各执法部门前线人员努力不懈,严格执法,不偏不倚,澳门无烟新景象才能初步实现,取得正面的评价,为澳门缔造无烟环境奠定新的里程碑。
  • 摘要:本文介绍了2011年以来上海市推进《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持续加强控烟日常管理,全力营造了社会支持环境;着力构建了场所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人大督导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控烟工作机制;务实推进大型活动成功营造了无烟环境。
  • 摘要:广州市控烟立法自2009年起至今已有3年,3年中,协会群策群力,积极推动控烟立法;配合政府,积极参与控烟执法;通过协助宣传,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协助调研,开展了诠释综合评估。但目前仍存在着执法力量不足,控烟意识不足,控烟宣传不足等问题,笔者提出,要呼吁政府部门加强领导力量,开展重点场所控烟培训,加快配合条例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加强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 摘要:自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后,中国的控烟工作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联合下发《2011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文件后,全国卫生系统基本实现控烟,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控烟工作的进展。但从整个国家而言,控烟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社会的控烟氛围还很薄弱,全国的控烟工作形势严峻。因此,在控烟的道路上,决策者要清醒,烟民要警醒,民众要觉醒。
  • 摘要:随着烟草、烟雾危害的日益凸显,控烟工作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天津市的控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文明程度,保证居民健康的角度,不断强化工作网络,加强能力培训,夯实工作基础,并将控烟作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抓手,推动工作不断进步。目前,《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扩大了禁烟和控烟的场所覆盖面,增加了执法力量,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统抓控烟工作,建立了多部门执法、社会广泛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了行业自律,注重发挥禁烟场所及其负责人的作用,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控烟。健康促进委员会发挥了主导作用,建立了控烟执法监督机制,开展了执法培训,推动了监督执法,开展了专项监督整顿,并开展了效果评估和监测。
  • 摘要: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烟草生物标志物实验室使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连用(LC/MS/MS)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去测定尿样或血样中烟草生物标志物。烟草生物标志物是烟草产品在人体内特有的代谢产物。测定方法包括血清可丁宁(serum cotinine,尼古丁代谢物)和尿样烟草特有的烟草特有致肺癌代谢物,亚硝胺(urinary TSNAs)。可丁宁和亚硝胺是美国国家级最大的健康调查中的两项检测指标。对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样本(样本量为每年5000人)进行血清可丁宁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8年,被动吸烟人群的血清可丁宁从0.25 ng/mL下降到0.06 ng/mL。这样的大幅下降(-76%)标志着美国控烟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从2007年开始了NHANES尿样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检测是。因为烟草特有亚硝胺是致癌物(NNK和NNN导致肺癌,胰腺癌和喉癌),对吸烟人群体内亚硝胺的长期监测可以将这类致癌物和各类癌症的病发率联系起来。在不同的年龄的二手烟人群中(4-11,12-19,20+),不论是可丁宁还是亚硝胺,4-11岁的小孩体内含量最高,12-19岁的青少年体内含量第二,20岁以上的成年人最低。
  • 摘要:背景:亚洲人之心血管疾病死亡以中风最多,大约占四成,而中风的成因除高血压以外,即为吸烟。rn 方法:本研究乃利用一大型台湾世代追踪数据,共412,387人,追踪1996至2008年死于中风之人数,共有836人死于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共488人,出血性中风共348人。rn 结果: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死于中风之风险显著较高,HR为1.73(95%CI:1.42-~2.11),其中,死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为1.97(1.52~2.55),高于出血性中风1.43(1.05~1.95)。在所有中风死亡当中,烟害贡献超过四成(42.3%),若区分中风类型,缺血性中风死亡,烟害贡献49.2%,高于出血性中风的30.0%。rn 讨论:吸烟而导致的中风死亡大约占四成,其中,缺血性中风死亡较出血性中风更为显著。吸烟者若能成功戒烟,将有效降低中风死之风险,特别是缺血性中风。
  • 摘要:背景:大部分吸烟者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也不知道其危害。方法:以近五十万人的健检资料分析,以Gold分类订出COPD的四个等级。各级COPD死亡风险与各型运动能减少之风险,考虑年龄、性别、社经、教育、地位后推估台湾全民之阻塞性肺部疾病人数及认知率及各死因的死亡率。结果:吸烟者中有6.3%患COPD,而不吸烟者有4.4%COPD,全台湾有83万5千人患COPD,知道有肺部问题的吸烟者只有五分之一, COPD的全死因增加78%,COPD并非都死于肺部疾患,吸烟者的58%,不吸烟者的78%死于肺部以外的疾患,如心血管、糖尿病等,中强度符合建议的运动可显著减少总死因达l9%(吸烟者)或50%(不吸烟者)。结论:绝大多数吸烟者不知阻塞性肺部疾病之严重性(80%不知),多数COPD没有症状,最后也并非死于肺部疾患,而是全身性问题。如能达到每日至少三十分钟刻意运动的要求,全死亡率可下降l9%(吸烟者)及50%(不吸烟者),好处超出吾人想象。
  • 摘要:背景:亚洲人肝癌多,丙肝带原者是高风险族群,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寿命会短七至八年,治疗丙肝费用高,又有如化疗之严重副作用。方法:利用大型健检数据分析54万人中13万多人已知丙肝有无之成年人,自1994年到2007年追踪其肝癌发生率(癌症登记档)与死亡率(全国死亡档),分别吸烟与不吸烟者之差距。结果:有3362人有丙肝,占3.6%,其中约1/3吸烟(30.3%).有416人得肝癌,总死因有2005人死亡。吸烟者的丙肝比不吸烟者多60%,丙肝有吸烟总死亡率增4倍,肝癌增57倍,若能不吸烟总死亡率可减四成。2/3的丙肝带原者不知自己有丙肝。结论:带有丙肝之高风险族群死亡率高,短命七年。若能戒烟,死亡率可大幅减少,肝癌风险可减半,总死因也几乎可减半,是很值得一试的。
  • 摘要:礼品烟是中国烟草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围绕礼品烟所做的“降焦减害”、精美包装,拒绝在烟盒上印制吸烟有害的图片和警语等等都是围绕礼品烟这一拳头产品所做出的不得不为之的决策行为。目前伴随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奢侈品的追捧,中国烟草企业一定要把卷烟做成更加精美的礼品烟,除此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如果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印上烟草危害的图象和警语,仅此一项措施将严重威胁中烟公司生存。这是中烟企业绝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笔者建议,国家要重新审查烟草专卖制度,取缔礼品烟,逐步实现包装平装化,烟草专卖局和烟草总公司要考虑烟草行业的市场发展方向和管理措施,要从改变送礼文化开始提高国民素质。
  • 摘要:目的:了解吸烟者的吸烟习惯、控烟相关知识的认识、对烟草的依赖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控烟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方法,调查收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海南5个地区的1124名吸烟者的吸烟情况、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认识、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的资料建立数据库,用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FTND)测量其尼古丁依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首次吸烟的年龄平均为20岁,累计吸烟时间平均为14.18年,吸烟行为认识得分为27.98;认识吸烟和被动吸烟与疾病危害联系的得分分别为26.56和19.26;吸烟者的平均尼古丁依赖得分为3.96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职业、常住地、受教育程度、收入、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吸烟年数、健康意识以及购烟价格的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常住地为河北(OR=2.490,P=0.004)、中专以下受教育程度(OR=1.982,P=0.012)、工作环境高度紧张(OR=4.109,P=0.002)、吸烟30年以上(OR=3.886,P<0.001)及对不知道吸烟有害(OR=3.904,P=0.002)的吸烟人群更容易出现尼古丁高度依赖。结论:常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压力、累计吸烟时间和健康意识是对尼古丁高度依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量与CHRNA7基因多态性对高血糖的联合作用。方法:调查909名男性吸烟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及吸烟行为等信息,并采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及CHRNA7上SNP位点rs2337980的多态性。在控制年龄、职业和糖尿病家族史后,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量和CHRNA7基因多态性对高血糖的联合作用。结果:909名男性吸烟者中,有166人(18.3%)为高血糖,743人(71.7%)血糖正常。在控制年龄、职业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后,每日吸烟量>15支的男性比每日吸烟量为1~15支者患高血糖症的风险显著增高(OR=1.51,95%CI=1.06~2.14),携带变异基因型(CC/CT)的个体较携带rs2337980野生基因型(CC)患高血糖症的危险性显著增高(OR=1.74,95%CI=1.22~2.48。在控制年龄、职业、糖尿病家族史扣吸烟年数后,进一步根据CHRNA7上SNP位点rs2337980的多态性和每日吸烟量进行分层分析,以携带rs2337980野生基因型且每日吸烟量1~15支者为参照组,携带野生基因型且每日吸烟量>15支者、携带变异基因型且每日吸烟1~15支者和携带变异基因型且每日吸烟者量>15支者患高血糖症的危险性呈递增趋势,OR值分别为1.81(95%CI=1.07~3.07)、2.06(95%CI=1.26~3.38)和2.52(95%CI=1.52~4.17)。但未发现每日吸烟量和rs2337980多态性对高血糖症有交互作用。结论:每日吸烟量与CHRNA7基因多态性对高血糖有联合作用。
  • 摘要:澳门青少年的吸烟情况越趋严重,据统计,在2011年澳门15岁及以上人口的烟草使用率为16.9%,15岁及以上男女烟草使用率分别为31.4%及3.8%xx,除了预防青少年吸烟,协助青少年戒烟亦是控烟工作的重要一环。青少年对尼古丁的依赖除了是受到个人的背景社因素如工作、年龄、工作之外,很大程度上亦是由于心理因素、行为和信仰所影响。清楚认识这些因素对吸烟程度的影响才能找到相应的法方协助青少年戒烟。为了加强对澳门青年对香烟依赖程度加深的成因的了解,本文将针对其心理状况、行为和信仰对吸烟程度影响,并以澳门大学生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首先,在年级方面,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吸烟大学生较一年级的吸烟大学生吸烟程度较高,由于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他们慢慢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未来协助戒烟的工作可以注入更多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元素,透过大学各类学生活动进行针对吸烟大学生的控烟工作。第二,在住户收入方面,由于庭收入小于5,000元的吸烟大学生的吸烟程度较住户收入大于5,000元的吸烟大学生的吸烟程度相对较低,换言之,收入较高的家庭的吸烟大学生在香烟消费量方面比较高,未来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提高烟草税,透过提升吸烟的成本来减少他们的吸烟行为。第三,在工作状况方面,全职的吸烟大学生较兼职的吸烟大学生吸烟程度较高,由于全职学生的工作时间较长,这可能反映出工作环境对大学生的吸烟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故未来的控烟工作可加强针对全职吸烟学生,透过了解影响其吸烟程度的工作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协助他们戒烟的措施。
  • 摘要:中国政府开始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中国烟草业把广告和促销的重点转向烟草零售店,因而增加了青少年对烟草广告的暴露,并更加容易获得烟草制品。为了揭示昆明市主要城区学校周边及社区的烟草零售店分布、店内广告和和中小学生的烟草暴露情况,审视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在禁止烟草零售终端向青少年售烟方面的保护作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吸烟。于2012年3-5月进行了该项研究。研究表明,昆明市二环路内主城区16.5平方公里内共有烟店998个,密度为60个/平方公里。中小学周围半径50米及100米范围内烟店密集,店内通过张贴烟草广告、陈列卷烟等方式,使学生们暴露于烟草之中。在学生频繁进入的便利店、杂货店、食品店内均有卷烟出售。烟草零售店中近50%没有任何“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告示。店家售烟时并不询问买烟者的年龄,青少年可以买到散烟。学生们对学校周围设置烟店不置可否,把这一现象看做是正常的。笔者提出,建议中国加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由国家立法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特别禁止烟草零售店陈列卷烟、张贴广告;并尽快在烟盒上使用图形健康替示语,提高烟税,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角度出发,有效减少青少年对烟草的暴露、以及对烟草的可获得性:对中小学附近的烟店分布做出明确的全国性法律规定,在没有新的法律依据出台的情况下,至少按照昆明市当前的规定,限期清除学校周围100米范围内的烟店;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执法主体,对售烟给青少年的烟店店主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处罚;建立投诉机制,为广大民众举报向青少年售烟的违法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途径,切实保护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 摘要:目的:了解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烟草使用相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的现状,以及中学生对烟草有关的认知和态度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5月对北京市各类中学(初中、高中、职高)共计33所学校中11242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208份,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现在吸烟率为9.11%,吸烟率为5.06%;不吸烟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8.47%。男生、住宿生的烟草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和非住宿生;郊区、非重点校、职业中学的烟草使用率分别高于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结论:北京市中学生现在吸烟率和吸烟率较2008年均略有下降,二手烟暴露率有了明显下降,提示北京市近两年来学校控烟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依然居高不下,学生对于烟草危害及有关态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烟草使用行为依然严重,建议继续加强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坚决“拒吸第一支烟”。
  • 摘要:目的:为了解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现状,为长春市创建无烟城市提供科学依据和制定控烟策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长春市五个区抽取1510名政府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率为20.4%男性吸烟率为38.4%女性为1.4%。均低于2002年的调查结果,即人群吸烟率35.8%,男性吸烟率66.8%,女性3.08%。公务员吸烟量10.2支/天也低于2002年的人均吸烟量14.8支/天。结论:长春市政府公务员吸烟率较低,烟草消费量也较低,有助于推动长春市创建无烟城市进程,本中心将依据调查结果,积极制定公务员控烟干预策略和措施,加快长春市控烟履约步伐。
  • 摘要:目的:解北京市朝阳区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760名卫生机构人员进行调查,描述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率为12.4%,其中男性为41.7%,女性为0.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历是卫生机构人员是否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针对男性、低学历卫生机构人员加强烟草危害、控烟策略以及戒烟技巧的健康教育,降低其吸烟率。
  • 摘要:目的:了解心血管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控烟知识的掌握、对医疗机构禁烟的态度、提供戒烟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院内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5.01%的医务人员认同医务人员不应吸烟96.02%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应全面禁烟67.5%的医务人员会经常建议病人戒烟;82.3%的吸烟者听说过戒烟药物但无人使用过;97.3%的医务人员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度较高;吸烟率为6.6%,男性吸烟率为17.5%,女性无吸烟者;46.11%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戒烟方法培训。结论:心血管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控烟知识和戒烟方法的认知度较高,但控烟意识和能力仍需加强。
  • 摘要:吸烟是中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对该问题进行预防控制十分重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信仰对吸烟存在不同的认知和习俗,因此,可以通过宗教场所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认知率,降低吸烟率。然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民族和宗教信仰与吸烟的相关性。银川市卫生局健康宣传教育所对20家宗教场所进行了对吸烟认知程度和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及宗教信仰均与吸烟率存在统计学相关,而认知程度并无此相关性,但其普遍认知情况较好。这提示着通过宗教场所对其教民进行控烟宣传的可行性。
  •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吸烟患者及家属对无烟医院工作的认知和依从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落实医院场所的控烟工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吸烟患者及家属烟龄,无烟医院的要求认知,住院吸烟患者或陪护、探访家属每天吸烟支数,住院吸烟患者或陪护、探访家属个人在医院禁烟的难点:吸烟区的设置合理性,家属等候患者手术,病情严重程度等对吸烟场所依从性的影响。由护士对吸烟住院患者或陪护、探访家属,进行一对一的调查。结果:调查吸烟患者或陪护、探访家属79人,均为男性,烟龄最少0.5年,最长34年,平均烟龄13.5年。了解无烟医院要求72人,占91%,认为吸烟区的设置不合理,存在不便利、不人性化54人,占68%,病情的严重程度引起的焦虑31人,占39%。结论:占68%吸烟患者或家属认为医院无烟区域禁烟难点为吸烟区位里设里不合理,在排序中列第一目前医院吸烟区的设置标准太高,降低吸烟患者及家属自觉到吸烟区吸烟的依从性。医院住院病区提供便利可及的吸烟区的设置能提高吸烟患者及家属到吸烟区吸烟的依从性。
  • 摘要:两年一度的台湾「戒烟就赢比赛」(Quit and Win),致力于营造「戒烟嘉年华」的社会氛围,鼓励民众勇于尝试戒烟,在民众参与程度及戒烟成效上,皆成果斐然,成功的传播策略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历届的媒体传播方式可归纳出七项成功的传播策略:1.提高媒体曝光率,邀请名人公益代言及设置高额奖金;2.建立完整的公益媒体传播管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及网络;3.积极扩充通路宣传的广度,从公务体系到民间企业;4.多元化的大型宣传造势活动,创造欢乐的助人戒烟氛围;5.重点族群的关怀与动员;6.明确的报名方式及机制;7建立戒烟关怀与支持系统一电访、简讯与电子报。透过这七项传播策略,台湾「戒烟就赢比赛」不仅成功创造出戒烟嘉年华的氛围,更营造出友善的助人戒烟环境,创下历届一年戒烟成功率皆超过三成的佳绩。
  • 摘要:台湾在2009年1月11日开始执行大部分的室内公共及工作场所禁烟、烟品容器印制面积35%的警示图文、全面禁止烟品广告促销及赞助。但执法两年后,控烟努力仍然成效不彰,民间团体乃于2011年再度提出修法倡议,盼能通过室内公共及工作场所百分百禁烟、扩大誓示图文并采素面包装、禁止烟草产业任何形式的广告促销与赞助,以及增加烟税20元等,当时虽已完成一读且进入卫环委员会审查,但仍因卫生部门在烟商势力与民间团体的交互压力下,选择沉默,迟迟未提出进一步符合FCTC规范的官方版本,终因会期结束及立法委员改选,致使修法停滞,必须卷土重来。rn 面对2012年新的会期,以台湾国际医学联盟、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台湾癌症基金会、台湾医界烟害防制联盟以及董氏基金会为主的民间团体再次提出四大修法目标:1.室内公共及工作场所百分百禁烟,同时扩大稽查机制,未依法劝阻吸烟之场所负责人应列入罚则;2.烟品容器印制大幅警示图文至80%并采素面包装,且禁止烟品陈列;3.禁止烟草产业进行任何形式之广告、促销及赞助,并加重烟草公司违法广告、促销的罚则;4.每包烟增加30元烟税,并取消免税烟品。同时将运用结合认同拒烟的民间团体、不与亲烟商团体正面冲突,以及加强揭露烟商欺骗及违规行径的倡导等策略,以促成修法之落实。
  • 摘要:特区政府的控烟政策是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立法、执行法例、宣传教育、推广戒烟及征税,以鼓励市民不要吸烟、抑制烟草。立法方面,《吸烟(公众卫生)条例》为香港主要的控烟法例,自1982年实施开始经历多次修订,而最近一次修订则于2006年10月通过,由2007年1月1起法定禁烟区扩大至所有室内工作间和公众地方,及部分室外公众地方:此外,条例修定亦赋予由卫生福利及食物局(现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授权卫生署控烟办公室的控烟督察采取执法行动的权力,以处理条例的部分罪行。rn 随着条例修定扩大法定禁烟区及赋予控烟督察法定权力条例采取执法行动,控烟办公室的执法人员己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为了令控烟督察能有效地监察法例的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采取执法行动,香港警务处提供协助,为控烟督察提供执法技巧训练;警务人员更借调卫生署,以协助和训练控烟督察根据法例采取执法行动。rn 为提高执法效率及增加违例吸烟罚款的阻吓性,卫生署于2009年9月引入定额罚款制度,划一对违例吸烟者罚款港币1, 500元。对比以往以法庭传票检控违例吸烟者,定额罚款制度更能善用资源。控烟办公室采取突击巡查和实时票控的策略,以收阻吓作用,同时亦重点处理吸烟黑点。为加强执法力度,控烟办公室亦会联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巡查工作。
  • 摘要:近年来,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务人员加强控烟知识培训,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向患者提供必要简短戒烟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设戒烟门诊。尽管沪上基本所有的三级医院以及部分二级医院都早已开设了戒烟门诊但是前来就诊的患者人数少之又少,戒烟难、治疗价格贵,却不能进医保,直接导致了戒烟门诊遇冷。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疾病所迫,宁直接找呼吸科;意志不坚定,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高控烟药费吓退戒烟者;错误认知,支持了个体的吸烟行为。笔者提出,要提高控烟认知,提升控烟药效,提高控烟策略,提升控烟外援。
  • 摘要:《禁烟法》的原则应该是:劝老管小。首先,要大力提倡“送礼不送烟”,其次,要力争成立“戒烟俱乐部”,再次,应积极探索“音乐戒烟”等方法;最后,应重视警示语言和警示图片的作用。在管小方面,对被禁止吸烟者的管理,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管,其次,家庭担负着教育下一代不吸烟的重要责任,再次,全社会要齐抓共管,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被禁止吸烟者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单位有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 摘要:2009年5月,卫生部等4部门颁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同时出台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由于《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只是十点“大要求”,没有相应的评估标准,因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评估标准都是根据这十点标准自行制定的,而部分省市自治区自行制定的评估标准却有意无意地让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禁烟”变成了“局部禁烟”。更为甚者,一些省市自治区自行制定的评估标准,表面上是禁烟,而实质上“倡烟”,是为吸烟者提供更“光彩”的环境。君不见,一些地区的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设置吸烟区,否则该项的分数就被全扣。他们之所以制定如此的标准,就是要尊重所谓的吸烟者的人权。如此一来,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领导者本身就是烟民的医疗卫生机构,就非常重视吸烟区的建设。有些医疗卫生机构,将本来是供职工在工作之余歇息放松的凉亭,花上一笔不少的资金来重新装饰一番,并冠名为“职工吸烟区”,专供吸烟者享用。rn 如此重视吸烟区的建设,不但达不到本单位“全面禁烟”目的,而且容易误导非吸烟者特别是青少年对吸烟行为的好奇和“欣赏”,进而陷入吸烟的深渊。rn “全面禁烟”就是无烟,不应该设置吸烟区。重视吸烟区建设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在打着保护烟民人权的晃子,提倡或误导人们吸烟。
  • 摘要:《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于2012年5月31日正式实施,这是目前中国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的地方性控烟法规,在全国和其他城市控烟立法中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本文从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动员探讨了此条例立法成功的实践经验。条例题目从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切入,以全面保护为原则,强调公众的健康权,有效地避免了控烟和禁烟带来的直接冲突和抵触。文中从执法原则、执法理念、执法模式和执法方法的设计着重介绍了条例先进性,并论述了执法前准备和执法检查实践。
  • 摘要:目的:促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整合控烟力量,建立南宁市控烟网络,创建无烟环境;提高南宁市区范围控烟能力,最终减少被动吸烟的暴露。方法:在人群中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现场环境观察的方式,进行基线调查、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市民控烟知识知晓率提高了19.95%;成功完成创建无烟环境示范点活动,示范区人群吸烟率下降28%,二手烟暴露率下降50%;整合控烟力量,通过培训和健康教育,提高网络成员单位和社会的控烟能力。结论:促进南宁市公共场所控烟法规出台和实施;从南宁市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种创建活动,以控烟立法牵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充分利用控烟网络,在各行业创建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渐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控烟的良好局面。
  • 摘要:为了创建健康型检察院,提高机关的战斗力,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控制吸烟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营造健康环境,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树立文明健康理念,自觉抵制烟草危害,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澳门,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一个背靠内地,又面向世界,以博彩旅游为经济支柱的中国特别行政区,在南往北来的经济交流中,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这里的社会既多元又和谐,居民生活既富庶又安逸。然而,在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地区,居民是如何追求他们的健康生活,如何推动控制烟草毒害,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认识及远离烟患,本文从一个非牟利民间团体--澳门吸烟与健康生活协会的过去数年经历,分享在一个特别行政区如何推动控烟工作,并对一些因澳门控烟法规而衍生的问题进行反思。
  • 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之戒烟成效。方法:以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将202位年龄为18岁以上接受戒烟咨询门诊戒烟治疗之个案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戒烟治疗方案治疗,包括烟害卫生教育辅导及尼古丁补充疗法,实验组则将动机性访谈介入传统的戒烟治疗方案,以问卷调查作为前后测评量工具,戒烟日后六个月进行后测问卷测定,所得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定、单因子共变量分析。结果:动机性访谈介入后,实验组之六个月持续戒烟成功率、六个月点戒烟成功取烟害疾病严重性认知与戒烟利益性认知之得分均较对照组的结果有显着性增加。结论:建议将动机性访谈治疗方案推广到其他小区的戒烟门诊进行运用,期待能提高戒烟成效。
  • 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市吸烟人群有意愿戒烟和有过戒烟尝试的人口学特征及部分相关影响因素,为找寻个人有效地戒烟行为促进及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在郑州市应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帮助下,吸烟人群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结果:郑州市所调查的394名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的人数为173人,占44.8%;有过戒烟尝试的人数为159,占40.5%。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吸烟人群的戒烟尝试和戒烟意愿无明显不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家中有吸烟限制(x2=13.084,P=0.001)、工作单位有限制吸烟规定(x2=29.904,P=0.000)、单位室内张贴禁烟标识(x2=22.407,P=0.000)均会促使吸烟者产生戒烟意愿,而工作单位有限制吸烟规定(x2=13.214,P=0.001)、单位室内张贴禁烟标识(x2=18.958,P=0.000)、个人压力过大(x2=13.511,P=0.000)的吸烟者有更多的尝试戒烟。曾经有过戒烟尝试的人在未来产生戒烟意愿的可能更大(0R=8.283,95%CI:5.197-13.203)。结论:通过家人督促,家中限制吸烟、单位限制吸烟、张贴禁烟标识等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郑州市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产生,亦可鼓励吸烟者多次尝试戒烟,以提高戒烟率。
  • 摘要:目的:本调查旨在统计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在2011年实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并设立戒烟门诊的数目、服务内容、到诊人数,及所遇到的挑战。方法:在2011年5月至12月间,用电话、电邮以及网上问卷方式访问了深圳市、广州市及佛山市合共919间公营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或辖下戒烟门诊单位。结果:在成功访问的556间机构中,80%公营医院及4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设立或筹备开设戒烟门诊。然而,95%机构每月只为二十名以下吸烟者进行戒烟干预。机构遇到最大的困难为:吸烟者没有戒烟意愿及难于招募外来的吸烟者。相反,只有少数机构感到领导单位对戒烟门诊支持不足。结论:医疗卫生机构在开设戒烟门诊仍然遇到不少阻碍,包括开设门诊所需的经验仍未在医疗卫生系统完全分享,及社会上控烟气氛仍然淡薄,市民普遍缺乏戒烟意欲。政府更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针对大众市民进行全面的无烟推广教育和媒体宣传工作。
  • 摘要:目的:评估在中国医院戒烟门诊中对吸烟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告知其“肺龄”,对于提高吸烟者戒烟率的有效性。rn 方法: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征募219名吸烟者。所有受试者在完成基线调查问卷后,将接受简短戒烟干预和盐酸安非他酮药物治疗。干预组受试者将进行肺功能检测,并以“肺龄”的概念告知其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不进行肺功能检测。在基线访视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3个月对受试者进行电话访视。自我报告第4周前7天内完全戒烟者将接受呼出气一氧化碳检测以验证其戒烟状态。rn 结果:干预组第4周经验证的7天时点戒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7.3% vs 31.2%, P=0.O15),并且,干预组第1周、第2周及第4周的自我报告戒烟率和烟量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在中国戒烟门诊中对吸烟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告知其“肺龄”结果,有利于促进吸烟者尝试戒烟,并可提高短期戒烟率。
  •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在提供戒烟服务方面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情况,为开展相关培训、促进社区戒烟服务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方便抽样,对11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识程度较高,但仍有欠缺,如超过半数者不知道吸烟危害甚于空气污染、石棉和饮酒,也不清楚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约三分之一者仍然认为“吸焦油含量低的香烟是戒烟以外的一种安全的做法”;绝大多数社区医务人员对戒烟/控烟工作持积极态度;戒烟服务行为实施较频繁的是解释吸烟危害(59.4%)及劝说戒烟(51.7%),其余行为均明显不足。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进一步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的戒烟服务能力,提高戒烟服务强度和扩大普及性。
  • 摘要:吸烟可造成健康、生命、生育以及国民经济多方面损害。烟草企业仍然宣称“减焦可减害”误导公众。本文对流行病学关于“减焦不能减害”的研究作了回顾。生态学研究发现,随着50年来烟草降焦产品广泛销售,全球肺癌组织学类型显著变化:女性所有类型肺癌在上升,少数地区男性肺鳞癌下降,大多数地区男性肺鳞癌无明显变化,但男性肺腺癌明显上升。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析吸不同等级焦油卷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吸不同等级焦油卷烟者的危险性是相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吸较低焦油卷烟者存在补偿行为,吸低焦油卷烟者尿液强致癌物烟草特异性亚硝胺代谢产物NNAL浓度反高于吸高焦油卷烟者。
  • 摘要:北京市无烟医院的创建工作自2005年开始,自2011年以来,通过加强管理,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开发控烟材料,开展大众宣传,开展监督检查,重视交叉督导,开展科学检测,各级卫生行政机关以身作则,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 摘要:以2005年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界,中国地方控烟立法分为两个阶段。目前,中国54个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中,有47个已进行了控烟立法。但是,同《公约》要求相比,这些立法中的大部分都存在不足与差距,应在诸多方面加以完善。通过比较代表性城市立法形式,禁烟,控烟,监督管理,广告、赞助与警示语,倡导性条款,执法配套机制,政府保留条款等因素,认为代表性城市对部分特殊场所的禁言规定较为严格,对公共交通工具集相关场所的禁烟规定较为严格,均规定了控制吸烟场所,对控烟监管执法的规定不统一,个别地方的立法达到了FCTC的基本要求。目前地方控烟立法存在着形式上的不足,内容与FCTC的标准有较大差距,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保障执法辅助机制,缺乏对已有立法的修订和完善。提出要提高立法技术,完善立法内容,完善监管机制,完善执法辅助机制,促进地方控烟立法的修订和完善。
  •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各国通过了控烟框架公约。这是一项全球公认最重要的控烟法规。其中公约第六条:“以价格和税收减少烟草使用”是控烟最有效的条约之一。自从2005年以来,许多国家(及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厄瓜多尔、法国、美国、埃及和土耳其等国都增加了烟税,以履行第六条公约的承诺。本报告将介绍近年来这些国家的加税实例。另亦将介绍两岸四地近年来的烟税改革近况。根据这些实例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烟税管理手册的建议有以下几条结论:(1)提高烟税可以减少烟草使用,增加税收,并减少因使用烟草所致的死亡;(2)设定烟税水平占零售价的百分之七十以上:(3)烟税的方式越简单越好:从量消费税比从价消费税更为简便。多收税,不易避税,不易转买低价烟:(4)一次大额加税比多次小额加税对控烟更有效;(5)部分烟税收入作为健康服务及控烟的经费。
  •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烟草消费税改革后烟草消费税税率及税负的实际水平;烟草税改革对卷烟消费的影响和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经验,建议把提高的烟草消费税转移到零售价格,进一步提高烟草税税赋,以达到国际上实际税赋的平均水平。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建议,增加烟草税能够有效鼓励吸烟人士戒烟及预防儿童及青少年染上烟瘾。为了落实全面的控烟政策,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委员会)联同关注控烟的团体及学者,除了争取扩大禁烟范围及禁止直接或间接烟草广告外,多年来积极向政府建议调高烟草税。政府于2009年及2011年响应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要求,分别增加烟草税50%及41.5%。增加烟税后,烟税占卷烟零售价的比率提高至68%,但这个比率比世卫及世界银行的建议仍有距离。为配合未来继续倡议增加烟税,本文就香港最近两次成功增加烟税的经验,分析及探讨增加烟税的成效及长远策略,期望从香港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剖析未来争取增加烟税的策略,订立日后宣传推广的方向,以及为争取政府及公众支持增加烟税提供更充分的理据。
  • 摘要:本文回顾近两年中国控烟与反控烟的博弈,剖析中国控烟的根本症结和难点为发展有效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rn 研究表明,虽然全面控烟意识在增强,但距离有效控烟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仔细回顾一下中国目前的控烟现状:烟草价格依然是最低的,烟盒警语完全不符合公约的精神,各类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还比比皆是,烟草博物馆依然还作为爱国教育基地在传播各类烟草的错误信息,还没有全国性的无烟环境立法。6年多了,还没有出台国家烟草控制规划。中国的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几乎没有变化。之所以这样,其中关键的症结是:控烟领导权还在烟草企业手里,如果控烟履约机制不改组,这些有效的控烟策略最后依然不会出台,控烟效果自然还不会出现。rn 另一方面,很多关于垄断企业的研究,也己经表明,烟草业虽然貌似强大,但是烟草业的巨额利润来源于垄断和政府定价,不是真正的盈利,更与公款消费和腐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余晖在会上作的《中国烟草业经济和财政效益再评估》得出上述结论。该研究显示,烟草对国民健康和经济贡献值都是负数,但中央政府和某些地方政府“烟瘾”极强。从长远看,烟草行业和区域经济其实有足够的时间转型。rn 上述事例已经表明,控烟已经越来越得到民众的支持,中国式控烟僵局就等政府下决心来解。相信中国政府对于自己已经签署的公约,对于民众的健康,对于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最终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 摘要:本文介绍全国开展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的做法,并利用暗访结果对无烟卫生系统创建的结果进行了评估。通过介绍控烟政策制定,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医疗卫生系统的无烟现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控烟工作力度,部门联合推进控烟工作,总结推广创建无烟机构经验,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督导,加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 摘要:在推进全面无烟环境立法过程中,各界积极参与,但由于对《公约》的错误理解、或是执行问题、特权问题等,在立法过程中产生了错误认识,有的错误认识还主导了立法进程,出台的法律与《公约》的要求差距巨大。这些错误认识或问题也是中国在进行全面无烟环境立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本文作者根据近几年主持和参与推进创建国家和地方无烟环境法律的实践,对目前中国全面无烟环境立法的五个错误认识进行分析:时机还不成熟;立了法执行不了不如不立;立法限制了吸烟者的吸烟自由,单间办公室不应禁止吸烟;餐厅等场所应设立吸烟区。希望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控烟立法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吸烟(公众卫生)条例》自1982年生效至今,香港政府透过扩大禁烟区,管制烟草销售及广告逐步加强控烟力度。委员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配合法例的进展,致力透过宣传及教育、烟害研究及政策倡议三方面推动香港控烟工作,务求早日建构无烟香港。经过多年的努力,香港的吸烟率由八十年代初的23%开始逐步下降,现时吸烟人口占全港人口11.1%,是全亚洲以至全球最低的吸烟率地区之一。本文将回顾委员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在过去三十年,如何在法例修订的各个阶段,透过四个层面推动控烟工作,当中包括「以科研为基础,建立控烟理据以制定策略」、「结合媒体倡议争取市民支持」、「积极向下一代宣传无烟教育」,以「团结社会各界,拓展无烟网络」务求多面向地落实及推动控烟政策,按不同范畴的规划及演变,一同推动香港控烟进程。
  • 摘要:目的:营造学校周边人行道清新无烟环境,降低校园户外二手烟害,保障师生健康权益。方法: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建置健康小学无烟人行道支持性环境;强化小区行动力;发展个人技巧;调整健康服务取向。结果:落实了无烟人行道环境;树立了新的公共政策;获得了市民共识与好评。结论:结合公私部门并应用渥太华五大行动纲领及小区参与,推动健康政策的户外公共场所无烟支持环境。成功建置全国首创「校园无烟人行道」环境,除本市民众透过1999市民当家热线及市长信箱等管道表示肯定外,也获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肯定及建议全国各县市能考虑效仿推动。预定于2012年年底前,以健康小学推动为示范模式,持续结合跨局处单位及小区资源推广至台北市其他18所校舍紧临人行道且有意愿推动之学校。
  • 摘要:桃园县自1997年开始实施烟害防制法以来己迈入第15年,但国人成年吸烟率仅下降3分之1,特别是比较烟害防制法新制施行2年的成果,成人吸烟率仅下降1%,少少的1%却代表着减少约10万名吸烟人口,也让这10万名吸烟者的家庭远离二手烟危害。rn 在未成年吸烟率方面,国中生吸烟率有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2011年国中生男性吸烟率降至9.6%,首次低于台湾平均值,或许是因为国小中高年级的烟害防制教育发挥作用;高中职男性吸烟率却大幅增加,由2010年的20.3%快速增加至2011年27.1%,高出台湾高中职男性吸烟率20.3%超过3成以上。rn 近一步分析,未成年吸烟者是否曾因年龄不足遭拒售:对国中生而言,因烟害防制法新制实施及加强稽查取缔作业,未因年龄不足遭拒售烟品的比率已降至5成以下;高中职学生吸烟行为调查结果,2009年烟害防制法新制实施该年度,未因年龄不足遭拒售烟品的比率确实有明显的下降至60.3%,或许因为执法强度及社会拒绝违法贩卖烟品与未成年人的氛围较2009年薄弱,2011年高中职吸烟者,未因年龄不足遭拒售烟品的比率反弹回升至68.7%,此现象值得学校及卫生稽查执法单位特别关注。rn 桃园县在2011年成人吸烟率降幅,是历年最大的一年,由22.8%降至18.6%,如何维持这样的低吸烟率且持续缓慢的下降,让桃园县超过200万人口、68万个家庭,远离烟品及二手烟对于健康的危害,将会是桃园县在烟害防制工作上的下一个的重要挑战。
  • 摘要:“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和“警示烟草危害”是全面落实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MPOWER战略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1月9日《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以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围绕控烟履约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按照《公约》的要求,中国应于2011年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及时监测吸烟者对烟草广告和促销的暴露水平,并将相关指标与控烟领域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存在的差距,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控烟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中澳两国被调查者对烟草广告促销的暴露情况和对控烟警示信息暴露水平存在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吸烟者中暴露于烟草广告、促销的比例明显高于澳大利亚吸烟者;比起澳大利亚吸烟者来说,中国吸烟者中看到/听到控烟警示信息的比例还比较低(包括电视等大众媒体宣传都还有提升的空间)。研究结果提示澳大利亚较全面控制烟草广告和促销、多渠道宣传吸烟的危害和鼓励人们戒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 摘要:控烟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控烟政策涉及到经济、法律、传播等多个领域,控烟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内多部门的合作,政府外学术和民间社会的协同,因此,建立高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是做好控烟工作的基础。通过分析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控烟多部门合作的实践,探讨了中国国家级和地方烟草控制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最终提出要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赋予协调部门一定的权利;在最大程度上对职能进行有机统一,减少不必要的部门间协调内容;推动部门间协调合作方式的转变;开展自觉协调和强制协调;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监督机制;避免烟草业的干扰。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卫生工作者控烟‘双十'行动发起的背景,重点介绍了‘双十'行动如何发挥平台作用,围绕控烟政策倡导和能力建设,开展控烟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和专家访谈等多层次的控烟政策倡导工作。同时通过人员培训、实地考察、编印工作简报等手段和形式促进‘双十'行动机构创建无烟工作场所。
  • 摘要:香港现时有近六十五万多每日吸烟人士,占十五岁以上人口百分之十一,虽然比率在亚太区为最低地区之一,但香港的平均人口密度甚高,香港七百万市民被七十万每日及间中吸烟人士影响健康。为减低二手烟影响,政府已透过法例逐步扩大禁烟区,市民支持控烟工作亦有助吸烟人士遵守法例,以及推动他们戒烟。rn 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委员会)在2011年联同社区团体开展以地区为本,按区内人口分布开展适切的社区计划,令区内市民更深入掌握无烟生活的重要性,成功令他们明白控烟不只是政府的工作,吸烟人士的责任,而市民大众的支持对建立清新健康的社区尤其重要。经过一年的努力及参与,「无烟社区推广计划2011」成功在六个地区展开,参与人数超过一万四千人,成功将无烟信息渗透至社会上每一个角落。
  • 摘要:自1982年实施控烟法例以来,积极减低已有吸烟习惯的人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然而预防市民尝试进食第一口烟才是治本之法,因此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童及青少年各个层面。历年来举行无烟教育讲座深受儿童、老师及家长欢迎,而互动教育剧场亦成功将无烟信息,由学习及认知层面深化至行动层面,令儿童不单认识到吸烟的祸害,亦要在生活上及家庭内担任无烟大使,从而令他们可以鼓励家人及亲友戒烟,并且在日后的成长路上,可以坚决拒绝吸烟。近年来委员会以不同类型的社区宣传计划,成功透过儿童及青少年动员家人一起参与建构无烟香港的行动,协助他们了解无烟政策及措施对香港的重要性。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及建立,委员会展开的各项预防工作得到儿童、老师及家长的认同。展望未来,委员会将继续在学校及社区开展不同类型的预防吸烟教育项目,期望新生代都可以不再受到烟草危害健康。
  • 摘要:本研究汇报一个为培训广州护士和医师的烟草控制而特别设计的‘培训师培训'项目的规划,实施和有效性。方法:60个学员的知识,态度,胜任力,烟草控制的实践,对内和对外的知识传递活动,以及机构体制的变革,在培训前后和六个月后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及6个月后学员的一般吸烟知识,特定疾病的知识,对戒烟的态度和烟草控制各方面的实践都比基线有所增加。学员进一步培训10,621人,平均每个学员培训177人。学员也汇报一系列的制度层面的政策变化,包括实施无烟工作环境。结论: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学员在烟草控制方面的知识,态度,实践和胜任力都提高。‘培训师培训'项目对中国的烟草控制有长期,可持续的影响。
  • 摘要:本随机抽样电话访问(n=502)调查了香港吸烟者对2011年烟草税增加41.5%(每包港币24至34元)和现行戒烟政策行为和态度上的反应。加税后,每天吸烟的人数轻微下降了3%;吸烟者每星期也平均少吸13.4枝烟。如果每包香烟的价格升至港币80元,三分之一回应者表示一定会戒烟。加税后亦有更多吸烟者打算减少吸烟(由39.4%的回应者升至47.6%)。也发现其他行为和意识的改变(13.9%的响应者增加与家人讨论戒烟及61.2%认为戒烟可以改善健康),而这与吸烟支数的减少有统计学关系。大部份响应者同意加烟草税可以推广戒烟(46%),减少吸烟(51.8%)及减少新吸烟者人数(59.2%).但加税与戒烟行为则相关性较小。增加烟草税有积极效果。应讨论未来继续提高烟草税的政策,以及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 摘要: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新医科本科课程(五年制)于1997年开始,运用解难为本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的主要教学方法.香港大学社会医学系及公共卫生学院负责医科本科有关公共卫生的课程,其中一个重点新课程是公共卫生倡议行动专题(Public Health Advocacy Action Project PHAAP)。在公共卫生方面,医学生的行动有助促进扩大禁烟范围的立法和促使政府和立法会议员支持加烟草税。他们的行动,得到报章、电视等报导,并收集到过千的支持控烟的市民的签名,提高市民控烟意识和促使参与支持控烟。通过公共卫生行动的实践,医学生能加强对公共卫生的了解;在筹划和行动中学会应用各种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宣传方法,身体力行去倡议公共卫生的政策,面对不同的持份者,面对群众和媒体,有效地提高领导才能和增加与市民直接沟通的经验等。
  • 摘要: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家庭医学部依照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戒烟计划执行,推动医院走向「全球无烟医院网络认证」,依照认证之10项标准、42个项目,推动倡导全院各部门及所有就医病人(门诊、住院)、家属对烟害防治的认知,并以实际各项行动作为推动全面禁烟,达到无烟医院的结果,并进而向世界无烟医院(健康照护机构)全球网络联盟申请认证。具体实施策略方式有:承诺,沟通,教育训练,吸烟辨识与戒烟支持,烟害管制,环境改善,健康职场关怀,健康促进,遵行度监测,政策落实等。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以政策制定、干预、社会动员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干预后,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rn 吸烟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吸烟是导致冠心病、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上首要的可预防的死因。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流行,降低烟草危害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控烟经验表明:先有医务人员吸烟率的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的下降。2011年6月21日,卫生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为此,长沙市选取了10所医院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摘要:肿瘤医院是专门为肿瘤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肿瘤医院的控烟干预情况,员工对吸烟流行的认识以及对烟草流行的干预能力,将对全面遏制烟草危害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自2009年以来在全院开展创建无烟医院的工作,首先开展了吸烟危害和控烟知识调查,然后全方位开展了控烟知识宣传,加强了控烟知识和控烟能力培训,并定期监测控烟效果、及时公布监测数据。
  • 摘要:烟草流行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国内控烟形势仍十分严峻。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聚集地,是青年人群中控烟的主要阵地。本文介绍了郑州大学在创建无烟校园上的探索和对创建无烟校园的若干思考。学校建立了控烟组织机构,加强了控烟工作领导;开展了控烟现状评估,提高了控烟工作针对性;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控烟政策,建立健全了控烟制度;强化了无烟环境建设,创造了无烟校园良好氛围;举办了控烟联盟启动仪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笔者提出,还要建立评估机制,考察项目建设效果;加强控烟宣传,培育控烟校园文化;推动控烟学术研究,加强控烟能力建设。
  • 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控烟能力课程开设前后学生控烟认知和态度的情况,为培养具有专业控烟能力的公共卫生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公共卫生控烟能力建设项目”为平台,采用该项目统一发放的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2009级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全体学生进行课程干预前后调查,数据采用Ridit分析及x2检验。结果:控烟课程干预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控烟认知态度、控烟活动倡导兴趣和动机,但对其劝阻他人吸烟和终身不吸烟的态度无明显影响。结论:控烟能力课程干预改变了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的认知,提升了控烟能力,为以后控烟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rn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但又是可预防的危险因素。1996年和2002年两次全国吸烟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始吸年龄提前。“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也明确了把青少年控烟作为中国控烟工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主要聚集地,在此开展控烟课程及无烟校园建设势在必行。rn 烟草本身会使人上瘾并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目前中国前8位死因中有7种与烟草使用有关。为了遏制烟草在世界范围内高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创建了烟草控制框架协议(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FCTC),并在2003年得到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此公约昭示全球加强烟草控制和拯救生命的政治意愿。实践履约亟需具有控烟责任感和控烟专业能力的人员加入到控烟队伍中,目前控烟专职人员接受相关控烟培训的比例仍然非常低,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后继者,是未来公众健康的宣传者,为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控烟工作者,本文对郑州大学2009级预防专业控烟课程干预研究展开探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