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机器人
排爆机器人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27500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警察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机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国际会议、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专业委员会二O一O年轻武器学术年会、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等;排爆机器人的相关文献由810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梁中、蔡磊、姚锡凡等。
排爆机器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7500篇
占比:99.97%
总计:427642篇
排爆机器人
-研究学者
- 蒋梁中
- 蔡磊
- 姚锡凡
- 范路桥
- 郭建志
- 马振书
- 王俊岭
- 郭建
- 周伟
- 张元涛
- 易军
- 李国厚
- 李太福
- 杨建辉
- 温正荣
- 蔡清理
- 郑光胜
- 陈奎
- 刘艳昌
- 姜飞龙
- 张洪石
- 李和
- 李朋远
- 李静
- 杜峰坡
- 杨颖
- 梁臣
- 穆希辉
- 罗磊
- 莫海军
- 赵琪
- 郭长青
- 闫虎
- 丁承君
- 于晓琳
- 卢秋红
- 吕远好
- 周丽
- 张崇
- 曹超
- 朱德荣
- 杨汝清
- 王堆
- 谢科
- 赵明富
- 赵远航
- 陈晟
- 雷进辉
- 马郡
- 冯骊骁
-
-
-
乔曙光
-
-
摘要:
针对排爆机器人四履带底盘的特点,提出了排爆机器人四履带底盘履带接地比压呈梯形分布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四履带底盘稳态滑移转向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拟牛顿法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对求解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转向半径、转向极距、整机质心横向偏移对履带驱动力影响关系及整机质心纵向偏移对转向极距的影响关系,为排爆机器人底盘的驱动选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
于涵;
李一染;
毕书博;
刘迎圆;
安康
-
-
摘要:
在传统基于固定视觉的排爆机器人抓取系统中,相机视觉易被遮挡且不能保证拍摄清晰度.基于随动视觉技术,提出一种将深度相机置于机械手末端并随机械手运动的排爆机器人自主抓取系统.利用深度相机计算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采用坐标转换方法将目标物体的位置坐标信息实时转换至机器人全局坐标系,并研究相机坐标系、机器人全局坐标系与末端执行器手爪工具坐标系三者的动态映射关系,实现排爆机器人的自主抓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视觉方法相比,随动视觉方法可在误差2 cm内,使得机器人机械手爪准确到达目标物体所在位置,且当机器人距离目标物体100 cm~150 cm时,抓取效果最佳.
-
-
唐杰;
李其祥
-
-
摘要: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突出,区域热点问题、恐怖主义威胁持续升温,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给士兵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排爆机器人可以代替作战人员完成探测侦察、排雷排爆等高风险任务,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保护了有生力量。总结了近年国外排爆机器人的发展演变,基于未来军事需求和技术发展,对今后排爆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为中国排爆机器人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
-
胡杰;
何文卿;
史伟;
王志伟;
裴晓栋;
支凯艳
-
-
摘要:
针对目前反恐排爆机器人缺乏实战化性能考核方法的问题,结合其技术特点和典型作战应用环境,通过构建一种以通行、探测、转移、销毁等性能为主要考核科目的排爆作战场景,并以记分的形式给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排爆机器人作战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经过武警部队装备部主办的全国首届"反恐突击-2019"智能无人系统挑战赛的实践验证,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为现阶段反恐排爆机器人作战性能实战化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
-
唐杰;
李其祥
-
-
摘要: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突出,区域热点问题、恐怖主义威胁持续升温,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给士兵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排爆机器人可以代替作战人员完成探测侦察、排雷排爆等高风险任务,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保护了有生力量.总结了近年国外排爆机器人的发展演变,基于未来军事需求和技术发展,对今后排爆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为中国排爆机器人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
-
于正林;
隋天然;
胡作勇;
段学鹏
-
-
摘要:
由于排爆工作的危险性和复杂的工作环境,针对于提高复杂地形的运动能力设计了一款承载机构为六足机器人的排爆机器人.利用三维绘图软件SoildWorks绘制排爆机器人三维模型,构建机器人D-H参数坐标系,使用MTALAB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为排爆机器人设计了抛物线足端轨迹和复合型足端轨迹两种轨迹规划的方式,应对平整和相对崎岖的两种路面情况.根据仿真结果的运动轨迹和关节信息分析两种路况下的足端轨迹空间和运动平稳性,验证了排爆机器人运动机构设计和足端轨迹的合理性.
-
-
胡聪;
何晓晖;
邵发明;
卢冠林;
王金康
-
-
摘要:
当前排爆机器人多为半自主型,排爆过程依赖于人的操控.为了实现排爆机器人的无人化智能化,本文利用目标检测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未爆弹的图像检测.这一技术能够使排爆机器人从获取的图像中自主识别未爆弹等目标物体,并且实时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为排爆机器人自主抓取打下基础.
-
-
牟春鹏;
孙家升;
张涵;
陶卫军
-
-
摘要:
为改善现有的排爆机器人结构设计复杂、成本高、难以大量推广应用的问题,研制一种远程电脑操控的便携式反恐排爆机器人.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排爆机器人越障时的动力学方程,对机器人进行Matlab动力学仿真,验证动力学性能,并对机器人样机进行爬坡实验、模拟排爆实验测试.机器人底盘采用履带式底盘配合前摆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越障;机械臂采用推杆电机形成5自由度的串联机械臂构型实现轻量化设计.实验结果证明:便携式的反恐排爆机器人能在可视条件下进行人为遥控排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
呼延曹婧;
蒋大勇;
贾鹏
-
-
摘要:
为了安全高效处置各类爆炸物,综合运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智能行走和红外与无线远距离控制等技术,设计了基于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的新型排爆机器人.对45#钢板的切割速度、切割温度和切割静电利用该排爆机器人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款排爆机器人的切割能力强,安全性能好,能够较好地实现预定的功能和任务.
-
-
-
徐琰
- 《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排爆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了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上、下位机控制系统架构.以上位机ARM控制器为主站,下位机的SPN移动载体控制器和2台PC104机械臂关节控制器为从站,采用多通道冗余的有线/无线通信方式远距离控制机器人;采用上位机为主导、下位机实时响应和反馈的通信机制,制定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设计多节点通讯时的数据冲突解决方案,实现了移动载体、机械臂之间的协调控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