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钻削
振动钻削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9917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新技术新工艺、机械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山西分册)、2006春季国际PCB技术/信息论坛、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高层论坛等;振动钻削的相关文献由36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江、赵宏伟、杨兆军等。
振动钻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9917篇
占比:99.89%
总计:180111篇
振动钻削
-研究学者
- 王立江
- 赵宏伟
- 杨兆军
- 焦锋
- 王贵成
- 张德远
- 王立平
- 赵波
- 刘战锋
- 张平宽
- 王慧霖
- 郑建明
- 臧雪柏
- 王晓博
- 高本河
- 熊镇芹
- 于繁华
- 史尧臣
- 李章东
- 李言
- 李远霄
- 王世清
- 王东
- 田军伟
- 马利杰
- 刘仁云
- 吴序堂
- 杨叔子
- 殷森
- 童景琳
- 肖继明
- 陈燕
- 于雪莲
- 姚琦威
- 张学忱
- 曹选平
- 李英
- 杨浩骏
- 代汉达
- 刘贯军
- 卞平艳
- 卫剑
- 叶欣
- 吴伏家
- 唐文亮
- 姜兴刚
- 封志彬
- 张鹏
- 成刚虎
- 李淑娟
-
-
陈冒风;
张臣;
方军;
陈卫林;
随磊
-
-
摘要:
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的连接十分常见,而由于两种材料迥然不同的材料性能,导致制孔后存在孔径阶差,严重影响了CFRP/钛合金结构的疲劳强度。本文开展了低频轴向振动辅助钻削的正交实验,分析了低频振动辅助钻削工艺参数与切削力和切屑形态的关系以及工艺参数对CFRP/钛合金孔径阶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低频振动辅助钻削刀具的周期性进给,钛合金切屑由连续长切屑变为扇形短屑,减少了对CFRP的扩孔效应,钻削区域切削热降低,平均轴向力降低;另外,振幅和进给量对孔径阶差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主轴转速的影响较小,且孔径阶差随着振幅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试验验证和分析,确定面向孔径控制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方案:主轴转速为600 r/min、进给量为0.02 mm/r、振幅为150μm。
-
-
张卫锋;
张灿祥;
刘致君;
吴志强
-
-
摘要:
针对机械特种加工振动钻削过程的工艺选择对加工效率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模拟振动钻削P20模具钢的加工过程.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振幅对于轴向力和转矩的影响,并与普通钻削加工进行对比;通过正交试验法验证了钻削参数对轴向力和转矩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振动钻削相比普通钻削可以降低轴向力和转矩,具有更好的钻削工艺特性.
-
-
何云;
郑俊杰;
雷学林;
李子璇
-
-
摘要:
钛合金深小孔钻削过程具有切削温度高、排屑困难以及加T质量差等问题,利用振动钻削可以改善切削性能的特点,采用这一非传统加工方法进行钛合金深小孔的钻削实验研究.根据振动钻削的运动学特点建立数学模型,理论阐述了振动钻削具有提升加工精度与降低出口毛刺的优势.以10 mm厚TC4钛合金板为实验材料,选用直径2 mm的硬质合金钻头进行通孔钻削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参数下,振动钻削得到孔的加工精度高,内壁表面形貌较好,孔径差值降低了52.9%,粗糙度Ra值降低了37.5%,出口毛刺情况得到较大改善.此外,振幅的增加,可以提高孔的加工质量,而进给量则反之.
-
-
谢大叶;
孙忠海;
刘标
-
-
摘要:
在制备飞机蒙皮连接孔时,CFRP/Ti叠层材料物理性能差别较大,传统钻削容易导致孔径超差、内壁灼伤及出口撕裂等制孔缺陷,较长的切屑无法及时排出,使刀具磨损加剧。针对上述问题,对低频振动辅助钻削的运动学原理进行分析,了解提高制孔质量及断屑的机理。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不同加工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分析不同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振动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及其原因,同时也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
-
-
王东;
焦锋;
张世杰;
李远霄
-
-
摘要:
为了研究纵向超声振动钻削CFRP/钛合金叠层板的动态冲击效应,将钻头视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等直径弹性直杆,把刀具-工件系统简化为以超声振动为激励的基础振动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钻削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产生的动态冲击力幅值,取决于钻头的几何参数和悬伸长度、超声振动的振幅和频率,以及被加工材料的力学特性,与钻削用量(每转进给量和主轴转速)无关;动态冲击力幅值的大小与超声振动的振幅成线性关系,超声振动频率的影响较为微弱;动态冲击力幅值的大小与钻头直径近似为线性关系,与钻头的悬伸长度成非线性关系;超声振动的振幅增大,或钻头直径和悬伸长度增大,都会使动态冲击力幅值增加;加工中的实际动态冲击力的大小与被加工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刚性有关,弹性模量和刚性高时,实际动态冲击力也大.这种研究方法和结论对超声振动钻削冲击效应的定量分析和超声振动钻削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
-
张学忱;
刘红岩;
史尧臣;
宗姝
-
-
摘要:
针对钻削加工时难以直接观察刀具磨损状态的问题,基于声发射采集系统设计了超声轴向振动钻削刀具磨损状态监测装置,并在7075铝板上进行超声振动钻削试验.分析刀具磨损状态对声发射信号RMS值的影响,并通过小波分解技术对比分析刀具在不同磨损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变化规律;根据声发射信号对刀具磨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的RMS值与刀具的磨损程度呈正相关;通过小波分解可知,随着刀具磨损的增加,信号的能量逐渐由低频段向高频段转移,可以通过监测声发射信号RMS值与能量的变化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有效识别.
-
-
张潇;
董振;
武涛;
陈振亚
-
-
摘要:
采用DF系统钻削深孔时,断屑是影响钻削质量的关键要点与难点.文章将DF系统与振动钻削结合起来,通过对其断屑理论的研究,得出了DF系统振动钻削在有、无振幅损失时的完全几何断屑条件.基于Defrom-3 D软件对DF系统振动与传统钻削的切屑形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试验.并通过加工实验,验证分析了振动与传统钻削各自的断屑情况,探讨了振动钻削在使用不同参数时的钻削效果.结果表明:DF系统振动钻削比传统钻削断屑更为可靠,且选用不同参数可控制切屑的形态.
-
-
黄志平;
黄新宇;
李亮;
张永升
-
-
摘要:
低频振动辅助切削技术是基于传统切削给刀具加上有规律并可控的振动,从而达到减小切削力、提高加工精度和延长刀具寿命的目的。将低频振动辅助切削技术应用到CFRP/钛合金叠层材料制孔中,在孔径、孔壁粗糙度和入口质量等制孔质量方面与传统钻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在制孔质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
-
-
-
付连宇;
余振超;
屈建国;
邹卫贤
- 《2006春季国际PCB技术/信息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振动钻削是建立在振动理论和切削理论等理论基础上的新型加工方法,与普通钻削的区别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振动装置使钻头与工件之间产生可控的振动.本文评述了振动钻削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讨论了振动钻削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振动钻削技术在印制板数控钻孔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振动钻削在孔位精度、孔的表面粗糙等方面较普通钻削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在印制板机械钻孔中应用的潜力.
-
-
张平宽;
王慧霖
- 《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
| 2001年
-
摘要:
轴向振动钻削工艺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先进的钻削工艺,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推广应用并不理想,其中,振动钻削时各参数的合理调整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提出了一套针对不同材料加工时的一些要求,可以快速得到较合理振动钻削参数的方法.此方法无需进行复杂计算,易学、易懂、易用,为振动钻削工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张平宽;
王贵成;
王慧霖
-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高层论坛》
| 2004年
-
摘要:
在轴向振动钻削过程中,各切削参数的变化对钻头的工作角度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刀具是断续切削的,所以首先求解切削的起终点,进而计算在切削时段内刀具的工作前后角,结合金属切削理论,分析加工参数的合理性,给出了振动钻削参数选择的指导.为进一步研究振动钻削机理及参数的合理选择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