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
拜耳法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3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8篇、会议论文124篇、专利文献115993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山东冶金、中国有色冶金、铝镁通讯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2014河南有色金属学术年会、2013河南有色金属学术年会等;拜耳法的相关文献由2016位作者贡献,包括尹中林、顾松青、蒋涛等。
拜耳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5993篇
占比:99.45%
总计:116635篇
拜耳法
-研究学者
- 尹中林
- 顾松青
- 蒋涛
- 潘晓林
- 李新华
- 武国宝
- 齐利娟
- 于海燕
- 吴艳
- 张懿
- 杨巧芳
- 陈启元
- 陈文汨
- 娄世彬
- 杜煜
- 涂赣峰
- 王宁
- 郭晋梅
- 于斌
- 卫星
- 张佰永
- 张廷安
- 张玉明
- 曹绍涛
- 李志国
- 李来时
- 杨志民
- 杨桂丽
- 王利娟
- 王永平
- 郭庆山
- 刘燕
- 吕国志
- 吴海文
- 李福强
- 毕诗文
- 赵清杰
- 刘伟
- 周凤禄
- 孙兆云
- 尹周澜
- 张亦飞
- 李小斌
- 李文化
- 白万全
- 白英伟
- 程立
- 豆志河
- 高建阳
- 冯运伟
-
-
陈松
-
-
摘要:
石灰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主要用原料之一。文章简单分析了石灰质量对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石灰质量的判别方法,并对石灰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用石灰质量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
-
廖曼琦;
尹建国;
宁晨阳;
卢申雪;
周雪娇;
袁晓丽;
向小艳
-
-
摘要: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残渣,其环境污染大,安全隐患高,综合利用难,严重制约了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赤泥作为水泥等生产原料是实现大规模综合利用的可行途径之一,但碱含量超标使得水泥制品出现开裂、鼓包和泛霜等现象,目前只能少量掺合使用,亟待系统开展赤泥脱碱研究。本文基于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拜耳法赤泥中各碱性物质的形成过程,综述了赤泥脱碱的方法与技术、热力学原理和动力学机理,分析了当前赤泥脱碱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脱碱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为氧化铝行业赤泥脱碱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
陈映;
赵加平;
王红光;
卞磊
-
-
摘要:
拜耳法氧化铝赤泥中还含有20%左右的氧化铝,传统的方法是将拜耳法的赤泥当做烧结法的原料,回收赤泥中的氧化铝。由于烧结逐渐被淘汰,赤泥中的氧化铝也得不到回收。研究并应用了利用赤泥粒度分级、粗粒度赤泥返回流程溶出的方法将拜耳法赤泥中的氧化铝部分回收回来,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有效降低外排赤泥氧化铝含量。
-
-
王干干;
陈朝轶;
李军旗
-
-
摘要:
为提升低品位铝土矿铝硅比,实现棕刚玉除尘灰资源化利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苛碱浓度、脱硅温度、脱硅时间、液固比和棕刚玉除尘灰与铝土矿的质量比对协同脱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苛碱浓度为110 g/L,脱硅温度为95°C,脱硅时间为30 min,液固比为12 mL/g,棕刚玉除尘灰与铝土矿的质量比为1∶7的条件下,协同脱硅率为66.62%,铝损失率为2.65%,脱硅精矿的铝硅比为8.57,氧化铝含量为67.85%,达到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要求。适量的棕刚玉除尘灰可提高低品位铝土矿的脱硅率和脱硅精矿的铝硅比,有助于实现棕刚玉除尘灰和低品位铝土矿的协同高效利用。
-
-
程计涛;
陈文汨;
张艳军;
邱瑞丽;
汪旺
-
-
摘要:
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应用高级氧化技术(AOPs)对铝酸钠溶液中苯甲酸钠进行氧化。通过TOC-L分析仪,IC和GC-MS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过硫酸钠浓度和苛性碱浓度条件下的TOC浓度变化和产物变化。TOC和IC结果表明,当TOC初始浓度为5 g/L,在温度为60°C,氧化时间为3 h,过硫酸钠添加量为30 g/L时有最高的TOC去除率,可达到10.2%,所生成的草酸钠和甲酸钠浓度均比其它温度下要高。同时,TOC去除率随着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在氧化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氧化产物含有草酸、甲酸和丁二酸。
-
-
魏玉伟;
彭安校;
苏兰林;
鞠成伟;
梁圣钊;
陆杰;
李卫超;
王小林;
王毅
-
-
摘要: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分解槽焊缝及附近出现大批次开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等手段分析裂纹形貌和金相组织,利用有限元等方法分析分解槽罐体受力情况,最后综合分析开裂失效行为机理。结果表明:厚壁焊缝自身产生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三种焊接残余应力,与罐体内部液体自重产生的应力叠加形成碱脆的多重应力环境。另外,潮湿的焊条在焊接时,在高温下分解的水蒸气会在焊缝中产生气孔,气孔造成应力集中,作为裂纹源在碱应力促进下沿晶界和珠光体区域扩展(IGPSCC)形成最终裂纹,造成泄露。最后,建立了多应力碱性环境下含气孔的厚壁容器焊缝应变诱发-阳极溶解导致的IGPSCC模型,为研究长期运行后的拜耳法氧化铝分解槽焊缝应力-碱脆开裂行为提供借鉴。
-
-
周雪娇;
谭飞;
陈永利;
尹建国;
夏文堂;
黄青云;
高绪东
-
-
摘要:
构建Na−S−Fe−H_(2)O系热力学图,分析拜耳法生产过程中硫和铁的行为。溶出后,铁最可能以Fe_(3)O_(4)和Fe_(2)O_(3)的形式进入赤泥,部分铁以Fe(OH)_(3)^(−)、HFeO_(2)^(−)、Fe(OH)_(4)^(−)和Fe(OH)_(4)^(2−)的形式转入液相。硫的优势物种是S^(2−),其次是SO_(4)^(2−),然后是SO_(3)^(2−)和S_(2)O_(3)^(2−)。热力学分析结果与实验测得的溶液中铁和硫的形态分布一致。当温度降低时,硫和铁会结合析出。控制低电位和降低温度均有利于将硫和铁从溶液中脱除。XRD谱表明,NaFeS_(2)·2H_(2)O、FeS和FeS_(2)广泛存在于赤泥以及黄铁矿和高硫铝土矿溶出液的析出物中。热力学分析可用于指导拜耳法同步除硫和铁。
-
-
周国涛;
王一霖;
齐天贵;
周秋生;
刘桂华;
彭志宏;
李小斌
-
-
摘要:
通过热力学计算、XRD与SEM-EDS研究不同添加剂(石灰/还原剂分别对应典型/还原拜耳法溶出)作用下铝针铁矿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形成含铁水铝钙石相是石灰促进这一转化的主要机制;而在还原剂作用下,由于磁铁矿的生成,铝针铁矿的转化更易发生。此外,拜耳溶液成分显著影响针铁矿转化过程产物组成和转化速率。与以含铝针铁矿的三水铝石为原料的典型拜耳法溶出相比,还原拜耳溶出赤泥的产出率由39.02%降低至31.19%,总铁含量(TFe)由41.66%提高至53.80%。
-
-
袁明波;
李蕙林;
胡小龙;
张顺飞
-
-
摘要:
贵州某氧化铝厂使用高硫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砂状氧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硫铝土矿会对生产设备、分解率、成品质量、排盐苛化等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在拜耳法溶出过程中添加硝酸钙进行脱硫,试验表明:高硫铝土矿在进行高压溶出时,随着硝酸钙添加量的增加,溶出矿浆中的FeO的含量就越低;随着硝酸钙添加量的增加,溶出赤泥中NaO的含量在下降,添加硝酸钙能够降低溶出赤泥中的NaO及N/S。
-
-
王文喜
-
-
摘要:
蒸发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其能耗占到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全流程能耗的40%以上,针对蒸发过程开展节能降耗研究将是实现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全流程节能降耗的关键。针对六效逆流蒸发过程,从热量平衡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以两段进料流量和新蒸汽流量为输入变量,以生产指标为输出的蒸发过程稳态模型,并在Foxboro公司的I/A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工业实验,从运行结果来看,产能提高约16%,生产指标提高约28%,实现了蒸发过程生产操作参数的优化。
-
-
王长青
- 《2018年河南有色金属学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氧化铝产能的日趋饱和,提高生产效率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拜耳法氧化铝晶种分解工序的影响因素,来调整分解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单位产能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本文侧重与研究晶种分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过饱和度降低,分解速度也随之降低,溶液的分解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分子比相同的条件下,溶液的过饱和度降低,可获得较高的分解率。溶液分子比是决定溶液过饱和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溶液ak增加,溶液的过饱和度下降。增加种子比是提高溶液分解速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种子比相同时,晶种粒度越小,则晶种的表面积越大,从而可以吸附更多的铝酸根离子,促进铝酸钠溶液的分解。实际生产中,当硫钠含量大于5g/L 时,应避免采用低温的降温制度。碳钠含量对分解率带来不利影响。
-
-
-
Zheng Jie;
郑洁;
Yang Guili;
杨桂丽;
Lu Xiaotao;
路晓涛
- 《全国2016年轻金属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综述了腐植酸结构组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拜耳法系统中有机物的积累过程和对生产的严重影响,并对现有有机物的脱除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铝土矿中的腐殖酸是造成拜耳法生产系统中有机物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腐殖酸结构复杂,并且能分解为草酸钠、醋酸钠等多种有机钠盐,有机钠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影响氧化铝生产。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脱除技术,但工业应用的很少。笔者认为,针对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湿法氧化法和结晶脱除法是中国脱除有机物的研究方向。
-
-
-
郑志勘;
冯宝银
- 《2016年中西部第九届(兰州)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拜耳法是生产氧化铝最主要的工业方法之一,拜耳法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大约占到产品成本的20%-30%,其中蒸汽消耗占总能耗的88%以上.溶出工序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能耗大户,如果能进一步降低溶出工序的蒸汽消耗,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提高预热温度、稳定溶出进料量、减少临停次数、流程优化等方面阐述了溶出系统如何降低汽耗.
-
-
-
-
王永平
-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中州选矿拜耳法生产工艺一直应用选精矿进入溶出沉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溶出赤泥沉降效果差,沉降外排L/S偏高等问题,根据生产应用效果确定在使用选精矿溶出过程中,可以根据粒度及比表面积、精矿A/S进行合理配矿,主要目的是减少溶出赤泥量,稳定赤泥细颗粒所占比例,另外,可以通过改善絮凝剂的调配质量稳定选精矿溶出沉降系统,从而使沉降系统稳定,达到合理利用选精矿的目的.
-
-
李烽克
-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中国铝土矿资源的保障程度差,随着氧化铝产能的逐步提高,铝土矿快速消耗,含硫矿物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危害显现越加明显,本文通过在拜耳法溶出过程中添加硝酸钠,降低高硫矿中低价硫对拜耳法流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含量越高,溶出液中铁含量越高,且溶出液冷却后呈深绿色。不同硫含量铝土矿加NaN03进行高压溶出,NaN03加入量越大,溶出液中Fe203含量越低。在高压溶出过程中,不添加硝酸钠时,溶液中苛性碱和全碱有一定影响。赤泥中氧化钠含量在逐渐降低,赤泥N/S减小。加入硝酸钠后,赤泥中A/S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有降低趋势,但对赤泥N/S几乎没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