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抑制物

抑制物

抑制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0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85807篇;相关期刊255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广西科学、血栓与止血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非粮生物质能源年会——燃料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等;抑制物的相关文献由15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君成、王忠文、李刚等。

抑制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85807 占比:99.96%

总计:986188篇

抑制物—发文趋势图

抑制物

-研究学者

  • 张君成
  • 王忠文
  • 李刚
  • 唐晓敏
  • 杜兰英
  • 陈振萍
  • 余世袁
  • 勇强
  • 唐开宇
  • 马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丹凤; 张家红; 宋鉴清
    • 摘要: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常用结果判定方法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APTT不明原因延长且于我院行纠正试验的病例116例,其中,抑制物阳性71例,因子缺乏45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罗斯纳指数(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对结果判断的诊断效能,通过散点图分析标本在不同结果判定方法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对单因子缺乏标本的因子浓度水平和不同判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 (95%CI:0.953~0.997,P <0.01)、0.935 (95%CI:0.893~0.976,P <0.01)、0.959 (95%CI:0.927~0.990,P <0.01)、0.960 (95%CI:0.929~0.991,P <0.01);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62%、7.4 s。因子缺乏程度和RI结果呈中等正相关(r=0.536,P <0.01),和百分比纠正结果呈显著负相关(r=-0.710,P <0.01)。结论 RI法、百分比纠正法和差值法新建立的临界值可更好地识别因子缺乏和抑制物阳性的标本,且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RI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本实验室APTT纠正试验结果首要常规判定方法。
    • 宗晗; 杜聪; 李益民; 袁文杰
    • 摘要: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混合糖的利用能力以及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发酵抑制物的耐受能力一直是木质纤维素利用的关键问题。Spathaspora passalidarum作为非常规酵母,具有天然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能力。采用2种通气策略进行混合糖以及含有抑制物的混合糖的发酵,以进一步提高该菌株发酵纤维素水解液的利用能力。以50 g/L混合糖[m(葡萄糖)∶m(木糖)=1∶1],在无水解抑制物添加时,发酵36 h结束,糖醇转化率为0.46 g/g;添加木质纤维素水解抑制物后,96 h发酵依然不能结束,糖醇转化率仅为0.09 g/g,木糖几乎不能被利用。采取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调控策略,在最优ORP设定值为-110 mV时,48 h发酵结束,糖醇转化率为0.47 g/g;恒定通气也可以促进添加水解抑制物混合糖的发酵过程,但效果比ORP调控策略差。将添加抑制物的混合糖培养基调节pH为3,灭菌,可以避免美拉德反应对发酵造成的不利影响,之后调节发酵培养基pH为5,发酵过程控制ORP为-110 mV,发酵时间仅需24 h,糖醇转化率保持在0.47 g/g。研究结果为不脱毒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 刘正; 侍永江; 周泰然; 高磊; 郭羽芬; 唐士杰; 罗洪镇
    • 摘要: 产溶剂梭菌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丁醇等液态燃料,是缓解当前能源紧缺、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预处理操作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关键步骤,而在此过程中衍生的一系列发酵抑制物是限制其高效/高值转化的主要瓶颈;了解木质纤维素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抑制物衍生特征、解析产溶剂梭菌对该类物质的胁迫响应机制,并建立高效的解抑制工程策略,是实现梭菌高效合成生物丁醇的关键。基于此,首先,介绍多种预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及衍生抑制物种类和质量浓度特征,其次,阐述产溶剂梭菌对主要预处理抑制物的胁迫响应机制,并重点介绍各类高效的解抑制工程策略。最后,展望了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生产燃料的发展趋势,探讨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基于适应性实验室进化策略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强化菌株耐受抑制物的鲁棒性能等研究方向。本文将为木质纤维素资源转化和生物丁醇的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 李芬; 杨金荣; 武坤
    • 摘要: 该综述通过总结抑制物产生的机制及参与该机制的免疫调节因子的基因多态性认为:免疫调节机制在抑制物产生及血友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作用与参与免疫调节的相关因子的基因多态性有密切联系,也就是免疫调节因子基因的多态性与抑制物产生的风险有关;该结论 指导医务人员可以从免疫调节因子的基因下手解决抑制物的产生,为血友病患者消除抑制剂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健琨; 黄锦雄
    • 摘要: 血友病是一种伴性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治疗仍以替代治疗为主,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近年来出现不少新的血友病治疗药物及新的疗法,本文就血友病的诊治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王贤; 夏茂; 夏永泉; 沈瀚
    • 摘要: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分析其在临床APTT延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正常的患者,根据患者确诊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因子缺乏组、抗磷脂抗体阳性组、Ⅷ因子抗体阳性组(后两组均属于凝血抑制物阳性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进行APTT纠正试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纠正试验中即刻试验Rosner指数(RI)、温育试验差值(温育差)的诊断界值,分析APTT纠正试验在筛查APTT延长原因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即刻试验RI鉴别抗磷脂抗体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诊断效能高于即刻试验RI鉴别凝血抑制物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诊断效能(P<0.05).即刻试验RI的诊断界值为11.0%,鉴别抗磷脂抗体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1.2%;温育试验差值的诊断界值为3 s,鉴别检测Ⅷ因子抗体阳性与阴性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2%.根据APTT纠正试验中即刻试验RI、温育差将患者分为3类:单纯因子缺乏、非时间依赖性抑制物、时间依赖性抑制物.115例患者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定正确率为89.8%(103/115).4例单纯因子缺乏患者被误判,其中2例患者的即刻试验RI及2例患者的温育差均接近诊断界值;8例被误判为单纯因子缺乏的患者,5例为低滴度狼疮抗凝物(LA)阳性,3例为低滴度Ⅷ因子抗体阳性.2例LA阳性患者被误判为凝血抑制物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APTT纠正试验可以用于临床APTT延长原因的鉴别诊断,是一项简单有效的筛查试验.
    • 黎书会; 唐红燕; 孙启涛; 吴疆翀; 贺思腾; 孙恒; 郑益兴; 张燕平; 张体坤; 刘剑金; 童清
    • 摘要: 为了以环保的方式提高桉树皮的利用价值,利用微生物腐熟发酵,使其成为理化性质与泥炭土相似的有机基质.通过培育经济植物辣木、青花、生菜、番茄、烟草和生石花,探讨桉树皮原料基质的育苗效果.研究不同腐熟程度桉树皮的主要养分含量,以及复配不同比例珍珠岩(10%、20%、30%)对6种供试植物种子发芽率,苗期株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60 d的桉树皮内速效氮磷钾的含量都高于泥炭土,且6种供试植物的生长量都显著高于生料(未经腐熟)与腐熟40 d的桉树皮(P<0.05).其中腐熟60 d的桉树皮作为基质培育青花、番茄与生菜的效果均优于对照泥炭土,并以复配30%珍珠岩的效果为佳.而生石花的发芽率,以及辣木和烟草的生长量显著低于泥炭土(P<0.05),推测其受桉树内源生长抑制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熟60 d的桉树皮可作为基质代替泥炭土适用于青花、生菜和番茄育苗.而桉树皮腐熟程度与抑制物含量的关系,以及在辣木、烟草与生石花等抑制物耐受性较低植物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魏雄博; 白永宏; 鲍壹江; 王亚洁; 刘乾; 任建芳; 陈国梁
    • 摘要: 为探究引起马铃薯鲜粉贮藏期污染变质的细菌并找到合适的抑菌物,以延长其保鲜期,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污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理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等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通过滤纸片法添加双乙酸钠溶液、山梨酸钾溶液、八角茴香精油粗提物、柑橘精油粗提物4种抑菌物对其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从污染的马铃薯鲜粉中初步分离出4种菌株,其中1株菌属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4种抑菌物对短小杆菌属、埃希氏菌属、芽孢杆菌属3种易染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在相同浓度下双乙酸钠溶液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马铃薯鲜粉易染菌候选抑制剂.
    • 陈林勇; 李国富; 刘建民; 任恒星; 何环; 苗彪; 赵娜; 宋燕莉
    • 摘要: 以河南义马煤样为底物,以实验室保存的煤层气井排采水为菌源,在无机盐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进行了煤生物成气模拟及转接实验.结果表明:过量煤粉在成气过程中会产生对产甲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煤粉用量的梯度实验证实,氢气是生物甲烷生成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产甲烷过程呈现CO2还原途径特征.煤粉过量(100 mL发酵液中加入12.5 g煤粉)时显示出明显的产甲烷抑制作用,增加煤粉量并未提高产气效率.煤中甲醇萃取物产甲烷实验证明,过量的煤粉产生的抑制物的质荷比为130.1,分子式可能为C6 H11 NO2.
    • 李富强; 彭叶灿; 郝加稳; 曾灵玉; 周敬红; 阎欲晓
    • 摘要: 为提高木薯渣的酶解糖化效率,降低原料处理成本,采用超低酸(ULA)对木薯渣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木薯残渣(CRULA)进行纤维素酶酶解糖化,同时探究木薯残渣附着酶的再利用以及回用过程抑制物的累积对发酵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CRULA采用70 FPU/g底物纤维素酶水解12 h后,获得47.22 g/L葡萄糖和60.61 g/L总糖.附着于CRULA上的纤维素酶循环利用5次,纤维素酶添加量从70 FPU/g底物(RUN 1)下降到42 FPU/g底物(RUN 5),节省了40%的新鲜酶,RUN 5的葡萄糖和总糖浓度分别为48.00 g/L和60.92 g/L.RUN 1和RUN 5的酶解液分别用于乙醇发酵,得到乙醇浓度和得率分别为21.67 g/L和0.46 g/g葡萄糖、21.52 g/L和0.45 g/g葡萄糖,与葡萄糖培养基所得结果接近.附着酶再利用过程中抑制物乙酸、5-HMF和糠醛浓度有累积增加,而甲酸无明显的变化.由物料衡算可知,木薯渣经ULA预处理及酶水解后,葡萄糖得率为80.64%,乙醇产率为13.8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