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网站
总局网站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安全科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5404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税收征纳、中国食品、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等;
总局网站的相关文献由1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珂、任显臣、吕加斌等。
总局网站
-研究学者
- 于珂
- 任显臣
- 吕加斌
- 张旭
- 张茅
- 文星
- 李畅
- 王嘉
- 王海琳
- 盘和林
- 赵乾程
- 郁土
- 陈淑梅
- 韩媛媛
- 魏世平
-
-
文星
-
-
摘要: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通报2021年衬衫、睡衣居家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本次抽查在流通领域抽查检验了563家企业生产的566批次衬衫和睡衣居家服产品,发现7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7%,其中2批次衬衫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5家,均未发现不合格。
-
-
陈淑梅;
韩媛媛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显示了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定决心。随着“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在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部署,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信息:2020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387366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检出不合格样品147721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
-
-
-
-
摘要:
5月13日下午4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同时发布一句话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知网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的微博话题当天阅读次数达到6亿。
-
-
-
-
摘要:
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被列入2022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等要求,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考虑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消费者关注程度、标准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效果,研究制定了《2022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并于2022年6月1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向全社会发布该公告。
-
-
-
-
摘要: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和"回头看”情况通报指出,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经营者法制计量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
-
-
-
-
摘要:
一双合脚且安全舒适的鞋子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尤为重要。作为日常消费品,儿童鞋在保障各项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如耐折、耐磨、防滑性能等。2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通报2020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
-
盘和林
-
-
摘要: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了制止和预防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后第二个专门针对互联网行业有序竞争的法律文件。
-
-
吕加斌
-
-
摘要:
非法宣传普通药品"治疗新冠肺炎"、滥食野生动物、非法宣传"长江鱼"、借直播营销形式作虚假宣传……回顾2020年这个特殊的一年,《现代广告》整理了十大重点领域典型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案例,希望各广告主体引以为戒。一、防疫用品虚假违法广告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不法商家搭上预防新冠肺炎的"顺风车",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消费者购买使用。2020年3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
-
-
-
-
摘要: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前不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规则完备、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制度权威和效能显著提升,政策措施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和制止。
-
-
魏世平
-
-
摘要:
日前,《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食品标识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以往不少食品包装都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合成着色素、不添加增味剂”等字样,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