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史、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4293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武汉文史资料、文物鉴定与鉴赏、茶叶通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16湖北发展论坛——“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五峰学术会议、2017“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暨学术研讨会等;万里茶道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再起、刘晓航、葛政委等。

万里茶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4293 占比:99.64%

总计:44451篇

万里茶道—发文趋势图

万里茶道

-研究学者

  • 刘再起
  • 刘晓航
  • 葛政委
  • 钟晓
  • 黄柏权
  • 平英志
  • 王公为
  • 陈文华
  • Wang Dafang
  • 于海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闯; 曹巍; 徐诚良(图)
    • 摘要: 鹤峰似乎是中国有机茶的“原乡”,这里既是万里茶道茶源地,又是中国宜红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这里有930年容美土司文明与民族文化;这里有生态完好的净土、资源富集的沃土以及位居全省前列的森林覆盖率。建成“全域有机”有机茶是茶叶的最高等级,鹤峰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有机”,并于2020年10月荣获“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称号。近几年,该县全力打造有机茶,向百亿茶产业迈进。
    • 冯晓光
    • 摘要: 羊楼洞茶区,包括鄂南蒲圻(今赤壁)、崇阳、通城、通山、咸宁、嘉鱼、大冶、阳新,湖南的临湘、平江,以及江西的修水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茶区。赤壁羊楼洞,不仅是宋代茶马互市的重要茶源地,也是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在古代边贸和中俄茶叶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里茶道作为茶马互市的延续和传承,承载了中国茶叶贸易的辉煌与沧桑。
    • 葛政委; 吴运江
    • 摘要: 近代以来,宜红茶区有着规模不大、能量不小的茶商群体,他们既有坐商,又有行商;既有客商,又有土商;既有洋商代办,又有自营茶商。这一茶商群体在湘鄂边的鹤峰、五峰、石门、长阳等地设立茶庄茶号、传授红茶技艺、组织茶叶运销,从而形成了一个集红茶生产、加工、集散和转运于一体的“宜红茶区”,并让这一区域的茶业“嵌入”世界茶叶贸易体系。在风云变幻的近代,茶商推动了“宜红茶区”路网的形成和集镇的繁荣,推动了宜红茶区各民族与平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茶区各民族生活的改善。但当“嵌含”于资本主义贸易体系边缘的宜红茶业体系一旦“脱嵌”时,宜红茶区的茶商及茶农又遭遇了多舛的命运。
    • 王公为; 程俊兰; 赵苗祎; 武梦洁
    • 摘要: “万里茶道”是涵盖生产类遗产、交通类遗产、管理类遗产以及服务类遗产的跨区域、跨国界的茶文化遗产廊道。本文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万里茶道”中国段节点城市的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和障碍因子进行定量测评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万里茶道”中国段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表现不均衡,生产路段为中度适宜,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整体上适宜性偏弱。(2)在遗产资源维度上,廊道内资源分布表现出分路段、多中心的特点。(3)在旅游产业运行维度上,适宜地区主要分布在生产和集散路段。(4)在经济社会发展维度上,适宜性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小城市适宜性较弱。(5)在生态环境维度上,适宜地区均分布在生产路段,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生态环境质量尚待提升。(6)根据各地适宜性水平和各维度的均衡性,将节点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适宜-均衡型、适宜-失衡型、弱式适宜-均衡型和弱式适宜-失衡型。(7)除武汉外,旅游产业运行是影响各节点城市遗产旅游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
    • 张月琴
    • 摘要: 万里茶道沟通中俄,是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商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叠加和选择,万里茶道山西段成为山西道路交通的骨架。随着商路的开辟,茶道沿线市镇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长城沿线的城堡、口子,经济功能逐步增强。以万里茶道为依托的交通体系,至今仍然是山西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动脉,是沟通中蒙俄的重要路线,也是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 安微娜
    • 摘要: 万里茶道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商贸运输路线,学术界对其研究与关注的热度逐年提升。山西境内的茶路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北贸易统筹、中转及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其主体而言,主要包括由豫入晋、山西境内、由晋入蒙三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变迁与完善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背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晋商的强势崛起,使南来的茶叶途经山西向北运销成为可能。原有较为完整的驿路交通以及一大批商贸重镇的节点支撑,为茶路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再加上“极临边地”的区位优势,最终使山西成为入蒙茶路的不二之选与枢纽之地。
    • 汪琼; 郑建新
    • 摘要: 安徽万里茶道遗产以祁红为代表,具体分为三个大方面。加工遗产:胡元龙培桂山房、桃源村陈氏宗祠、平里模范种茶场;运销遗产:阊江水路祁城码头、茶商故居的洪家大屋、程村碣巴拿马金奖得主胡云霞故居和百年茶地、杨屋里村王家茶号等;传承遗产:祁城二代改良场遗址、庄晚芳茶园、祁西聚和昌茶商老板故居.
    • 李灵玢
    • 摘要: 鄂南羊楼洞于五口通商后成为中俄万里茶道新起点和边贸茶收购制作中心,主因为当地茶商早在清乾隆初年即与晋商开始合作,为道咸间大批晋商由福建武夷茶区迁鄂打下基础。边贸茶业的发展给羊楼洞茶业、工艺、百业及地方社会均带来深刻变化,当地茶商亦主动引入输英红茶并把握机遇南下行商。以全球视角观照,羊楼洞边贸茶随“万里茶道”渐趋式微,原因应与外贸萎缩、交通革命及战争息息相关。
    • 黄柏权; 平英志
    • 摘要: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 陈文华
    • 摘要: 茶叶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商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商品。17—20世纪,随茶叶贸易兴起的中俄茶叶之路(万里茶道),在不同的地域拓展、更替、变动,多种联运方式和多支线的开辟,最终形成了主线、支线的网络茶叶运输结构。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动影响着沿线区域社会经济面貌:主要表现为茶叶生产区的转移、多个集散中心的形成、外销路线的拓展等。茶叶贸易逐渐替代丝棉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外交流的重要路线由丝绸之路转为茶叶之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