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8960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大众心理学、公安教育、华章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年全国青年档案学术论坛、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等;心理健康档案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昕、宋焕敏、侯智卿等。
心理健康档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960篇
占比:99.62%
总计:49146篇
心理健康档案
-研究学者
- 刘昕
- 宋焕敏
- 侯智卿
- 谢小红
- 谭伟贞
- 于中华
- 唐慧敏
- 孟玲
- 张成斌
- 朱紫青
- 李一男
- 杨婷婷
- 柯奔
- 王珊珊
- 甘秀林
- 蔡小飞
- 谢国秀
- 赵阳
- 陈姝殊
- 陈灿军
- 马俊红
- 万冰艳
- 严鑫
- 任文
- 伍翔
- 何江
- 侯贤祥
- 俞群
- 冯蓉
- 凌瑞初
- 刘传美
- 刘升喜
- 刘建宏
- 刘影
- 刘怡
- 刘慧玲
- 刘新阳
- 刘洪瑶
- 刘相玉
- 刘翠娟
- 别阳军
- 史文宗
- 吉水
- 吴忠英
- 吴春梅
- 吴红明
- 吴荣梅
- 周君
- 周月平
- 周桂金
-
-
赵鸿媛
-
-
摘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和管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应该是涵盖上述各个方面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文章即以此为契机,探究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主导、同伴参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模式.
-
-
郭鸿雁
-
-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社会转型期为背景,重点讨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建立心理档案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以期有效地消除老师、家长以主观判断来评价学生的情况,为开发学生潜能、提高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供有利条件,也能为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提供相关的依据.
-
-
刘怡
-
-
摘要:
简要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于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因素;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的应对方法: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成立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等,以期有效纾解学生心理问题,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使其能够以健康心理完成学业。
-
-
杨婷婷;
赵阳
-
-
摘要:
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概述,分析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档案管理学的理论提出建议,旨在能够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减少开发与利用成本。
-
-
杨婷婷;
赵阳
-
-
摘要:
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概述,分析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档案管理学的理论提出建议,旨在能够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减少开发与利用成本.
-
-
王珊珊
-
-
摘要: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个体,对于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既要承受来自职业、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又要必须急速适应这种特殊压力源所带来的个体改变,因此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不良的心理状况会直接导致医疗护理质量的下降、服务水平的减低,更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等问题。鉴于医护人员心理卫生具有对自身及服务对象的双重影响,心理健康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针对现状,医院人力资源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为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提供依据。
-
-
王珊珊;
杨柳;
郭琼杰;
孙伟;
王国瑜;
史文宗
-
-
摘要: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不同性别年轻医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包括抑郁症状、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相互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利用心理健康档案,指导年轻医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为减少年轻医生抑郁状况、提高主观幸福感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某公立医院1990年后出生医生进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结果 年轻医生抑郁的检出率为51.5%(159/310),主要表现是抑郁情绪症状;主观幸福感得分中等偏上,女性医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年轻医生抑郁的检出率高,相关评分中,女性医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根据此次研究心理测试量问卷结果汇总成组成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积极随访,进行干预.关注年轻医生的心理健康,采取科学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保证年轻医生的心理健康.
-
-
-
-
李欢欢
-
-
摘要:
本文以研究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式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大学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分析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学生的外显性差异因子,总结其容易出现的烦恼、头痛等高阳性率症状,提出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实现个别与团体心理辅导双向进行、建立并完善学校社会支持网络等有效对策。
-
-
于中华
- 《2015年全国青年档案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21世纪的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健康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发挥档案育人的重要功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突出心理问题,为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提供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老师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提升学校对于各种出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的处理。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积极配置解决问题的良药,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健康心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阳光,走向成功。
-
-
李进德
- 《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
| 2012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严峻挑战,中职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档案及其管理应用机制、创新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从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现实,面对困难、挫折、压力、荣誉,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尽管在国内很多院校已经建立了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但是,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且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未灵活因地制宜地选用量表,手段过于单一,心理辅导工作专业人员严重地缺乏,未充分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的优势,心理档案的内容未动态更新,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及相关制度等。为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档案多重服务功能,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档案机制;加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改进心理档案建档方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引进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中职学校学生心理档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