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粉化
微粉化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53087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成药、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药学与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第十一届全国建筑涂料技术、质量、信息与应用交流大会、第六届全国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信息交流会等;微粉化的相关文献由66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峰、许向阳、王洁欣等。
微粉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53087篇
占比:99.98%
总计:853225篇
微粉化
-研究学者
- 陈建峰
- 许向阳
- 王洁欣
- 陈英杰
- 陶灵刚
- 徐月红
- 沈志刚
- 王宁生
- 邵磊
- 华苏
- 奥德·科林
- 李海瑞
- 杨永华
- 王青松
- 赵宏
- M·斯科比
- M·普菲特
- 乐园
- 刘晓林
- 刘玉玲
- 孙诗兵
- 孟盼
- 张继光
- 徐成
- 徐黎
- 晁阳
- 王国联
- 王宇红
- 田熙科
- 田英良
- 皮振邦
- 陈宝
- A·L·马斯特斯
- A·丰克
- A·贝辛斯
- C·C·莱恩
- C·罗森迈耶
- D·R·杜姆普莱顿
- E·扬斯
- G·F·施曼斯
- G·K·简恩
- G·S·莱安纳德
- J·格吕默拉德
- J·贝西
- K·于尔根斯
- K·托德
- M·塔尔沃
- N·J·K·丹弗斯
- N·K·彼得·塞缪尔
- P·M·V·吉利斯
-
-
王磊;
左杨;
柳景政;
杨柳
-
-
摘要:
针对磷霉素钙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原料以微粉化的方式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并以粉末直压的生产工艺方式生产磷霉素钙分散片。以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等一些列的关键质量参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稳定性存放的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
-
-
孟子毅;
刘永明;
蒯荣;
雷乾杰;
付旭东;
张荣;
胡圣飞;
刘清亭
-
-
摘要:
先将粉煤灰进行微生物腐蚀处理,然后通过球磨工艺制备微粉化粉煤灰,球磨20 min即可将粉煤灰的平均粒径由约1250 nm高效减小至约194 nm,比相同条件下直接球磨得到的粉煤灰平均粒径(504 nm)大幅减小。微生物改性粉煤灰即使经过球磨后其表面仍附着有亲水亲油性的生物膜,这有利于提高其与有机材料界面相容性。微粉化粉煤灰/炭黑并用的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24.6 MPa,与单纯炭黑补强的NR复合材料相当。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经微生物和球磨处理的微粉化粉煤灰与NR的相容性大幅改善。
-
-
仝萌;
于翔羽;
李淑坤;
胡子奇;
汪晶;
舒娈
-
-
摘要:
目的 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黄色素普通粉和微粉的微观区别,测定其粉体学参数,考察其溶出度的区别,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经过微粉化后,姜黄色素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的熔点及吸湿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微粉的压缩度却逐渐增加,休止角增大,微粉更易出现团聚现象;在pH1.2及pH6.8溶出介质中,微粉化后的姜黄色素中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速率及累计溶出率均明显提升,与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微粉在3个月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溶出率略有降低.结论 微粉化技术对于改善姜黄色素性质,促进姜黄色素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
刘洪杰;
周鹏
-
-
摘要:
由于氨氯地平在水中溶解度为微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其溶出效果,降低了生物利用度.本文将原料以微粉化的方式提高了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并以粉末直压的生产工艺直接制成氨氯地平分散片.并以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等一些列的关键质量参数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稳定性存放的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并按要求开展与原研品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评价结果为相似.
-
-
马敏超;
李雯;
王珏;
付强
-
-
摘要:
目的筛选可以有效区分艾地苯醌固体制剂质量的溶出介质,并开发制备艾地苯醌片剂。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评价市售艾地苯醌片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筛选出能够区分药物制剂质量的溶出介质;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制备艾地苯醌片剂;评价自制艾地苯醌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结果两种艾地苯醌市售片在纯水中的溶出曲线差异最显著;对于自制制剂,微粉化的艾地苯醌片的溶出度大于未微粉化的艾地苯醌片。结论纯水是有效区分艾地苯醌片剂质量的溶出介质;微粉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
-
-
邓国彤;
宋涛;
吴燕梅
-
-
摘要:
目的:优选水蛭微粉化的方法.方法:利用双筛分和颗粒流动性休止角的测定并运用单因素考察,以得膏率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水蛭微粉化的最佳粉末.结果:水蛭最粗粉是水蛭微粉化的最佳粉末.结论:水蛭最粗粉具有煎煮时间短、耗能低、环保等优点,为水蛭微粉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
-
邓国彤1;
宋涛1;
吴燕梅2
-
-
摘要:
目的:优选水蛭微粉化的方法。方法:利用双筛分和颗粒流动性休止角的测定并运用单因素考察,以得膏率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水蛭微粉化的最佳粉末。结果:水蛭最粗粉是水蛭微粉化的最佳粉末。结论:水蛭最粗粉具有煎煮时间短、耗能低、环保等优点,为水蛭微粉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
-
-
-
摘要:
位于西班牙纳瓦拉穆里略埃尔弗鲁托的新型微粉化橡胶(MRP)工厂最近投产,该工厂由利哈伊科技公司与西班牙回收集团赫拉控股合资拥有。该工厂通过使用报废轮胎每年生产10000吨利哈伊PolyDyne和MicreDyne RP系列产品,其产量主要用于欧洲和中东地区。据报道,该地区轮胎、沥青、涂料、建筑和聚氨酯行业对MRP产品系列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
-
-
瞿金东;
彭家惠;
陈明凤;
张华洁;
夏娟;
武海龙
- 《第十一届全国建筑涂料技术、质量、信息与应用交流大会》
| 2008年
-
摘要:
外墙涂料色彩丰富,饰面灵活多样,能表达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施工简单,维护更新容易,自重轻,安全可靠,正在成为我国外墙饰面材料的主导,同时也是国家极力倡导推广的外墙饰面材料。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高峰期,高品质外墙涂料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和发展潜力。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的实施也对外墙涂料的推广应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涂层耐沾污能力不足是外墙涂料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外墙涂料推广应用的突出技术难题。外墙饰面被污染,大大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性和耐久性。人们一直期望开发不易附着污染或者使附着污染物能借助于雨水、风力等外界自然条件被去除的自清洁涂料。目前,在改善外墙涂料自清洁性方面,主要有微粉化技术、荷叶效应、气球陶瓷理论、自分层技术及光催化效应等理论与技术。本文综述了这些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进展。
-
-
-
杜军
- 《2003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新一代超微粉碎技术——流化床超音速气流粉碎、分级系统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对一些难溶性的粉体药物物料,如果进行"微粉化"处理,其比表面积成倍的增加,活性高,吸附性能、表面电荷、表面粘着力均发生奇妙变化.无疑对疗效时间的加快,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是有益的.本文还阐述了该技术在中西药、兽药、农药生产现代化中的应用,使得中药剂型的改革、中药资源的节约、中药走向世界成为可能性;使得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高达95﹪以上,大大提高了农药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同时可减少农药在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残面污染,提高了农药使用的安全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