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循环氧化

循环氧化

循环氧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48719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机械工程材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2008轧辊制造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等;循环氧化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乌陀衍·甘古利、克里斯托弗·S·奥尔森、斯瓦米纳坦·斯里尼瓦桑等。

循环氧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8719 占比:99.98%

总计:448812篇

循环氧化—发文趋势图

循环氧化

-研究学者

  • 乌陀衍·甘古利
  • 克里斯托弗·S·奥尔森
  • 斯瓦米纳坦·斯里尼瓦桑
  • 约翰内斯·F·斯温伯格
  • 维基·阮
  • 王福会
  • 乔斯·A·马林
  • 马修·D·斯科特奈伊-卡斯特
  • 孙晓峰
  • 李美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贺; 王蕴欢; 杨尔其
    • 摘要: 为了促进国产商用CJ-1000预研发动机涡轮工作叶片的顺利研发,针对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N5,采用电镀铂和气相渗铝工艺,制备铂铝涂层,并考察涂层的高温氧化性能,评价涂层服役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及其退化机制。通过对比1080°C5 h渗铝处理和1100°C4 h渗铝处理的涂层在1100°C下的循环氧化行为及组织结构变化,发现1080°C5 h渗铝的涂层具有更好的抗剥落能力,其抗高温氧化性能好于1100°C4 h渗铝样品。
    • Mohammad Mehdi Barjesteh; Karim Zangeneh Madar; Seyed Mehdi Abbasi; Kourosh Shirvani
    • 摘要: 预测金属合金的疲劳寿命是冶金和机械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在高温下,表面氧化对合金的疲劳强度和延展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预循环氧化对无涂层和有Pt-Al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Rene®80在930°C时的高温低循环疲劳(HTLCF)性能的影响。将有涂层和无涂层的疲劳试样在燃烧器钻机中进行发动机热暴露模拟(1100°C,120次循环)。循环氧化过程中涂层的微观结构由双相(ξ-PtAl_(2)+β-(Ni、Pt)Al)转变为单相(β-(Ni、Pt)Al)。结果显示,与未暴露的无涂层试样相比,未暴露的涂层试样(预循环氧化)的HTLCF寿命延长了约11.5%,暴露涂层试样(后循环氧化)的仅延长了5%。虽然断裂试样的断口表现为混合模式断裂形态(延性和脆性),但暴露涂层/无涂层的试样断口大部分属于脆性断裂。
    • 蔡杰; 姚逸铭; 高杰; 关庆丰
    • 摘要: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对NiCoCrAlYSiHf涂层进行辐照处理,对改性前后涂层表面状态(粗糙度、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相组成、晶体缺陷和活性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前后涂层1100°C循环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微观表征结果表明,脉冲电子束改性后原始涂层制备缺陷消失,涂层表面平整致密,并形成丰富的变形结构及均匀分布的活性元素析出相;循环氧化结果表明,改性态涂层在循环过程中热生长氧化物(TGO)具有更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脉冲电子束改性技术能够显著延缓TGO开裂剥落现象,提高涂层抗热循环性能。
    • 刘贺; 李帅; 余春堂; 蒋成洋; 鲍泽斌; 朱圣龙; 王福会
    • 摘要: 目的研究粘结层真空退火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循环条件下服役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某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上涂覆铂铝粘结层,然后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沉积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陶瓷层,构建热障涂层体系,在1100°C下可自动升降的循环氧化炉中进行热循环测试,通过高精度电子天平对涂层样品进行称量并绘制质量变化曲线,采用拍摄宏观照片的方式观察样品表面陶瓷层剥落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沉积态及热循环后的样品截面微观组织结构形貌。结果与沉积态粘结层相比,在高真空中进行退火处理后,热障涂层的热循环寿命几乎增加一倍,且陶瓷层与热生长氧化膜结合良好。未经过真空处理的铂铝涂层表面陶瓷层发生明显剥落,且热生长氧化膜质量较差,出现了明显裂纹。结论真空退火处理可使铂铝涂层表面更加平整,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低缺陷氧化膜有更好的质量,陶瓷层与粘结层的结合力更强,热障涂层体系的服役性能和寿命得到有效提升。
    • 蔡妍; 李建平; 牟仁德; 何利民
    • 摘要: 目的 研究真空电弧镀方法制备的超高温金属涂层HY11在1200°C下的高温氧化行为.方法 用真空电弧镀技术(AIP)在单晶镍基高温合金DD6上制备超高温金属涂层HY11,采用HB 5258循环氧化方法进行1200°C循环氧化试验,通过试验过程中试样质量变化评价涂层氧化寿命.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氧化后的试样显微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材料的相结构,通过氧化速率对涂层材料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单靶真空电弧镀技术制备的HY11涂层,经过1050°C真空条件下扩散2 h,涂层厚度为50~60μm,扩散区厚度为10~15μm,涂层微观组织均匀致密,涂层合金界面清晰平整.DD6合金的1200°C循环氧化寿命仅仅为4 h,HY11涂层在1200°C的循环氧化寿命近300 h.沉积态涂层HY11相结构主要以Al2O3和Ni3Al为主.氧化后涂层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以Al2O3为主.结论 HY11涂层在1200°C的循环氧化寿命为298 h,极大地提高了DD6合金在1200°C的循环氧化寿命.
    • 尚根峰; 黄嘉鹏; 汪航
    • 摘要: The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Ni-10Cr-SAl (mass fraction,%) alloys containing 0.1 % (mass fraction) La or Y-La at 1 100 °C and 1 200 °C was studied.The kinetics of cyclic oxidation of the alloy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and the evolution rules of phase,micro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oxide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The difference of the adhesion of the surface scale of Ni-10Cr-5Al alloys containing La or Y-La at different oxidation temperatur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0.1% (mass fraction) La or Y-La in Ni-10Cr-5Al alloy could not on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oxide film,but also improve the adhesion of the oxide film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pinning",thus the anti-oxidation performance at 1 100 °C of the alloys were improved.While the effect of co-doping Y-La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adding of La.However,the anti-oxidation performance at 1 200 °C of the alloys was deteriorate owing to the severe internal oxidation along the grain boundary.%通过添加0.1%(质量分数)的单一稀土La和复合稀土Y-La,研究了两种含稀土的Ni-10Cr-5Al(质量分数,%)合金在1 100°C和1 200°C下的高温循环氧化行为.采用热重法并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研究了合金的循环氧化动力学、氧化物的物相和组织成分等演变规律,分析了含稀土Ni-10Cr-5Al合金的氧化膜粘附性能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差异及机制.结果表明,在1 100°C时,Ni-10Cr-5Al合金中添加0.1%(质量分数)的La或Y-La,不仅减少了氧化膜的厚度,而且因形成“钉扎”作用提高了氧化膜的粘附性,从而改善了合金的抗循环氧化性能.且复合添加Y-La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La的效果.但在1 200°C时,合金沿晶界的内氧化加快,反而恶化了合金的抗循环氧化性能.
    • 尚根峰; 廖金发; 汪航
    • 摘要: 在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复合添加Y-La,经定向凝固后得到5.26×10–4%(质量分数)Y+6.05×10–4%La和47.64×10–4%Y+69.09×10–4%La的两种Y-La含量合金铸件,研究Y-La对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合金熔体与Al2O3基陶瓷间的界面反应行为以及合金在1100°C 下循环氧化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合金熔体与陶瓷材料间的界面组织形貌及界面反应产物成分以及循环氧化后合金表面氧化物的组织形貌、元素组成和相关物相.结果表明:Y-La含量增加会促进合金熔体与陶瓷间的界面反应,使得界面反应层更厚,更复杂;反应产物主要是含Y、La的氧化物;Y-La添加明显提高了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减少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剥落;但Y-La过量会恶化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加快合金的氧化增重速率;合金表面氧化膜剥落痕迹明显,孔洞较多且内氧化严重.
    • 李玉春; 崔莲; 车继馨; 邱忠阳; 李欣欣
    • 摘要: 对涂层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来评估涂层抗氧化能力,采用静态增重法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结合X射线仪对处理后的涂层镍基高温合金表面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观察了处理后的氧化膜状态和截面形貌,氧化膜均匀致密,氧化动力学曲线也近似呈抛物线规律,提高了合金抗氧化性能.
    • 赵晖; 冯帅; 杜春燕; 王思润; 孟凡玲; 张欣
    • 摘要: 通过热浸铝和扩散退火在TC4合金表面制备钛铝合金复合涂层,研究该涂层在850°C和900°C的长时间高温氧化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手段,分析复合涂层在高温氧化前后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涂层分为中间层和扩散层,扩散层主要相是TiAl3和少量Al2O3;热浸铝有效提高基体的高温氧化性,850°C循环氧化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Al2O3保护层,900°C循环氧化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由Al2O3和TiO2组成的混合氧化物层.%The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TC4 through the hot dip aluminum and diffusion annealing.The behavior of long-time oxidation of the coatings at 850 °C and 900 °C was studied.The microstructure of composite coating before and after cyclic oxidation test was analyzed by EDS,XRD,S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hase of the diffusion layer consisted of TiAl3 and Al2O3.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high temperature of TC4 was improved clearly after hot dipping aluminum.Al2O3 oxide film was formed at the surface after cyclic oxidation at 850°C.The mixed oxide layer composed of Al2O3 and TiO2 was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after cyclic oxidation at 900 °C.
    • 张明华; 张林伟; 余玖明; 陆德平
    • 摘要: 利用冷喷涂技术制备了NiCoCrAlY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真空预氧化处理.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前后的NiCoCrAlY涂层在1100°C的循环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冷喷涂NiCoCrAlY涂层孔隙率小于0.92%;真空预氧化处理使涂层由γ固溶体单相结构转变为和γ固溶体和β-(Ni,Co)Al金属间化合物双相结构.真空预氧化处理在涂层表面生成厚约0.47μm连续、致密的α-Al2O3氧化膜;真空预氧化减慢了涂层表面TGO的生长速度,延长了TGO厚度到达脱落临界厚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涂层的抗循环氧化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