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延髓麻痹

延髓麻痹

延髓麻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56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健康生活、中国保健、中国针灸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全国针法灸法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讨会等;延髓麻痹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继明、冯亚茹、吴以岭等。

延髓麻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18.5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1.16%

专利文献>

论文:556 占比:80.35%

总计:692篇

延髓麻痹—发文趋势图

延髓麻痹

-研究学者

  • 王继明
  • 冯亚茹
  • 吴以岭
  • 陈金亮
  • 丁吉善
  • 代丽红
  • 吴洁
  • 周兆信
  • 周顺林
  • 唐学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富震; 苏金峰; 姜德友
    • 摘要: 本文基于多年调查研究成果,系统梳理龙江医学多元汇聚的发展源流,提炼出龙江医学强调痰瘀相关、水血同治、温润和清化并举等诊疗特点,并首次对高氏内科等十二家龙江医学著名流派分支传承现状进行概要论述,挖掘、阐析流派特色如大方复治法、回医特色外治、妇科“肝肾学说”、延髓麻痹项针治疗法等,认为调查研究龙江医学,应当紧密结合龙江地域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不可臆断。
    • 杨巧萍; 郑旭鹏
    • 摘要: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在21%~65%之间,主要因脑干梗死或脑干出血后引发延髓麻痹、神经系统损伤使吞咽功能紊乱所致。患者会出现咽喉、软腭、颜面、咀嚼肌等部位的瘫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等情况;常伴有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状况不良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1-3]。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肢体功能的恢复,还需对吞咽功能障碍予以积极地干预和治疗[4]。本文采用自拟仙桔浓煎剂喷咽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40例,并对照观察其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李晓宁; 金成; 陈福右; 李锐; 刘良玉; 王森; 覃业校
    • 摘要: 目的: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作者相互合作的网络图、关键词聚类结果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大概掌握研究者、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截至2021年1月,检索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相关文献480篇,筛选后纳入394篇。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假性延髓麻痹”(165次)、“吞咽障碍”(72次)、“针刺疗法”(59次)、“脑卒中”(42次)、“延髓麻痹”(29次)、“假性球麻痹”(22次)、“针刺治疗”(22次)、“针灸疗法”(19次)、“真性延髓麻痹”(19次)和“吞咽障碍”(15次)。自建库以来,前5位突显关键词分别为:针刺治疗(1973—2003年)、假性球麻痹(1986—1998年)、针灸治疗(1992—2007年)、延髓麻痹(1999—2006年)和针灸疗法(2002—2006年)。结论: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但大多数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多中心、多地域协同合作。忽视了传统的针灸补泻手法,未制定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无法保证辨证论治,今后应重视针灸治疗本病的基础研究及针刺作用机制研究,进行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优化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的治疗方案。
    • 罗雅尹; 宋凡; 梁战华; 宋春莉
    • 摘要: 球部起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需要与口咽部肿瘤鉴别。本文报告1例以延髓麻痹为主要表现的舌根部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供临床医生借鉴。患者男,62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和伸舌无力,但是舌肌无萎缩、束颤,无强哭强笑。头颅核磁、肌电图、新斯的明试验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和口咽部核磁示舌根部恶性肿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舌活检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经介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病灶较前缩小。
    • 王茸; 许军峰; 俞晓旸
    • 摘要: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闭阻”。临证应以醒脑、调神、滋阴、利窍为原则的“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通关利窍”针刺法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创立而成,专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主穴为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翳风,咽后壁点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以治“神”;针刺风池、完骨、翳风,咽后壁点刺以治“窍”。诸穴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改善受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病灶区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吞咽相关神经功能的修复,使吞咽障碍得到恢复。
    • 郭庆峰; 张郁
    • 摘要: 目的 对延髓麻痹患者应用电项针配合颈穴速刺治疗,探讨此方法 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神经内科和针灸科延髓麻痹患者,按随机对照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项针配合颈穴速刺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项针配合颈穴速刺治疗延髓麻痹患者其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张磊; 陈娜; 潘华; 翦凡; 王颖; 杨硕; 王恒恒; 陈琳; 张在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颏舌肌自发电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ALS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有无球部症状将其分为无球部症状组(44例)和有球部症状组(35例),就其病程、颏舌肌自发电位、胸锁乳突肌自发电位、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ALS-FRS)评分进行分析,同时探讨颏舌肌自发电位的半定量评价与ALS-FR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ALS患者中,颏舌肌自发电位的阳性率为69.6%(55/79),其中有球部症状组为82.9% (29/35),无球部症状组为59.1%(26/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6,P<0.05);而胸锁乳突肌自发电位阳性率较低,仅为13.9%(11/79),且在有、无球部症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颏舌肌纤颤电位的半定量评价与ALF-FRS评分间存在相关关系(r=-0.258,P<0.05),而正锐波的半定量评价与ALS-FRS评分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与胸锁乳突肌相比,ALS患者颏舌肌自发电位阳性率较高,且对球部亚临床患者有较高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ontaneous activities in genioglossu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L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as mad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with (44 patients) or without bulbar symptoms (35 patients).The course of disease,spontaneous potentials and ALS-Functional Rating Scale (ALS-FRS) scores were discussed,together wit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mi-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pontaneous potential of the genioglossus and ALS-FRS score.Results In ALS patients,the overall positive rate of glossal spontaneous potentials was 69.6% (55/79),among which the positive rate was 82.9% (29/35) in patients with bulbar symptoms and 59.1% (26/44) in patients without bulbar symptoms,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5.206,P<0.05).While the positive rate in sternocleidomastoid was only 13.9% (11/79),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bulbar symptoms.Semi-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fibrillation potentials in genioglossus muscle was correlated with ALS-FRS score (r=-0.258,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genioglossus muscle has a higher positive rate of spontaneous potentials and a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bulbar symptoms.
    • 金泽; 吕洪宇; 安微; 陈静
    • 摘要: 对近5年来假性延髓麻痹中医治疗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查阅、分析和整合,从非药物疗法和中药治疗方面对该病分析论述.非药物类的治疗方法又分为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和特殊针刺治疗方法,常规针刺疗法主要是体针,特殊针法治疗包括项针、舌针、电针、芒针、火针、放血疗法.与非药物治疗相比较,中药治疗应用比较少,主要因为假性延髓麻痹患病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这一特点.非药物治疗更为广泛,且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效果更佳,操作便捷,副作用小.假性延髓麻痹的中医疗法,突出了中医药治疗延髓麻痹的优势.虽然祖国医学对该病疗效显著,但对该病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面仍需深入探索.
    • 尚妍; 任红; 刘福兴; 石钰; 王佩; 邸雪琴
    • 摘要: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探寻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提高吞咽功能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卒中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疗法,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藤岛一郎吞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且变化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均P< 0.05);观察组吞咽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治愈率为46.7%(14/30),优于对照组的26.7%(8/30,P< 0.05)和3.3%(1/30,P< 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基础上,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