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康熙帝

康熙帝

康熙帝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9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篇;相关期刊481种,包括政府法制、社会科学辑刊、满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技术史论坛、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全球视域下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学术研讨会等;康熙帝的相关文献由8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珍、阎崇年、常建华等。

康熙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9 占比:96.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36 占比:3.50%

总计:1030篇

康熙帝—发文趋势图

康熙帝

-研究学者

  • 杨珍
  • 阎崇年
  • 常建华
  • 高兴璣
  • 徐广源
  • 张晓琦
  • 朱金甫
  • 李国荣
  • 李迪
  • 汪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兰伟
    • 摘要: 康熙帝行书“录元张可久词”,纸本,扇面,钤有“康熙宸翰”阴文印、“戒之在得”阳文印。作品内容为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小令《开玄堂上》:“花有信春来春去,客无心云卷云舒,开元堂上辋川图。冰梅栖翠羽,水藻漾金鱼,雪松摇玉麈。”末注:“张小山词。”张小山即为张可久,小山传为其号。
    • 丁好
    • 摘要: 明清档案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大量艺术创作流传后世,因而反映其为人、从政方面的很多事例也随之保留下来。有清一代的皇帝,不仅对苏轼的作品甚是喜爱,还对其独特的人品、政品十分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苏轼的赞美或批判,都被详细地记录在档案中,在今天看来仍然颇有意趣。赞作品苏轼的书法作品,或自由流畅,或灵动劲秀,或稳朴端庄,深得清代皇帝的喜爱。顺治帝、康熙帝都曾把自己临写的苏轼书帖赏赐给官员。雍正帝也对苏轼的书法颇为推崇,曾亲笔临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 尹凌; 刘澈人
    • 摘要: 畅春园作为康熙帝的御园,承担着避喧听政、颐养天年和避暑赏景的主要功能,更是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及中外关系的重要场所。;康熙五十九年(1720)岁末俄国伊兹玛伊洛夫使团抵京,康熙帝前后六次在畅春园内接见该使团,给予使臣及其成员前所未有的优待。
    • 喻大华
    • 摘要: 所谓烟火气,狭义地说,指的是烹煮食物的气味;广义地讲,泛指生活的气息。在清朝,紫禁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神圣的殿堂,然而,其中并不乏人间烟火的气息。早市清朝的早朝是康熙帝定下的祖制,时间是每天6点钟,地点在乾清门前。为此,皇帝4点起床梳洗,大臣则半夜起床套车前往紫禁城,赶在4点进宫“待漏”,这样一来,早餐就成了一大难题,于是,宫中的“早市”应运而生。经营者是太监、苏拉(宫中杂役),其行为无疑得到了皇家及其内务府的默许,当然,皇室和内务府并不参与经营。每天清晨5点,隆宗门外一溜小吃摊子开始营业,烧饼、油炸果,佐以杏仁茶、炒肝、苏造肉等,搭配出售。尤其以苏造肉最为著名,其做法是选取猪两肋肉,加猪大肠、五脏(不要猪肾),白水下锅汆煮,八成熟时捞出上糖色,然后放入撇去浮油的肉汤中,加陈皮、甘草、蔻仁、桂皮、山艾、酱油、盐一起炖煮。
    • 梁夏逸; 姜见知(指导)
    • 摘要: 他本该是最潇洒不羁的十四岁少年,与自己心爱的青梅竹马的姑娘玛吉阿米,鲜衣怒马浪迹天涯。可那转世灵童的沉重枷锁,却让这再普通不过的生活都成了奢望。那一年,康熙帝率兵平定噶尔丹叛乱,无意间发现五世达赖喇嘛已圆寂多年,其弟子桑结嘉措却一直隐瞒不报,欺君之心,背后之意,昭然若揭。天子一怒,流血漂橹。桑结嘉措匆忙寻回仓央嘉措,彻底结束了他在红教的俗世生活。
    • 罗检秋
    • 摘要: 明清鼎革之后,民间学者在学术反思中逐渐由王学转重程、朱。清初一些官员在从学、交游中汲取了民间理学,并传衍于清廷内外;魏裔介、熊赐履等人在奏疏、经筵和日讲中引导了康熙帝的儒学走向,使之独尊程、朱,彰明道统,清廷文治遂由泛泛“崇儒”转向明确“重道”;清初理学人物大体都讲求躬行实践和“居敬穷理”,但康熙帝对其诠释仍侧重于“治道”,并凸显了道学的“忠诚”内涵。故清廷的崇儒重道本质上仍是文治策略而非学术信仰,且康熙中期以后治统完全兼并了道统。清廷在转向“重道”及治道合统的过程中体现了对民间学术的认同及二者道统观的歧异。
    • 赵秀红
    • 摘要: 对汤斌出仕清廷及其清苦自励品行等问题的评价,300年来褒贬不一。通过考察汤斌的仕宦生涯及其立身品性可知,汤斌首次入仕,不能称为大节有亏;李玉廷事件是汤斌壮年坚请辞官的深层原因;汤斌二次入仕达到事功顶峰,是其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理想的成功实践。而出于政治目的将汤斌作为伪理学典型的康熙帝的评判并不能代表当时及其后对汤斌的风评。
    • 秦行国
    • 摘要: 康熙帝的《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和乾隆帝的《御纂春秋直解》皆强调尊王之义、君臣之伦。康熙帝在《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中解读天与王的关系时,强调王当奉天命,王要受到天的制约,王权是要受制于天命、天道的,其受到了宋儒胡安国天理观的影响。乾隆帝与康熙帝完全不同,乾隆帝在《御纂春秋直解》中虽然承认其祖父王奉天道的看法,但他在解读天与王的关系时,进行了进一步的演绎,将天与王的关系看得更为紧密,尊王即尊天,将王权与天命、天道完全联系在一起,不再遵守康熙帝的理解,直接摒弃了宋儒的天理观念。
    • 王尚
    • 摘要: 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恭亲王的福气来源于康熙帝御笔亲题、加盖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
    • 摘要: 与康熙帝、乾隆帝相比,雍正帝后宫妃嫔的数量不是很多,大概有30人左右。在这些妃嫔中,雍正帝最喜欢的人,并不是乾隆帝的生母熹妃,而是敦肃皇贵妃年氏。而年氏的兄长就是清朝著名的将领年羹尧。那么雍正帝和年家之间,究竟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纠葛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