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效应
并购效应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177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湖湘论坛、品牌、合作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学术研讨会等;并购效应的相关文献由85位作者贡献,包括屈海涛、周健、周秋生等。
并购效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177篇
占比:99.79%
总计:31244篇
并购效应
-研究学者
- 屈海涛
- 周健
- 周秋生
- 张元好
- 李毅超
- 王烨
- 程鹏
- 计国君
- 谭春平
- 陈静
- 魏文静
- 于婷
- 于英川
- 代婧
- 任力
- 任达
- 冯海涛
- 刘崇波
- 刘怡
- 刘李福
- 刘海龙
- 刘萍
- 刘诗君
- 史颖
- 叶松盛
- 叶苗苗
- 周信君
- 周民良
- 周满
- 周隆斌
- 姚晓林
- 宋秀鹏
- 岳金桂
- 康锐冬
- 张保利
- 徐四星
- 徐静霞
- 敖润楠
- 方亚妮
- 易平
- 曲佳莉
- 曹鑫
- 曾聪
- 李井林
- 李平
- 李文新
- 杨兆廷
- 杨帆
- 杨欢欢
- 梁充瑶
-
-
李文新;
于婷
-
-
摘要:
连续并购可使企业在短期内实现规模扩张、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但相对于单次并购,连续并购的双刃剑效应更加明显。文章以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翘楚埃斯顿为例,阐释其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连续并购行为及动因。利用公司2016—2020年间财务报表数据,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三方面深入剖析埃斯顿连续并购行为的财务及非财务效应:一方面加速了国际化布局、完善了产业链、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及利润持续增长,总体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连续并购也带来整合风险,而投资快速扩张带来较大筹资压力,存在较大偿债风险。后期应合理规划并购步伐、投资规模和流向,同时利用多种筹资渠道和方式分散风险。
-
-
王雨超
-
-
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认可使其成为当下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现以恒大汽车并购卡耐新能源为例,研究并购案例并分析其动因,以及对比恒大汽车并购后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数据的差异。同时研究发现恒大汽车并购后所具有的效应,为公司并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经验。
-
-
罗定提;
曾聪
-
-
摘要:
创新是医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研发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创新水平。企业并购能快速获得研发资金、研发技术,加快投入向产出的转变。研究并购重组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绩效对研发投入的反馈作用。通过对2011-2020年98家上市药企的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绩效对研发投入有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绩效增加管理者不会立即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并购重组对两者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即样本企业并购后,能显著缓解企业绩效对研发投入的消极作用。
-
-
周满
-
-
摘要:
受零售消费转型升级、商用技术更新以及边界融通渠道的影响,"新零售"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直销行业业务形态.文章通过梳理阿里巴巴并购简要历程,并基于并购绩效理论、并购效应,对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促进我国电商行业并购绩效的提升和发展.
-
-
刘怡
-
-
摘要:
企业并购指不同企业以某种经济方式购买其他公司资产的行为。 目前,中国企业并购的一个方面是为公司获得未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经济和规模化经营经济构成了企业规模经济的两个层面,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进行并购。 文章分析了美的并购库卡,为后续企业并购提供相关经验。
-
-
-
任达;
郭睿
-
-
摘要: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研究不同付款方式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垂直并购对供应链参与者的影响.通过建立单个零售商与不同付款模式供应商的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比较无并购情况与不同的并购情况来探究并购后的生产成本与生产、交易总时间对模型均衡解和各参与方利润的影响,并探究其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区域.经过计算与参数赋值发现,在并购可以显著缩短生产和交易的总时间且无大幅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使用预付账款模式交易的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并购能够使供应链所有参与方得到更高的利润,即实现帕累托优化.
-
-
叶苗苗;
徐四星;
蔡永斌
-
-
摘要:
文章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以财务业绩为中间变量,分析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商誉资产显著降低了一年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即并购商誉资产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通过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传递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同时,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可以减少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
-
-
潘鹏程
-
-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开展,以及政府“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使得海外并购数量在近几年内大量增加。因此,探求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以及如何解决并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越来越具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其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化工进行海外并购主要动因为:寻求核心技术,加强国际竞争力,进行全球化战略,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此次并购虽然在经营协同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在管理协同以及财务协同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价值链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等政策建议。
-
-
宋秀鹏
-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内涵,提出了基于激励理论视角的跨境并购中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对并购效应影响分析,主要包括考核指标、高管激励与并购协同效应以及超额奖励、高管激励与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某公司运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中的考核指标激励目标公司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提高盈利能力,创造尽可能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
刘李福;
邱凯;
周信君
- 《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并购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企业竞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企业难以独善其身,被卷入并购的浪潮之中.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内并购逐步向国际并购发展,对公司财务有深刻影响.rn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类总结和深刻探讨可以看出,中国在并购方面的研究还是呈现一边倒的趋势,现有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并购。从理论层面深刻分析了国内市场并购的原因、方式、风险与收益和法律保护等并购效应,逐步丰富了中国在并购方面的研究内容,完善并购研究体系,研究成果对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现阶段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实践经验相对滞后,缺少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以供借鉴和学习,成功经验太少,许多理论探讨中未曾涉及的风险,在实践中往往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完善并购风险管理机制,全面地、客观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rn 针对国际市场研究偏少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客观实际,应该在肯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购研究体系,今后的研究应该向跨国公司国际市场并购方面倾斜,细化国家市场并购研究的内容,构建国际市场并购研究框架,加大国际立法保护力度,制定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完善研究方法体系,多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典型并购案例的经验总结,全面看待并购中的收益和风险、成功和失败,提高并购效率,完善中国的并购研究体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