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膜支架
带膜支架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5760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第八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等;带膜支架的相关文献由57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中学、吕明、张国华等。
带膜支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7603篇
占比:99.98%
总计:1057790篇
带膜支架
-研究学者
- 吴中学
- 吕明
- 张国华
- 张昌伟
- 王朝华
- 谢晓东
- 姜除寒
- 姜鹏
- 常光其
- 李晓曦
- 王深明
- 贺民
- 郭伟
- 刘爱华
- 刘玲玲
- 叶飞
- 姚陈
- 庞志锋
- 张爱民
- 张静波
- 李佑祥
- 李江涛
- 李香伟
- 林辉
- 梁发启
- 樊立华
- 汪忠镐
- 沙正布
- 游潮
- 等
- 胡作军
- 葛均波
- 谷涌泉
- 钱菊英
- 陈绍良
- 龙小毛
- 丁建明
- 伍淑文
- 俞恒锡
- 倪中华
- 刘新
- 吴润达
- 城风淳一
- 姚康
- 孙鸿
- 孟艳
- 尹可
- 崔世军
- 张世伟
- 张建
-
-
万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实施带膜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本科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60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带膜支架治疗,分析总结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发生率为10.0%,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7%.患者住ICU时间为(3.3±1.2)d,住院时间为(7.6±1.8)d.患者术出院后1年内无相关支架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实施带膜支架治疗效果显著,死亡率低.
-
-
卢拥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植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5例,均行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患者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隔绝术后行DSA复查,其中原发破口完全封闭32例,出现近端内漏3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减少.术后随访,失访1例,随访34例,其中发生Ⅰ型内漏5例,内漏量大行短支架(Cuff)植入治疗2例,少量内漏在随访中自行消失3例;随访中近端假腔消失11例(31.4%),假腔血栓形成25例(71.4%),夹层远端假腔仍有血流17例(48.6%).结论:带膜支架植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稳定.
-
-
孙扬永
-
-
摘要: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动脉瘤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43例,真性动脉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带膜支架植入手术,术后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植入带膜支架,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患者死亡发生,其中3例患者出现内漏现象,通过球囊对支架进行扩张后均得到纠正,术后患者未出现胸闷气急、心慌心悸、发热畏寒等不良症状,睡眠、饮食皆正常,查体现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现干湿罗音,心率齐,无杂音.所有患者均得到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术后随访患者均得到康复,未现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效果确切,其有着技术可靠、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张南;
潘瑞金
-
-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Type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期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23例Stanford Type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未进行手术,夹层破裂死亡,22例根据手术适应症和个体情况,急性期给予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亚急性期给予术前宣教及健康指导,术后积极对症治疗,2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意外发生.结论:分期护理对Stanford Type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
-
左健;
李凯;
郭坚;
王少玮;
孙子兰;
俞世强
-
-
摘要:
目的:总结巨大腹主动脉瘤腔内(AAA)隔绝治疗经验及中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01月至2015年11月间,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经皮穿刺血管缝合器技术行血管腔内修复治疗巨大AAA47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7.5岁(58~ 85岁),随访36~ 92个月,平均(56.0±10.2)个月,每个病例均填写标准化(CRF)表格,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1例近端少量Ⅰ型内漏,球囊扩张后内漏基本消失;肺部感染1例,给予抗生素后好转,肾功能不全患者3例,给予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肌酐、尿素氮指标正常.1例83岁患者术后24h后出现截瘫,给予康复锻炼后恢复,术后47例均临床痊愈出院.其中2例患者随访1年后死亡,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肺癌,病死率为1.2%.结论:随着血管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血管腔内修复技术的开展,巨大AAA手术的安全性将会不断提高.
-
-
张玉军;
李宁;
李晓景;
宋军伟
-
-
摘要:
目的 分析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带膜支架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化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带膜支架联合化疗的30例作为研究组,评定疾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7%、86.7%、80.0%,对照组分别为80.0%、63.3%、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给予晚期食管癌患者带膜支架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
-
-
王廷祥;
姜荣华
-
-
摘要:
目的 观察内镜下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效果.方法 该组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42例,术前确定食管狭窄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长度、瘘口所在的位置等,麻醉后内镜下置入带膜支架.结果 所有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所有瘘口均被成功封堵,未出现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其中22例(52.38%)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13例(30.95%)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半年,7例(16.67%)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一年.结论 内镜下采用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操作难度小,成功率高且安全系数大,能有效封堵瘘口,快速缓解吞咽困难以及呛咳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
卢竞前;
吕云;
李易;
杨锋
-
-
摘要:
目的 探讨现场自制带膜支架对冠状动脉EllisⅢ型穿孔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近四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7例EllisⅢ型冠状动脉穿孔患者使用现场自制带膜支架救治,自制带膜支架方法为使用适当支架外套球囊,经固定后成为类似带膜支架.结果 7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封堵冠状动脉穿孔,1例失败.结论 现场自制带膜支架对冠状动脉EllisⅢ型穿孔有一定的救治作用,尤其是其他办法无效时,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
Liu Xianjun;
刘先军;
Zhang We;
张魏;
Li Ke;
李可
-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在治疗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DCCF)中的应用及临床体会.rn 方法:对10例球囊治疗失败的DCCF患者,采用Jostent带膜支架安置进行治疗,临床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rn 结果:9例支架安置成功,1例因颈内动脉过度迂曲,支架不能到位,采用弹簧圈经眼上静脉栓塞.6例DCCF即时消失,3例可见内瘘形成,其中1例在再次扩张支架后内瘘消失,1例内瘘在扩张后仍见少量显影,另1例在内瘘消失后第二天复发,造影见CCF呈高流量,在能耐受颈内动脉闭塞试验的情况下,采用球囊闭塞颈内动脉.随访中置入成功的8枚带膜支架未见血管狭窄,颈内动脉通畅.rn 结论:带膜支架治疗DCCF,是安全可靠、简易、有效的.
-
-
江明宏;
罗军;
汪明慧;
黄雄;
曹雪滨
- 《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复杂病变也成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冠状动脉穿孔在PCI术中发生率较低但随着PCI技术更多的用于严重复杂疾病的诊治及术中各种新器械的应用,冠脉穿孔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并且可导致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本病例高压球囊扩张后,透视下可见球囊扩张处造影剂外渗,随之患者出现胸痛,立即植入带膜支架,行急性心包穿刺引流,术后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并且通过冠脉造影随访,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此病例冠状动脉穿孔引起的心包填塞抢救成功体会,需注意分析病变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球囊选择合适压力,认真仔细地操作。尽量能降低冠脉穿孔的发生。在手术操作时或操作后,当患者出现烦躁、胸闷、面色苍白、出汗,血压降低,应及时想到可能发生急性心脏压塞.要立即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地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都是非常关键的措旅。
-
-
-
-
-
-
-
-
张震;
杨绍军
- 《第四届微创血管外科国际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影响因素和探讨亚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特点。rn 方法:通过对某院4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EVGE治疗,术后采用CT扫描进行随访.根据结果支架段假腔是否消失分为两组.两组间测量术前CT扫描图像支架近、中、远段等水平假腔径线及总径线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8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亚急性组主动脉分为A1、A2、A3三段,观察三段主动脉中点所在平面真、假腔及瘤体直径变化情况。rn 结果:rn 1.两组CT测量各径线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2.两组间8因素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亚急性期为主动脉重塑的有益因素.夹层累及腹主动脉为主动脉重塑的不利因素。rn 3.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结果:术后6个月内A1、A2瘤体及真假腔重塑变化较明显.而A3段在术后重塑变化不显著。rn 结论:术前假腔直径、假腔长度以及支架置入时期的不同是影响术后主动脉重塑重要因素.亚急性期行EVGE有利于主动脉重塑。
-
-
张震;
杨绍军
- 《第四届微创血管外科国际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影响因素和探讨亚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特点。rn 方法:通过对某院4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EVGE治疗,术后采用CT扫描进行随访.根据结果支架段假腔是否消失分为两组.两组间测量术前CT扫描图像支架近、中、远段等水平假腔径线及总径线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8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亚急性组主动脉分为A1、A2、A3三段,观察三段主动脉中点所在平面真、假腔及瘤体直径变化情况。rn 结果:rn 1.两组CT测量各径线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2.两组间8因素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亚急性期为主动脉重塑的有益因素.夹层累及腹主动脉为主动脉重塑的不利因素。rn 3.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结果:术后6个月内A1、A2瘤体及真假腔重塑变化较明显.而A3段在术后重塑变化不显著。rn 结论:术前假腔直径、假腔长度以及支架置入时期的不同是影响术后主动脉重塑重要因素.亚急性期行EVGE有利于主动脉重塑。
-
-
-
-
-
-
-
-
-
-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4-16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包括外膜,所述外膜的两端通过向外扩张形成有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所述外膜的内壁安装有金属支架,所述外膜的内部插入有限位管道,所述限位管道的底端固定有一体式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管道通过限位端与外膜的内壁限位连接,所述金属支架的两端分别向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的内壁延伸,所述上扩开口与所述下扩开口通过金属支架限位定型;本研究的用于注射激素和胰岛素的双腔道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方法新颖,避免了短期内反复行内镜下操作,增加患者的负担,也避免了因内镜下操作不当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脓肿、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时也避免了多次内镜下操作增加疤痕的形成。
-